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融
icon
Search documents
特朗普威胁对俄征收100%关税,将提供最先进武器支持乌克兰;天舟九号货运飞船发射圆满成功;10.9亿!潮汕富豪出售西班牙人俱乐部丨每经早参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14 22:12
每经编辑|张喜威 王晓波 い今日央行有10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 (MLF) 和690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 ≤ 3 国新办将于7月15日上午10时举行新I 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 4 《国家网络身份认证公共服务管理办法 15日起施行~" (5)美国6月CPl数据将公布 1 隔夜市场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收涨,道指涨0.2%,纳指涨0.27%,标普500指数涨0.14%;加密货币概念股普涨,Circle涨超9%;大型科技股涨跌互现,特斯拉、奈飞 涨超1%,苹果跌超1%;波音、沃尔玛涨超1%。中概股多数上涨,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涨0.73%,金山云涨近10%,蔚来涨超7%,腾讯音乐涨逾4%,哔 哩哔哩涨超4%,理想汽车涨逾3%,拼多多跌逾2%。 国际贵金属期货普遍收跌,COMEX黄金期货跌0.35%,报3352.10美元/盎司;COMEX白银期货跌1.4%,报38.41美元/盎司。 国际油价普遍下跌,美油主力合约跌2.37%,报66.83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跌1.82%,报69.08美元/桶。 欧洲三大股指收盘涨跌不一,德国DAX指数跌0.39%报24160.64点,法国CAC40指数跌0.2 ...
有效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功能
Jing Ji Ri Bao· 2025-07-14 22:09
"我们坚持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让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科技型中小企业。"农行云南昆明呈贡支 行行长沈斌表示,像云南我种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样的花卉企业,既是乡村全面振兴的"美丽产业", 也是科技创新的"微观主体",通过"科创贷"产品不仅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更注重优化服务流程,为企 业发展赋能。未来将持续优化金融服务,让更多"小而美"的科技型企业在普惠金融支持下绽放活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本次会议还对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关工作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王青表 示,与一季度例会相比,二季度例会对国内经济形势的判断更为积极,同时再度强调了"国内需求不 足""物价持续低位运行"两大挑战。而在宏观经济面临的风险隐患方面,王青认为,在地方债风险得到 有效化解之后,当前的重点或是加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金融供给侧方面,本次会议强调,有效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做好"两重""两新"等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持续做好支持民营经济发展 壮大的金融服务,充分发挥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作用,进一步打通中小微企业融资的堵点和 卡点。 ...
全球经济面临挑战不确定性增加
Jing Ji Ri Bao· 2025-07-14 22:07
财政脆弱性明显。目前,多数国家的公共债务水平已经达到和平时期的高点,甚至更高。高公共债务增 加了经济体应对通货膨胀和金融稳定的脆弱性,并限制了政府在经济低迷时期采取逆周期财政政策的能 力。同时,财政可持续性问题日益突出,随着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和医疗保健成本上升以及基础设施投 资和军事需求增加,公共债务水平预计将进一步上升。维护财政可持续性对降低风险并保持经济稳定至 关重要。 宏观金融面临风险。随着金融中介日益从银行转向非银行金融部门,以及私人信贷市场的发展,非银行 金融部门的信用和流动性风险增加,包括私人信贷基金的快速增长,以及非银行金融部门在跨境交易中 的作用和稳定币的使用。非银行金融机构在政府债券市场中的作用以及短期融资和掉期市场的扩张导致 了金融市场脆弱性加剧,包括对冲基金的杠杆交易、稳定币的使用以及金融条件的跨境传导。 日前,国际清算银行发布其旗舰报告《2025年度经济报告》指出,全球经济面临一系列挑战,有关挑战 相互关联,可能带来加剧经济冲击和不利于政策转变的负面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需要采取综合措 施,以应对这些挑战并维护经济和金融稳定。 实体经济增长放缓。当前,全球面临的潜在产出增长走低。许多经 ...
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货币政策支持实体经济效果明显
Jing Ji Ri Bao· 2025-07-14 22:05
国新办14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2025年上半年货币信贷政策执行及金融统计数据情况。同日,中国人 民银行官网公布最新金融数据。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表示,从上半年的金融数据看,货币政策支持 实体经济的效果比较明显,一是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二是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低位下行,三是信贷结构持 续优化,四是金融市场韧性增强。 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合理增长,金融体系较好满足了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 认为,一方面,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前发力,金融体系强化配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多增较多。上半年, 政府债券净融资7.66万亿元,同比多4.32万亿元。其中,国债净融资3.37万亿元,同比多1.8万亿元;地 方政府债券净融资4.29万亿元,同比多2.52万亿元。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稳 固。上半年,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此外,广义货币供应量M_2较上年同期回升,保持流动性充裕。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 未来金融总量有望继续保持合理增长。我国经济具备较强的内生动力和长期韧性,随着存量政策效应持 续发挥、新产业新动能加 ...
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 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全部落地实施
Ren Min Ri Bao· 2025-07-14 21:53
"2020年以来,人民银行已累计降准12次,累计下调政策利率9次,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贷款市场报价 利率分别下降115个和130个基点。"7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 澜表示,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今年5月出台实施一揽子 金融支持举措,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政策的相互配合,形成合力,为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持续营造适 宜的环境。 降低融资成本 上半年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3% 今年上半年,我国人民币贷款增加12.92万亿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22.83万亿元,同比多4.74万 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2.74万亿元,同比多增2796亿元。 人民银行5月宣布实施一揽子金融支持举措。"一揽子政策已在1个月内全部落地实施。"邹澜表示,人民 银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措施执行,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 济的质效。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 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金融总量环境。突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点方 向,聚焦科技 ...
深度布局,香港写好“数字金融”大文章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表示,数字资产是金融科技重要且极具发展潜力的一环,通过区块链技 术,赋能更高效和更低成本的金融交易,让金融服务更普惠包容。《宣言2.0》展现了政府对数字资产 发展的愿景,并通过实践展示代币化的实质应用,推进应用场景的多元化。通过结合稳慎的规管和鼓励 市场创新,构建更蓬勃、与实体经济和社会生活相结合的数字资产生态圈,为经济和社会带来效益。 "金融科技在跨境贸易应用的潜力巨大,目标是解决跨境支付速度慢、成本高等长期存在的痛点,在支 付领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陈茂波说,《宣言2.0》中提出"推进应用场景及跨界别合作",阐述了稳 定币有潜力在传统金融系统以外为支付及资本市场活动带来变革。而随着全球首个专门针对法币稳定币 的全面监管框架——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实施,特区政府及金融监管机构将致力营造有 利的市场环境,推动发行人把稳定币应用推展至不同场景,助力解决企业经商以至市民生活中的实质痛 点。 "香港在推动传统金融步入数字资产时代方面尽占先机。"许正宇说,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具备与国 际的紧密连结、成熟稳健的金融市场和基础设施、完善的法律体系、大量专业人才等优势,特区政府 ...
中国科技创新债券已发行约6000亿元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4 20:58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电(记者夏宾)中国央行金融市场司负责人曹媛媛14日在北京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举行的发布会时透露,截至6月30日,从5月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以来,债券市场已有288家主体发行科 技创新债券约6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其中银行间市场发行超4000亿元,既促进了新兴和未来产业培 育发展,也为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成果提供了有力支持。 建立债券市场科技板是支持科技金融的一项创新性举措,通过在债券发行交易制度上作出差异化安排, 支持三类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一是金融机构,二是科技型企业,三是股权投资机构。 曹媛媛说,此次为支持股权投资机构发行债券,中国央行专门创设了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由中 国央行提供低成本再贷款资金,与地方政府、市场化信用增进机构一道,为股权投资机构发债提供担 保、创设信用风险缓释凭证等一系列增量的支持。此外,风险分担工具也通过直接投资方式,支持科技 创新债券的发行。 截至6月30日,银行间市场共有27家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技创新债券153.5亿元,其中有5家民营股权投 资机构获得了风险分担工具的增信。曹媛媛表示,这实现了三方面政策效果:一是债券期限更长,二是 发行成本更低,三 ...
“医药+金融+大健康”多轮驱动打造医药产业价值标杆
Core Viewpoint - Jilin Aodong has established a comprehensive modern enterprise system and implemented a multi-wheel drive strategy of "pharmaceuticals + finance + health" to enhance its competitiveness and market presence [1][6]. Group 1: Company Development - Jilin Aodong started as a state-owned deer farm and evolved through the establishment of a pharmaceutical factory, shareholding reform, and listing on the Shenzhen Stock Exchange, becoming a well-known pharmaceutical enterprise [2][3]. - The company has a strong presence in the Dunhua area, leveraging local natural resources, particularly from Changbai Mountain, to develop its pharmaceutical and health businesses [2][3]. - Jilin Aodong's product portfolio includes over 628 production approval numbers, with more than 300 for bo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hemical drugs [2][3]. Group 2: Strategic Focus - The company aims to enhance its product matrix by focusing on core products and expanding into related industries such as health food and agriculture [4][5]. - Jilin Aodong is committed to increasing R&D investment, particularly in the ginseng industry, with a target to reach a total output value of 800 billion yuan by 2025 and over 1 trillion yuan by 2030 [3][6]. Group 3: Financial Performance -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year, Jilin Aodong expects a net profit of 1.236 billion to 1.29 billion yuan, representing a year-on-year growth of 130% to 140% [6]. - The company has made significant investments in various pharmaceutical and financial sectors, including becoming the largest shareholder of GF Securities, which has yielded substantial returns [4][7]. Group 4: Market Expansion - Jilin Aodong's investments in companies like First Pharmaceutical and Nanjing Pharmaceutical have facilitated market penetration in economically developed regions such as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4][6]. - The company is actively involved in establishing funds for investments in bio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research, enhancing its collaborative efforts in th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7].
金融活水润泽三秦大地 科技繁花结出更多产业硕果
盛夏的陕西,创新热潮持续涌动。从实验室的尖端突破到产业端的成功应用,拥有丰富科教资源的陕西 如今不仅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更是培育创新成果的丰饶之乡。 ● 本报记者 张佳琳 金融力量助推科创种子破土而出 金融如水,企业如舟,政策如风。科创种子茁壮成长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呵护,而科技金融的创新 属性也势必会对金融服务、金融风控、金融模式提出更高要求。近期,中国证券报记者跟随中国银行业 协会赴陕西调研,深切感受到当地发展科技金融逢山开路的闯劲、踏石留印的韧劲、推陈出新的干劲。 从"见物"到"见人",从"看过去"到"看未来",从短期逐利到长期陪伴,从单点服务到"信贷+非信贷+非 金融"多元化综合服务……陕西金融机构在政策引导下,正积极转换服务理念,聚拢生态伙伴,助力当 地开出更多科技繁花,结出更多产业硕果。 创新源泉奔涌不息,创新成果层见叠出。作为科教大省,陕西正成为全国重要的原始创新策源地。由西 北工业大学孵化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西安因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便是三秦大地科创 种子破土而出的典型代表。 "你们是做什么的?空中机器人""你们在做什么?首推无人值守设备概念,并率先研发投产使用""未来 你 ...
金融总量合理增长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邹澜7月14日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 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密切关注评估前期已实施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 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更好地推动扩大国内需求、稳定社会预期、激发 市场活力,支持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任务。 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 上半年信贷呈现"总量增长、结构优化"的特征。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闫先东介绍,从借款主体 看,企(事)业单位贷款是信贷增长的主体。上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1.57万亿元,占全部 新增贷款的89.5%,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了6.6个百分点。 ● 本报记者 彭扬 欧阳剑环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12.92万亿元;6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430.22万亿元, 同比增长8.9%;6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30.29万亿元,同比增长8.3%……上半年,金融总量保持合 理增长,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从行业投向看,贷款行业结构持续优化。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制造业、基础设施业等重点领域。 邹澜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将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