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安全
icon
Search documents
雷军演讲回溯小米造车路:连cue理想特斯拉,“安全”只字未提
Di Yi Cai Jing· 2025-09-25 14:38
在整个演讲中,雷军对于汽车安全只字未提。 9月25日晚,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在年度演讲上回顾了小米汽车造车历程,称"造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非 常多"。他分享了小米SU7和YU7车型成绩、研发背后的决策细节,并提及了理想汽车和特斯拉2家车 企。不过,在整个演讲中,雷军对于汽车安全只字未提。 雷军称,2022年夏天是YU7开发关键期,YU7被看作为小米汽车"最后的底牌",内部期待极高。他表 示,理想汽车做得特别成功,当时理想L9凭借"冰箱、彩电、大沙发"的设计获得了现象级的成功。 "这点他们(理想)真的很了不起,不少车厂摸着理想过河也干得不错。"雷军表示。当时小米汽车内部 曾因YU7路线的选择争论激烈,最终拒绝"抄(理想的)作业",决定开发运动型SUV。"理想这类大空 间的SUV,各家车厂一哄而上,很快就有几十款车上市,市场竞争非常激烈,而且市场需求的总量是有 限的,如果我们也做一款同样的车的话,肯定没前途。"雷军称。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次回顾造车历程的演讲中,雷军未提及任何与"汽车安全"相关的内容,既未回应过 往争议,也未针对近期召回事件作出进一步回应。 约一周前的9月19日,小米汽车召回2024年2月6日至202 ...
澳洲用户为何选择中国皮卡?答案藏在“双五星”里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9-25 09:29
近日,一款中国皮卡同时拿下欧洲和澳洲"双五星"安全认证,其背后的一家中国车企正加快颠覆澳大利 亚市场由日韩系品牌长期主导的竞争格局。这款中国皮卡靠什么在成熟市场站稳脚跟?这家中国车企又 如何在电动化浪潮中,重新定义"中国制造"的实力与想象? 安全,无论欧洲还是澳洲 2025年9月初,澳大利亚新车评估计划(ANCAP)官网公布新一轮碰撞测试成绩,上汽大通星际X(燃 油版),成功获得ANCAP五星安全认证。至此,星际X已成为史上率先同时斩获欧洲Euro NCAP与澳洲 ANCAP"双五星"的中国皮卡,实现中国品牌在国际顶级安全认证领域的"双满贯"。 坚持全球统一高品质的理念,让上汽大通产品安全性能满足了全球最严苛法规的"公约数",这并非简单 的测试应对,而是体系化的安全设计能力。 打破日系垄断,插旗发达市场 安全,是进入发达市场的敲门砖,而持续热销,才是真正的市场认可。在澳大利亚这个被日韩系品牌长 期主导的成熟汽车市场,上汽大通以VAN类车型及皮卡产品成功跻身主流阵营,彻底改变了以往"日韩 系天下"的竞争格局。 上汽集团商用车执管会主席、上汽大通汽车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怀景就曾表示:"(上汽大通)要在2035 年冲进 ...
安全带隐患曝光 Rivian(RIVN.US)电动货车遭美监管机构调查
智通财经网· 2025-09-24 13:42
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表示,已收到6起关于Rivian货车驾驶座安全带锚固系统潜在故 障的报告。该机构在其官网文件中指出,多起案例中连接安全带与座椅框架的钢编织带出现磨损或断 裂,导致"碰撞发生时驾乘人员无法受到约束"。 据了解,这家汽车制造商正为电商巨头亚马逊(AMZN.US)大规模生产配送车辆。此外,与德国大众 (VWAGY.US)建立合作关系的Rivian还面向消费者市场生产插电式皮卡和SUV车型。 NHTSA缺陷调查办公室已启动初步评估程序,以判定该潜在问题的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此次调查涉 及约17198辆2022至2023年生产的Rivian货车。 智通财经APP获悉,美国汽车安全监管机构正对Rivian Automotive Inc.(RIVN.US)展开调查,原因是其电 动配送车的安全带隐患可能在碰撞事故中增加人员受伤风险。 Rivian未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
US auto safety regulator opens probe into 17,000 Rivian delivery vans
Reuters· 2025-09-24 11:03
Core Points - The U.S.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has initiated a preliminary evaluation into 17,198 Rivian electric delivery vans due to concerns regarding the performance of seat belts [1] Group 1 - The evaluation is focused on the safety features of Rivian's electric delivery vans, specifically the seat belts [1] - The number of vehicles under evaluation is significant, totaling 17,198 units [1]
余承东:鸿蒙智行要把安全做到第一,率先执行任总的理念
Xin Lang Ke Ji· 2025-09-23 12:59
责任编辑:何俊熹 据悉,9月22日,东风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杨青赴深圳,与华为公司创始人任正非及华为公司徐直军 会谈。任正非表示,汽车行业的根本是要把车造好,车的最高级别就是安全。 新浪科技讯 9月23日晚间消息,在今日的鸿蒙智行秋季新品发布会上,上汽与鸿蒙智行联合打造的首款 车型尚界H5正式上市。 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 CEO余承东表示,鸿蒙智行要把安全做到第一,"昨天下午任总还和我讲,要 把安全做到最高级别,鸿蒙智行率先执行任总的理念。安全是最大的豪华,安全是鸿蒙智行的标配", 他说。 ...
余承东:全新问界M7单车连续挑战8吨卡车追尾与23吨重卡压顶,追尾安全与车顶抗压能力超新国标3倍
Xin Lang Ke Ji· 2025-09-23 12:11
Core Viewpoint - Huawei's new vehicle, the Aito M7, emphasizes safety as the most important aspect of automotive design, aligning with the company's strategic vision [2] Group 1: Product Features - The Aito M7 features a passenger cabin structure made of 100% hot-formed steel, complemented by aluminum alloy front and rear crash beams and a ten-grid aluminum alloy threshold [2] - The vehicle is equipped with nine airbags, including dual-chamber far-end airbags and a 2.68-meter extra-long side curtain airbag [2] - It includes dual pre-tension adaptive limit seat belts for the driver and passenger, and a triple safety unlocking redundancy design [2] Group 2: Safety Performance - The Aito M7 successfully completed extreme safety tests, including a continuous 8-ton truck rear-end collision and a 23-ton heavy truck overhead pressure test [2] - The vehicle's rear-end safety and roof crush resistance capabilities exceed the new national standards by three times, and it surpasses national standards in multi-vehicle accident scenarios [2]
惹众怒的隐藏式门把手,特斯拉也留不住了
虎嗅APP· 2025-09-21 23:54
以下文章来源于蓝字计划 ,作者Hayward 蓝字计划 . 记录智能时代的每一次浪潮!前沿科技捕手,AI产品深度洞察。重点关注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 车与硬科技。 于是,在每次上车前,三番四次的演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手要以什么样的角度,去抠哪一个口, 手指怎么捏才能开门都有讲究;下车的时候,还得教一下他们要按哪一个按键、拉一下某个拉环,才 能顺利把这车门打开。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蓝字计划 ,作者:Hayward,题图来自:视觉中国 作为全世界对隐藏式门把手贡献最大的车企,特斯拉,近期作出了一个"违背祖训"的决定: 要彻底干掉隐藏式门把手了。 多个媒体报道,因为来自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 等部门的压力,特斯拉设计总 监Franz von Holzhausen 承认,目前特斯拉正"重新设计车门把手系统",新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让乘客 在"紧急情况下更直观地操作车门"。 只能说,要被特斯拉干掉的隐藏式门把手走得不冤。每一个懵懂少年买入一台新能源车,在没有体验 到电机力大砖飞和车内智能化系统之前,就会被隐藏式门把手教育一番。 车主当然不太可能不知道怎么开门,但是坐车的女朋友、老妈子、七大姑八大 ...
隐藏式门把手存严重安全隐患 特斯拉被调查!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9-19 02:43
特斯拉摊上"大事了"。9月17日,据报道,特斯拉因车门缺陷正接受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 (NHTSA)的调查,如果被认定确实存在威胁安全的情况,特斯拉或将面临全球召回17.4万辆问题车辆 的"处罚"。 NHTSA表示,2018年以来,已收到超过140起关于特斯拉各车型车门卡住、无法打开或其他故障的消费 者投诉,其中包括多起因断电后无法开门而导致的伤亡事件。在中国,隐藏式门把手在20万元以上的新 能源汽车中十分常见,因此"特斯拉被调查"事件可能波及中国众多新能源车企。 事实上,中国监管部门早已看到了包括特斯拉在内的新能源汽车"难用门把手"现象。今年5月,工信部 首次公开征集《汽车车门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意见。有消息称,预计2027年7月起,我国将全面禁止 全隐藏式门把手,仅允许半隐藏及传统机械把手并强制配备机械冗余装置。 17.4万辆车或面临被召回 NHTSA16日称,此次调查涉及特斯拉旗下的2021款Model Y车型,共约17.4万辆。这些车辆的电子门把 手,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存在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目前,该机构共收到9份相关报告,其中有车主称,他们在下车后被锁在了车外,由于电子门把手失灵 导致无法开门 ...
17.43万辆SUV面临调查 特斯拉重新设计隐藏式门把手
Xin Hua Cai Jing· 2025-09-18 08:10
新华财经上海9月18日电(李一帆)近日有消息称,当地时间9月17日,特斯拉设计总监弗朗茨·冯·霍尔 茨豪森(Franz von Holzhausen)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正在重新设计其备受争议的隐藏式车门把手。 新版门把手将整合电子开关与机械开关,以便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更简单、快速地打开车门。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相关部门和机构也已关注到该问题。2025年5月8日至6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开 征求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拟对电动式、隐藏式车 门把手的布置、标志、安全功能、结构强度等方面作出规定。具体内容包括汽车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安 装要求,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和应急式车门内把手的标志要求,电动式车门外把手的防夹要求与试验方 法,车门外把手和车门内把手的强度要求与试验方法,以及电动式车门把手的动态试验要求与试验方法 等。 此前,特斯拉采用的隐藏式或弹出式门把手虽带来独特的外观和空气动力学优势,但在实际使用中却暴 露出明显安全隐患。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 9月16日,美国汽车安全监管机构——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文称,已对特斯拉车 门问题展开调查。其 ...
特斯拉重新设计门把手
华尔街见闻· 2025-09-18 03:17
Core Viewpoint - Tesla is redesigning its door handle system to merge electronic and manual mechanisms into a single button to address safety concerns regarding passengers being trapped inside the vehicle [1][3][4]. Group 1: Safety Concerns and Regulatory Investigations - The 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 (NHTSA) is investigating door defects in approximately 174,000 Tesla vehicles, following over 140 consumer complaints since 2018 regarding door malfunctions, including incidents where passengers were trapped due to power loss [2][9]. - The investigation particularly focuses on the Model Y's external handle failures and incidents involving children being trapped inside vehicles [7][8]. - Critics argue that the hidden door handles complicate rescue efforts and place the burden on passengers unfamiliar with manual unlocking mechanisms [10]. Group 2: Design Improvements - Tesla's design director, Franz von Holzhausen, emphasized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grating the electronic and manual lock mechanisms into one button, which is currently under research [4][5]. - The existing manual release mechanism is difficult to locate, especially for rear passengers, and varies in position across different models and years [5][6]. - The redesign aims to enhance the intuitiveness of door operation in emergency situations, responding to regulatory concerns about the safety of Tesla's door systems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