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都市车界|雷克萨斯独资工厂落“沪” 豪华车市场将迎新变局
Qi Lu Wan Bao· 2025-06-30 03:45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张雪 6月27日,上海金山区梅雨季的短暂晴隙中,雷克萨斯新能源工厂正式破土动工。这座总投资146亿元、 占地1692亩的独资工厂,从4月22日签约至开工仅耗时66天,创下外资项目落地的"雷克萨斯速率"。根 据规划,工厂将于2026年8月全面竣工,2027年投产首款纯电车型,年产能锁定10万辆。 雷克萨斯上海独资工厂正式进入建设阶段,标志着这一日系豪华品牌正式加入中国"国产化大军"。在众 多车企纷纷选择在国内生产的背景下,豪华车企的国产化趋势愈发明显。为何雷克萨斯等品牌不惜重金 布局中国工厂?国产化又将为行业带来哪些颠覆性变化? 动因:被市场与政策倒逼的十年抉择 雷克萨斯的国产化,实则是多重压力下的生存突围。 雷克萨斯长期以进口身份在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面对新能源时代的到来,进口车型的局限性逐渐 凸显。 2024年,其以18.2万辆销量稳居进口豪车榜首,但较2021年峰值(22.7万辆)暴跌20%;经销商为清库 存,主力车型ES终端优惠高达10万元,陷入"卖一辆亏一辆"的困局。更严峻的是电动化滞后:在售12 款车型中仅1款纯电车型(RZ),插混仅2款,电动化率远低于奔驰(19%)和宝马( ...
重磅会议定调:强化科技创新!寒武纪劲升4%,科创芯片50ETF(588750)放量大涨2%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30 03:22
|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申万一级行业 | 涨跌幅 | 成交额 | 估算权重 ▼ | | --- | --- | --- | --- | --- | --- | --- | | 1 | 688981 | 中心国际 | 电子 | 1.93% | 17.45亿 | 10.24% | | 2 | 688041 | 海光信息 | 电子 | 1.63% | 9.08亿 | 10.02% | | 3 | 688256 | 寒武纪-U | 电子 | 3.00% | 21.15 Z | 9.59% | | 4 | 688008 | 湯起科技 | 电子 | 1.32% | 7.15 Z | 7.88% | | 5 | 688012 | 中微公司 | 电子 | 1.89% | 5.47 Z | 7.07% | | 6 | 688521 | 芯原微电子 | 电子 | 3.77% | 6.23 7 | 2.71% | | 7 | 688126 | 上海硅产业集团 | 电子 | 1.35% | 1.19亿 | 2.66% | | 8 | 688608 | 恒玄科技 | 电子 | 0.77% | 4.23 Z | 2.24% | ...
芯片为何大涨?大基金三期即将重点投向设备与EDA!
Sou Hu Cai Jing· 2025-06-30 02:45
今天芯片产业链为何大涨?因为中国半导体产业最大的一次攻坚战正式打响了。 根据媒体最新报道,中国有史以来最大的半导体基金、规模超过前两期的总和"大基金三期",即将在未来数月进行首批重大投资。 因为光刻机与EDA软件是我们半导体产业被遏制的两大关键杠杆点。 其中,光刻机决定我们能否造出芯片,EDA决定我们能否设计出芯片。大基金三期锁定这两大领域,正是要同时打通芯片创造与芯片制造的任督二脉,建 立真正自主可控的半导体产业链根基。 1.光刻机:先进制程的"命门" 并且正在调整投资策略,预备将投资重心集中于光刻机与芯片设计软件(EDA)两大关键短板领域,以突破技术遏制。 今天早盘,重仓设备、材料和设计的半导体设备ETF(561980)盘中一度涨超2%,受提振明显。 【为何光刻机与EDA被大基金三期重点锁定?】 投资最多,受益也最大。 根据机构测算,当前半导体设备的国产化率不足25%(这还是扣除光刻机的情况下),而大基金三期有望推动这一数字在未来五年提升至40%以上,这意味 着板块将催生出千亿市值龙头。 而且除了大基金直接投向光刻系统的资金,后续投向晶圆厂的也会相当一部分转化为设备采购需求,因为半导体设备是芯片制造的基石 ...
同宇新材启动IPO申购 技术突破加速高端电子树脂国产化进程
Xin Hua Cai Jing· 2025-06-30 02:23
近日,国内中高端电子树脂供应商同宇新材料(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宇新材")IPO进程 加速。据最新公告,同宇新材将于6月30日举行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网上路演,并在7月1日启动网上申 购。 据了解,同宇新材本次计划发行1,000万股新股,发行价格为每股84.00元,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入江西生 产基地的年产20万吨电子树脂扩建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提升产能,增加公司重点产品生产能力,为破 解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卡脖子"难题提供关键材料支撑。 电子树脂作为覆铜板的核心基材之一,是现代电子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性能对计算机、 消费电子、汽车电子、通讯等领域影响深远,技术壁垒远超传统化工领域,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当前,应用于高性能覆铜板的电子树脂,仍由美国、韩国、日本等企业主导,尤其是在下游PCB行业往 绿色环保(无铅无卤)、轻薄化、高速高频方面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符合特定要求的特种电子树脂高度 依赖进口。但令人振奋的是,以同宇新材为代表的部分先进内资企业,近年已逐步突破技术封锁。 同宇新材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和技术积累,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领域内建立起稳固的 竞争优势。在无铅无卤覆铜板适用的电 ...
东吴证券:机床&新能源需求稳健增长 人形机器人催化丝杠国产化
智通财经网· 2025-06-30 01:42
机床&新能源需求稳健增长,人形机器人打开市场新空间 丝杠约占人形机器人价值量的 19%,人形机器人带来大量市场需求。若该行假设单台人形机器人对于 行星滚柱丝杠的需求稳定在14个,若再考虑到灵巧手空心杯关节中使用的微型行星滚柱丝杠(17个),则 潜在市场需求更加广阔,预计2030年对应的行星滚柱丝杠市场将超过450亿元。欧洲企业占据绝大部分 市场份额,国产率替代空间大。全球滚柱丝杠厂商主要有Ewellix(隶属于SKF集团)、Rollvis(瑞士)、 GSA(瑞士)、Rexroth(德国)、CMC(美国)、南京工艺(中国)、济宁博特(中国)等,其中2023年Rollvis、 GSA在我国滚柱丝杠领域的市占率分别高达29%和27%,合计占比近60%,南京工艺、济宁博特市场份 额分别约为6%和5%,国产替代空间较大。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丝杠为核心传动部件,技术壁垒高,国产化率相比其他核心 部件低,该行认为随着国内高端机床/高端设备产量提升,将拉动滚珠丝杠需求;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使得 丝杠应用前景广阔;未来人形机器人逐渐迈向产业化并逐渐放量,行星滚柱丝杠行业空间将迎来较大提 升。推荐福达股份(60 ...
极米科技20250627
2025-06-30 01:02
极米科技 20250627 摘要 极米科技国内市场毛利率约为 30%,海外市场更高,近期已接近 45%。毛利率提升主要得益于 TI DLP 芯片价格下降 40%及光机结构方 案设计迭代和零部件国产化替代。 国内市场需求承压,但利润端持续好转,规模保持稳定。海外市场持续 增长,欧洲市场去年收入 6 亿人民币,增速超 40%,美国市场收入近 2 亿人民币,增速相近。日本市场因渠道调整拖累海外整体增长,海外市 场增速约为 20%以上。 车载业务聚焦智能座舱和智能大灯,已与华为智选车合作落地,预计今 年贡献 3-4 亿人民币收入。目前车载业务处于投入期,预计收入达 10 亿人民币左右时实现稳定盈利,目标后年毛利率达 20%,净利率达 10%左右。 商用投影业务 6 月底量产,7 月开始出货,目标占据国内 100 亿人民币 商用市场 10%-20%份额。前期规划两款商用 SKU,亮度分别为 5,000 流明和 8,000-10,000 流明,预计今年实现数千万人民币收入,毛利率 预计 40%-50%,规模化后稳态净利率目标 15%-20%。 Q&A 极米科技家用产品线的毛利率结构如何,以及国内外市场的毛利率表现是否存 ...
弘则电子Q2策略:国产高端化全面出击
2025-06-30 01:02
弘则电子 Q2 策略:国产高端化全面出击 20250627 摘要 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导致多家公司二季度展望低于预期,尤其手机和 PC 市场,引发对电子板块持续增长的担忧,投资者风险偏好回暖时可能提 前交易长期逻辑。 中美半导体产业存在差异,美股聚焦 AI,业绩兑现度较高,而中国侧重 消费电子,AI 应用效果待观察。2023 下半年至 2024 年,美股资本开 支浪潮与中国消费电子复苏推动半导体周期,但目前可能处于周期下行 阶段。 消费电子一季度增长停滞,AI 资本开支增速放缓,预计下半年 AI 增速将 减缓。工业和汽车半导体市场虽有改善,但对整体半导体市场拉动作用 有限,当前处于周期景气度高位,后续将逐步降速。 互联网公司资本开支接近经营现金流,预示 2026 年资本开支增速可能 受限。定制化 ASIC 芯片放量,将推动小型算力公司增长,定制化推理 芯片份额提升明显。 国内晶圆厂出货量增长,但消费电子需求疲软和产能过剩导致利润率低。 国内半导体股票估值提前反映 AI 预期,但实际进展不如预期,近期估值 回调明显,国产化突破潜力仍在。 Q&A 过去几个月电子板块的市场表现如何?有哪些主要影响因素? 工业和汽车半导 ...
存储景气度跟踪及重点标的更新
2025-06-30 01:02
国产化替代是近年来中国存储产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上游原厂技术提 升及下游国产品牌崛起共同推动存储产业链的国产升级,为国内模组厂 商带来进入中高端市场的机会。 存储行业经历周期性波动,2022 年巨亏后,2023 年原厂减产推动价格 上涨,但 2024 年二季度需求疲软导致价格回落。2023 年底原厂再次 减产,2024 年 3 月价格回暖,5 月 NAND 价格温和复苏,DDR4 受供 给端控产影响,6 月价格持续拉升。 当前存储行业整体处于健康复苏状态,原厂控制稼动率,NAND 制程迭 代。DDR4 价格拉升较快,可能存在吸收现象,但 NAND 和 DRAM 价 格预计将延续温和复苏态势。 AI 背景下,存储产业升级机会在于端侧手机市场和服务器端企业级存储 市场。模组厂商通过技术研发可撬动中高端手机市场,企业级存储需求 自 2023 年四季度起逐月攀升,受益于 AI 驱动和国产化。 2025 年第二季度存储市场价格表现超出预期,DRAM 涨幅显著。 NAND Flash 受益于原厂谨慎生产和 CSP 厂商拉动 SSD 需求,DRAM 受益于原厂减产和提前备货,DDR4 涨价明显,DDR5 价格相对稳定, H ...
电子行业三季度投资机会展望
2025-06-30 01:02
电子行业三季度投资机会展望 20260629 摘要 半导体设备材料领域景气度超预期,国产化加速尤其在 7 纳米先进制程, 2025 年国内 CAPEX 投入同比显著提升,逻辑芯片领域现复苏迹象,与 市场悲观预期形成反差,或存投资机会。 AI 眼镜成消费电子新热点,小米新款电致变色版迅速售罄,市场需求旺 盛。尽管当前技术存在妥协,但轻 VR 方案潜力显现,预计 2025-2026 年产业高速发展,类似 TWS 耳机,有望成为新终端产品。 苹果产业链面临贸易摩擦和创新放缓双重挑战,但贸易摩擦已充分反映 在股价中。苹果通过以价换量策略维持销量,二季度国内市场表现良好, 销量增长约 20%,长期仍具投资价值。 AI 算力国内外发展冰火两重天,海外英伟达产业链表现强势,依赖产能 叠加和 CAPEX 投入;国内侧重算法优化,如 Deepsec 和蚂蚁集团,提 升单位算力效率,硬件补短板与软件优化并举。 2025 年半导体设备和材料领域仍有上升空间,先进制程设备厂商订单 增长潜力显现,板块经历资金流出后已达关注节点,预期差明显。检测、 涂胶显影等低渗透率细分领域存在突破机会。 Q&A 电子行业在 2025 年第三季度的表现 ...
朱世会30年产业长征成稀散金属之王 先导系三公司连亏曲线上市折戟突围承压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6-30 00:24
Core Viewpoint - The ambitious acquisition plan led by Zhu Shihui has failed, impacting the financial health of his companies within the "Xian Dao" system, which includes Guangzhi Technology, Wanye Enterprises, and Shangong Shenbei [2][12][13]. Group 1: Company Overview - Zhu Shihui, known as the "King of Rare Metals," has built a significant business empire over 30 years, focusing on breaking international monopolies in the rare metals industry [4][7]. - The "Xian Dao" system comprises Guangzhi Technology, Wanye Enterprises, and Shangong Shenbei, which are all facing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nd require urgent assistance [11][12]. Group 2: Financial Performance - Guangzhi Technology has reported continuous losses over the past four years, with a total loss of 4.35 billion yuan, despite a revenue increase from 7.24 billion yuan in 2021 to 14.55 billion yuan in 2024 [14]. - Wanye Enterprises has seen a decline in revenue and net profit, with 2023 and 2024 revenues of 9.65 billion yuan and 5.81 billion yuan, respectively, marking a decrease of 16.67% and 39.72% [15]. - Shangong Shenbei, although not directly controlled by Zhu, has also faced losses, reporting a loss of 2.44 billion yuan in 2024 and a further loss of 2505.55 million yuan in the first quarter of the current year [15]. Group 3: Market Reactions and Future Prospects - The market had high expectations for the failed merger between Guangzhi Technology and Xian Dao Technology, which had previously led to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Guangzhi's stock price [13]. - The termination of the asset restructuring plan has put additional pressure on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of the "Xian Dao" system, raising questions about Zhu Shihui's next steps to resolve these challenges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