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转型

Search documents
一汽奔腾启动新一轮增资 全速迈进智电转型“新征程”
Cai Jing Wang· 2025-05-09 12:52
近日,北京产权交易所发布信息显示,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汽奔腾")正式启动新一轮增资引战,这也是继悦达集团之后,其再次面向 市场引入战略投资者。 据了解,一汽奔腾此次引战将重点面向地方产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中国一汽战略合作伙伴,通过引入不同行业背景和资源优势的股东,实现资源整合和 战略同步,为新能源转型带来多元的资源和支持。 作为中国一汽旗下自主品牌的重要力量,一汽奔腾的增资动作不仅是资本层面的突破,更是其加速向智能电动化赛道转型的关键一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 者,一汽奔腾按下发展"快进键",将凭借战略资本赋能、技术创新驱动与生态协同布局,以强劲势头向转型升级之路全速迈进。 奔腾焕发增长新势能 自2023年启动股份制改革以来,一汽奔腾在集团"全力做大奔腾"的战略指引下,完成了从体制机制到市场活力的全面重塑。 在集团顶层战略的推动下,一汽奔腾于2023年正式启动股份制改革。先是引入悦达集团作为战略投资者,为奔腾引入市场资源和外部机制;随后完成由"一 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向"一汽奔腾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变更,治理结构更加清晰,资本机制逐步完善,企业运行效率与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升。 最直观的体现 ...
丰田汽车2025财年净利润预计大跌35%,美国关税政策成拖累因素
Sou Hu Cai Jing· 2025-05-09 02:51
5月9日消息,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日本汽车巨头丰田汽车公司发布2025财年(2025年4月至2026年3月)财务预测,预计合并 净利润将同比大幅下降34.9%,降至3.1万亿日元,较上一财年减少1.665万亿日元。营业利润预计同比下降21%,至3.8万亿日 元,远低于分析师此前预期的4.7万亿日元。公司直言,美国政府加征的关税政策及日元升值是导致利润下滑的核心原因。 图片来源:IC 关税冲击显著,4-5月损失已超千亿日元 丰田在财报中披露,美国政府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25%关税已对业绩造成实质性影响。仅2025年4月和5月,关税政策就 导致公司营业利润损失1800亿日元(约合12.5亿美元)。公司表示,尽管美国政府允许本土生产的整车制造商申请最高达车辆 价值3.75%的关税抵免,但这一缓冲措施仍无法完全抵消政策冲击。丰田社长佐藤恒治在财报发布会上坦言:"关税细则的不确 定性极高,我们难以全面评估长期影响。" 日元升值与成本压力加剧利润缩水 除关税外,日元对美元升值成为另一大拖累因素。丰田预计,全年汇率波动将导致利润减少7450亿日元。若日元每升值1日 元,公司营业利润全年将减少500亿日元。此外,原材料价 ...
重大事项点评启动极氪私有化,打造“一个吉利”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5-08 13:30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吉利汽车(00175.HK)重大事项点评 强推(维持) 启动极氪私有化,打造"一个吉利" 事项: ❖ 吉利汽车发布公告,宣布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拟以2.566美元/18.5 元或 1.23 股新发行的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以上两种方案股东可 选择,后同),或以 25.66 美元/185 元或 12.3 股新发行的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 股极氪 ADS。该报价较极氪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溢价 13.6%,较过去 30 个 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 20%。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 65.7%股权,若 私有化建议落实及完成,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评论: [ReportFinancialIndex] 主要财务指标 |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 | 240,194 | 336,392 | 441,972 | 514,187 | | 同比增速(%) | 34.03% | 40.05% | 31.39% | 16.34% | | 归母 ...
吉利汽车(00175):重大事项点评:启动极氪私有化,打造“一个吉利”
Huachuang Securities· 2025-05-08 08:11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吉利汽车(00175.HK)重大事项点评 强推(维持) 启动极氪私有化,打造"一个吉利" 事项: ❖ 吉利汽车发布公告,宣布向极氪提交非约束性私有化要约,拟以2.566美元/18.5 元或 1.23 股新发行的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股极氪股份(以上两种方案股东可 选择,后同),或以 25.66 美元/185 元或 12.3 股新发行的吉利汽车股份收购每 股极氪 ADS。该报价较极氪最后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溢价 13.6%,较过去 30 个 交易日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溢价 20%。目前,吉利汽车持有极氪 65.7%股权,若 私有化建议落实及完成,极氪将成为吉利汽车全资子公司并从纽交所退市。 评论: [ReportFinancialIndex] 主要财务指标 |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 | 240,194 | 336,392 | 441,972 | 514,187 | | 同比增速(%) | 34.03% | 40.05% | 31.39% | 16.34% | | 归母 ...
肩负合资纯电反攻大任,广汽本田P7尚需补课智能化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07 09:28
近年来,燃油车市场持续走低,新能源市场渗透率一路狂飙,曾在中国市场占据优势的合资企业如今处 境艰难,旗下多款王牌车型被国产电车接连超越。 广汽本田同样面临电动化转型的困境。从最早的混动技术到最近一两年的纯电探索,广汽本田对于单车 利润的执着追求,使其原本领先的插混技术难以实现规模化发展,而前期推出的油改电纯电动车也在市 场上反响平平。 但这一次,广汽本田决定放手一搏。4月15日上市的广汽本田P7以19.99万元起的一口价亮相,广汽本田 副总经理袁小华连用三个"非常"形容这款新车定价过程的艰难:"P7的定价过程,非常、非常、非常的 痛苦!" 作为一款定位新驾趣纯电SUV的车型,广汽本田 P7 对于本田而言是一款"突破舒适区"的产品,从更贴 合中国市场的产品定义以及使用中国市场的供应链等方面,可看出本田在努力尝试改变。 不过,智能化能力的不足仍是P7的硬伤。 作为广汽本田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车型,P7 能否成功开启其电动出行的新篇章,还有待市场的进一步检 验。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在辅助驾驶方面,P7拥有Honda CoPilot Pro高速领航辅助,包含高阶车道变更辅助(超车辅助)、高阶 车道变更辅助(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穆希雅: 欢迎中国车企来欧洲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5-07 08:09
穆希雅介绍道,相关调查显示,超过2/3的德国汽车行业受访者计划持续增加在华投资,尤其是在研 发、生产和销售等领域;1/3的受访企业将扩大在华产能,长期来看,80%的企业计划维持或扩大在华 生产规模。多数德国企业秉持"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也有部分企业仍继续将中国视为出口基地。 对于产能布局问题,穆希雅解释道,德国车企扩大在华产能是为了适应中国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基于 在中国积累的市场经验,更好地践行"在中国,为中国"的策略,通过投资研发和生产更适配中国市场的 产品,实现快速转型。产品方面,德国整车企业和零部件供应商在中国市场上非常注重本土化,无论是 从数字化还是产品设计方面来看都是如此。与此同时,她还提到,中国车企也在积极拓展海外市场,逐 渐积累在欧洲市场的经验,尝试"在欧洲,为欧洲"的发展路径。 市场需求方面,穆希雅强调,中国和欧洲市场的消费者需求存在差异且不断变化。中国消费者更看重车 辆空间和数字化功能,欧洲消费者则侧重于安全性和性能,但随着市场和技术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将 逐渐趋近。她认为,如果车企想在不同的市场上取得成功,就必须灵活适应不同市场的独特需求,在经 销商、售后、营销、产品等方面因地制宜。 ...
通用汽车(GM.US)大幅下调全年盈利预期 净利润下修至82亿-101亿美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5-01 14:08
财报显示,通用汽车Q1销售额为440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432亿美元;营业利润为35亿美元,好于市 场预期的34亿美元;每股收益为2.78美元,好于市场预期的2.68美元。 总的来说,此次预期调整折射出汽车行业面临的双重压力:既要应对电动化转型的巨额投入,又需承受 全球贸易环境突变带来的成本冲击。在通用汽车大幅调低盈利目标后,行业分析师正重新评估关税政策 对北美汽车产业链的连锁反应,这或将引发新一轮行业盈利预期修正潮。 智通财经APP获悉,通用汽车(GM.US)在因关税不确定性撤回 2025 年财务展望几天后,于周四更新了 全年利润预期。这家底特律汽车巨头将调整后每股收益预期大幅下调至8.25-10.00美元区间,此前预期 为11.00-12.00美元,并显著低于华尔街10.99美元的共识预期。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预期区间同步下修 至82亿-101亿美元,此前为112亿-125亿美元。 公司管理层直言,最新预测已计入40亿-50亿美元的关税相关影响,这成为拖累盈利预期的核心因素。 此外,该公司全年汽车运营现金流预期也遭下调,最新指引为173亿-208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下调盈利预期,通用汽车仍维持全年 ...
上海车展|未来三年在华推出超30款新车,大众聚焦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
Guan Cha Zhe Wang· 2025-04-30 13:37
【文/观察者网 周盛明 编辑/ 高莘】2025年4月23日,大众汽车品牌于2025年上海车展呈现其"在中国, 为中国"战略的最新进展,进一步聚焦新一代智能网联汽车。 据悉,大众汽车未来三年将在各相关细分市场推出超过30款极具竞争力的新车型,其中大多是新能源车 型,涵盖纯电车型、插混车型和增程式车型,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多样化的需求。 本期上海车展期间,大众汽车品牌重磅亮相的三款全新概念车:来自一汽-大众的首款基于CMP平台和 CEA架构的紧凑级纯电概念轿车ID. AURA,来自上汽大众的首款全尺寸增程式SUV概念车ID. ERA,以 及来自大众安徽的首款全时互联全尺寸纯电SUV概念车ID. EVO,进一步诠释了大众汽车的中国专属设 计和科技DNA。 大众汽车品牌于上海车展亮相三款全新概念车 大众汽车品牌 这三款概念车由大众汽车品牌和中国不同的合资伙伴联手打造,这些产品也具有各自的差异化风格,适 应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不同的消费人群。据悉,概念车的量产车型将从2026年起陆续推出。 大众汽车乘用车品牌CEO施文韬(Thomas Schäfer)表示:"40年前,大众汽车品牌在中国让汽车走进千 家万户。今天,凭借清晰的 ...
车展对话|马勒董事会主席Arnd Franz:已调整产能布局,中国业务高度自主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4-30 08:02
在这场电动转型变革中,如何不下牌桌?面对关税、贸易战博弈,如何调整全球供应链?又将如何应对 中国市场的激烈竞争? 4月23日,马勒董事会主席兼CEO Arnd Franz及马勒中国区总裁沈梁玉,在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 记者专访中表示,每年投入5.4%用于研发,转型后更注重本地研发能力建设;面对价格竞争、成本压 力,疯狂进行技术迭代,追求技术和成本的综合优势;今年年初,已调整全球产能布局,中国成为业务 部门和职能部门全覆盖、具有高度自主性的区域,项目团队能独立完成项目。 (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邓浩上海报道 当下的汽车产业链波云诡谲,除了电动智能化狂飙猛进,地缘政治不断对供应链施加巨大影响。 就在2024年,欧洲汽车制造业刚经历一场风暴。在电动化转型、本土整车品牌销量下滑等影响下,博 世、采埃孚、大陆等众多Tier 1纷纷选择裁员过冬。 德国老牌巨头马勒MAHLE集团(下称马勒)也不例外,拟于2025年对位于斯洛文尼亚的生产基地进行 裁员,同时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波黑和匈牙利。自今年1月1日起,其事业部更是从5个合并为3个,管 理董事会缩减至4名成员。 Arnd Franz:一方面 ...
车展对话 | 东风本田总经理渡边丈洋:部分电车销量不乐观 深化与中国产业链合作、降本提速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4-30 01:58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渡边丈洋 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潘建新 整车智能电动化转型下,去年新能源乘用车整体渗透率一举冲破五成。一方面,自主品牌市占率不断走 高,另一面,合资车厂变革迟缓,销量低迷。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东风本田累计销量75724台,同比下降44.44%。而从单月销量来看,2025年以 来,其已连续3个月同比下滑。 "目前整个汽车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面临的环境也非常严峻,单纯以牺牲利润换取短期份额不可持续, 我们坚持长期主义,通过多方位的举措维持公司正常运营,并实现高质量增长。"4月23日,东风本田总 经理渡边丈洋在接受包括21世纪经济报道在内的记者采访时表示。 渡边丈洋进一步表示:"目前,东风本田部分电动车销量不太乐观,这促使我们不断探索能打动中国客 户的车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完善且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为我们提供了强大助力。我们将深化 与国内产业链的合作,实现降本提速,与中国市场同频共振。" 受访人: (以下为采访实录,有删节)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世纪》):东风本田如何应对电动车销量下滑态势? 渡边丈洋:目前,东风本田部分电动车销量不太乐观,这促使我们不断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