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质生产力
icon
Search documents
构建ESG体系 赋能新质发展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和"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从"量的积累"向"质 的跃升"加速转变。在这一进程中,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载体,其社会责任的践行不仅是响应国家 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更是企业自身实现可持续增长、构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支撑。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全面擘画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增强绿色发 展动能、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宏伟图景。在坚持高质量发展方面,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 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基于此,与新发展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五大要素高度契合的ESG(环境、社会与治理)理念,也从"可选议题"变为了"必答题"。 令人欣喜的是,国内众多优秀企业主动肩负起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构建ESG发展 体系,自觉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企业战略、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实现了经济责任、政治责任 和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共同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在此背景下,为凝聚政产学研各界共识,搭建社会责任实践经验交流平台,探索新发展阶段企业社会责 任的创新路径,加快构建ESG体系。11月14 ...
菜百股份:践行国企担当,淬炼心比金纯
作为商务部首批命名的"中华老字号"与沪市主板上市的国有控股企业,北京菜市口百货股份有限公司 (股票简称:菜百股份,股票代码:605599)始终承载着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重使命。上市数载,菜 百股份不仅以稳健业绩回馈投资者,更将"心比金纯"的核心价值观熔铸于企业发展的血脉之中,在创新 实践中塑造责任品牌,于时代浪潮中勇担国企重任。从公益模式的迭代升级,到ESG(环境、社会、公 司治理)理念的深度融入;从文化传承的匠心独运,到数字绿色的转型探索,菜百股份正以一系列扎实 举措,诠释着国有控股上市企业的责任内涵与发展韧性,让"金字招牌"在服务国家战略、增进民生福祉 中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夯实发展根基 面对国家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布局,菜百股份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 术深度融入运营管理全链条。在电商领域引入自动化设备,大幅提升分拣、发货效率;在线下门店布局 自主设计研发的智能售卖机,实现便捷高效的"一站式"购物。尤为突出的是,数字孪生系统的运用,使 企业能够对线上业务的发货、库存、销量、客群画像等进行精准把控与实时优化,为精准营销、库存管 理和战略决策提供了强大数据支撑。数字员工、AI辅助设 ...
擘画十五五 北京怎么干
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党组书记、主任 张继红: 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深化经济和公共服务领域改革,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发展 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持续增强发展动力。 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 杨秀玲: 我们将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全会精神上来,锚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方向,发挥改革 的关键一招作用,奋力开创首都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市发改委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推动民营经济相关立法,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促进各种所有制经 济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加快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主动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发挥首都服 务全国、链接国际的市场作用;坚持以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为导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迭代 升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制度完善向行为完善延伸,让服务更有温度、办事更有速度、政策更有力度。 本报记者 曹政 科技创新 加快提升科技创新中心发展能级。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中关村世界领先科技园区。 打造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发展壮大高精尖产业,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扎实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高水 平建设"数智北京"。 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书记、局长 姜广智: ...
今日视点:中国资本市场向全球投资者抛出“共赢邀约”
Zheng Quan Ri Bao· 2025-11-17 22:40
中国资本市场以制度型开放的坚定态度,传递可预期的信心,让投资者"来得放心"。 这体现在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举措上:全面取消证券基金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外资机构在经营 范围和监管要求上实现"国民待遇";持续优化互联互通机制,进一步畅通沪深港通、债券通、互换通等 渠道,便利内外资跨境投资;丰富多元化金融产品,发展股指期货、期权等风险管理工具,满足全球投 资者多元化的资产配置与风险对冲需求。正是这些务实的制度安排,扎实筑牢了全球投资者长期看好中 国、投资中国的信心根基。 中国资本市场以市场生态的全方位重塑,夯实可承载的基础,让投资者"留得安心"。 ■ 邢萌 进入11月份,中国资本市场密集开展了一系列高质量国际交流活动,向全球投资者抛出共赢发展的"橄 榄枝"。近日,证监会主席吴清访问法国、巴西金融监管部门并与国际机构投资者代表座谈,上交所成 功举办2025年上交所国际投资者大会,深交所顺利举行2025年第4期"投资中国新机遇"——深市上市公 司香港路演交流会。这一系列活动,宣传了中国资本市场投资机遇,邀请全球投资者携手共赢。 在全球经济面临复杂挑战与不确定性的当下,中国资本市场仍以坚定的开放姿态,向全球投资者伸出 ...
强化AI技术优势与产业根基深度耦合
Jing Ji Ri Bao· 2025-11-17 22:24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 业创新深度融合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精准把握了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当 前,人工智能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成效,直接关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更是我国在全球竞争中筑牢 优势的关键支撑。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实践图景,正展现出鲜明的场景驱动特征。与一些发达国家偏重 基础模型研发不同,我国的技术落地深深扎根于全球最完整的工业体系和超大规模市场的沃土中,形成 了"技术突破—产业升级—经济跃升"的良性循环。在制造业腹地,工业视觉质检已从"尝鲜"走向"必 需"。在青岛港等现代化港口,智能调度系统如同无形"指挥官",通过人工智能算法统筹岸桥、轨道 吊、集卡的高效协同作业,整体装卸效率大幅提升,成为智慧物流的全球标杆。在广袤田野,农业无人 机搭载智能感知系统,实现农药、肥料变量施用,节省大量投入成本的同时有效减少环境污染。据中国 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24年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9000亿元,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5000家。 人工智能安全治理也不容忽视。加快制定适配人工智能发展规律的法规、伦理准则 ...
聚焦服务硬科技 资本市场包容性改革激活创新全链条
● 本报记者 昝秀丽 宇树科技日前完成IPO辅导工作,为机器人赛道资本化按下加速键,释放出资本市场加码支持科技创新 的最新信号。 今年以来,科创板"1+6"改革、债券市场"科技板"、"并购六条"配套举措等标志性政策密集落地,显著 提升了资本市场制度的包容性与适应性。 德勤预计,在政策持续支持下,科技、新能源等行业的新发行上市企业将继续成为A股市场关注热点。 债券市场亦稳步推进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加强对重大战略、关键领域的优质服务。债券市场"科技 板"正式落地以来,发行规模稳步扩大。作为投资者便捷参与科创债市场的工具,科创债ETF也迎来配 置窗口期。 国金证券首席资产配置官、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尹睿哲认为,当前科创债市场呈现三大趋势:发行端政 策红利持续释放,推动规模扩容;交易端流动性改善与机构参与度提升形成正向循环;在收益率下行与 利差分化过程中孕育结构性机会。 "随着科创债支持政策进一步落地,叠加债市整体环境向好等因素的影响,科创债有望成为信用债市场 的重要增长极。"尹睿哲说。 更多创新金融工具多点开花。日前,首单兼具股债属性的科创可转债获批。11月7日,新三板挂牌企业 钢研功能公告称,公司获批面向专业投资者 ...
把握“投资于人”的丰富意蕴(连线评论员)
Ren Min Ri Bao· 2025-11-17 22:01
对话人: 李 拯 本报评论员 田 轩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 李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把'投资于物'同'投资 于人'紧密结合起来"。"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 合"。从投资角度来看,投资于人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与投资于物有何不同? 田轩:投资于人本质上是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资源更多投向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教育 投资、健康投资、社会保障与福利投资、就业创业支持投资等方面。 从"物"到"人",主要变化体现在几点:从投资对象与价值形态看,投资于人以劳动者为对象,形成无形 的人力资本,价值衡量多元复杂;从回报周期看,投资于人是长期过程,回报相对滞后但持久稳定;从 社会效应看,人力资本具有自我增值和适应能力,投资于人具有广泛社会效应和正外部性,能够有效提 升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效益。 李拯:明确提出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这背后是发展思路和宏观经济治理的深刻调整,主要体 现在哪些方面? 田轩:体现为三个方面的深刻调整。增长动力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投资于物依赖物质要素投入, 投资于人则注重提升人力资源素质,更多 ...
从“四本账”说说消费和浪费
Ren Min Ri Bao· 2025-11-17 22:01
Core Insights - The articl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encouraging consumption while opposing waste,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a balanced approach to economic growth and sustainability [1][6]. Group 1: Consumer Behavior and Economic Growth -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case of a drone enthusiast who, taking advantage of a trade-in policy, invested in a drone setup, reflecting a shift towards effective demand and quality supply in the consumer market [2]. - The growth of the civil drone industry in China is noted as a significant contributor to the low-altitude economy, creating new job opportunities and promoting high-quality employment [2]. - The article stresses that encouraging consumption and opposing waste leads to more effective growth, aligning with sustainable economic development [2]. Group 2: Green Consumption - A case study of an electric vehicle owner illustrates the benefits of green consumption, where participation in a vehicle-to-grid program can yield financial returns while reducing carbon emissions [3]. - The shift towards green products is highlighted, with policies supporting green consumption becoming increasingly influential in consumer choices [3]. -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opposing waste is not about reducing consumption but about enhancing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meeting the growing demands for better living standards [3]. Group 3: Cultural Consumption - The article highlights the rising trend of cultural consumption, with increased attendance at performances and events, indicating a shift in consumer preferences towards experiences rather than material goods [4]. - The growth in ticket sales and cultural events reflects a change in consumer behavior, where value is placed on quality experiences [4]. - The integration of culture and commerce is seen as a new landscape for consumption, fostering regional development and enhancing local brands [4]. Group 4: Government Spending and Social Welfare - The article presents a case of local government spending in Zhejiang, where a significant portion of the budget is allocated to social welfare rather than extravagant expenditures, reflecting a commitment to improving citizens' lives [5]. - The increase in social spending by 21.1% year-on-year indicates a focus on investing in people and enhancing public welfare [5]. - The government's approach to fiscal responsibility is framed as a means to build public trust and ensure that resources are directed towards meaningful social initiatives [5].
数智化赋能 培育竞争新优势(专家点评)
Ren Min Ri Bao· 2025-11-17 21:51
展望"十五五",继续推动传统产业优化提升与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双轮驱动,要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 势,奋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要强化"四链"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创新型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统 筹发展和安全,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与安全水平。 (作者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本报记者姚雪青采访整理) 接线用上机器人,百年纺织企业无锡一棉焕发新活力;3D打印火箭"心脏",新兴产业深蓝航天掌握"独 门绝技"。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才能抢抓新 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历史机遇,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借智焕新,筑牢传统产业根基。传统产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基本盘",其破局之道在于智改数转:积 极推动设备换芯、机器换人、生产换线,实现产业提质升级。破局之要在于绿色发展:通过推广节能技 术、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供应链,实现可持续发展。破局之策在于融合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 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鼓励企业向"产品+服务+解决方案"综合服务商转型,培 育竞争新优势。 完善生态,打造新兴产业高地。新兴产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的 ...
24项举措激发万亿化妆品市场新活力
《意见》围绕五个方面提出24项改革措施,通过鼓励创新、优化注册备案管理、强化全链条风险防控、 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推动监管与国际接轨,进一步筑牢化妆品质量安全底线,培育新质生产力,助推 化妆品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支持产业创新方面,《意见》提出,支持化妆品原料技术创新。化妆品原料是产品安全与功效的核心 基础,原料创新水平直接决定了产业发展的质量与高度。为激发原料创新活力,国家药监局于今年初出 台了《支持化妆品原料创新若干规定》,推出支持原料研发与注册备案的9条措施。 在此基础上,《意见》进一步提出优化方案:完善新原料分类管理与技术评价体系,探索建立符合国 情、对接国际的原料命名规则;加强标准引领,重点围绕使用频率高、安全风险突出以及中国特色植物 资源等类别原料推动标准制定;构建研发审评协同机制,对符合条件的新原料提供"早期介入、过程指 导、动态优化"的全流程服务,提升研发与申报质量。 考虑行业发展实际,《意见》提出,国家药监局将对新功效化妆品设置专门审评通道,实施即报即审, 并建立新功效化妆品注册申报前置咨询机制,在加强对企业服务指导的同时,优化审评审批程序,着力 适应社会消费新需求和行业发展新趋势。在此基础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