Workflow
霸权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这世界,终于都赢麻了
Hu Xiu· 2025-06-26 06:0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局外人的视界,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一大早就看到伊朗、以色列分别庆祝自己胜利。 然后懂王也赢了,从前的大额银行贷款都连本带利的还清了。 但常识告诉我,伊、以、美三方博弈,最多能维持个零和游戏,人人都赢是不可能的,不过嘛,三国的 利益又关懂王啥事? 懂王答应以色列炸波斯,不是做到了吗? 懂王答应自己的铁杆们,促成伊以停火,也办到了。 最妙的是,在几番折腾里,国际油价,金价剧烈波动,跟着懂王的聪明钱们多空双赚,吃差价吃得不亦 乐乎,把市场上的财富就这么轻松地转移到自己口袋里。 谁能不赞一句牛叉呢? 我以为现在中东最大的赢家是王爷们,为啥这么说呢? 12天的战争彻底试出了以色列跟波斯两家的战争强度,一波也彻底带走了两位小霸王库存的武器。 美帝的库存也被打空了。 其实这一场三国博弈里,三国其实一起输麻了,谁也没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但谁也没有实力将自己的 主张进行到底。 那么将来会如何呢? 矛盾摆在那里,它只会暂时被现实给掩饰起来,但核心矛盾就跟身上的脓包一样,不挤出来,只会不断 地扩大感染溃烂。 现在也就是个暂时的中场休息时间,波斯需要找外援,小以需要逼着美帝再多多的运军火过来。 大家可以关注另一个 ...
美元霸权遭遇三重挑战?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12:17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国会听证会的发言,成为本周最受关注的大事,因为他的言论很可能对利率走向带 来启示。 在前几天的议息会议上,美联储一如预期维持利率于4.25%到4.50%水平不变,但不少FOMC官员开始松 口,认为降息也是可行的,同时市场加注美联储降息步伐加快。 关税对通胀的影响可能是短期的——体现为价格水平的一次性变动。但通胀效应也有可能更持久。要避 免这种情况,需取决于关税影响的规模、其完全传导至价格所需的时间,以及最终能否让长期通胀预期 保持稳定。 总括而言,美联储仍有很大的决策调整空间,并不急于降息,而是等待更多的经济数据证明有必要调整 再作变动。这是鲍威尔作为美联储主席的专业判断与谨慎施策。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 然而,特朗普继续抨击鲍威尔,要求国会施压降息。在此之前,有消息指特朗普或想通过提前确定鲍威 尔的接任人选,来影响市场利率。特朗普的做法,引发了市场对于美联储不再独立的忧虑。 此外,特朗普上任之后,政策飘忽不定,从贸易条款到国际承诺、从国内治理到外交策略,频繁的转向 与矛盾性决策,不仅让美国国内机构陷入执行混乱,更使全球市场与盟友体系长期处于不确定性的震荡 之中。 通胀猛于虎,鲍威尔不松口 在 ...
中国消费市场十大新常态——从生存焦虑到理性繁荣的进化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8:35
历经全球性冲击与深刻社会心理变迁,中国消费市场正处于关键的转型节点。在不确定性犹存与内生动力萌发的交织下,一场从底层逻辑到行为模式的深刻 进化正在发生,塑造着未来市场的新图景——"理性繁荣" 正破土而出。 01 财务谨慎主义:收缩与重构 疫情长尾效应仍持续显现,29%的家庭收入尚未恢复至疫情前水平,其中25-34岁年轻职场人群受冲击最大,收入缩水比例达30.1%。这一群体作为消费市场 主力,其财务压力直接导致非刚需消费品类大幅收缩,耐消品市场复苏乏力。 随着"限塑令"政策落地,消费者开始将环保纳入购买决策,环保消费意识逐步觉醒。消费者对环保的认知并非停留在企业的宣传口号,而是更注重实际体 验,如通过包装材料的可降解性来评判产品环保性。 04 刚需升级:平凡品类的精致化 刚需品类逆势增长,食品消费增33.8%、日用品消费增26.5%。消费者呈现"理性繁荣悖论"——在非必需消费坚守审慎,于必需消费追求品质突围,如食品 饮料品类,因健康、体验、功能需求推动向"多元刚需"转型;对卫生纸、洗衣液等日化品类,因抗菌、环保要求,向精致化刚需进阶。 02 健康霸权时代:新消费信仰 调研数据显示,消费者将健康列为消费决策首要关 ...
看懂了美元是如何控制全世界的,就知道为啥美国,总要挑起战争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8:16
美元的本质,是建立在军事霸权基础上的一种信用体系。如果全球不再以美元作为结算和储备货币,那么美元的价值不过是一堆毫无内涵的纸张罢了。 美元通过赠款、贷款和购买外国商品及服务等多种方式,大量流入全球。随着生产力的释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对美元的需求急剧上升。美元作为一种 可以无限发行的货币,黄金作为有限的贵金属,形成了天然的矛盾。直到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终结,美国正式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面对这一变 局,欧洲国家不满成为美元体系下的"附庸",纷纷将大量黄金从美国运回本国,爆发了首次美元危机。 二战结束后,随着英国逐渐失去其殖民帝国的地位,美国通过战争投机,积累了全球75%以上的黄金储备,英镑也因此失去了作为国际主流货币的地位。 1944年,44个国家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一次极具历史意义的会议。经过激烈的角力和妥协,美元正式取代英镑,成为全球主导货币。尽管 英国对此颇为不情愿,但由于当时各国都离不开美国的支持,不得不同意这一安排。战后各国经济复苏对美元的依赖,以及美国将美元与黄金挂钩的国力背 书,使得美元赢得了广泛的信任。 美国迅速调整策略,将美元与石油挂钩。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O ...
耶伦早就发出过警告,特朗普还是想多了,美联储拒绝执行降息计划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7:54
特朗普的算盘看似精明,用关税保护就业,用油价压制通胀,用军事实力吓唬盟友。实则埋下更多雷。 为什么原油价格下降,能缓解美国的通胀危机?因为美国CPI篮子中能源类商品(如汽油、电力)权重约为7%,油价每下跌10美元,将直接降低能源分项价 格。例如,布伦特原油从80美元跌至70美元时,汽油价格可能下降10%-15%,直接拉动CPI下降约0.3个百分点。叠加物流、工业用电等间接成本下降,整体 通胀可被压低0.5%。 短期看,美国经济像打了止疼药,勉强维持;长期看,关税撕裂全球供应链推高成本,中东随时可能再爆冲突,而美元霸权松动带来的危机远超想象。 正如美国前财长耶伦所说:"我们正用19世纪的工具应对21世纪的挑战。"当保护主义的围墙越筑越高,困在墙内的或许不是别人,正是美国自己。 特朗普还是高估了美国,贸然在全球发起关税战。表面上是为了保护美国企业,结果却像回旋镖一样扎回了自己人身上。你看纽约那个做男士护理品的小老 板埃斯纳尔,从中国进了3000美元的货,关税账单居然高达4600美元,比他进货的钱还多一半!逼得他要么涨价吓跑顾客,要么裁员让员工喝西北风。 NTS 2 还有此前媒体爆出的西雅图港口,以前是集装箱船排着 ...
BlueberryMarkets蓝莓市场:美元承压多重因素,降息后何去何从?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5:41
当日,美元在不同货币对交易中呈现出显著分化。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为7.1712,较前一日下跌 0.006000,跌幅0.0112%,开盘价与前收盘价均为7.1772,盘中最高价达7.1795,最低价至7.1709。在其 他主要货币对方面,美元指数在6月23日下跌0.3%,纽约汇市尾市收于98.411 。截至同一时刻,1欧元 可兑换1.1574美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1529美元;1英镑兑换1.3521美元,较前一交易日的1.3465美元 有所上升。不过,1美元可兑换146.15日元,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45.97日元;1美元兑换1.3739加元,亦 高于前一交易日的1.3729加元 。这些实时数据直观地勾勒出美元在外汇市场上的动态轮廓,每一个数字 的跳动都蕴含着市场多空双方激烈较量的信息。 2025年6月25日,外汇市场上的美元再次展现出复杂多变的走势,其背后交织着宏观经济数据、货币政 策预期以及全球经济格局调整等多股力量的博弈。深入剖析这些驱动因素,不仅有助于洞察当下市场的 运行逻辑,更能为预测。 自2024年末以来,美元指数虽经历短暂上涨并于2025年1月触及峰值,但随后步入下行通道。全球经济 一体化进程中, ...
稳定币,是美元的“救心丸”吗?
第一财经· 2025-06-25 04:19
以下文章来源于玉渊谭天 ,作者谭主 玉渊谭天 . 简单逻辑看复杂世界 2025.06. 25 本文字数:4179,阅读时长大约7分钟 来源 | 玉渊谭天 封面图来源 | 玉渊谭天 当地时间6月17日,美国参议院以68票赞成、30票反对的结果通过 《指导与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 新法案》 ,制定了与美元挂钩的稳定币监管规则。 当法案以压倒性优势通过时,共和党参议员比尔·哈格蒂振臂宣称:"美国正迈向加密货币之都!" 2500亿美元市场规模的稳定币进入了美国国家法律框架的视野,而华尔街的交易终端上,美债收益 率曲线微微颤动。 当稳定币正式登上美国金融的舞台,一场金融实验,也就此拉开帷幕。 01 稳定币,怎么"稳"? 今年3月,特朗普的加密货币项目"世界自由金融"(World Liberty Financial)公司推出了一种与 美元 挂钩的代币,名为USD1。 和金融市场上的其他加密货币不同,像USD1这类加密货币有法定货币和现实资产作为支撑。这就意 味着,与比特币相比,它的币值波动更稳定,所以便被称为"稳定币"。 事实上,稳定币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加密货币发展演化的结果。 比特币的诞生背景与2008年金融危机密切相 ...
美元霸权科技碾压消费狂潮!美国GDP为何独领风骚?
Sou Hu Cai Jing· 2025-06-24 23:02
Group 1: Economic Overview -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facing an "economic curse," with Japan's GDP stagnating for 30 years, Germany's industrial sector struggling, and France experiencing rising unemployment and protests. In contrast, the US GDP is projected to soar to $29.2 trillion in 2024, surpassing the combined GDP of Germany, Japan, and France [1] Group 2: Dollar Dominance - The US benefits from dollar hegemony, allowing it to receive foreign capital effortlessly. In 2024, the Federal Reserve's interest rate is expected to reach 5.5%, leading to a capital influx of $2.1 trillion from global investors. Approximately 80% of global trade is conducted in dollars, making other countries effectively subsidize the US economy [3][5] - Japan has suffered significantly, with the yen depreciating by 30% this year, resulting in a GDP shrinkage to $4.1 trillion when calculated in dollars [3] Group 3: Technological Superiority - The US technology sector, led by seven major companies, has significantly boosted the economy. The market capitalization of these companies surged by 54% last year, equivalent to recreating three Japanese stock markets. The US is also doubling its chip production capacity in three years, enhancing its control over global AI technology [5][9] - Notably, Apple's market value reached $3 trillion, surpassing Russia's entire GDP, showcasing the immense profitability of the US tech industry [5] Group 4: Consumer Spending - American consumer spending constitutes 70% of GDP, with $3.3 trillion spent in the last quarter alone. Credit card debt has exceeded $1.3 trillion, driven by a "wealth illusion" from rising housing prices and stock market gains [7] - The US government has injected $5 trillion into the economy during the pandemic, supporting 40 million low-income individuals with food vouchers, which has stimulated consumer spending [7] Group 5: Policy Strategies - The US government employs a dual strategy of monetary tightening and fiscal stimulus, with a $1.7 trillion deficit to stimulate the market. Significant subsidies have been allocated to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compelling foreign companies to share technology with US firms [9][10] - This approach has created challenges for European allies, as they must comply with US regulations to receive subsidies, impacting their own industries [10] Group 6: Long-term Concerns - Despite current economic success, the US faces a looming debt crisis with $36 trillion in national debt. Interest payments on this debt consumed 14% of federal spending last year, raising concerns about the sustainability of this economic model [12] - The reliability of the US economy is contingent on the continued acceptance of the dollar globally, with potential shifts towards alternative currencies posing risks to its economic dominance [12]
环球圆桌对话:在制度化中推动中国中亚合作“提质升级”
Huan Qiu Wang· 2025-06-24 22:56
编者按: 刚刚结束的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取得丰硕成果,其间提出的"中国—中亚精神"对于地区乃至 全球具有怎样的意义?制度化不断提升的中国中亚合作如何迈向更加广阔的前景?本期"环球圆桌对 话"邀请三位学者就此展开讨论。 韩璐 早在2022年1月,在中国与中亚国家建交30周年视频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提出中国同中亚五 国成功合作的四项原则,即相互尊重、睦邻友好、同舟共济、互利共赢。这四项原则既是中国—中亚合 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友好交往继往开来的力量源泉。在今年第二届中国—中亚峰 会上,习近平主席对中国—中亚合作进行了进一步的提炼升华,提出"互尊、互信、互利、互助,以高 质量发展推进共同现代化"的"中国—中亚精神"。 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深化互信、同声相应,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坚持守望相助、同舟 共济,"中国—中亚精神"为中国—中亚世代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遵循。中国与中亚国家同属发展中国 家,一直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中国—中亚精神"凝结着中国同中亚国家对发展的普遍共识,明确 了中国同中亚合作的努力目标。可以说,"中国—中亚精神"植根于六国在长期合作中形成的共同理念和 价值, ...
从西方中心到亚洲觉醒:刘央用家办新范式撕开霸权脱钩时代的财富重构序幕
智通财经网· 2025-06-24 16:39
引言: 在全球旧秩序松动与亚洲崛起的历史拐点,一位被称为"央妈" 的投资界传奇女性正掀起一场财富生态的革新风暴。从 G70 环球家族办公室的标杆缔造者到 "央妈联合家族办公室" 的灵魂掌舵人,刘央以 60 载人生智慧与 30 年资本市场实战经验,在 "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 的世界变局中,重构从财富管理到价值 塑造的投资哲学。她为何在香港被唱衰时逆势布局?如何以"亚洲是亚洲人的亚洲" 破局财富管理西方中心主义?当 AI 革命与战争经济学改写投资规则,这 位曾成功穿越多轮市场牛熊、精准预言市场机会的 "趋势捕手",又将如何用 "AI+3" 策略与 "商业向善" 准则,为新一代财富继承者打造穿越周期的生存指 南? 一、央妈联合家族办公室启航:在霸权脱钩时代重构财富生态 智通财经:从"G70环球家族办公室" 到"央妈联合家族办公室",您选择在家办领域二次创业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刘央:2023年在香港发起成立"G70环球家族办公室",基于我在新加坡多年的金融市场实践经验基础。当时很多人不看好香港,认为香港在与新加坡争夺国 际金融中心的较量中已经落败,甚至有"香港废墟论"的声音,我需要为香港做点什么。G70的酝酿,是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