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转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古典“风帆”牵手现代油轮 航运业绿色转型凸显“中国智慧”
Yang Shi Wang· 2025-06-12 03:09
央视网消息:6月11日,由中船集团上海外高桥造船建造的阿芙拉型成品油轮正式命名。与以往的同型号油轮不同的是,这艘油轮安上了"风 帆",是全球首艘"风帆"助推的阿芙拉型成品油轮。这艘搭载"风帆"的油轮被命名为"布兰兹哈奇号",再过几天就会交付运营。为什么要在油 轮上采用"风帆"技术?"风帆"技术的设计理念是什么?"风帆"这项古老技术的创新应用,如何助力航运业绿色转型? 现代油轮装古老"风帆"有啥不一样? 安装了风帆的油轮和传统意义上的"风帆"有什么不一样? 中国智慧 将传统"风帆"变成风帆动力技术 随着科技的变迁,船舶的动力装置也发生了巨大转变。早期的船利用船桨作为动力能源,随着船只的体型以及运输功能增强,"风帆"成为推动 船舶前进的主要动力。当工业革命后,内燃机、燃气轮机又成为船舶最主要的推动力。而就在世界各国以燃料动力来推动船舶航行时,中国却 在风帆动力技术上加大了发展力度。 这艘船的体量是非常庞大,它总长将近250米、宽44米,一次可以运输超过80万桶原油。最大的不同点,同时也是这艘船的最大亮点之处在 于,有3个巨大的高达40米的银色长方体结构搭载在船体上。 中船集团外高桥造船设计研究院技术总监刘俊红介绍 ...
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家参展企业带来创新成果 上交会构建起国际技术合作网络
Jie Fang Ri Bao· 2025-06-12 01:59
记者 吴卫群 见习记者 高晨辉 本届上交会由深圳市担任境内主宾城,总部位于深圳的华大基因携"GenSIRO-16灵曦高通量基因检 测AI+本地化解决方案"参展。在欧洲、美洲、亚太等地区,华大基因与超过3000家海外医疗和科研机 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同时在全球范围内与近400家精准医学实验室有合作。展位负责人表示:"我们为临 床提供的医学检测服务构建了'覆盖全国、辐射全球'的网络布局,业务范围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 区。" "十四五"以来,上海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年均增长8.6%。2024年,上海技术进出口合同金额为 213.3亿美元,同比增长17.7%,创历史新高,居全国各省区市首位。本届上交会开幕当天,商务部国际 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了《全国技术贸易创新实践案例》,上海有多项成果入选。 随团而来的英国格拉斯哥毕克气体首次亮相上交会,带来实验室气体制备绿色解决方案。"我们的 氢气发生器可现场制备实验室所需氢气,通过'即产即用'模式替代传统运输罐装气体,不仅消除运输环 节的碳排放,更以闭环系统提升操作安全性。"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此次参展,企业不仅希望将最新 气体生成技术引入中国市场,更期待通过技术合作,为中 ...
绿色转型加速 集运市场格局面临重构
Qi Huo Ri Bao Wang· 2025-06-12 01:21
Core Viewpoint - The container shipping industry is under pressure to transition to a green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due to climate change, as it is responsible for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global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1][5]. Group 1: Emission Statistics and Predictions - The shipping industry accounts for 3% of global CO2 emissions, with predictions indicating that emissions could increase by 50% to 250% by 2050 if no effective measures are taken [1]. - The 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 (IMO) has set ambitious targets for reducing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aiming for a 20-30% reduction by 2030, 70-80% by 2040, and net-zero emissions by around 2050 [2]. Group 2: Regulatory Framework and Initiatives - The IMO's "Net-Zero Framework" was adopted in 2025, requiring a continuous reduction in greenhouse gas intensity of marine fuels starting in 2028, with a global carbon pricing mechanism to incentivize emission reductions [2][3]. - The IMO's reduction agreements provide clear technical development directions for shipping companies, encouraging the adoption of alternative fuels such as methanol, LNG, and hydrogen [3]. Group 3: Industry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 The container shipping market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limited supply and high costs of green fuels, which may hinder widespread adoption despite some economic support from the IMO [4]. - The transition to green fuels and technologies is accelerating industry consolidation, with larger companies better positioned to invest in new technologies, while smaller firms may struggle to survive [3][4]. Group 4: Future Outlook - Despite challenges like demand fluctuations and regulatory complexities, the container shipping market is expected to evolve towards a greener, smarter, and more efficient model, supported by ongoing policy enhancements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 [5].
参考消息特稿|全球航运业迎来变革浪潮——来自2025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的观察
Xin Hua She· 2025-06-12 00:32
【原标题】全球航运业迎来变革浪潮——2025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展望 文/本报记者 毛振华 梁姊 郭方达 国际航运是国际贸易最重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随着全球经贸格局进入深层重构期,国际航运业的演进和 变革成为全球供应链、产业链调整的核心驱动力。 6月12日,2025天津国际航运产业博览会拉开帷幕。本次航运展以"航通天下 运行未来——共迎开放合 作新机遇"为主题。记者深入调查发现,复杂环境下,航运业如何增强自身抗风险能力、如何持续推动 绿色转型、航运金融如何助力更健康发展生态,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风险与机遇并存 当前,全球多边合作机遇和风险挑战交汇并存。一方面,以新兴市场为主动力,全球航运业在供应链重 构中展现出增长韧性;另一方面,关税和政策不确定性广泛外溢,航运市场下行风险仍然存在。 过去一年的航运市场,被全球知名航运咨询机构克拉克森研究公司评价为"整体表现强劲"。2024年,全 球海运贸易增长2.6%至126.6亿吨,主要商品贸易均保持增长。 港口业景气程度表现不俗。2024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主要样本 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8.8%。上海港、新加坡港和宁波舟山 ...
港口建设,助力东南亚国家打造发展新高地(国际视点)
Ren Min Ri Bao· 2025-06-11 22:09
东南亚地区拥有众多优良深水港,是连接东西方货运的重要通道。根据全球物流和货运协会不久前发布 的《2024东南亚货运评估报告》,东南亚国家正加快投资和扩建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以满足日益增长 的贸易需求,打造发展新高地。 港口促进区域经济繁荣 不久前,柬埔寨西哈努克省举行活动,庆祝西哈努克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万标准集装箱。柬埔寨首 相洪玛奈表示,西哈努克港集装箱吞吐量2024年同比增长29%,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为国家经济发 展作出了贡献。据西哈努克港总经理卢金春介绍,该港口经过现代化升级改造,已成为推动柬埔寨经济 开放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力量。 新加坡港拥有超过250条航线连接全球,吸引来自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家船运公司在此靠泊中 转,是全球利用率最高的港口之一。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加坡港共处理 4112万标准集装箱,同比增长5.4%,抵达该港口的船只达30亿总吨,同比增长0.6%。 马来西亚交通部的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最大港口巴生港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长4.12%,达到1464 万标准箱。2024年,该国另一重要港口丹戎柏乐巴斯港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超1225万标 ...
2025“新能源工程机械大会”邀请函
工程机械杂志· 2025-06-11 15:14
当今全球正处于向低碳转型的重要历史时期,工程机械迎来了百年未有之大变革,呈 现出绿色转型和智能升级新趋势。 随着 " 双碳 " 目标的持续推进以及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广泛应用,传统工程 机械正向动力源变革、智能化升级、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的方向发展。新能源工程 机械将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重塑市场格局、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5" 新能源工程机械大会 " 以 "绿色转型 智能升级" 为主题, 将于 2025 年 6 月 17—19 日 在 烟台 召开。本届会议将汇聚全球工程机械和农业机械产业领导者,探 讨新能源、数智化的产业政策和创新技术,解析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协同产供链,推 动新能源工程机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诚邀行业精英共襄盛会,交流思想、分享经验、凝聚共识、开创未来。 01 会议名称 2025新能源工程机械大会 2025 New Energy Construction Machinery Conference(NECMC 2025) 02 会议时间及地点 2025年6月17—19日 烟台金沙滩喜来登酒店 地址:山东省烟台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滨路88号 电话:0535-6119999 03 会议内容 主办 ...
陈茂波:香港绝对有条件成为中国车企及产业链出海的“落脚点、桥头堡、充电站、推进器”
智通财经网· 2025-06-11 12:11
上月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成为了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IPO(首次公开招股),它所筹得的资金约九成 用于匈牙利厂房的建设,是"香港集资以支持国际拓展"这模式的示范。无惧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国际 投资者对中国创科企业的兴趣和憧憬,让更多国际资金来到香港,寻求投资项目。相信跟汽车产业链和 供应链相关的企业,能更容易找到好的投资者。此外,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内联外通"的独特优势,对 国际法规和习惯的熟悉,以及遍布全球的网络,能够助力内地企业出海、走进国际市场。鼓励大家在香 港设立国际业务总部、供应链管理中心和财资中心等。 第二,香港正全力推动创科发展成为香港经济的新引擎,并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兄弟城市联动,成为涵盖 研发、商业化到先进制造等功能全面的国际创科中心。其中,香港标准与国际高度接轨、保障知识产权 制度完善、汇聚内地和国际数据和人才等优点,都让新能源汽车、智慧交通、车联网等产业有更广阔的 试验空间和应用场景。事实上,多家在这一领域的企业已经落户香港,并成为香港重要的合作伙伴。不 少它们的上下游的企业也已到了香港,成立研发和人才培训基地。 汽车产业的未来发展离不开全球化的视野和资源整合。尽管当前全球面对保护主义和关税 ...
我国钒钛产业产能产量保持全球第一
Zhong Guo Jing Ji Wang· 2025-06-11 06:24
当前,我国钒钛产业发展面临新挑战,产业投资过热、产能产量增长过快与市场需求不匹配问题突出。 在钒钛磁铁矿开发、多途径提钒、海绵钛和钛白粉生产等领域存在投资过热与低端产能过剩现象,产 业"内卷"导致企业盈利能力普遍下降。 为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钒报告》和《钛报告》提出发展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优化产业布局。从国家层面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和发展重点,依托资源、 技术和龙头企业打造特色集聚区。制定政策支持优势企业优先发展,引导投资向航空航天钛合金、医用 钛材、3D打印钛粉等核心领域集聚,优化产品结构,满足国家战略和市场需求。 促进产业协同,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建立行业准入门槛,结合生产与原料供给,在海绵钛、钛材、钛 白粉等领域限制低端投资,严格把关项目。 6月10日,2025中国钒钛产业发展报告发布会在成都举行。此次发布会由国家钒钛产业联盟秘书长张邦 绪主持,钒钛经济研究院院长吉广林发布了《2025中国钒钛产业发展微报告》。报告由国家钒钛产业联 盟牵头编制,推出了《中国钒产业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钒报告》)和《中国钛产业发展报告 (2025)》(以下简称《钛报告》),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 ...
产业援藏兴边富民
Jing Ji Ri Bao· 2025-06-10 22:12
产业融合释放出乘数效应,激发工业发展活力。在拉萨的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北京援藏力量推动形成 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体系;在那曲,浙江宁波援藏工作组助力引入现代化制衣工 厂,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这种产业融合模式打破了产业间的壁垒,促进了资源高效配置与产业协 同升级。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工业反哺农业实现增值,服务业则贯通全产业链,形成相互促进、良性 循环的发展格局。产业融合发展不仅推动了西藏工业的转型升级,更提升了产业整体竞争力,为西藏经 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 产业援藏是推动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各援藏省市立足西藏特色、聚焦产业提质增效,发挥 政策和资源双优势,积极打造内外发展双动能,与时俱进完善、创新援助模式,实现从"输血式"帮扶 到"造血式"发展,从单一项目支持到全产业链培育的转变,推动雪域高原实现产业兴藏、产业富民,走 上绿色化数字化现代化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产业援藏重在精准发力。西藏清洁能源资源得天独厚,太阳能、风能等蕴藏量巨大,但长期以来受制于 产业链短板,资源优势难以转化为经济优势。这一矛盾在产业援藏的创新实践中找到了突破口。援藏省 市因地制宜,将技术、资金、人才引进西 ...
阳谷县推行“容缺受理+并联审批”制度,审批时限压缩60%以上
Qi Lu Wan Bao Wang· 2025-06-10 12:09
Economic Development - The county's GDP reached 8.398 billion with a growth rate of 6.4% in the first quarter, driven by primary, secondary, and tertiary industries growing at 3.4%, 5.7%, and 7.9% respectively [3] - Retail sales of consumer goods increased by 7.8%, and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volume reached 5.824 billion [3] - Fixed asset investment grew by 11.2% year-on-year from January to April, with public budget revenue reaching 733 million, a growth of 6.93% [3] Project Construction - A total of 120 key projects have been selected for implementation this year,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of 39.32 billion [4] - The county has adopted a "concurrent approval" system, reducing technical report review time by 40% and overall approval time by over 60% [4] - The major project "Jinhong Down Products" was completed from approval to construction in just 3 months, with over 100 projects expected to start construction by the end of the year [4] Policy and Financial Support - The county has organized two batches of special bond project applications, with 25 projects approved by the provinci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 totaling 20.038 billion [5] - Two projects received central budget funding of 41.05 million, and another project received provincial basic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of 20 million [5] Green Energy Transition - Renewable energy installed capacity reached 585.2 thousand kilowatts by the end of April, accounting for 88.6% of the total installed capacity [6] - Renewable energy generation reached 242 million kilowatt-hours from January to April, representing 62.7% of total generation and 23.7% of the county's total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6] - Ongoing construction of wind power projects is expected to generate 575 million kilowatt-hours annually, with projected revenue of 172 million and tax contributions of 24.46 million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