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向资金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金十图示:2025年05月19日(周一)沪深港通南向资金流向
news flash· 2025-05-19 08:24
港股通 (沪) 110.COM @ JIN10.COM 金十数据 | 一个交易工具 . . 40 COM 金十图示:2025年05月19日(周一)沪深港通南向资金流向 ...
5月19日电,截至目前,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30亿港元。
news flash· 2025-05-19 03:19
智通财经5月19日电, 截至目前,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达30亿港元。 ...
港股行业比较之业绩分析有哪些“坑”
2025-05-18 15:48
港股与 A 股在财报披露方面存在两大主要差异。首先,港股公司的财年不统一, 公司可以自主选择财年的起始日期,例如 1 月 1 日、4 月 1 日、6 月 1 日等, 这与美股类似。其次,部分港股公司只披露半年报和年报,而季报并非强制要 • 港股龙头企业集中度高,对业绩分析产生显著影响。个别龙头企业如腾讯 对港股通利润贡献巨大,而万科则产生负向影响,分析时需考虑龙头企业 对行业利润的贡献度。 • 2025 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明显加仓商贸零售(阿里巴巴)、电子(中芯国 际、小米)、传媒(腾讯)、医药、有色金属(紫金矿业)等行业,显示 出机构投资者对这些行业的看好,或预示着相关行业的投资机会。 求,仅有部分公司如 AH 两地上市公司及一些互联网公司会选择每个季度披露 季报。例如腾讯和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公司会定期发布季报,但消费类公司如周 大福则仅披露年报和半年报。因此,在进行业绩分析时,需要对齐不同公司的 财务数据,以便准确反映行业整体情况。 港股行业比较之业绩分析有哪些"坑"20250515 摘要 • 南向资金对港股的配置比例显著提升,2024 年四季度至 2025 年一季度 增加近五个百分点,显示出对港股重视程度的 ...
港股资金跟踪新范式1:资金从何而起
资金从何而起 [Table_Authors] 吴信坤(分析师) ——港股资金跟踪新范式 1 本报告导读: ①基于属地来源和历史交易行为的"两步法"核心框架将港股资金面拆分为长短线 外资、内资、港资等各类资金。②拆分后资金存量规模显著分化,过去以来外资占 比虽下滑但仍延续主导,南向定价权边际提升。③长短线外资在交易的换手频率和 方向变动上存在差异,南向通常会逆势买入,近期外资流出而南向流入的格局仍延 续。 投资要点: 登记编号 S0880525040084 陆嘉瑞(研究助理) 021-38676666 登记编号 S0880125042248 风险提示:部分资金数据为估算值,与真实情况或有出入。 策 略 研 究 策略研究 /[Table_Date] 2025.05.17 2025-05-18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 海 外 策 略 研 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021-38676666 登记编号 S0880525040061 余培仪(分析师) 021-38676666 [Table_Summary] 基于历史交易行为辨别外资属性的核心框架。通常而言,微观资金 面的跟踪源自各类投资者资金流动的汇总,港股 ...
中金:南向资金为何大幅流出
Zhi Tong Cai Jing· 2025-05-17 09:23
上述变化也印证了此前的分析。3月以来,南向资金成为港股资金面的主力,其中又以交易和被动资金 (个人)为主,但作为机构的公募与保险等的"子弹"可能并没有想的那么多。测算后续年内相对确定的南 向增量约为2,000-3,000亿港元,全年累计流入8,000-10,000亿港元左右。 往前看,长期配置价值仍在,但短期有波动也属正常。此外,主动权益公募占南向仅9.6%,且如果依 然被视为有alpha机会,也未必一定引发大幅调仓。 外资方面,EPFR口径(截至本周三):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4月中旬以来,南向流入明显放缓,近期甚至转为净流出。例如,本周流出86.9亿港币,创2024年2月初 以来最大单周流出,5月至今流出14.2亿港币,也是2023年6月以来首次月度流出。 南向近期流入放缓甚至转为流出的可能原因包括:1)市场情绪修复到位,部分投资者获利回吐;2)此前强 劲的流入反而有些亢奋和透支,尤其是过度强调"南向定价权",且南向流入主力是个人和交易资金,易 受情绪和市场本身影响;3)港股配售激增,以及部分龙头个股业绩不及预期;4)公募业绩比较基准新规, 可能引发情绪波动。截至一季度,内地主动偏股基金港股持仓为30.8 ...
金十图示:2025年05月15日(周四)沪深港通南向资金流向
news flash· 2025-05-15 08:18
线上一篇:"+0.00" 32" 金十数据 | 一个交易工具 | 一 JIN10.COM STY F 金十图示:2025年05月15日(周四)沪深港通南向资金流向 IIM10. ...
南向资金“狂飙”流入,港股科技ETF(513020)聚焦中国科技“七巨头”,指数长期走势较同类更优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5 03:20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迎来显著反弹,进入技术性牛市。以中证港股通科技指数为例,1月13日~4月30日区间涨幅达31.27%,领跑全球。此轮上涨的核心驱 动力在于港股科技股的强势复苏、南向资金的积极流入。 虽然前期"对等关税"对港股产生负面影响,但随着中美关税谈判的友好落地,有望缓解相关企业的经营压力,提振科技产业链的国际协作与市场需求,港股 科技持续反弹。4月9日~5月15日,相关ETF——港股科技ETF(513020)涨幅达到19%。 数据来源Wind,时间区间2025年1月13日~2025年4月30日。 成长具备主线潜力,港股科技仍具上涨动力 东吴证券表示,展望后市,港股还有上行机会。除了经济政策刺激外,预计美联储降息,中美利差收窄,港股会进一步反弹。 中国科技股迎价值重估,各路资金积极流入港股 今年来,随着"低成本+高性能+开源+国产"DeepSeek横空出世,引发中美科技预期差收窄,中国科技股迎来估值逻辑重构。 各路资金积极流入港股,成为港股上涨的主要推动力。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30日,今年来南向资金净买入额超38202亿元。另外,根据中信建投证券研 报,2025年一季度,主 ...
腾讯控股2025年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南向资金5月14日净买入超67亿港元丨港交所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14 23:36
|2025年5月15日 星期四| 点评:腾讯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展现核心业务韧性,微信生态持续扩容,但QQ用户流失需警惕。 NO.2 宁德时代港股孖展总额已超2500亿港元 宁德时代(HK03750)自启动H股招股以来备受市场关注。捷利交易宝数据显示,截至5月14日22时10 分,宁德时代港股孖展(保证金交易)总额已达2564.14亿港元,孖展超购倍数为110.26倍。 NO.1 腾讯控股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13% 5月14日,腾讯控股(HK00700,股价521.00港元,市值4.79万亿港元)发布2025年一季报。腾讯控股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800.22亿元,同比增长13%。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跃账户数为14.02亿,同比 增长3%。QQ移动终端月活跃账户数为5.34亿,同比减少3%。 NO.4"李宁"更换核数师 5月14日,李宁(HK02331,股价15.72港元,市值406.33亿港元)董事会宣布,公司之现任核数师罗兵 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即普华永道)将于其当前任期届满后,即公司将于2025年6月12日(星期四)召 开之应届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退任且不会续聘。同时,公告表示, ...
资金动向 | 北水连续7日抛售小米、腾讯,盈富基金获内资加仓52亿港元
Ge Long Hui A P P· 2025-05-14 12:05
5月14日,南下资金今日净买入港股67.07亿港元。 其中:净买入盈富基金52.41亿、建设银行7.61亿、中国平安2.98亿、中国移动1.09亿;净卖出小米集团-W 15.44亿、腾讯控股8.99亿、中芯国际4亿、美团-W 1.13亿。 据统计,南下资金已连续7日净卖出腾讯,共计99.9202亿港元;连续7日净卖出小米,共计78.0339亿港元。 北水关注个股 腾讯控股: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800.22亿元,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4%,预估1756亿元;毛利1004.93亿元,同比增20%,环比增长11%;本公司权益持 有人应占盈利478.21亿元,同比增长14%,环比下降7%;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本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为613.29亿元,同比增长22%,环比增长11%,预 估596.8亿元。 建设银行:湘财证券发布研报称,金融增量政策配合宽松财政政策加快落地,预计银行信贷供给加强,有望维持信贷增速相对平稳。降息幅度未超预期,存 款利率降息将缓解银行息差压力。同时,资产质量将在政策支持下继续巩固,后续银行业绩压力可控。本轮降息之后,银行经营稳定性与高股息相对优势均 有望得以提升。 中国移动:高盛指出, ...
主力资金现“一日游”迹象,券商预判A股短期或震荡上行
Di Yi Cai Jing Zi Xun· 2025-05-13 12:56
近期中美关税政策成为市场的一大关注点。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双方关税大幅下 降。 多位券商分析师认为,关税降级幅度大超市场预期,经济基本面预期和市场情绪都可能大幅改善,或助 力国内权益市场波动中枢抬升。 中美经贸会谈进展超预期,5月13日A股高开,沪指探出近期这波反弹中的新高3386.23点,最终收于 3374.87点,收涨0.17%。 当日,沪深两市获主力资金流入3808.3亿元,有7个行业获得主力资金净流入,主要为美容护理、医药 生物、基础化工、交通运输、社会服务、纺织服饰、公用事业等行业,而国防军工、计算机、电子、机 械设备、汽车、电力设备等行业遭主力资金卖出较多。这与12日主力资金净流入和净流出的行业有所相 反。类似的情况在近期反复出现。 就A股后市走势来看,上述券商分析师认为,短期A股延续震荡偏强走势,可能突破上行;在中期维度 上,指数级别走势依然依赖于基本面改善。 主力资金净流入7个行业 5月13日,A股市场成交1.326万亿元。其中,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电力设备行业成交额超过千亿 元,国防军工、汽车、基础化工、医药生物、通信等行业的成交额在500亿~1000亿元之间。相较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