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链

Search documents
我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汇聚特色产业集群
Zhong Guo Chan Ye Jing Ji Xin Xi Wang· 2025-04-30 01:01
记者从天津市政府新闻办27日召开的发布会上获悉,挂牌10年来,我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天津自 贸试验区以系统性、集成性制度创新突破产业瓶颈,汇聚了一批特色产业集群。 创新金融形成规模。天津自贸试验区探索联合租赁、跨境转租赁、保税租赁、离岸租赁等40个租赁模 式。首创保理行业标准、创新政策30余项,成为全国商业保理行业的机构聚集地。 "保税+"多点开花。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保税维修涵盖航空航天、工程机械、船舶等众多品类,成为国内 业务模式丰富、政策制度创新多的地区;保税研发首次应用于航空领域,有力推动了国产飞行模拟机研 制。 网络货运蓬勃发展。天津自贸试验区打造共享经济企业综合服务系统,累计整合来自全国的司机426.6 万名,车辆392.5万辆,2024年完成运单5367万单、货运量5.8亿吨,运费总金额超900亿元,并将服务延 伸至运输装备、成品油网络零售等上下游领域,形成完整的行业生态。 生物医药创新突破。天津自贸试验区实施临床急需进口药品绿色通道试点、进口研发药品白名单制度、 境外生物制品跨境分段生产等创新举措,出台基因和细胞产业促进条例,吸引200余家重点生物医药企 业在区内聚集,产值规模近500亿元。 ...
主动将“中国方案”嵌入全球创新链 外资龙头上海总部“含科量”升级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4-29 20:02
◎记者 宋薇萍 严曦梦 数据显示,2024年,上海实际使用外资超过176亿美元,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突破千家,新设外资研发中 心30家。如今,跨国企业不再满足于"在中国制造",而是主动将"中国方案"嵌入全球创新链,由此,上 海正加速从全球化的"承接地"转变为全球创新的"起源地"。在全球产业链重塑与科技革命加速演进的背 景下,上海正加快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创新升级"在中国,向世界" 作为德国拜尔斯道夫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妮维雅的地位日益凸显。步入坐落于上海徐汇区虹桥路的妮 维雅中国研发中心,开放式研发空间的设计理念令人耳目一新。在通透的玻璃幕墙内,办公区与实验室 巧妙地实现功能分区,研发人员只需转身数步即可完成从理论推演到实验验证的场景切换。 "创新往往诞生于灵光闪现的瞬间。"拜尔斯道夫中国企业事务部总经理雷开霆对上海证券报记者 说,"我们特别设计了这种零距离的研发动线,当工程师在电脑前完成配方模拟后,30秒内就能在配备 精密仪器的实验室进行实证研究。" 据介绍,上述研发中心是拜尔斯道夫集团全球第二大创新中心,既是面向中国本土市场的重要创新基 地,也承载着链接全球和中国的使命。雷开霆说,拜尔斯道夫不 ...
自贸试验区再升级,重庆怎样抢抓机遇?
Sou Hu Cai Jing· 2025-04-29 15:45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作出新部署,提 出新要求,为世界经贸和投资发展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重庆自贸试验区自2017年4月挂牌运行以来,积极开展首创性、集成化、差异化探索,较好地发挥了改革发展排头兵、开放发展制高点作用, 一批制度创新成果被复制推广到全国。 自贸试验区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试验田",对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开放具有示范、引领、带动作用。 在美国滥施关税严重冲击全球经济秩序的背景下,《意见》出台的时机颇为及时。早在去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 过《意见》,明确了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目的——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实现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型开放水平、系统性 改革成效、开放型经济质量全面提升。 在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彭曦看来,中央选择在国际经贸斗争的关键时刻公布《意见》,进一步彰显我国扩大开放、反对关税霸 凌的坚定决心。同时,此举也是中国坚定做好自己的事、为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的务实行动,有助于稳定市场预期,增强各方信心, 更加有力统筹 ...
创新链与产业链无缝对接 探索AI赋能制造业新路径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2025-04-28 22:41
据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其中,会议提 出加快实施"人工智能+"行动。 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人工智能(AI)技术赋能中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未来前景可期。那么,就当 前情况而言,创新链和产业链如何无缝对接?政策支持与市场实践之间存在哪些协同与挑战,又该如何 克服这些困难?围绕这些问题,中信建投(601066)证券研究所高端制造研究负责人、机械行业首席分 析师吕娟,国联民生(601456)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包承超,国金证券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满在朋展开 对话。 ● 本报记者 林倩 周璐璐 葛瑶 AI应用逐渐深入 有望重塑制造业竞争格局 中国证券报:DeepSeek的创新带来成本极致优化,目前AI技术在传统制造业中的应用现状如何? 吕娟:目前AI大模型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用于各种类型文本处理的大语言模型,第二类是用于生 物医药、化学等领域的科研大模型,第三类是用于与物理世界交互的具身大模型。第一和第三类大模型 在制造业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第一类大模型的落地较快,已经有很多制造业企业开始部署,有利 于提高信息的处理速度;第三类大模型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 包承 ...
四链深度融合!华强北成香港电子展上“买卖全球”重要品牌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4-28 08:36
供应链坚韧 敏捷响应全球需求 华强北的供应链优势早已闻名全球,辖区电子产业覆盖欧美、东南亚等170余个国家和地区,年交易规 模超2000亿元。目前,华强北正加速从传统集散模式向国际化供应链枢纽转型,持续强化全球电子元器 件供应"稳定器"的功能。 在此次香港电子展会上,来自华强北的众多科技产品齐聚一堂。其中,芯科云科技有限公司凭借其自主 研发的智能穿戴设备赢得欧洲、亚洲多国采购商青睐,其七到八成产品出口至德国、波兰、捷克、日 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公司董事长韦加新表示,华强北街道为企业"出海"提供的一揽子服务,通过链 接上下游企业共建海外联盟,助力企业高效开拓国际市场。 产业链升级 前沿领域汇聚发展势能 华强北大力推动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升级,从传统电子元器件贸易延伸至低空经济、AI硬件等前沿 领域,形成"研发-制造-应用"闭环。 南都讯 记者林敏儿 通讯员黎津慧 在刚刚落幕的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上,来自深圳华强北的科技天团再 次成为全球焦点——AI耳机、智能手表、AI眼镜等华强北消费类电子产品狂销百万台。此次展会,福 田区华强北街道组织近百位商户参展,助力企业共拓国际合作机遇。 华强北街道不断深化"买卖全球"贸 ...
天津自贸区迎来十周年,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Di Yi Cai Jing· 2025-04-27 12:36
天津自贸试验区挂牌设立十年来,实施686项制度创新举措,4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李文海表示,下一步,天津自贸试验区将在"四个提升"上发力:提升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水平,提升高站位服务国家战略水平,提升高质量赋能新质 生产力水平,提升高效能深化管理创新水平。 制度型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聚焦贸易、投资、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自贸试验区在推动高水平开放中承担着 重要使命。 天津自贸试验区率先构建与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作为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首批试点,所有试点任务全部完成,5项任务在全国 率先落地,7项"天津经验"入选向全国复制推广经验案例。 李文海介绍,天津自贸试验区自设立以来,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在货物贸易、服务贸易、人员自由流动等方面深入对接CPTPP、DEPA等国际高标 准经贸规则。构建与国际接轨的贸易监管制度,实现货物进口26.55小时通关,效率远高于48小时国际标准;在综保区内设立大型跨境电商平台"退货中心 仓",将退货平均时间由11天缩短至5天左右。 金融创新是天津自贸试验区的一大特色。十年来,人民银行天 ...
有机硅材料应用创新共创沙龙成功举办
AMI埃米空间· 2025-04-22 03:08
2025 年 4 月 20 日下午,由北京化工大学新材料校友会主办, 上海臻禧实业有限公司、 埃米三江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上海宝山技术转移有限公 司、有机功能材料与应用技术研究所、互联宝地滨江园、苏州市化工新材料产业创新联盟协办的有机硅材料应用创新共创沙龙,在上海宝山互联宝地滨 江园埃米三江新材料产业创新中心圆满举行。 本次沙龙聚焦有机硅材料在人形机器人、电子皮肤、汽车电子等前沿领域的应用,同时结合 AI 辅助设计、环保法规等热点议题,旨在搭建一个交 流、合作、共赢的平台,助力有机硅材料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挖掘创新机会。 活动吸引了近 30 人参加,上海宝山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景宏应邀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由北化新材料校友会秘书长胡广君 主持。上海臻禧实业有限公司 、 上海埃米三江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北化新材料校友会副会长姜宝文发表开幕致辞,阐明了本次活动的初衷,希 望与有机硅行业同仁共同探讨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卡点及创新机遇。 主题分享环节中,国金证券基础化工组研究员李含钰女士发表题为《有机硅材料:基本面分析与未来产业应用展望》的演讲。她指出,有机硅材料 凭借优良性能,在电子、电力、建 ...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工厂“黑科技”背后的产业新变迁——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三
Xin Hua She· 2025-04-19 05:43
新华社北京4月19日电 题:工厂"黑科技"背后的产业新变迁——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三 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周圆 实体经济的"烟火气"在企业,企业的活力看生产线。 当机器人进入工厂"实训",数字孪生技术为车间装上"虚拟分身",大模型在多个行业垂直应用…… 这个春天,工厂里的新意不断涌现。 这里有智能化的渗透、生产方式的重塑,也有创新链产业链的交融。近段时间,记者赴多地调研, 从工厂之变探寻产业之变,感受新旧动能的转换、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工厂焕新,制造业有了新面孔 机器人成为"打工人"?这并非想象。在宁波的极氪5G智慧工厂,人形机器人已然"入职"汽车生产 线。 分拣物料、搬运料箱、精密装配……只见数十台人形机器人进行多任务协同作业,酷炫的场景让智 能制造有了更具象的表达。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人形机器人虽然仍在"实训"阶段,但解锁多元应用场景已渐行渐近。 记者走进多地工厂车间,感受到生产一线新意不断。 设备上新——在重庆剑涛铝业有限公司,7条再生铝生产线全速运转。"去年以来,我们对4条生产 线开展技术改造,再生铝产能提升30%。"该公司负责人说,新设备、新技术带来新发展,今年一季度 公司产值同比翻番。 产线升 ...
华创医药周观点:神经介入行业近况更新2025/03/15
华创医药组公众平台· 2025-03-15 06:44
证券研究报告|医药生物|2025年3月15日 www.hczq.com ERA | 01 | 行情回顾 | | --- | --- | | 02 | 板块观点和投资组合 | | 03 | 行业和个股事件 | 神经介入行业近况更新 本周专题联系人:李婵娟 张良龙 | 华创医药团队: | | | --- | --- | | 首席分析师 郑辰 | 执业编号:S0360520110002 邮箱:zhengchen@hcyjs.com | | 联席首席分析师 刘浩 | 执业编号:S0360520120002 邮箱:liuhao@hcyjs.com | | 医疗器械组组长 李婵娟 | 执业编号:S0360520110004 邮箱:lichanjuan@hcyjs.com | | 中药和流通组组长 高初蕾 | 执业编号:S0360524070002 邮箱:gaochulei@hcyjs.com | | 分析师 万梦蝶 | 执业编号:S0360523080008 邮箱:wanmengdie@hcyjs.com | | 分析师 王宏雨 | 执业编号:S0360523080006 邮箱:wanghongyu@hcyj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