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K药
icon
Search documents
年收入300亿美元“药王”专利临近到期,默沙东达成百亿美元收购交易
Di Yi Cai Jing· 2025-07-10 07:20
"专利悬崖"正在引发投资人担忧。过去一年来,默沙东股价累计下跌超过三分之一。默沙东急需找到填补K药"巨大缺口"的重磅药物,而且可能不止需要一 个药物。 维罗纳制药开发的一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吸入性药物恩塞芬汀(Ohtuvayre)已经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该药物在2024年的销售额为4230万美元。投 行杰弗瑞(Jeffries)分析师预计,到2030年代中期,该药物的收入峰值将有望达到30亿至40亿美元。 根据研究公司Evaluate Pharma的数据,2027年至2028年间,预计将有年销售额超过1800亿美元的药物迎来专利到期,这一规模占全球药品市场约12%。包括 百时美施贵宝(BMS)和辉瑞等巨头公司都在努力应对畅销药物专利到期的困境。 近一年半来,医药市场大手笔的收购相比过去几年要少得多。2023年是生物医药大规模交易的顶峰之年,当年辉瑞斥资430亿美元收购肿瘤药公司Seagen, 安进斥资280亿美元收购自免药制造商Horizon Therapeutics。但此后的18个月,医药并购市场表现平静,鲜有超过百亿美元规模的收购。 当地时间7月9日,制药巨头默沙东宣布将以约100亿美元价格收购英国 ...
中国力量崛起,跨国药企加速“买入”中国创新
新财富· 2025-07-09 07:59
Core Viewpoint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t growth in the Chinese innovative drug sector, particularly through record-breaking business development (BD) transactions, exemplified by Rongchang Biopharma's partnership with Vor Biopharma, which underscores 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innovative drugs [3][4][30]. Group 1: Record-Breaking BD Transactions - Rongchang Biopharma announced a milestone international licensing agreement with Vor Biopharma for its innovative drug, Taitasip, with a total deal value of $4.23 billion, setting a new record for outbound licensing in the Chinese pharmaceutical industry [3][4]. - The deal includes a $45 million upfront payment, $80 million in warrants, and up to $4.105 billion in milestone payments, along with a royalty on future sales [3][4]. - Taitasip has shown strong commercial performance, with domestic sales exceeding 1.5 million units in 2024, representing a 95% year-on-year growth, making it a key driver of Rongchang Biopharma's revenue [5]. Group 2: 2025 as a Year of BD Growth - The article notes that 2025 is expected to be a significant year for innovative drug BD transactions, with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MNCs) in China already reaching $9.1 billion in upfront payments by June 2025, surpassing the total for 2024 [7][8]. - The urgency for MNCs to engage in BD transactions is driven by the impending patent cliff, with over $100 billion in sales from major drugs set to lose patent protection in the next five years [12][13]. Group 3: Patent Cliff and MNC Strategies - The approaching patent cliff poses a substantial challenge for MNCs, necessitating the acquisition of innovative drugs to extend product lifecycles and mitigate revenue losses [12][13]. - The article lists several key drugs facing patent expiration, including Merck's Keytruda, which generated $25 billion in sales in 2023 and will lose patent protection in 2028 [14]. Group 4: Chinese Innovative Drugs' Competitive Edge - The performance of the Hong Kong innovative drug sector has been impressive, with the Hong Kong Innovative Drug ETF rising over 52% in 2025, reflecting the shift from a generic-following model to a focus on developing globally competitive innovative products [21].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at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ese innovative drug companies lies in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high-quality products, as evidenced by significant BD transactions from international firms like BMS and Pfizer, totaling over $17 billion in 2025 [24]. Group 5: Future Outlook and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 The ongoing BD boom in innovative drugs is seen as a strategic move by MNCs to navigate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patent cliff, highlighting the robust R&D capabilities of Chinese companies [26][30]. - The article suggests that while market expectations for innovative drugs are high, only companies with solid clinical data and clear commercial prospects will sustain growth, indicating a need for investors to identify firms with genuin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28][29].
创新药投资:阶段性价值投资 与 概率游戏的结合
雪球· 2025-07-03 07:51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 超级泥头车 来源:雪球 创新药投资本质上是 " 高风险 、 高回报 " 的科技博弈 , 其价值实现高度集中于 " 潜在重磅药物出现→专利期内商业化成功 " 这一关键窗口期 。 这一特性使其有别于传统的 " 买入并长期持有 " 价值投资模式 , 但通过精准把握投资节点与风险管理 , 仍可构建符合价值投资内核的策略 。 一 、 行业特殊性导致的估值悖论 高研发风险与零和博弈 : 企业价值高度依赖单款重磅药物 ( 如修美乐曾占艾伯维收入的60% ) 。 一旦专利到期 ( " 专利悬崖 " ) 且无接替产品 , 估值将崩塌 ( 如 " 宇宙大药厂 " 辉瑞的立普妥案例 ) 。 即使优秀如可穿越周期的百年药企的默沙东 ( 默克 ) 实际也面临该潜在问题 , 最近一年的股价大幅下跌就是K药专利悬崖临近且HPV疫苗战略 出错而产生 。 来源 : 自然 · 药物发现 ( 2010.2.19 ) 一款药物从临床到获批的成功率仅约10% 。 1988年至今 , 平均10款新药中仅2款能收回研发投资 。 因此 , 这是一个以重磅药为导向的 ...
信达生物研发日专题:重磅一代IO疗法的核心专利序列预计集中在2028-2032年过期,MNC对于延续、抢占下一代
Changjiang Securities· 2025-07-02 15:19
行业研究丨深度报告丨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 [Table_Title] 以 IBI363 为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信达生物研发日专题 报告要点 [Table_Summary] 重磅一代 IO 疗法的核心专利序列预计集中在 2028-2032 年过期,MNC 对于延续/抢占下一代 肿瘤基石治疗药物市场的需求迫切。我们认为二代 IO 潜在市场规模巨大,市场总规模或将达 到 2000 亿美元。信达生物差异化使用 PD-1 单抗/IL-2 融合设计(顺式激活)以及α偏向性设 计, IBI363 在多个 IO 治疗耐药热肿瘤、冷肿瘤中显示出 Best-in-Class 的潜力。 %% %% %% %% research.95579.com 1 丨证券研究报告丨 分析师及联系人 [Table_Author] 彭英骐 刘长洪 SAC:S0490524030005 SFC:BUZ392 请阅读最后评级说明和重要声明 2 / 20 %% %% %% %% research.95579.com 2 制药、生物科技与生命科学 cjzqdt11111 [Table_Title 以 2] IBI363 为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 ...
丙类目录“沉寂”两月,创新药能纳入“国谈”吗?
Hu Xiu· 2025-06-26 02:04
6月16日,国家医保局医药管理司召开了一场座谈会,会上讨论了《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 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下称"《工作方 案》")。自国谈启动以来,"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首次写入国谈工作方案。 2025年国谈时间迫近,丙类目录传递最新信号,或仍与本轮国谈同步进行,赶在最后期限绷紧了药企的 神经。 据了解,低调召开的"6.16座谈会"透露了三点重大变化: 第一,此前屡次提及的丙类药品目录将更名为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第二,首版目录的制定或仍 与2025年国谈同步进行。第三,此次座谈会并未如此前一般,邀请商业保险界的企业和人士,这或指向 商业保险公司将不再直接参与目录制定。 国家医保局曾在年初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丙类药品目录将与国谈同步进行,"预计从4月1日开始申 报,争取9月份完成",但最终却未能如期开展药品申报。 原计划提前至今年4月开始的2025年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国谈)申报,也一并延期至今。并且,即使按 照往年国谈的申报时间,往往也是从7月1日起至8月,由各家药企向国家医保局提报当年国谈药材料, 如今距离往年国谈申报开始的时间已 ...
医药生物行业双周报:创新药审评审批提速叠加上市标准优化,医药生物行业投资价值凸显-20250624
2025 年 6 月 24 日 证券研究报告 行业周报 行业评级: | 报告期:2025.6.9-2025.6.22 | | | --- | --- | | 投资评级 | 看好 | | 评级变动 | 维持评级 | 创新药审评审批提速叠加上市标准优化 医药生物行业投资价值凸显 行业回顾 本报告期医药生物行业指数跌幅为 3.01%,在申万 31 个一级行业中 位居第 17,跑输沪深 300 指数(-0.71%)。从子行业来看,医疗研 发外包、化学制剂跌幅居后,跌幅分别为 1.34%、1.84%;线下药店、 医药流通跌幅居前,跌幅分别为 6.30%、4.71%。 行业走势: 估值方面,截至 2025 年 6 月 20 日,医药生物行业 PE(TTM 整体法, 剔除负值)为 27.28x(上期末为 28.24x),估值下行,低于均值。医 药生物申万三级行业 PE(TTM 整体法,剔除负值)前三的行业分别 为疫苗(52.50x)、医院(35.74x)、医疗设备(32.18x),中位数 为 26.32x,医药流通(14.73x)估值最低。 XXXX@gwgsc.com 本报告期,两市医药生物行业共有 40 家上市公司的股 ...
中国股市,由对标日本到对标美国?︱重阳Talk Vol.14
重阳投资· 2025-06-16 07:50
今年上半年宏观上发生了许多大事,其中最大的莫过于特朗普与4月2号宣布向全球加征关税,应该 说它的发生以及此后一波三折的发展过程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资本市场在这个过程中同样表现的跌 宕起伏,A股港股在4月7号单日大跌之后又迅速反弹,指数于一个月之后回到了前期高点,而个股层 面则演绎出冰火两重天的格局,泛科技、创新药、新消费等优质个股不断创出新高,而与传统经济相 关的板块则依然萎靡不振。 现在又到了年中关口,关税战将何去何从?与之相关的美股、美债、美元、黄金、比特币,这些大家 关注的资产将会怎样演绎?国内资本市场的机会又在哪里? 本期节目我们非常有幸再次请出重阳投资董事长王庆博士以及重阳投资合伙人、战略研究部负责人寇 志伟为大家一一拆解。 【全文10969字,干货很多,但也很长。欢迎下载"小宇宙"APP,找到"重阳Talk"收听音频版。】 (一) 关税战终局几何 舒泰峰(主持人): 关于关税战的最新进展是美国国际贸易法院认定特朗普政府的行为属于行政越 权,要求撤销关税行动,虽然这个判决后来又被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叫停了,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 特朗普想推出他的政令,也受到很多的约束,也没那么顺利。接下来特朗普在关税这 ...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创新药BD推动及优秀临床数据,建议关注石药集团、千红制药等-20250615
Soochow Securities· 2025-06-15 08:21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跟踪周报·医药生物 医药生物行业跟踪周报 创新药 BD 推动及优秀临床数据,建议关注 石药集团、千红制药等 增持(维持) [Table_Tag] [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 K 药再创突破:获批成为 HNSCC 首个围手术期治疗药物;AI 赋能疫 苗研发!新合生物 mRNA 个性化肿瘤新抗原疫苗 XH001 开启临床。6 月 12 日,FDA 官网显示,默沙东的帕博利珠单抗(K 药)获批新适应 症,用于新辅助治疗(单药,2 个周期)和辅助治疗(先联合放疗±顺 铂,3 个周期,后单药,12 个周期)肿瘤表达 PD-L1CPS≥1 的可切除 的局部晚期头颈部鳞状细胞癌(HNSCC)。FDA 表示,这是 HNSCC 领 域 6 年来的首个新药批准,也是首个获批用于围手术期治疗局部晚期 HNSCC 的药物。 2025 年 06 月 15 日 证券分析师 朱国广 执业证书:S0600520070004 zhugg@dwzq.com.cn 行业走势 -14% -11% -8% -5% -2% 1% 4% 7% 10% 13% 16% 19% 2024/6/17 2024/10/15 2 ...
创新药BD热潮之后的一些思考
雪球· 2025-06-14 05:01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吕执着 来源:雪球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行业掀起BD(业务拓展)交易狂潮,中国创新药2024年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达 571亿美元,2025年初至今对外交易总金额已突破500亿美元。 但在这股热潮背后,我们需要冷静思考:BD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慢性毒药?哪些企业真正从中受 益? 一、BD热潮的双面效应 BD交易的爆发 源于多重因素: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危机(如默沙东K药2028年到期,诺和诺德 司美格鲁肽2026年到期),急需补充管线;中国药企经过十年积累,已拥有FIC/BIC潜力的管线; 同时国内融资环境趋紧,BD成为"续命"手段。 BD的利好 显而易见: 但 隐忧 同样不容忽视: 高退货率 :2020年62起BD交易中25起已终止, 退货率40% 快速获得现金流(首付款+里程碑款) 借助跨国药企资源加速全球开发 提升中国创新药国际认可度 核心资产流失 :恒瑞医药几千万卖的管线被转手卖10亿美金 过度依赖 :康方生物2023年靠BD收入扭亏,2024年因授权收入减少95%再度亏损 二、潮水退去见真章 真正有实力的企业 通常具备 ...
创新药BD热潮之后的一些思考
雪球· 2025-06-14 05:00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吕执着 来源:雪球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行业掀起BD(业务拓展)交易狂潮,中国创新药2024年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达 571亿美元,2025年初至今对外交易总金额已突破500亿美元。 但在这股热潮背后,我们需要冷静思考:BD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慢性毒药?哪些企业真正从中受 益? 一、BD热潮的双面效应 二、潮水退去见真章 真正有实力的企业 通常具备: 差异化创新 :如康方生物的PD-1/CTLA-4双抗。 BD交易的爆发 源于多重因素: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危机(如默沙东K药2028年到期,诺和诺德 司美格鲁肽2026年到期),急需补充管线;中国药企经过十年积累,已拥有FIC/BIC潜力的管线; 同时国内融资环境趋紧,BD成为"续命"手段。 BD的利好 显而易见: 快速获得现金流(首付款+里程碑款) 借助跨国药企资源加速全球开发 提升中国创新药国际认可度 但 隐忧 同样不容忽视: 高退货率 :2020年62起BD交易中25起已终止, 退货率40% 核心资产流失 :恒瑞医药几千万卖的管线被转手卖10亿美金 过度依赖 :康方生物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