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

Search documents
商务部等五部门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
证券时报· 2025-06-03 10:10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组织开展2025年新能源 汽车下乡活动。 选取一批新能源汽车推广比例不高、市场潜力较大的典型县域城市,举行若干场专场活动;以此为中心辐 射周边乡镇,结合地区特点开展若干场特色活动。与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试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 一体化"试点等工作形成协同效应,推动优质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鼓励各类新能源汽车生产、销售、金 融、充换电及售后服务等领域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结合以旧换新、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等政策工具,定 制"购车优惠+用能支持+服务保障"一体化促销方案,健全覆盖购车、用车、养车全周期售后服务网络 。 全文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商务部办公厅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 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农牧)厅(局、 委)、商务主管部门、能源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全面振兴和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加快补齐乡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消 费使用短板,构建绿色低碳、智能安全的乡村居民出行体系,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 ...
记者手记: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勇担重任
Xin Hua She· 2025-05-31 15:18
新华社北京5月31日电 记者手记:在科技强国建设中勇担重任 新华社记者张泉 "要以'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定力,夯实基础研究根基""在勇担科技报国使命中做'破题者'和'解题者'""不 仅要传授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创造知识的能力"…… 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70周年之际,系列座谈、研讨相关活动陆续开展,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话语掷地 有声、令人振奋。 中国科学院学部是"院士之家",70年来共产生1560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作为科技工作者的优秀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解决了一系列重大科技问题,突破了 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两弹一星"、载人航天、高温超导等领域的重大突破,背后都有中国科学院院士 的重要贡献。 年逾八旬,李德仁院士仍在带领团队建设通信、导航、遥感一体化的"东方慧眼"智能遥感卫星星座;带 领团队发现界面高温超导、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薛其坤院士从未停下脚步,今年他和团队又在 镍基高温超导研究中取得原创性突破。 "要勇于挑战科技前沿的'无人区',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瓶颈。"薛其坤说。 中国科学院学部还是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863计划"的制定、国家科学基金制度的建 立、中 ...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的意见
Xin Hua She· 2025-05-29 09:18
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推进碳排放权、用水权、排污权等市场化交易,是提升资源环境要 素利用效率的关键举措。为深化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 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 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 基调,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坚持问题导向、分类施策,坚持目标导向、协同推进,坚持循序渐 进、防范风险,建立健全资源环境要素配额分配、市场交易、监督管理等制度,完善资源环境要素交易 市场,健全权责清晰、运行顺畅、协同高效的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促进资源环境要素支持发 展新质生产力,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碳排放权、用水权交易制度基本完善,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健全,节能市场化 机制更加健全,资源环境要素交易市场更加活跃、价格形成机制更加健全,推动资源环境要素畅通流 动、高效配置,充分释放市场潜力,对实现相关资源环境目标的支撑作用有效增强。 二、完善资源环境要素配额 ...
鹏鹞环保(300664) - 300664鹏鹞环保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28
2025-05-28 14:30
中国的 SAF 政策相比之下完全以鼓励性政策为主,并未对燃料供 应商或航空公司提出掺混比例的要求,也尚未发布明确的 SAF 发展时 间线。不过,多个政策已表明政府将 SAF 作为航空业脱碳战略的重 要一环,也传递了对 SAF 产业发展的积极支持态度。一方面,中国在 2021 年发布了《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将航空业纳入碳市场 重点碳排放行业名单中,大力推进先进生物航煤、SAF 等替代燃料。 答:欧盟对于发展 SAF 产业颇为积极,在提出了 2050 年实现碳 中和的目标后,欧盟随即在 2020 年提出了欧洲绿色新政(European Green Deal)长期发展战略。在此战略下,欧盟在过去几年中围绕该 产业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来支持航空业碳减排,统称为"The EU fit for 55 package ",这里的 55 是指欧盟在欧洲气候法中的规定: 到2030年前实现欧盟温室气体净排放量与1990年相比至少减少 55% 的中期目标。其中,对 SAF 产业影响较大的政策如下: 1、欧洲碳排放交易体系(EU Emissions Trading System, EU ETS) 的改革提案。 2、Re ...
钜泉科技: 关于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报问询函中有关财务会计问题的专项说明
Zheng Quan Zhi Xing· 2025-05-28 12:14
关于钜泉光电科技(上海 )股份有限公司 专项说明 容诚专字2025200Z0701号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中 国· 北 京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总所: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 22 号 TEL:010-6600 1391 FAX:010-6600 1392 E-mail:bj@rsmchina.com.cn 关于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https://www.rsm.global/china/ 容诚专字2025200Z0701号 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公司管理部: 根据贵部下发的《关于钜泉光电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2024 年年度报 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上证科创公函【2025】0111 号)(以下简称"问询 函")的相关要求,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以下简称"我们"、 "年 审会计师")对问询函中提到的需要年审会计师说明或发表意见的问题进行了认 真核查。现做专项说明如下: (回复中部分合计数与各项目直接相加之和可能存在尾数差异,这些差异是 由四舍五入造成的。由于涉及商业敏感信息,公司申请对客户名称等信息采取脱 密处理的方式进行披露。) 问询函问题 1、 ...
中电工程 矢志能源报国 书写发展新篇
Sou Hu Cai Jing· 2025-05-28 00:26
中电工程 矢志能源报国 书写发展新篇 《人民日报》(2025年05月28日第 08 版) 数据显示,75年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85万千瓦,到2024年的33.5亿千 瓦,增长超1800倍;全社会用电量从43亿千瓦时攀升至9.85万亿千瓦时,增幅逾2200倍;电网规模实现 跨越式发展——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总长突破240万公里,特高压输电技术持续领跑全球,中国连续 多年稳居全球发电装机容量、电网规模、清洁能源投资规模榜首。这份亮眼答卷的背后,凝聚着几代电 力工作者的智慧与汗水。 今年是新中国电力规划设计行业诞生75周年。勇担能源报国使命,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有限公司(简 称"中电工程")与能源电力发展同频共振、砥砺同行。从成立初期的艰难起步,到"双碳"目标下的全球 领跑,一代代建设者接续奋斗,中电工程实现了从追赶、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助力我国建成世界 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电力能源体系,用"中国标准""中国方案"为世界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 能。 创业:探路电力规划设计 东北电力设计院是中电工程的子公司,1950年5月28日,其前身东北电业管理局设计处成立,新中国首 个专业 ...
国网英大(600517):深度报告:“金融+制造”双主业驱动,有望受益电网投资加速
ZHESHANG SECURITIES· 2025-05-27 11:24
证券研究报告 | 公司深度 | 多元金融 国网英大(600517) 报告日期:2025 年 05 月 27 日 "金融+制造"双主业驱动,有望受益电网投资加速 ——国网英大深度报告 投资要点 ❑ 国家电网下属子公司,增资扩股布局多元金融 公司是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子公司,同时也是国家电网孙公司。公司前身为上 海置信电气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 2月完成重大资产重组,注入信托、证券、期 货等金融业务。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2.88亿元,同比增长 3.60%,归属 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5.74 亿元,同比增长 15.39%。2024年,英大信托、英 大证券、英大碳资产、置信电气净利润分别为 17.8、1.8、0.1、1.5 亿元。 ❑ 碳资产:碳市场运行框架逐步建立,公司碳资产业务有望持续高增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和窗口期,随着碳市场建设顶层设计加速完善,市场 交易量价齐升。英大碳资产成立于 2013 年 11 月,2021 年 1 月划归英大股份直接 管理,是国网公司系统内唯一的专业碳资产管理公司。公司基本业务做优夯实, 持续培育新兴业务。2024 年英大碳资产实现营业收入 0.70 亿 ...
《协同实现森林修复的多重效益:中国政策法规体系的现状与挑战》补充材料
绿色和平组织· 2025-05-21 23:50
Investment Rating - The report provides a positive investment rating for the industry, indicating strong growth potential and favorable market conditions [1]. Core Insights - The industry is expected to benefit from recent legislative changes aimed at enhancing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resource management, which will drive investment opportunities [2][3]. - The implementation of various environmental laws and policies, such as the Forest Law and the Wetland Protection Law, is anticipated to create a more structured and supportiv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for industry players [4][5]. - The focus on carbon neutrality and ecological restoration initiatives is likely to open new avenues for investment, particularly in green technologies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s [6][7]. Summary by Relevant Sections Legislative Framework - The report highlights key laws and policies that have been enacted, including the Forest Law (2019), Land Management Law (2019), and the Yangtze River Protection Law (2020), which collectively aim to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2][3]. - Recent policies, such as the 2030 Carbon Peak Action Plan, emphasize the government's commitment to achieving sustainability goals, which will impact industry operations and investment strategies [4][5]. Market Opportunities - The industry is poised for growth due to increased government funding and support for ecological projects, as outlined in various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s [6][7].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market-oriente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s expected to incentivize private sector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efforts [8]. Challenges and Considerations - While the regulatory environment is becoming more favorable, companies must navigate the complexities of compliance with new laws and policies, which may require adjustments in operational strategies [2][3]. - The report suggests that companies focusing on innovation and sustainable practices will be better positioned to capitalize on emerging opportunities in the market [4][5].
能耗限额强制性国标实施,相关市场影响几何?
Qi Huo Ri Bao· 2025-05-21 23:09
《炼化行业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GB 30251—2024)等13项能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今年5月1 日起正式实施,这批标准涵盖化工、煤炭、采矿、造纸等多个国民经济重要产业。市场人士认为,投资 者应密切关注政策落地的节奏和终端需求的变化,在行业变革中捕捉结构性投资机会。 钢铁行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增强企业竞争力 中银期货研究所黑色首席研究员吕肖华认为,能耗限额强制性国标的实施,将对钢铁行业产生利好。目 前,钢铁行业供应过剩、需求疲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能耗限额强制性国 标的实施,一是可以淘汰部分能效水平低、能耗高的落后产能,如《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25年版)》 明确规定,400立方米及以下炼铁高炉、30吨及以下炼钢转炉等落后设备将被强制淘汰。二是规定新建 和改扩建钢铁项目的能效水平必须达到准入值,可以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推动行业向高端化、绿色化发 展。企业为达到先进值或准入值标准,会加大对节能技术研发的投入,促进技术升级与创新。三是推动 钢铁企业兼并重组,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并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能耗限额强制性国标的实施抬高了产能投资门槛,中长期也抬升 ...
新型电力系统提速,城市绿色转型驶入“快车道”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21 11:46
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表示,近年来,中国顺应全球能源发展大势,立足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四个革 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系统性部署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等系列重大战略任务,走出了一条符合 中国国情适应时代要求的能源转型之路。能源转型是一个艰巨复杂的长期过程,需要世界各国相互尊重、求同存异、扩大共 识、相向而行。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与各国一道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持续加强能源政策沟通协调, 携手开展能源科技创新合作,形成互利互惠务实合作成果。 作为能源电力转型的主力军,各大电力企业正积极推动新型电力系统的构建与发展。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张智刚指出,积极应 对气候变化挑战,加快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与传统的电力系统相比,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更具挑战 性和复杂性。应重点统筹好发展和安全,重构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完善经济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雷椰 实习生刘宇博 北京报道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5月19至20日,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5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在京举行。论坛以"新型电力系统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