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制药

Search documents
马化腾投的仨博士,干到190亿了
创业家· 2025-05-31 10:15
以下文章来源于21世纪商业评论 ,作者何己派 21世纪商业评论 . 《21世纪商业评论》敏感于一切商业新知、商业产品、商业模式和商业英雄,敏感于新公司的新玩意、老公司 的新改造、旧话题的新表达、老商业的新颠覆,为您提供最新鲜实用的商业养分。 研发药物,大笔融资。 来源:21世纪商业评论 记者:何己派 编辑:鄢子为 三位麻省理工的博士,延迟现金到账的时间。 5月26日,晶泰科技发布公告,联合创始人温书豪、马健及赖力鹏博士,自愿延长所持股票禁售期一 年。 原本,三人在6月中旬就可套现,尝到财务自由的甜头;现在其承诺,到2026年6月12日止,不会出 售手头股票。 | THE OF THE FOR TH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姓名 | 职务 | 任职日期 | 性别 | 出生年份 | 年龄 | 最新薪酬(万元) | 最新持股数(万股) | | > 温书豪 | 董事长,执行董事 | 2023-11-27 | | 1982 | 43 | 4,910.40 | 80,993.85 | | ■> 蒋一律 | 执 ...
ASCO年会上的“较量”:中国创新药企全方位出击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5-30 11:51
创新药:爆款,突围,与自证 编者按:创新药行业正迎来政策扶持、产业升级与业绩回暖的"三重共振",资本市场估值逻辑加速重 构,传统评估方式已难适用。21世纪经济报道将持续聚焦行业热点——从BD交易模式到全球化竞争策 略,从高估值背后的风险到政策波动的应对,推出系列报道专题《创新药:爆款,突围,与自证》,深 入解读创新药企如何在变革中穿越周期,重塑价值坐标,定义行业新未来。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韩利明上海报道 当地时间5月30日至6月3日,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在美国芝加哥举行,汇聚全球肿 瘤领域顶尖智慧。 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学术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的临床肿瘤学会议之一,ASCO年会也见证了中国肿瘤 学研究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本届年会,中国专家的发言数量再创新高,共有71项原创性研究成果入 选口头发言环节(Oral Abstract Session),其中有11项研究将以重磅研究(LBA)形式公布。 恒瑞医药、信达生物、荣昌生物、正大天晴、科伦博泰等均有新药研究入选。其中,恒瑞医药官微4月 底披露信息显示,已确定有69项研究入选本次会议,其中创新药研究67项。包括4项口头报告、5项快速 口头 ...
皓元医药(688131)每日收评(05-28)
He Xun Cai Jing· 2025-05-28 08:57
皓元医药688131 时间: 2025年5月28日星期三 5日主力成本 39.34 43.98分综合得分 偏弱 趋势方向 主力成本分析 36.75 元 当日主力成本 37.81 元 元 20日主力成本 39.68 元 60日主力成本 周期内涨跌停 过去一年内该股 涨停 2次 跌停 0 次 北向资金数据 | 持股量808.56万股 | 占流通比3.92% | | --- | --- | | 昨日净买入-36.32万股 | 昨日增仓比-0.177% | | 5日增仓比-0.241% | 20日增仓比-0.14% | 技术面分析 39.73 短期压力位 37.26 短期支撑位 41.10 中期压力位 37.26 ★双飞乌鸦★ 行情将见顶回落 资金流数据 2025年05月28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 | 主力资金净流出1059.42万元 | | --- | | 占总成交额-10% | | 超大单净流出341.25万元 | | 大单净流出718.17万元 | | 散户资金净流出99.80万 |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 中期支撑位 股价跌破短期支撑位,短线观望为宜; 股价跌破中期支撑位,中期主力资金做多意愿不强,以观望为 宜 K ...
减重药的这个生意能玩多久?
Hu Xiu· 2025-05-26 09:26
当多靶点药物开始成为主流话题时,产业内的注意力也逐渐转向技术方案背后的消费人群划分。 每一种技术路径,其实都映射着不同人群的需求组合。口服药强调依从性和生活便利性,适配更轻度或 初期管理阶段的患者;长效注射瞄准的是更在意稳定控制的慢性病患者;而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则面向 自费人群或医保以外的广阔市场。这三条路径几乎互斥,决定了产品策略的底层分化。 这种产品层的分野,其实早已在单靶点药物中完成试验。国产仿制药纷纷围绕司美格鲁肽进行改良设 计,利拉鲁肽等初代产品则继续占据低价段市场。多靶点药物也必然走向同样的分层,区别只在于起点 更高,成本更重,风险更大。想打开更大市场,也需要在可靠性为前提的基础上,走出三个各自独立、 但又高度互斥的方向:长效、口服、性价比。 如果说最初的司美格鲁肽是减重药物的"0-1时刻",那么接下来这个市场所面临的问题,已经不是要不 要入局,而是谁能在复杂需求中活下来。而判断一个药物能否"活下来",从来不只是靶点数目的竞争。 多靶点药物表面上像是一场堆叠受体的军备竞赛,实则是对代谢性疾病的系统性干预逻辑的延伸。靶点 越多,干预路径越复杂,疗效预期越高,但代价同样是毒性波动、构象不稳定、免疫原性 ...
医药板块强势崛起 小微盘股分化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5-23 19:32
AI制药(医疗)板块指数日K线图 张大伟 制图 ◎记者 徐蔚 5月23日,A股市场在午市前走势维持强势,但午后主要股指相继回落。截至收盘,上证指数下跌 0.94%,收报3348.37点;深证成指下跌0.85%,收报10132.41点;创业板指下跌1.18%,收报2021.50点。 全市场成交11826亿元,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429亿元。 从板块题材来看,领涨板块集中在医药、汽车产业链和可控核聚变等领域。前期热门的微盘股持续调 整,红利股则冲高回落。不过,仍有部分高位股持续活跃,上演翻倍行情。机构认为,小微盘占优行情 特征或将延续。 医药板块强势爆发 昨日,创新药龙头企业恒瑞医药登陆港交所,在市场热捧下港股股价涨逾25%,推动整个创新药产业链 持续站上风口。A股医药板块逆势大涨,海辰药业、众生药业等涨停,华森制药、诚达药业、红日药业 等跟涨。港股昭衍新药大涨超7%,泰格医药涨超8%。 消息面上,多家创新药企业宣布将在5月30日至6月3日举办的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 上展示创新药物研究成果。此外,受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双抗新药授权合作的消息催化,市场对于国产 创新药出海的预期被放大。 医药魔方N ...
5月17日|财经简报 A股震荡黄金暴跌 国际石油上涨
Sou Hu Cai Jing· 2025-05-17 01:26
以下是2025年5月17日的财经热点整理,涵盖金融市场、政策动态、行业动态等多个领域: --- 一、金融市场动态 1. A股市场震荡调整 - 沪指跌0.4%,深成指跌0.07%,创业板指跌0.19%,成交额缩量至1.09万亿元。物流、美容护理、保 险、白酒板块表现不佳,但个股涨多于跌,超3000只个股上涨,高位股如渝三峡A涨停。 - 黄金暴跌:COMEX黄金期货跌破3200美元/盎司,创近四个月新低,技术面支撑位在3140-3150美元, 空头趋势延续。 2. 美股与汇率市场 - 首套房首付比例降至15%,二套25%,多地成交量回升。南京6月新房认购量环比增长29.8%,二手房 成交创年内新高,价格企稳迹象初现。 - 纳斯达克指数由涨转跌,中概股如哔哩哔哩、唯品会大幅拉升,桥水基金等机构加仓中国资产。 - 美元指数震荡,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加剧,夜盘收报7.2103。 3. 原油与能源 - 国内油价将大幅下调,92号汽油、0号柴油进入"6元时代",98号汽油进入"8元时代"。 - 国际油价受中美关税调整影响,中国至美国集装箱运价激增277%,美西海岸40英尺标箱费用涨至3500 美元。 --- 二、政策与经济 ...
康弘药业(002773) - 2025年5月15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5 09:54
证券代码:002773 证券简称:康弘药业 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2 1 / 12 投资者关系活动 类别 □特定对象调研 □分析师会议 □媒体采访 ☑业绩说明会 □新闻发布会 □路演活动 □现场参观 □其他 电话会议 活动参与人员 投资者网上提问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董事长 柯尊洪 董事、总裁 柯潇 董事、副总裁 钟建荣 董事、副总裁 殷劲群 独立董事 周德敏 独立董事 邓宏光 独立董事 许楠 副总裁、财务总监 钟建军 副总裁 徐燕华 董事会秘书 邓康 时间 2025 年 5 月 15 日 (周四) 15:00-17:00 地点 公司通过全景网"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https://ir.p5w.net) 采用网络远程的方式召开业绩说明会 形式 书面 交流内容及具体 问答记录 公司就投资者在本次说明会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复: 1.问:柯潇总您好!KH631和KH658作为贵司眼科基因治疗 领域的核心管线,目前临床试验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是否达 到预期?KH631临床数据是否有望在2025年5月美国ARVO会议上 披露? 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KH631和K ...
拉脱维亚人,20多岁实现财务自由,又在中国干出一个IPO
创业邦· 2025-05-15 03:11
「IPO全观察」 栏目聚焦首次公开募股公司,报道企业家创业经历与成功故事,剖析公司商业模式和 经营业绩,并揭秘VC、CVC等各方资本力量对公司的投资加持。 作者丨薛皓皓 编辑丨关雎 图源丨Midjourney 日前,英矽智能第三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冲刺IPO。3个月前,公司完成过一轮1亿美元E轮融资,投 后估值超13亿美元,跻身独角兽行列。 英矽智能是一家生成式AI驱动的药物研发公司,它通过自建AI药物发现平台Pharma.AI,加速药物研发进 程。目前,公司已经通过Pharma.AI平台产生超过20个IND阶段及临床阶段的管线。 创始人亚历克斯·扎沃隆科夫(Alex Zhavoronkov,以下简称"Alex")出生自拉脱维亚,2014年在美国创办 了英矽智能,后来将总部迁至中国香港。在中国,他找到了中国合伙人任峰,公司也逐渐从一家创新药 的AI软件服务公司,转变为一家AI驱动的创新药企。 公司的发展受到国内外资本加持,不仅有美国本土投资机构A-level Capital,华平投资,和美国以外国际 资本淡马锡、P7,中国国资浦东创投、锡创投,知名CVC药明康德、复星医药,而且还有国内知名投资 机构启明创投 ...
维亚生物20240514
2025-05-14 15:19
Summary of Via Biotechnology Conference Call Company Overview - **Company**: Via Biotechnology - **Industry**: Biotechnology and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Key Points and Arguments AI-Driven Drug Design - Via Biotechnology utilizes an AI drug expert model that combines protein and chemical large language models to enhance structure-based drug design capabilities, particularly in understanding protein-small molecule interactions, significantly accelerating lead compound discovery and optimization [2][3] - The AI-driven drug design process allows for modeling and molecular generation that considers multiple properties such as activity and ADMET, reducing the R&D cycle time by 2-3 times and cutting costs by approximately 50%, outperforming traditional drug design methods [2][6] Antibody Discovery Efficiency - The AI-driven antibody discovery process can complete sequence design in less than a week, reducing the number of tests by 10^7 to 10^8 times and shortening experimental validation periods to 2-3 weeks, thus significantly improving efficiency and data quality [2][7] AI Drug Design Platform - The AI-driven drug design platform includes three modules: V-Sector, V-Orb, and V-Mental, which provide foundational computational chemistry tools, principles of molecular interactions, and generative AI models, respectively. This platform enhances R&D efficiency by 400% with a success rate exceeding 85% [2][8] PCSK9 Molecule Development - Via Biotechnology designed the PCSK9 molecule, which is currently in clinical phase II development by AstraZeneca. Results indicate that patients'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evels reached target ranges, with ADMET data showing an accuracy exceeding 80% compared to platform predictions, validating the AI algorithm's early-stage application value in drug development [2][9] CDMO Business Growth - The CDMO (Contract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Organization) business is progressing steadily, with multiple projects on track for commercialization by the end of 2025 and 2026. Current project capacity utilization has reached over 70%, contributing significantly to revenue and profit growth [4][23][24] Competitive Landscape and Advantages - In the AI pharmaceutical sector, Via Biotechnology's main advantage lies in its deep understanding of mechanisms and a comprehensive platform, which is crucial for integrating drug design and computational technology. The company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mong teams to enhanc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8][19] Geopolitical Factors - The impact of U.S.-China relations and geopolitical factors on Via Biotechnology's business is currently unclear, though potential tariff changes could affect operations. However, the company has not observed significant shifts in customer behavior due to political tensions [20][21] AI's Impact on Business Growth - AI is increasingly recognized for its value in drug development, with many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exploring AI-driven methods. The integration of AI is expected to save time and costs while enhancing project outcomes, leading to significant business growth for Via Biotechnology [22] Project and Client Development - Via Biotechnology is actively pursuing new clients in the CDMO sector, with ongoing discussions with major pharmaceutical companies in Europe to explore commercialization opportunities [27] Overall Business Development - The company is experiencing positive developments across its various business segments, with a strong focus on integrating AI technology to drive further growth and innovation [28]
晶泰控股拟2.5亿元收购四维医学90%股权 标的业绩承诺或低于2024年水平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5-13 23:15
据了解,四维医学成立于2008年,前身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医学信息远程监测研发中心,是一家高科 技企业,目前上海交通大学仍拥有其10%股权。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远程心电图(ECG)诊断服务解决 方案企业,四维医学主要从事心电图、远程超声影像诊断、人工智能远程诊断创新业务等。 公开资料显示,晶泰控股自2015年由三位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家创立后,在AI制药领域不断深耕。 2024年6月公司在港交所上市,构建了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 台。 根据公告,此次收购的对价将以现金方式悉数结清。以四维医学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经审计财务报表 数据来看,2024年公司收入为3961万元,净利润为525万元 。据此计算,此次收购使四维医学全部股权 的市销率为7.0倍,市盈率高达52.9倍。 不过,晶泰控股董事会认为,该交易对价符合与其业务性质相似的五家上市公司的比较数据,公平合 理,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利益。 在业绩承诺方面,长江商报奔腾新闻记者注意到,卖方及担保人向买方承诺,四维医学在截至2025年12 月31日止财政年度来自上海地区项目的主营业务收入不得少于2700万元。尽管这一收入保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