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抗

Search documents
13亿BD交易仅是序幕,明慧医药藏了多少“金矿”?
Ge Long Hui· 2025-06-12 01:33
明慧医药这家新锐生物科技公司正在加速崛起: 5月9日,明慧医药将MHB088C(B7-H3 ADC)在大中华区的权益授权给齐鲁制药,有望获得高达13.45亿元的交易总金额(其中首付款2.8亿元); 5月25日,明慧医药启动了IGF-1R抗体MHB018A治疗甲状腺眼病的Ⅲ期临床试验; 5月31日,明慧医药的外用JAK抑制剂伊托法替布软膏(MH004)的上市申请获国家药监局受理,适应证为特应性皮炎(AD)。 这一系列迅猛进展,不仅彰显研发管线与商业价值的共振,还充分证明了明慧医药巨大的发展潜力。 01 目前,明慧医药已经打造了丰富且差异化的管线矩阵,药物类型覆盖单抗、双抗、ADC、软膏,包括IGF-1R抗体MHB018A、PD-L1/VEGF双抗MHB039A、 全球首创的外用JAK抑制剂MH004软膏,以及ADC管线矩阵(MHB088C、MHB036C、MHB118C、MHB042C、MHB009C、MHB048C),覆盖B7-H3、 TROP2、IGF-1R、c-MET、B7-H4、PSMA等多个差异化靶点。 新锐Biotech不简单 可见,明慧医药虽为新锐Biotech,但研发实力却不容小觑。尤其在ADC ...
医药生物行业周报: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2025年第12期总第135期聚焦创新主线,把握三大方向投资机遇
Great Wall Glory Securities· 2025-06-09 10:23
2025 年 6 月 9 日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周报 | 行业评级: | | | --- | --- | | 报告期:2025.5.26-2025.6.6 | | | 投资评级 | 看好 | | 评级变动 | 维持评级 | huchenxi@gwgsc.com 执业证书编号:S0200518090001 联系电话:010-68085205 研究助理 魏钰琪 weiyuqi@gwgsc.com 执业证书编号:S0200123060002 联系电话:010-68099389 公司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凤凰嘴街 层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 2025 年第 12 期总第 135 期 聚焦创新主线,把握三大方向投资机遇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涨幅为 3.36%,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 位居第 6,跑赢沪深 300 指数(-0.21%)。从子行业来看,化学制剂、 其他生物制品涨幅居前,涨幅分别为 5.77%、4.68%;线下药店跌幅 居前,跌幅为 1.15%。 行业走势: 估值方面,截至 2025 年 6 月 6 日,医药生物行业 PE(TTM 整体法, 剔除负值)为 28.24x(上期末为 27.60x),估值 ...
谁是下一个三生制药?
Hu Xiu· 2025-06-09 04:25
当全球药企都将目光投放到国内药企身上,PD-1/VEGF双抗这条黄金赛道还会孕育怎样的机会呢? 一、中国创新药带火的赛道 PD-(L)1/VEGF靶点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热度,完全是中国药企用实力争取而来的。 早在2022年,康方生物就将依沃西单抗(AK112)以创纪录的价格BD给了名不见经传的Summit,当时 仅首付款就达到5亿美元,总交易金额更是高达50亿美元。尽管当时康方生物BD金额惊人,可由于 Summit的名头并不大,并没有引起行业内的广泛重视。此后普米斯、宜明昂科均完成了PD-(L)1/VEGF 双抗管线的授出,首付款金额却都不高。 真正让PD-(L)1/VEGF靶点火起来的,是去年6月康方生物正式对外宣布:AK112头对头试验中战胜了帕 博利珠单抗(K药)。作为这些年来抗癌标杆药物,K药在2024年以294.82亿美元成为全球药王,这也 让AK112的头对头胜利充满了想象力,更让MNC重视起了PD-(L)1/VEGF靶点。 PD-1/VEGF双抗,无疑是当下创新药研发最炙手可热的赛道。 先是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合作,以12.5亿美元首付款,60.5亿美元总交易款授出SSGJ-707全球(除中国 内 ...
多家创新药企官宣BD交易订单,创新药ETF(517110)国泰涨超2%,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超3%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09 03:20
在目前国内创新支付体系下,部分创新品种已经实现研发投入回报的正循环,销售额持续新高,同 时海外临床数据陆续发布,对外授权进入高峰期,创新价值兑现加速,有望进一步打开国产医药创新的 成长天花板,加速国产创新药与创新器械企业的成长。 华福证券表示,2020年至2024年,创新药BD交易总金额从92亿美元提高到523亿美元,首付款金额 从6亿美元提升到41亿美元。2025年初至今,创新药出海交易总金额已达455亿美元,首付款已达到22亿 美元,全年有望创新高。 今日,医药板块继续活跃领涨市场,创新药ETF(517110)国泰涨超2%,创业板医药ETF国泰 (159377)涨超3%。 近期,继三生制药达成一项超60亿美元的交易之后,石药集团也预告6月拟达成一项约50亿美元的 创新药交易。6月2日,BMS与BioNTech达成一项超90亿美元的交易,项目合作主体来自于BioNTech收 购自普米斯的双抗。 近年来双抗、ADC领域,屡屡创下交易记录,一方面EGFR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拥有巨大的使用人 群,EGFR三代小分子药物的销售额已证明其大品种的能力。另一方面中国创新药技术在ADC、双抗领 域持续迭代更新,在临床上对目 ...
2025ASCO:中国创新,闪耀全球
2025-06-09 01:42
2025ASCO:中国创新,闪耀全球 20250606 摘要 中国创新药在 ASCO 会议上的数据占比创新高,口头报告 73 项,LBA 报告 11 项,表明中国药企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尤其在双抗、ADC 和小 分子疗法领域。 信达生物的二代 IO 产品 IBI363 通过增强 IL-2 功能并降低毒性,在黑色 素瘤、结直肠癌和肺癌中显示出潜力,尤其在非小细胞肺癌后线治疗中, 低剂量组总生存期超过 15 个月。 IBI363 在结直肠癌四线治疗中,1 毫克剂量组 OS 达 17.5 个月,接近 一线治疗水平,联合贝伐珠单抗后 ORR 接近 20%,DCR 超过 60%, 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康方生物卡度尼利单抗一线治疗宫颈癌亚组分析显示,PD-L1 低表达患 者 PFS 达 12 个月,CPS>10%患者 PFS 达 11.1 个月,验证了其在宫 颈癌治疗中的优势。 博泰公司的 ADC 药物 264 在 HER2 突变耐药及 TNBC 中表现突出, HER2 突变耐药患者 ORR 达 45.1%,PFS 达 6.9 个月;一线 TNBC 患 者 ORR 达 71%,PFS 达 13.4 个月。 Q&A 近年 ...
【光大研究每日速递】20250605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04 13:56
今 日 聚 焦 【金工】5月上市新股规模缩量,首日平均涨幅回落,打新收益率较低——打新市场跟踪月报20250603 点击注册小程序 2025年5月共6只新股上市,其中主板2只、创业板2只、科创板1只、北证1只,合计34.56亿元,环 比-58.20%。其中参与网下发行新股5只,合计31.85亿元,环比-58.69%。新股首日涨幅回落,主板新股首 日平均上涨110.58%,双创板块新股首日平均涨140.15%。5亿规模账户当月打新收益率约为A类: 0.045%,C类0.043%,打新收益率较低。 查看完整报告 (祁嫣然) 2025-06-04 特别申明: 本订阅号中所涉及的证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仅面向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用作新媒体形势下研究 信息和研究观点的沟通交流。非光大证券专业投资者客户,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 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光大证券研究所不会因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 关人员为光大证券的客户。 第三轮第四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农药行业产能格局持续优化,友道化学发生爆炸,氯虫苯 甲酰胺供应受到影响。有机颜料行业 ...
21亿→111亿美元,跨国药企“转手”中国创新药,谁赚了?
第一财经· 2025-06-03 14:29
2025.06. 03 本文字数:2815,阅读时长大约4分钟 作者 | 第一财经 林志吟 北京时间6月2日晚,两家跨国药企百时美施贵宝(BMS)和BioNTech达成的一笔交易,潜在交易 总额达到111亿美元,在医药圈"炸开锅",这不仅仅是PD-L1/VEGF双抗行业诞生的又一笔重磅交 易,而且涉及的产品,还是半年多前,从中国生物科技企业中收购而来,彼时的潜在交易总额不超过 21亿美元。 相比之下,中国创新药卖亏了吗?在国产创新药企对外授权交易进行得如火如荼之际,这再度引发市 场关注。 半年多后被高价转手 根据百时美施贵宝和BioNTech签下的协议,双方将在全球范围内共同开发和商业化BioNTech的双 特异性抗体候选药物BNT327,用于多种实体瘤治疗。 第二次收购,发生于2024年11月,BioNTech宣布以8亿美元预付款收购普米斯100%已发行股本 (可根据惯例对收购价格进行调整),支付方式主要为现金和部分美国存托股份(ADS)。此外, BioNTech将在普米斯达到双方约定的里程碑条件时,额外支付最高1.5亿美元的里程碑付款。 百时美施贵宝将向BioNTech支付15亿美元的首付款,并在2028 ...
国际巨头“扫货”中国管线,本土药企如何跨越“廉价资产”鸿沟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03 08:15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discusses significant licensing agreements in the biopharmaceutical industry, particularly focusing on the collaboration between Bristol-Myers Squibb (BMS) and BioNTec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BNT327, a bispecific antibody targeting PD-L1 and VEGF-A, with a total potential payment of up to $11.1 billion [1][2][6]. Group 1: Licensing Agreements - BMS will pay BioNTech an upfront fee of $1.5 billion and up to $2 billion in annual payments before 2028, along with milestone payments that could total $7.6 billion [1][2]. - The agreement allows for shared global profits and losses between BMS and BioNTech, marking a shift from traditional licensing models [2][6]. Group 2: Market Dynamics - The PD-(L)1 market is projected to reach $52.5 billion by 2024, with a compound annual growth rate (CAGR) of 16% from 2021 to 2024, and the PD-1/VEGF bispecific antibodies are expected to become a cornerstone in a market potentially exceeding $100 billion by 2028 [3][4]. - The ADC (Antibody-Drug Conjugate) market is also growing rapidly, with a projected size of $14.5 billion by 2024 and a CAGR of 40% from 2021 to 2024 [4][5]. Group 3: Innovation and Collaboration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a trend wher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are increasingly partnering with Chinese biotech firms to enhance their pipelines, driven by the need to overcome patent cliffs and the high cost of drug development in the U.S. [6][7]. - Chinese innovative drug companies are becoming more competitive, with significant increases in business development (BD) transactions, from $9.2 billion in 2020 to an expected $52.3 billion in 2024 [7][8]. Group 4: Clinical Development and Future Prospects - BioNTech's BNT327 has shown promising clinical trial results for treating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indicating its potential in a high-demand therapeutic area [2][5].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linical trial execution quality and innovative drug characteristics in negotiating favorable terms in BD transactions [8][10].
BioNTech不到十亿美元收购中国公司获得的药,转手卖了超百亿美元
Di Yi Cai Jing· 2025-06-03 03:56
中国生物技术公司引领了PD-L1/VEGF双抗药物的研发。BMS将与BioNTech共同开发并商业化用于治疗多种实体瘤的下一代肿瘤免疫疗法,其中的核心资 产源自中国公司。 德国生物技术公司BioNTech去年花了不到10亿美元收购中国公司获得的在研肿瘤药,仅半年时间,被转手卖了超过110亿美元。 当地时间6月2日,在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百时美施贵宝(BMS)宣布拟斥资高达111亿美元与BioNTech合作,以获得该公司正在开发的下 一代癌症免疫疗法,其中的核心资产源自中国公司。 据两家公司的公开声明,BMS将与BioNTech共同开发并商业化一款肿瘤药物BNT327,这是一种靶向PD-L1和VEGF-A的双特异性抗体药物,用于治疗多种 实体瘤。 BNT327是BioNTech去年通过收购中国生物技术公司普米斯生物获得。去年11月,BioNTech仅以8亿美元就收购了普米斯生物,加上后续1.5亿美元里程碑付 款,整个收购交易不到10亿美元。BioNTech由此获得了BNT327全球的全部权益。 目前,BNT327正在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方案进行临床试验。迄今为止,已有超过 ...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涨1.23%,创新药合作利好催化板块行情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3 02:00
科创生物医药ETF(588250) 关联个股: 消息面上,跨国医药巨头百时美施贵宝宣布与德国BioNTech就新一代抗癌药物BNT327达成授权协议, 里程碑付款最高可达111亿美元,该药物早期由中国药企普米斯开发。受此消息提振,创新药概念股表 现活跃,其中科创生物医药ETF成分股微芯生物上涨9.44%,华熙生物、荣昌生物等涨幅均超4%,反映 出市场对创新药领域合作进展的积极预期。 联影医疗(688271)、百济神州-U(688235)、百利天恒(688506)、惠泰医疗(688617)、艾力斯 (688578)、泽璟制药-U(688266)、君实生物-U(688180)、博瑞医药(688166)、华大智造 (688114)、特宝生物(688278) 券商研究方面,国信证券指出2025 ASCO年会摘要显示国产创新药进展显著,重点关注双抗及ADC等 分子技术突破,其中信达生物IBI343(CLDN18.2靶点)在胰腺癌后线治疗中展现53.1%的ORR及100% DCR,明济生物FG-M108联合化疗针对胰腺癌1L治疗的临床I/II期数据亦显示中高表达患者mPFS达9.9 个月;申万宏源则在美容护理行业报告中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