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导体产业

Search documents
芯源微:一季度新签订单情况良好 控制权变更整体进展顺利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5-27 04:41
Core Viewpoint - The company, ChipSource Micro (芯源微), is a leading player in th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ector, focusing on R&D, production, and sales of specialized equipment, and has shown growth in various business segments despite challenges in smaller product sizes [2][3][5].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2024, the company achieved revenue of 1.754 billion yuan,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13%, with growth in front-end track, cleaning, and advanced packaging segments, while revenue from small-sized products declined due to market conditions [3]. - R&D expenses for 2024 were 297 million yuan, up 49.9% from the previous year, with an R&D expense ratio of 17%, reflecting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investment in materials and services [3]. - In Q1 2025, the company reported revenue of 275 million yuan, a 13% year-on-year increase, but net profit attributable to shareholders dropped 70% to 4.66 million yuan [4]. Business Segments - The company has established four main business segments: front-end coating and developing, front-end cleaning, advanced packaging, and core components, with over 2,000 units shipped, solidifying its position as a domestic leader [2]. - The front-end cleaning machines have captured the domestic market with a leading market share, while the front-end chemical cleaning machines have successfully broken foreign monopolies [2][4]. Market Trends - Th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market in mainland China has seen significant growth, with a market size increase from $6.46 billion in 2016 to $36.6 billion in 2023, and a projected record of $49.5 billion in 2024, reflecting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of 28.11% [5]. - The company is benefiting from favorable government policies aimed at supporting the semiconductor industry, which is expected to enhance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5]. Strategic Developments - The company has signed new orders worth 2.4 billion yuan in 2024, a 10% increase year-on-year, with strong growth in front-end chemical cleaning and bonding equipment [4]. - North Huachuang (北方华创) is in the process of acquiring shares in ChipSource Micro, which could enhance synergies between the two companies due to their complementary product offerings in the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sector [6].
沙漠上崛起的芯片新贵
投中网· 2025-05-27 02:21
以下文章来源于半导体行业观察 ,作者L晨光 半导体行业观察 . 半导体深度原创媒体,百万读者共同关注。搜索公众号:半导体芯闻、半导体产业洞察,阅读更多原创 内容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下一个半导体中心or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作者丨 L晨光 来源丨 半导体行业观察 近年来,全球半导体产业在逆全球化浪潮中加速重构,各国纷纷通过政策扶持、资本投入和技术封 锁强化本土产业链韧性。 从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的520亿美元补贴,到欧盟《芯片法案》430亿欧元的产业布局,再到 日韩在先进制程和存储领域的激烈竞争,以及中国台湾、大陆在制造和设计环节的持续突破,全球 半导体版图正经历深度调整。与此同时,印度、马来西亚、越南等新兴市场凭借低成本优势和政策 红利,成为产业链转移的新热点。 在这一背景下,阿联酋作为中东地区的科技转型先锋,正以其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战略眼光,悄然崛 起为全球半导体与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参与者。 百万颗英伟达先进AI芯片,涌向阿联酋 近日,美国与阿联酋签署的AI芯片进口协议震惊业界:美国允许阿联酋每年进口50万颗英伟达最 先进AI芯片,总量超100万颗,达拜登时代限额的4倍。这份协议至 ...
四年IPO长征之后,屹唐股份还有更大的考验
3 6 Ke· 2025-05-27 01:29
在今年3月拿下证监会批文后,北京屹唐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屹唐股份)历时近四年的上市 之路,距离"修成正果"已近在咫尺。 作为前期科创板在审企业中排队时间最长的"老大难",屹唐股份IPO过程可谓一波三折、跌宕起伏。 先是2021年从受理到过会、提交注册势如破竹,接着便是因普华永道遭证监会立案调查,被迫中途更换 申报会计师,刚刚重整旗鼓后,827新政又不期而至...... 好在,一千多天的等待后,屹唐终于获得了登陆资本市场的"通行证",从控股股东亦庄国投,到深创 投、红杉等一众知名参股机构,终于也将能体面兑现收益。 不过在监管机构放行后,屹唐股份恐怕还需要面对一场更大的考验。 保持距离的"客户A"? 时间回溯到2015年11月,彼时亦庄战略新兴产业基金(战新基金)出资设立北京屹唐盛龙半导体产业投 资中心,屹唐盛龙于次月与美国半导体设备公司MTI(Mattson Technology, Inc)等主体达成协议,以约 3亿美元对价收购其全部股权。在国内,屹唐盛龙亦同步发起设立屹唐有限,即今天的屹唐股份,随即 将MTI转为其全资子公司。 该笔交易在顶级律所瑞生国际(Latham & Watkins LLP)协助 ...
莫迪预告首款“印度造”芯片问世:将在印东北部地区半导体工厂下线
Huan Qiu Shi Bao· 2025-05-26 22:48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丁雅栀 苑基荣】印度正试图在半导体领域创造自己的"芯片神话"。《印度快报》24日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23日宣布,印 度首款"本土制造"芯片即将在该国东北部地区的半导体工厂下线。他表示,该地区正成为能源和半导体两大产业的战略要地。莫迪表示,这项成 果不仅为印度尖端技术打开新局,也标志着该国东北地区在高科技产业版图中日益重要。 首款印度芯片采用 28nm 工艺 据美国科技媒体"Toms Hardware"报道,首款"印度制造"芯片将采用28nm工艺,原定于2024年12月发布,现已经推迟到2025年下半年发布。报道 说,虽然这标志着印度半导体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但距离世界上一些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商正在开发的尖端2nm工艺还存在显著差距。 基建投资能为芯片生产 " 输血 " ? "如今,东北地区在加强印度半导体生态系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莫迪在"2025年东北部崛起投资者峰会"的演讲中说道。此前,基于 对印度供水和电力等基础设施的担忧,许多半导体制造厂或晶圆厂公司不愿选择到印度投资。莫迪政府将东北地区定位为半导体产业战略要地, 试图通过基建与能源投资打破这一困境。 "我们对未来投资越多 ...
富士康或收购新加坡封装厂!
国芯网· 2025-05-26 11:43
国芯网[原:中国半导体论坛] 振兴国产半导体产业! 不拘中国、 放眼世界 ! 关注 世界半导体论坛 ↓ ↓ ↓ 5月26日消息,据报道,富士康正考虑竞标新加坡半导体封装测试企业联合科技控股(UTAC),交易 估值或达30亿美元! 据知情人士透露,UTAC母公司北京智路资本已聘请投行杰富瑞主导出售事宜,预计本月底前接收首轮 报价。目前各方均未对此置评。 值得关注的是,UTAC在中国大陆的业务布局使其成为非美资战略投资者的理想标的。作为全球最大电 子代工商和苹果核心供应商,鸿海近年来持续加码半导体产业布局。 UTAC作为成立于1997年的专业封测企业,业务覆盖消费电子、计算设备、安防及医疗等多个领域,在 新加坡、泰国、中国及印尼设有生产基地,客户群包括Fabless设计公司、IDM整合元件制造商和晶圆代 工企业。 虽然UTAC未公开具体财务数据,但消息称其年EBITDA约3亿美元。在当前全球半导体产业格局重塑的 背景下,这一交易若达成,不仅将强化鸿海在芯片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更可能对全球半导体供应链 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特别是在中美科技竞争持续升温的当下,非美资背景的产业并购正引发业界广泛关 注。 ******* ...
芯片航母诞生,半导体行业并购潮来袭?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6 03:43
近日,半导体板块传来重磅消息。芯片ETF(512760)权重股海光信息发布公告,拟向中科曙光全体A 股股东发行新股完成换股吸收合并。这也是5月16日《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正式修订发布 后首单上市公司之间吸收合并交易。 受此消息提振,半导体板块表现活跃。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涨超0.3%、芯片ETF(512760)涨 超0.5%,半导体设备ETF(159516)上涨1.3%、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国泰(159388)涨超1.2%。 wind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海光信息是芯片ETF(512760)标的指数第四大重仓股,占比达7.32%, 是科创芯片ETF国泰(589100)标的指数的第三大中参股,占比9.79%。(文中提及上市公司仅供分析 参考使用,不构成个股推荐) 半导体产业"强链补链"加速 公开资料显示,中科曙光在高端计算、存储、云计算等领域具有深厚积累,海光信息专注于国产架构 CPU、DCU等核心芯片设计。从产业链角度,海光信息是中科曙光业务的上游。 机构指出,此次整合,将优化从芯片到软件、系统的产业布局,汇聚信息产业链上下游优质资源,全面 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实现产业链"强 ...
半导体行业重大重组!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连续三日获资金净流入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6 02:12
5月26日开盘,半导体芯片板块高开,主要系半导体行业重大重组利好新闻所系。截至2025年5月26日 9 点53分,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931743)上涨0.09%,成分股富创精密上涨6.67%,至纯科技 上涨5.17%,晶升股份上涨2.91%,芯源微上涨2.42%,中科飞测上涨2.09%。半导体材料ETF (562590)上涨0.76%,最新价报1.06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23日,半导体材料ETF近1年累 计上涨28.68%。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及其联接基金(A/C:020356;020357)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指 数,指数中半导体设备(55.8%)、半导体材料(21.3%)占比靠前,合计权重超77%,充分聚焦指数主 题,锚定半导体产业发展,精准锚定芯片制造 "卡脖子" 领域,覆盖光刻胶、大硅片、刻蚀机等关键赛 道,直击芯片产业国产化刚需,为投资者捕捉半导体产业升级红利。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半导体材料ETF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738.20万元净流 入,合计"吸金"1164.87万元,日均净流入达388.29万元。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消 ...
对HYGON + Sugon的几点思考
是说芯语· 2025-05-25 23:37
半导体高质量发展创新成果征集 申请入围"中国IC独角兽" 从 技术孤岛 到 算力共同体 阵营分化: 龙芯(MIPS架构)、鲲鹏(ARM架构)、海光(x86架构)三大技术路线的竞争,因海光- 曙光联盟的全栈能力形成代差优势。当海光率先构建起x86生态的国产化闭环——从芯片设计、硬件制 造到系统软件适配的完整链条,迫使鲲鹏体系不得不加速与长江存储、中芯国际的深度绑定,龙芯则需 在RISC-V架构上寻找差异化突破口。 昨日晚间,海光信息与中科曙光同步公告的换股吸收合并计划: 海光信息吸收合并中科曙光! 以200亿 市值的资本震动,掀开了中国半导体产业垂直整合的新篇章。 国际竞争: 在AI算力核心战场,2024年英伟达A100芯片支撑全球70%的大模型训练,而海光DCU芯片 实测FP64算力已达1.2PFlops(H100的70%),叠加曙光液冷服务器PUE低至1.15的能效优势,整合后的 海光-曙光AI算力栈正构建中国版CUDA生态。这不仅有望在国内市场打破英伟达的垄断,更可能通过 一带一路算力基建输出,在全球边缘计算、智慧城市等领域开辟新战场。 当掌握x86授权、2024年CPU出货量突破150万片的海光信息,与 ...
筹划重大资产重组前资金提前入场 国科微能否抓住晶圆代工机遇?
Zhong Guo Jing Ying Bao· 2025-05-23 11:49
中经记者 陈佳岚 广州报道 半导体产业并购重组加速,行业或将再添一组"联姻"案。 5月21日晚间,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国科微(300672.SZ)抛出一则《筹划重大资产重组的停牌公告》,称 公司正在筹划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 为了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对公司证券交易造成重大影响,公司股票自5月22日开市起停牌,预计在10 个交易日内(即6月6日前)披露交易方案。国科微方面称,标的公司主要从事特种工艺半导体晶圆代工 及定制化芯片代工业务。 值得留意的是,国科微在发布并购计划公告、停牌前两日,股价突然大涨,而这也引发了部分投资者质 疑是否存在信息泄露。 "半导体产业细分子领域存在资金与技术的壁垒,头部企业想要完成产业链整合最好的方式就是收 购。"财经人士屈放对《中国经营报》记者分析,国科微近年来主营业务营收出现下滑,收购晶圆代工 厂能够完善其产业链,也是垂直整合,对国科微来说是利好,但另一方面企业进行并购也需要考虑现金 流与未来的融合程度。并购消息被披露前股价大涨也可能意味着市场对该利好消息有一定的预期,提前 作出了一定的反应。 不过,国科微向记者回应,公司股价波 ...
玄戒O1亮相发布会!半导体材料ETF(562590)获资金逆势加仓
Sou Hu Cai Jing· 2025-05-23 03:41
资金流入方面,半导体材料ETF近两日资金呈现净流入,最新资金净流入106.43万元。拉长时间看,近10个交易日内有8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吸金"2158.70 万元,日均净流入达215.87万元。 每日经济新闻 截至2025年5月23日 11:16,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主题指数上涨0.01%,成分股金海通上涨3.26%,晶升股份上涨2.13%,联动科技上涨1.37%,鼎龙股份上涨 1.08%,华峰测控上涨1.08%。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多空胶着,最新报价1.06元。拉长时间看,截至2025年5月22日,半导体材料ETF近1年累计上涨 25.33%。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及其联接基金(A/C:020356;020357)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材料设备指数,指数中半导体设备(55.8%)、半导体材料 (21.3%)占比靠前,合计权重超77%,充分聚焦指数主题,锚定半导体产业发展,精准锚定芯片制造 "卡脖子" 领域,覆盖光刻胶、大硅片、刻蚀机等关键 赛道,直击芯片产业国产化刚需,为投资者捕捉半导体产业升级红利。 流动性方面,半导体材料ETF盘中换手2.6%,成交833.29万元。 消息方面,5月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