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复利
icon
Search documents
“路易号”泊驻上海,太古重押内地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30 14:17
据了解,"路易号"总面积1600平方米,是一家融合展览、美食、零售为一身的复合型概念空间。一层和二层举办路易威登全新展览《非凡之旅》,二层为文 创专卖店,三层设立路易威登咖啡馆,并融合"咖啡+展览+文创"三种业态。 太古地产方面向华尔街见闻透露,"路易号"设计灵感源自19世纪LV为越洋旅程打造硬箱的历史,也代表了上海作为"东方门户"的港口文化。它也是继Prada 荣宅、张园Dior精品店之外,在上海南京西路商圈落地的又一概念空间。 "路易号"二层展厅内陈列着19世纪航海硬箱文物,三层咖啡馆的落地窗映照着吴江路繁华街景——这种"文化叙事+沉浸消费"的模式,精准命中了Z世代客群 的情感诉求。 去年,盟可睐Moncler大秀后门店销售激增40%、哆啦A梦特展带动嘉里中心周末客流涨50%等案例,印证了体验式消费的转化魔力。 Park FE . BEARCHER. SUCHER FREEN rd and uni 10 am the 22211 FIT 电视 最快体育在线上注册 上一篇文章摘要的人士 上一篇:我国际网站 上一篇: AREECO CENTRAL MANA 品 金利亚大型合格机械具体上海道出来电脑 T Chi ...
侃股:寻找有中期分红潜力的好公司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30 11:47
此外,投资还需要注意三大分红陷阱。一是高分红低增长。若公司分红比例过高,可能会牺牲未来再投 资能力,导致业绩增速下滑,投资者需警惕竭泽而渔式分红。二是会计利润操纵。部分公司通过调节非 经常性损益美化利润,实则现金流紧张,投资者需重点核查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与净利润的匹配度。三是 市场情绪错配。在股市调整期,高分红可能无法抵消系统性风险。高股息率公司也有可能出现短期回 调。 中期分红潜力股的挖掘,本质是寻找现金奶牛与优秀标杆的交集。在监管层推动下,A股市场正从融资 市向投资市转型,具备持续分红能力的公司将成为核心资产。 对于投资者而言,既要抓住中报季的短期交易机会,更需以一年以上的持有周期,分享企业成长与分红 复利的双重收益。正如巴菲特所说:"买股票就是买公司",而分红正是公司价值最直观的体现。 北京商报评论员 周科竞 一是财务稳健性。高分红比例直接反映企业自由现金流的充裕程度。例如,白酒行业毛利率普遍维持在 70%以上,资本支出需求低,使得分红成为利润分配的主要方式。 二是治理透明度。明确分红规划的公司,往往具备更清晰的资本配置策略。 三是估值支撑力。在市场波动期,持续分红可提供更高的安全垫。高股息率的公司分红显 ...
从平凡到非凡:与明日巨头共同成长 ——读《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美)弗雷德里克·R.科布里克 著 卢 斌 张小敏 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25年4月出版 ◎潘楷昕 2015年深秋,明尼苏达州明尼阿波利斯,52岁的普通家庭主妇安妮·约翰逊正在整理父亲去世后留下的 遗物。书房的角落里,她在一个尘封的老式保险箱底部,发现了三张泛黄的股票证明书。当她拿起手机 查询这些股票现值时,眼前的数字让她惊讶得差点滑落手机。原来,父亲早在1970年、1981年和1986年 分别购入沃尔玛、家得宝和微软的股票,每只股票仅投资1000美元。如今,这些股票的总市值已超过 280万美元,增长近940倍。更让她惊奇的是,她的父亲罗伯特并不是华尔街精英,只是一位普通高中数 学教师。翻阅父亲留下的投资日记,安妮发现他的"致富秘诀"出奇简单:找到几家卓越公司,买入股 票,然后在接下来30多年里对市场的惊涛骇浪充耳不闻,只是静静持有。 这个令人惊叹的真实故事,充分诠释了弗雷德里克·R.科布里克的核心投资理念:长期持有卓越企业。 在长达34年的基金经理生涯中,科布里克管理的资产年均回报率达18.8%,几乎是同期标普500指数的 两倍。他执掌的"道富研究资本基金"被《今日美国》评为 ...
中年股民感悟:来炒股的是不是没什么本事的人?
集思录· 2025-06-27 13:48
标题起的有点惊悚,是因为想起十几年前的一件事。当时还没网约车,我打了个出租车,途 中和司机聊了两句,司机突然长叹一声,说了一句,大概意思就是,来开出租的都是没什么 本事的人。当时听得我愣住了,我就没明白,反正是打个工,你付出劳动,获得收益,怎么 叫有本事没本事呢? 可能炒股和该干什么一无所知,想开个咖啡店似的。 我就是因为没什么别的本事,最后沦为中年股民的。 复利游戏 楼主这帖子,尤其是出租车司机那句"没本事",真是戳心窝子了。我是30多岁放弃处级公务 员机会到高校躺平,职场高开低走的人。十几年前那声长叹,到如今自己咂摸出点味道,这 心路历程,感同身受。 这句话就一直反复萦绕在我脑海里。现在很久过去了,经历也多了,对于有本事没本事也有 了点体会。我现在可以大概理解司机说的没本事意味着门槛低竞争激烈比较苦的生意。 比如搬一小时砖挣多少钱,开一小时车挣多少钱,干一小时家政多少钱,最后你的收入就是 你工作的小时数*每小时收入,没有任何花样,没有任何投机取巧。 而白领工作就好很多,同等工作时间,收入比上面高不少,上班时间可以摸鱼打新股炒炒转 债什么的。公务员事业单位那就更不用说了,听说都没什么事干 但这些买卖需要有门 ...
定期存钱到底算不算财富规划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16:58
定期存钱就像给手机充了个满格电,但你却连充电宝都没带。没错,存钱能帮你应对突发状况,但要是想真正规划财富,光靠定期存款那点利息,根本不够 你买张高铁票去未来。 很多人觉得"月月攒钱就是理财",这就好比你每天吃三顿饭就能减肥,结果体重纹丝不动。定期存钱确实能帮你: 但问题是,现在的定期存款利率连通胀都跑不赢。比如你存10万三年定期,利率2.5%,利息7500块,但三年后物价可能涨了10%,你实际亏了2500块。这就 好比你辛辛苦苦种了棵树,结果树还没长高,地都塌了。 我见过太多人: 存钱解决的是"有没有",但规划财富要解决"够不够"。就像你建房子,光囤砖头不打地基,房子早晚会塌。 1. 用存款撬动杠杆 存10万应急钱,剩下的10万买指数基金,年化8%能多赚8000块; 存20万付首付,贷款买出租房,月收租3000块,还能抵房贷; 存5 万买保险,意外时赔几十万,省下大笔医疗费。 2. 把钱变成"会跑的资产" 学习技能,把工资从8000提到2万,相当于每月"印钞机"升级; 开网店、接副业,让钱24小时帮你赚钱,不用自己加班; 投资 自己,读个MBA,人脉和资源比存款更值钱。 3. 用时间对抗通胀 25岁存10万, ...
你应该构建资产,而不是堆砌内容
Hu Xiu· 2025-06-26 09:55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BusinessCreator,作者:郭小Ray,头图来自:AI生成 就像是在建造一座"摩天大楼",而不是随意堆砌砖块。 你需要将思维从"我需要写一篇文章"这种思维,转变为"我正在为我的内容资产添砖加瓦"。 这种转变带来的好处,远远超过单纯写一篇好内容。 因为,你努力创作的内容,不再只是一次性的消耗品,而是沉淀为未来资产的一部分。 如果你希望通过在线创作,有一天实现经济与生活自由。 那么你要做的,并不是每天努力去"写一篇好内容"。 而是要有策略地构建能为你带来复利的内容资产。 当你的内容构成"摩天大楼"的那一刻,没人能够忽视。 最终,它或许会是一本书、一套解决方案、一款产品,也可以是一家公司(商业系统)。 这一切最终的形态,完全由你自己决定。 怎么做呢? 接下来,我分享一些我在探索过程中的总结,给你提供一些思路。 第一步:找到你的"超级问题" 你要锚定一个你愿意深耕,且有高商业价值的"超级问题",这是资产化的起点。 就像你是建造一座"摩天大楼",还是一座"博物馆"一样。 先要为你的内容资产找到"北极星"。 当然,超级问题不是凭空想出来的,而是在探索中逐渐浮现的。 你可以参考我之前写过的一篇 ...
理解了复利效应,你就能摆脱对“立竿见影”的期望︱重阳荐文
重阳投资· 2025-06-23 08:40
以下文章来源于腾讯研究院 ,作者达伦·哈迪 腾讯研究院 . 腾讯公司设立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依托腾讯公司多元的产品、丰富的案例和海量的数据,围绕产业发 展的焦点问题,通过开放合作的研究平台,汇集各界智慧,共同推动互联网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致 力于成为现代科技与社会人文交叉汇聚的研究平台。 编者按 大多数人都会被复利效应的这种简单性所蒙蔽。例如,他们在开始跑步第八天就半途而废了,因为他们 仍然超重。或者,他们在初学六个月后不再练习钢琴,因为他们除了《小星星》这样的简单曲子什么都 没学会。又或者,他们在几年后停止向个人退休储蓄账户供款,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花掉这些现金,而 且这笔钱存了这么多年似乎也没有增加多少。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步骤,如果 长期坚持下去,就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BY 《复利效应》 以下,祝开卷有得。 你听过"稳扎稳打方能制胜"这句话吗?或者至少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女士们,先生们,我就是那只 乌龟。给我足够的时间,我几乎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比赛中击败任何人。为什么?不是因为我最优 秀、最聪明或速度最快。我之所以会赢,是因为我已经养成了积极的习惯,而且在将这些习惯付诸实 ...
为什么每个人需要再学一次塔勒布
点拾投资· 2025-06-23 05:30
导读:爱因斯坦说过,复利是人类第八大奇迹。巴菲特用整个人生,为所有人身体力行展现了复利的魔力。从其21岁担 任股票经纪人为启点,巴菲特用了68年把5000美元变成了1559亿美元。 价值投资的各类书籍中,也有一个个经典的复利故事。彼得·林奇最喜欢的是印第安人的故事:1626年把曼哈顿岛以24 美元卖给荷兰人的印第安人,如果拿这笔钱进行投资,只要实现年化8%的复利回报,就能在362年后变成30万亿美 元。这笔钱不仅能买下整个曼哈顿岛,连买下整个纽约州都绰绰有余。如果印第安人会投资,他们的这笔买卖并不差。 为不确定性买"保险" 霍华德·马克思强调投资中的第二层思维,复利投资也有两层思维。 复利有一个强假设条件:世界发展的连续性。无论是个人的投资、职业生涯、人生发展,还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 都是基于在过去发展的连续性,甚至超额收益(无论是国家以超越世界平均的速度发展,个人以超越名义GDP的财富增 长,职业生涯比同行更快的发展),都是来自我们在过去世界发展中,比竞争对手更强的能力。 然而,真实的世界是,任何线性化的发展,都会被不确定性中断。恐龙的灭绝,是被突然的外部因素冲击造成的。过去 几千年来,一个个伟大的帝国 ...
年化10%这个投资目标很难吗?
集思录· 2025-06-22 15:05
如果年化10%,波动控制在5%,最大回撤这个不好说,碰上极端情况,可能会超过10%,平常控 制在10%以内。这个收益大家满意吗?高手绕道,不知道大家能够达到这个水平的有多少?80% 有吗? 打新交朋友 如果把投资这个词理解成一份工作,一份事业,一种生活状态是应该有目标的。 我的目标是把投资当成一个终生成长的事业来对待,是一种生活状态的选择,希望可以通过自己 的努力获得长期稳定的复利增长,希望投资这份工作可以给我带来成就感,以及经济上的实在。 投资这个行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行业变化很慢,且不会随着行业的周期变化而消亡。所以经验 也是复利增长的,这个很关键,因为他是一个对行业内老人友好的行业,可以终身都做的事情。 很多人把投资当成一个希望改变命运,致富的途径,这个目标我觉着可以有,我身边的朋友好多 都是真实的靠投资致富财富自由的。如果建立了这个目标,那就应该有相应的努力。但我认为他 们之所以成功,并不仅仅是建立了目标,这就和创业是一样的,九死一生。成功的会被看到,不 成功的还是大多数。 如果把投资目标这个词理解成为投资收益率,那我觉着是不该设立目标的,因为这没啥好处,这 个行业是一个靠天吃饭的行业,收益和努力正相 ...
好书推荐:我们95%的人生,正在被即时满足感奴役
点拾投资· 2025-06-20 13:01
爱因斯坦曾说"宇宙中最强大的力量不是原子弹,而是复利加时间"。他甚至称复利为"世界第八大 奇迹"。 真正的大佬们都深谙复利思维。沃伦·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始于11岁,初始资本仅有几千美元。他没 有依靠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是以每年约20%的年化收益率稳步前行,像滚雪球一样,让财富在时 间的催化下不断膨胀。 但最令人震撼的是,他的大部分财富是在60岁之后才爆发的。这像是对急于求成者的调侃:"别 急,耐心点。"巴菲特深知,真正的财富增长不是线性的,而是指数级的。通过坚持长期投资和复 利积累,他成为了全球最成功的投资者之一。 复利的魔力远不止于金钱。能被称作"世界第八大奇迹",恰恰意味着复利是宇宙运行的基本法 则。我们生活的方法面面都被复利支配着,一个微小的习惯,在时间的累积作用下,也会产生巨 大的影响。 我们都是处在"自动驾驶"中的习惯生物 亚里士多德曾写道:"我们不断重复的行为造就了我们。"《韦氏词典》是这样定义习惯的:"一种 后天习得的行为模式,几乎或完全是无意识的。"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骑着马疾驰。他似乎要去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一个站在路边的人喊 道:"你要去哪里?"骑马人回答说:"我不知道。问马去!"这就是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