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数字技术让七大石窟艺术“活”起来!
Hang Zhou Ri Bao· 2025-07-14 03:28
Group 1 - The exhibition titled "Beyond Time and Space - An Immersive Experience of Cave Art" opened on July 8 at the Zhejiang Provincial Museum, showcasing a blend of ancient cave art and modern technology [1] - The exhibition features a 1200 square meter immersive space that integrates "material reality," "augmented reality (AR)," and "virtual reality (VR)" to transport visitors through various significant Chinese cave art sites [1][2] - The exhibition emphasizes the concept of "digital activ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utilizing mixed reality (MR) and VR technologies to vividly recreate ancient stone carvings and murals for the audience [2] Group 2 - The exhibition transforms the traditional museum experience by engaging visitors as active participants in the exploration journey, allowing them to experience the timeless charm of cave art firsthand [3] - This technology-art fusion exhibition is a paid event and will be on display until October 31, 2026, inviting audiences to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ancient cave art experience [3]
经学今古文之争的实质:起于西汉的经学被系统性混入伪学、伪史
Sou Hu Cai Jing· 2025-07-14 03:17
今古文之争的根本问题源于两汉,尤其是西汉时期的经学体系,这一体系本身就存在系统性的矛盾。然而,这一矛盾在清朝之前 并未得到充分的暴露,直至清朝的考据学盛行,才使得这一矛盾逐渐显现出来。清朝的学者们,特别是专注于考证的学者,开始 深入挖掘这些问题,并将其暴露在学术界之上。晚清的廖平,正是首位系统性总结这一矛盾的人之一。他不仅揭示了这一矛盾的 存在,还试图给出解释,但遗憾的是,他并未能成功解开这一谜团,反而因揭示这一问题而引发了巨大的混乱,给经学带来了深 远的负面影响,成为经学崩溃的原因之一。 廖平首先通过"今古文"的对比方式来归纳和解释这一系统性矛盾,并进一步提出了一种阴谋论的解释。他认为,王莽篡汉之际, 为了谋求政权的合法性,指使刘歆伪造了古文五经。基于这一理论,廖平撰写了一本名为《今古学考》的小书,并将其交给康有 为传阅。然而,康有为却在没有告知廖平的情况下,将其内容大幅扩展,最终在1891年出版了《新学伪经考》。这一举动不仅让 康有为一举成名,也将"伪经"这一说法广为传播,尤其是在甲午战争爆发后的几年,这一说法与中国的惨败形成了共振,导致了 中国学术界对五经的信任和信心彻底崩溃。 此事还引发了廖平与康有为 ...
中泰教育界共同举办中泰建交50周年音乐会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7-14 03:00
人民网曼谷7月13日电(记者孙广勇)7月13日,在泰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委员会的支持指导下,由泰国中文教 师学会联合曼谷中国文化中心、玫瑰园中学孔子课堂主办的"鲁声泰韵——庆祝中泰建交50周年音乐会"在曼谷中 国文化中心举行。来自山东大学和德州学院师生组成的山东青年民族乐团与泰国玫瑰园中学艺术团师生同台演 出,数百位泰国当地民众到场观看,现场气氛热烈。 山东青年民族乐团以古筝、二胡、笛子等乐器联袂演绎《龙腾虎跃》《楚颂》等中国传统歌舞,展示出中国 民间音乐喜庆、祥和、友善的文化底蕴。泰国同学们则带来《长鼓舞》《彩云追月》《蝙蝠吃香蕉》等泰国经典 曲目,交相辉映,共同奉上一场别具一格的视听盛宴。 泰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委员会卓越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阿提塔亚、山东大学国际事务部部长徐希锋、语合中 心—曼谷中心主任王晓艳、曼谷中国文化中心负责人赵歆等嘉宾出席会议并致辞。 阿提塔亚在开幕致辞中表示,多年来,中泰双方在中文基础教育领域携手并进,紧密合作,教育交流不断深 化,人文交流持续拓展。两国教育部门共同推动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建设,同时多样化的民间文化互动形式不断 涌现。 赵歆在致辞中强调,中国文化中心秉承"以文化人、以文育 ...
五粮液:延展全球“和美路” 引领白酒出海“深落地”
Xin Hua Cai Jing· 2025-07-14 02:28
当地时间7月3日至8日,五粮液"和美全球行"相继在德国、塞舌尔启幕。五粮液走进德国慕尼黑、法兰克福、杜塞尔多夫等多个城市,深化欧洲布局;首次 登陆非洲,以塞舌尔为起点探索出海新模式,持续延展"大国浓香"的联通纽带,拓宽中国白酒走向世界的"和美之路"。 秉持"和合共生,美美与共"的理念,五粮液正立足卓越品质,推进创新实践,践行中国白酒典型代表与川酒龙头担当,探索推动中国白酒出海"深度落地", 助力中国文化全球绽放,为全球经贸往来、文化互鉴、交流合作贡献和美力量。 担当龙头责任融入四川发展大局 置身全球化浪潮的关键转折期,"出海"已成为中国酒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产区政府、行业协会与企业"抱团"发力成为重要路径。 川酒龙头五粮液积极融入四川省产业发展大局,在当地时间7月4日深度参与了中国(四川)-巴伐利亚州经贸合作交流会,借力高规格经贸平台,以文化展 示、工艺展示等形式强化欧洲市场对中国白酒的了解,助力实现从商贸合作到文化认同的双向突破,为川酒乃至中国白酒国际化树立标杆。 图为川酒全球行塞舌尔站现场 在中国(四川)-巴伐利亚州经贸合作交流会期间,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董事长曾从钦率队走进慕尼黑西门子研发中心和西 ...
废弃矿坑“点石成金”,生态修复更新中国文旅版图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7-14 01:49
盛夏时节,位于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山下郎村的黄岩石窟正以独特的清凉吸引八方来客。 走过数米高的门洞,人们能感到温度明显下降,石窟内的景色豁然开朗。漫步其中,AI光影展在 岩壁上投射出梦幻场景,各类艺术互动装置吸引游客打卡。由石窟原始通道转化的游览连廊里,艺术展 厅、小剧场、咖啡店、文创铺、书吧等业态次第分布,引人驻足。 黄岩石窟自唐代起便是筑城、铺路、造桥以及民众建房所需石材的取材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黄 岩石窟的开采作业停滞,陷入沉寂。2023年,黄岩区邀请清华大学教授徐甜甜团队担纲设计,为沉睡的 工业遗址注入新活力——历经15个月的改造,今年春节,空间总体积达36.7万立方米、游线总长2000余 米的黄岩石窟正式对外开放。 "近年来,随着石窟咖啡、石窟书店等新型文旅业态不断涌现,我们察觉到这座采石矿坑蕴藏着巨 大的文旅价值,设计团队采取'最小干预、建筑针灸'的生态修复理念,通过小规模改造激发自然景观的 整体活力。"台州市永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陈剑说。 如其所言,在天然剧场,精彩演出轮番上演,观众穿瀑而入,在水道环绕的舞台上感受艺术魅力; 连接1号石窟与2号石窟的悠长廊道里办起了以"石"为主题的 ...
扎根生活沃土 创作更多精品力作
Liao Ning Ri Bao· 2025-07-14 01:14
"长期以来,你们怀着对党和人民的热爱、对艺术理想的坚守,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银幕形 象,给几代观众留下美好回忆。"近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田华等8位电影艺术家回信,对电影工作者提出 殷切期望。是关怀与鼓舞,更是勉励和指引。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文艺界引发热烈反响。近日,在辽宁 共襄喜剧电影盛会的电影工作者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勇担文化使命、坚定文化自 信、坚守艺术理想,以光影礼赞时代、讴歌人民,用精品佳作彰显中国精神、凝聚奋斗力量。 在生活沃土中汲取养分,绽放"人民的笑声" 为期8天的第二届中国(沈阳)喜剧电影周于7月12日晚璀璨落幕。冯巩、姜文、姚晨等众多影人齐 聚,见证喜剧年度高光,共话电影繁荣发展。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表示,正值中国电影诞生120 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8位老一代电影艺术家的回信,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电影事业的高度重视 和对中国电影120年发展成就的高度肯定,"电影人要始终扎根生活,扎根人民,与时代与人民同呼吸共 命运。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德艺双馨,创作出更多反映时代变化、社会发展和人民呼声的优秀作 品"。 "任何内容创作,都要根植于本土文化土壤。作为电影人,看到这封重要回 ...
【省文物局】陕西文创的“出圈”密码
Shan Xi Ri Bao· 2025-07-14 00:28
大雁塔脚下的大相文博潮物坊内,可以看到"烤馍""剁肉""浇汁"等西安文创产品"绒馍馍"的制作过 程。这款文创产品因毛绒质感、肉夹馍外形风靡网络。 截至目前,陕西已有文创企业5800余家,位居全国前列。2024年,全省文化创意产业链营收185.5 亿元,同比增长6%。从西安街头的创意工坊到国际展会的聚光灯下,陕西文创产品正以更年轻、更生 动的形象走进大众视野。 迭代升级:让文创"火"起来 "我是特意来'绒馍馍'店里打卡的。"7月3日,河北游客孙嘉倩向记者展示刚买到的文创产品,"这个 是'肉夹馍',这个是'菜夹馍',颜色是不一样的。听说最近店里还推出了与电影《长安的荔枝》联名的 荔枝造型文创。" "绒馍馍"所属的大相文博有许多产品线上线下同时发售,还是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 为什么这款毛绒玩偶如此受消费者青睐? 在大相文博联合创始人张博看来,将肉夹馍与毛绒玩具以"过家家"的形式呈现,表面看起来是一种 毛绒触感与互动体验的结合,其实是一种文化消费的创意。这种表现形式能够回应年轻人的情感需求。 "肉夹馍是西安的标志性美食。人们一看到'绒馍馍',就能想到西安这座城市带给人的温暖回忆, 从而宣传我们本地的文化。"张博说, ...
844美元的凉鞋,让Prada低头道歉|贵圈
新浪财经· 2025-07-14 00:16
文|《贵圈》栏目 闫妍 你在街头随便买了一双 10 美元的科尔哈普里凉鞋,结果一转眼它就成了米兰时装周的"重 磅设计",卖到了 844 美元,这么魔幻的事情就发生在 Prada 的 2026 春夏男装系列发布 会上——近日, Prada 因其新推出的凉鞋设计被指未妥善引用印度传统元素,陷入文化挪 用争议。 印度工匠、媒体痛批其"窃取传统工艺"。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 Prada 选择低头道歉,承 认其设计灵感来源于印度传统凉鞋,并表示尊重印度工艺的文化意义。 财报数据显示, Prada 品牌 2024 年全年收入增长仅为 4% ,而 2025 年第一季度更录 得零增长,低于市场预期,也远远低于副线 Miu Miu 的增长。 Prada 承认是文化借鉴 据了解,科尔哈普里凉鞋不仅在印度是传统的日常鞋履,也常常在婚礼等特殊场合使用。它 的历史可以追溯到 12 世纪,最初由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工匠制作。随着时间推移,这种手 工艺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并在 2019 年获得印度政府地理标志( GI )认证,以避免其传 统工艺被不当挪用。 Prada 此次"抄袭"事件在印度引起了轩然大波,当地政客和行业协会纷纷支持这些工匠, ...
844美元的凉鞋,让Prada低头道歉 | 贵圈
Xin Lang Ke Ji· 2025-07-14 00:05
文|《贵圈》栏目 闫妍 你在街头随便买了一双10美元的科尔哈普里凉鞋,结果一转眼它就成了米兰时装周的"重磅设计",卖到 了844美元,这么魔幻的事情就发生在Prada的2026春夏男装系列发布会上——近日,Prada 因其新推出 的凉鞋设计被指未妥善引用印度传统元素,陷入文化挪用争议。 印度工匠、媒体痛批其"窃取传统工艺"。面对巨大的舆论压力,Prada选择低头道歉,承认其设计灵感 来源于印度传统凉鞋,并表示尊重印度工艺的文化意义。 财报数据显示,Prada品牌2024年全年收入增长仅为4%,而2025年第一季度更录得零增长,低于市场预 期,也远远低于副线Miu Miu的增长。 Prada也并非第一次陷入类似争议。去年6月,Prada 一组青瓷产品的宣传图上赫然印着"Made in Japan",被中国网友发现并质疑其"文化挪用",批评的浪潮汹涌澎湃。随后Prada 悄悄地改掉了修改了 官博文案,在青瓷工艺前加了个源自中国的前缀,试图平息这场舆论声讨,但并未对此事做出公开的回 应。 Prada承认是文化借鉴 据了解,科尔哈普里凉鞋不仅在印度是传统的日常鞋履,也常常在婚礼等特殊场合使用。它的历史可以 追溯到12 ...
拒拍毕业照,大学情谊为何变得冷漠
虎嗅APP· 2025-07-13 23:58
前不久,有一个话题火了:很多2025届大学生不想拍集体毕业照了。 小红书上,一个博主发帖:"大家不去拍毕业照的理由看得我爽死了",配图是一张统计毕业照拍摄到 场情况的表格,是否拍摄毕业照一栏,表格内17名大学生都填了"否"。理由分别是:不想去、无意 义、睡不醒、没必要。 另一个博主也发帖:班里所有人都选择不拍毕业合照,人均纯恨战士笑死我了。 以下文章来源于冰川思享号 ,作者青柳 冰川思享号 .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冰川思享号 ,作者:青柳,原文标题:《大学生不拍毕业照,一代人被逼出 了集体冷漠》,题图来自:AI生成 图/网络 这终究也只是个例,但是却很精准地表达了一种叙事:大学生似乎已经不想虚与委蛇,去参与一 些"虚情假意"的集体活动了。 这届大学生怎么了?就这么一次的大学毕业照,都不想纪念一下了? 我想, 他们大概是被掏空了吧。 01 在看到这个讨论之前,其实还有一篇报道更让我感慨:《保研,突然变难》。 这篇报道里有一个细节很令人窒息,一个大学生为了保研,掰着手指头计算自己和第二名的差距: 专业分流之后,第二名同学也想保研,所以我俩卷了三年,比着考了三年,能考99就不能考97,差两 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