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营销

Search documents
雷军的“艰难时刻”仍未结束
财富FORTUNE· 2025-05-15 11:4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小米汽车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对于未交付的订单,公司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碳 纤维双风道前舱盖选装价格为4.2万元)。而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 的锁单用户,公司将赠送2万积分(价值约2000元)。 这一方案并未成功安抚消费者的不满情绪。数百名小米SU7 Ultra车主发起维权,要求退车。有车主喊 话称"希望雷军能保持真诚"。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已有要求退车的车主收到官方客服回复,可申请 取消购车流程,但定金无法退回。 这已不是小米第一次调整宣传表述。小米SU7高速爆燃事件后,舆论质疑小米夸大了对智驾功能的宣 传。5月4日,小米对SU7新车定购页面中的措辞做出调整,将"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 Pro",将"小米智驾Max"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官方层面此前也发布了相关规定。4月16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在工信部官网发布公告要 求,车企需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相应措施,不得进行夸大和虚假 宣传,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切实承担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安全水 平。 自3月 ...
部分车企夸张宣传频翻车 整改和规范来了
Zhong Guo Qing Nian Bao· 2025-05-14 21:54
"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前不久,家住上海的周家立逛了逛第二十一届上海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以下 简称"2025上海国际车展"),对朋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尽管是有着20多年驾龄、换过3台车的"老司机",周家立仍对2025上海国际车展各大车企展台上拥有"星 轨大灯""驾驶头等舱""女王副驾""剧院式影音环绕"等配置的新车型、新功能和新概念感到新奇。 "这些用炫酷、高端词语进行修饰的配置非常吸引人,但实际体验一遍后,我发现其中有些功能没有想 象中那么科幻或先进。"周家立对记者说,"甚至有些车企的营销宣传和实际产品体验出入很大,建议大 家买车前多去试驾和对比。" 周家立的感受并非偶然。 近年来,为了吸引消费者注意、抢占市场份额,部分车企在营销宣传领域倾注大量心血。有的车企为了 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营销时"用力过猛";有的车企则越过红线,夸大宣传某些新车功能和性能参数,最 终招来用户和网友的热议、质疑甚至打假。 近期,小米SU7 Ultra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和讨论。张真齐/摄 莫让失范宣传给品牌抹黑 李泽峰(化名)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等待很久的价格超55万元的小米SU7 Ultra,会因为一块4 ...
1 Way Rivian Can Spark Stagnating Sales
The Motley Fool· 2025-05-05 10:15
Investors knew 2025 could be a slow year for Rivian Automotive (RIVN 0.51%). The company's next vehicle launch, the highly anticipated R2, won't hit roads until 2026, and the company lacks any real visible catalysts. The good news for investors is that the automaker is finally gearing up to do a big marketing push, and it should provide a boost to stagnating sales.What's going on?Rivian's customers are passionate and invested in the brand, even though it's a relatively small player in the electric vehicle ( ...
不造车的 B 站,在车展 C 位
虎嗅APP· 2025-04-28 09:55
汽车行业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流行一轮"为年轻人造车"的风潮。当下,行业就已经明显进入了存量竞争 阶段,国内汽车产销量的增速逐年下降。"新鲜出炉"的年轻人们,自然而然就成为了车企争抢的"新的 增量"。 但车企往往会错误地认为,年轻人买车只要便宜就行。比如,哪吒汽车曾推出过一款 17.88 万元的纯电跑车 哪吒 GT,声称是"年轻人的第一台跑车"。结果市场并没有为此买账。 "低价=年轻化"是一个认知误区。据 B 站联合央视市场研究 (CTR) 最新发布的2025年汽车行业白皮书显 示,00 后借助家庭资源,首台车购车年龄已经低至 22 岁——几乎大学毕业即拥有车。 约四分之一的 90、00 后首次购车锁定 20 万元以上价格段,几乎是中高端汽车市场的潜在人群。 车企琢磨不透年轻人,这与 Z 世代的需求跃迁有着直接关系。他们关注的维度已从单一的价格因素转向更 综合的考量,既追求实用价值,还要满足个性化需求,更强调情感表达和生活方式契合。 车,不仅仅是交 通工具,也不再仅仅是刚需。 在 2025 年上海车展上,B 站就用一个 1500 平米的展台,展示了年轻人对车的一些理解:结合了 《碧蓝航线》游戏角色 IP 的全网首 ...
新能源车营销,没有捷径
3 6 Ke· 2025-04-28 03:52
2025年的上海车展已经进入公众日,据主办方统计,在媒体日期间,就有超过100款新车型首发。热闹非凡的 背后,是换道新能源赛道后,中国在真正引 领汽车发展的新时代。 乘联会数据显示,中国市场3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54.1%,数据上看,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市场博弈的分水岭已经顺利跨越。这背后是巨量营销成本的堆 积。 "品牌公关、活动、广告、车展、发布会、车主运营等,哪一项都要钱",去年暴雷的极越汽车就曾被爆出,仅一场浮桥测试的直播就烧掉七八百万。年营 销十几亿已经是许多头部车企的标配。 一方面品牌拼了命刷存在感,但消费者真正愿意记住、考虑、下单的品牌又有多少呢? NO.1 汽车营销与用户心智"错位"? CTR的调研发现,中国车市隐藏着严重的结构性问题:在真正的购买环节,90%的用户最终只会在2-3个品牌之间做出抉择。所以现实是,供给越来越 多,能进入用户"决策池"的却越来越少,这种错位形成了当前"高投入低转化"的行业困境。 可以说,未来新能源汽车品牌的竞争已不是单纯的产品力较量,汽车行业正进入一场无声的淘汰赛——不是看谁声量大,而是谁能扎实挺进,真正走进用 户心里。 这条路上几乎没有捷径,网络上的热度并不代表消费者 ...
上海车展进行中,谁还关心夏一平?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4-27 15:24
撰 文 / 路 行 设 计 / s h e l l y 极越崩盘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夏一平留在公众视野中的最后一个印象,是小红书上的一次偶 遇。 照片里,这位曾经的汽车品牌CEO出现在洗浴中心,不甚清晰的画质中可以看到他的头发花白,桌 上摆着一瓶可乐。偶遇者说,他开的是一辆极越07。 2024年12月11日,极越就地解散的传闻被证实,也正是在那天,夏一平得到了从未企及的流量,尽 管,是以一种不太体面的方式。至今,他的身上仍旧背负着两极分化的评价,支持者肯定他的责任 感,说正是因为他把事情闹大,才让员工的权益得到了保障;质疑的人则说,极越行至穷途,他有 不可推卸的责任。 企查查的公开信息显示,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变更名称为浙江枫盛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2024年10月,其才从"枫盛"更名为"极越",这家公司具备国家发改委批准审核资质及国家工信 部生产资质。在更名的同时,该公司新增股东台州吉利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0.01%,此 次更名背后的意义耐人寻味,同时也让极越汽车再次引发关注。 | 法定代表人 | 浙江极越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 | --- | --- | | 曹振宇 | (2024-10-2 ...
请用品质来讲品牌故事
Guang Zhou Ri Bao· 2025-04-14 19:30
动听的品牌叙事,终归是执着专注和不懈努力的结果。若想在消费者心中持久地占据一席之地,车企就 不能抱着走捷径的心态。越是面对激烈的竞争,车企越要专注于技术驱动、产品驱动,把"以用户为中 心"的理念贯穿研发制造、质量体系建设和售后服务全过程。监管部门则应强化系统施策,规范竞争秩 序,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行业组织应加强自律与引导,促使企业把竞争重点聚焦到提质量、优服务 上来。唯有如此,新能源汽车产业方能克服"成长的烦恼",在创新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文章来源:广州日报) 承诺"终身免费车联网服务",却在系统更新后悄然增设流量限制;宣称"电池终身质保",却在检测时 以"人为损耗"为由拒绝保修……在《法治日报》日前所做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纠纷调查中,过度宣传成为 关键词之一。 过度的赞美之词,难免"水分"太多。譬如,某车企官宣续航550公里,有车主每天通勤开20公里,一周 开到第四天只剩下30%电量。更糟糕的是,营销过猛,还可能导致失真。有的车企前期努力地树立品牌 形象,一副新星冉冉升起的模样,可很快就传出品牌"倒下"的消息,让用户遭遇售后无门、维修服务无 人兜底的窘况。如此品牌,怎能取信于人?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 ...
金轩研究院发布中国汽车十大营销趋势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2-15 12:28
撰 文 / 牛跟尚 金轩奖评审团主席兼金轩研究院院长、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 CEO肖明超在1月6日的第十一届金 轩盛典上说。 经过金轩研究院对2024年参评的110个按照25%入围比例初评,按照50%淘汰率进行终审,最终有 50个案例获得作品、案例、公益与社会责任金奖。 这50个金轩奖中,哪些案例又能代表2025年的营销趋势呢? 刚刚在2024年12月26日发布新一年十大消费趋势的肖明超,又带领团队金轩奖申报及获奖案例进行 筛选,最终评出2025年中国汽车十大营销趋势。 由此,2025年十大营销趋势是: 1、事件营销进阶,从广泛化追热到精准化 "圈" 粉; 2、跨界 IP 联动,以情感共鸣驱动品牌价值提升; 3、沉浸式技术体验,建立科技 "信任密码"; 4、聚焦 "她" 力量,开启女性市场新征途; 5、用户共创的升级,构建情感共同体; 6、极限挑战测试营销,彰显产品不凡; 7、扬帆出海,中国车企的全球进击之路; 设 计 / 师 超 "累计11届一共收到1005个案例,可以构成汽车营销的小模型,未来我们也希望通过金轩研究院挖 掘在这些案例背后的趋势。" 8、长期公益投入,点亮品牌形象的公益引擎; 9、打造新媒体 ...
24位一线营销人对2024年车市点评及新年展望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07 15:00
撰文 / 牛跟尚 设计 / 师 超 1月6日,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以"汽车品牌创新推动力"为主题的第十一届金轩盛典典礼在北京举行。现场颁发"年度营销创新团队金奖""年度作品类 金奖""年度案例类金奖""年度公益与社会责任金奖""年度营销机构金奖"等50多项荣誉。这些年度金奖是从110个申报案例经过初评和终审按照票数及评 审委员会讨论产生。 来自一汽、东风、上汽、长安、北汽、奇瑞、广汽、江淮、吉利、长城、赛力斯、蔚来、零跑等汽车集团旗下40多个品牌以及固特异、汽车之家、中汽 传媒、迪光数字等汽车全生态链50多家板块(子分公司)及营销单元榜上有名,100多位汽车营销高管、总监、经理和行业专家、高校教授与学者,见 一个个精彩的营销案例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商业的苍穹:从整合营销的宏大布局到事件营销的震撼出击,从 IP 营销的创意联动到公益营销的温暖传 递,每个获奖案例都是智慧和汗水的结晶,是创新和突破的象征。它们不仅为企业带来了荣耀和发展,更为整个汽车营销行业树立了新的标杆,指引了 前进的方向。 领取营销创新团队奖的一汽-大众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媒介中心部长刘耿表示,回首2024年的核心词就是感谢,感谢社会各界、感谢广大 ...
拥有11届1005个案例的金轩研究院成立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1-06 23:55
can and 汽 车 营 销 奖 国 t " 음0 E n 5 后 @ 新 2025年1月6日举行,敬请关注 推 ta + 点"实"成金。 以持续推动汽车营销的创新,为行业赋能的金轩研究院在1月6日举办的第十一届金轩盛典上成立。 担任金轩研究院理事长的推动力集团董事长贾晓坤表示,金轩研究院将以金轩奖评委会以及金轩奖 11年来积累的汽车营销案例库为基础,以长期主义和利他主义,开展独立客观的汽车营销研究与观 察,与汽车厂商和产业链生态伙伴深度协同与互动,为汽车行业营销决策和创新提供专家顾问和赋 能支持,共同推动汽车品牌营销创新向前进。 推 撰 文 / 牛跟尚 设 计 / 琚 佳 ▼推荐阅读 从抱团取暖到仰望星空,2025轩辕之学课程全面升级 贾晓坤为金轩奖评审团主席肖明超颁发金轩研究院院长聘书,并为郝雁嵩、沈虹、朱劲松、薛振 添、陶为民等金轩奖评委颁发金轩研究院研究员证书。 金轩奖评审团主席、金轩研究院院长、知名趋势营销专家、知萌咨询机构创始人兼CEO肖明超在致 辞中说,从2014年设立金轩奖,已经开展了十一届的案例评审。"十一届,一共收到1005个案例, 可以构成汽车营销的小模型,未来希望通过金轩研究院挖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