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低碳
icon
Search documents
创业板综编制优化落地 7家基金公司火速申报相关ETF产品
Zheng Quan Ri Bao Wang· 2025-07-11 11:45
样本股质量和指数可投性提升 7月11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及其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公司发布公告,修订创业板综 合指数(以下简称"创业板综"或"创业板综")编制方案,并将于2025年7月25日正式实施。同日,记者从业 内获悉,鹏华基金、银华基金、博时基金、建信基金、华宝基金、招商基金和东财基金等7家基金公司 火速上报创业板综相关ETF。 据悉,创业板综发布于2010年8月份,选取在创业板上市的全部股票作为样本股,反映创业板市场总体 走势。指数平稳运行近十五年,呈现出长期收益表现优良、行业分布均衡、成长性突出、个股权重相对 分散等特征,为投资者分享中国创新创业企业发展成果提供便捷投资工具。 此次修订则是充分听取市场意见建议,吸收借鉴近年来国内外宽基指数编制创新理念,以强化指数表征 作用,提升指数可投资性,更好满足资金配置需求。 多家基金公司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创业板综作为覆盖创业板全部上市公司的宽基指数,能完整反 映板块整体走势,具有行业分布均衡、成长梯队完整、历史表现较好等优势,且随着编制机制优化,引 入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和ESG负面剔除机制,有效提升了成份股质量、降低了尾部风险,投资价值 ...
中非经贸株洲陆港合作宣言发布
Yang Guang Wang· 2025-06-17 08:45
宣言承诺,构建物流、商贸、产业协同发展的现代化体系,全面提升中非经贸株洲陆港的服务能力。加强物流体 系升级,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打造贯通中国内陆、联通非洲大陆的物流主通道。加强商 贸体系创新,推动中非货品双向流通,形成中非优品贸易生态圈。加强产业体系融合,将中非经贸株洲陆港建成 具有全球优势的中非合作枢纽与产业聚集高地。 6月13日,在湖南省株洲市举办的2025中非经贸株洲陆港合作交流活动上,发布了2025中非经贸株洲陆港合作宣 言。 宣言指出,株洲市作为中国内陆地区重要铁路运输交通枢纽,经过三年多来的努力,已经率先建立中国内陆直通 非洲大陆的货物运输大通道,为中非经贸深化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推动基础设施联通、经济贸易畅通、产业发展 融通,致力打造中非经贸株洲陆港,是服务和融入中非共建"一带一路"、助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建设、构 建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举措。 宣言坚信,中非经贸株洲陆港作为"一带一路"对非合作新支点,必将有力推动中非双方更高水平开放,有力服务 中非经贸深度融合,让更多"中国制造"更便捷地走进非洲市场,让更多"非洲好物"更高效地惠及中国消费者,实 现双向赋能、互利共赢。 ...
广东省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出台:明确基金可不设定内部基准收益率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13:57
广东省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出台: 明确基金可不设定内部基准收益率 广东省财政厅日前印发《广东省政府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办法》明确,政府出资设立基金报同级政府批准。地级以上市、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设立政府投资基 金报省级财政部门备案。县级政府应控制新设政府投资基金,财力较好、具备资源禀赋的县(市、区) 如确需发起设立基金的,报所在地级以上市政府批准。 除上述情形外,各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不得以财政拨款或自有收入新设基金,已经设立的要按照政府 投资基金统一规范管理。 《办法》提出,政府投资基金可采取母子基金或直投项目方式进行投资。子基金原则上以直投项目(含 单项目专项基金)方式进行投资,控制基金层级,防止多层嵌套影响政策目标实现。 基金绩效考核重点关注政策目标综合实现情况,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可不设定内部基准收益率,不以 单个项目或单一年度盈亏作为考核依据,原则上不穿透考核子基金的单个投资项目。 重组专业化整合基本完成 近日,重庆市举行"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打造一流现代企业"新闻发布会。据介绍,重庆市属重点国 企战略性重组专业化整合基本完成。重庆市国资委针对部分市属国企多、散、小、弱等状况,谋划实施 了5个批 ...
2025碳博会今日启幕,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行至关键之年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05 11:05
6月5日,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下称"2025碳博会")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开幕。 作为国内首个以"碳中和"为主题的博览会,2025碳博会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由主题展览、系列论坛、贸易对接三大板块构成,旨在共筑一个 政、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交流平台和创新矩阵。 程梓欣摄 当日下午,碳双控体系建设与地方实践创新平行论坛同步举行,多位专家领导重点介绍了国家碳双控政策导向,以及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制度创 新、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等实践经验。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朱明林在开幕致辞中表示,今年既是"双碳"战略提出的第五年,又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还是"十五 五"规划的谋划之年,更是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的关键之年。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是当下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202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下称《方案》)。 《方案》分3个阶段作出工作部署。第一阶段是当前至2025年,重点是夯基垒台,着力完善地方、行业、企业、产品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升"双 碳"相关计量、统计和监测能力,为"十五五"时期在全国范围实施 ...
吴江将实施三年倍增计划
Su Zhou Ri Bao· 2025-06-04 00:19
Group 1 - The core focus of Wujiang is to achieve the "356" goal of new industrialization, emphasizing high-end textiles, new materials, new gener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igital economy, new energy, and green low-carbon initiatives [1] - Wujiang aims to strengthen its four trillion-level industrial advantages and seize new opportunities in third-generation semiconductor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low-altitude manufacturing [1] - The region has established a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ecosystem involving leading enterprises,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various innovation entities, resulting in the formation of several task-oriented innovation alliances and benchmark incubators [1] Group 2 - Wujiang has cultivated 12 manufacturing champions and 77 national specialized and innovative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leading the city in these categories [1] - The government plans to 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f technology-leading enterprises, unicorns, gazelles, and high-tech enterprises, aiming to exceed 15 national manufacturing champions and 100 specialized "little giant" enterprises [1] -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development is projected to exceed 11 billion yuan, with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nvestments surpassing 18 billion yuan [1] Group 3 - To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hard manufacturing" and "soft manufacturing," Wujiang will implement a three-year plan to double modern service industries, focusing on R&D design, technology finance,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ervices, and certification [2] -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uzhou Bay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is a priority, aiming to transform manufacturing advantages into service industry strengths [2] - Wujiang seeks to create a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cluster for modern service industries [2]
“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产业对接会圆满收官
Sou Hu Cai Jing· 2025-05-26 08:14
2025-05-26 15:00:31 作者:狼叫兽 5月23日,在第九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即将到来之际,"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以下简称"创投会")项目成果发布会暨产业对接会在位于深圳市光明 区新落成的深圳科学技术馆圆满落幕。本场年度盛会以"成果展示+产业推介+资本对接"三位一体模式,汇聚了科技工作者、投资机构、政府代表等多方力 量,共同见证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阶段性成果,推动"产学研金用"深度融合。 五年深耕结硕果:吸引全国创新资源向深圳集聚 自2020年启动以来,"科创中国"创新创业投资大会已连续举办五届,累计征集24864个优质项目,覆盖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新兴产业。 本届大会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绿色低碳&新材料、生物产业、数字经济五大前沿赛道,吸引超80%市外项目参赛,超50项前沿成果集中亮 相。其中北京锐德康科技的"激光质子刀"、埃逻科技的"多模态3D生成式AI模型"等各赛道前沿成果通过沉浸式路演,直观展现科技工作者在各自领域的突 破性进展。 中国科协白家庄办公区党委委员、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诚在致辞中明确表示: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将和深圳市科协继续加强合作 ...
耕好服务业扩大开放的“试验田”(人民时评)
Ren Min Ri Bao· 2025-05-14 22:15
随着越来越多"试点经验"转化为"中国标准",服务业开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要 引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写下生动注脚 服务业扩大开放提速加力,就要瞄准经营主体日常经营、跨境投资等活动的实际需要,打通堵点难点, 释放动力活力。比如,允许外商投资企业再投资免予外汇登记,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允许 具有境外职业资格的金融、绿色低碳等领域符合条件的外籍专业人才在特定区域提供服务,便利境外人 才入出境与从业执业。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深水区开展攻坚,有力破除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的 各种束缚,服务业扩大开放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更多澎湃动力。 既然是试点工作,就要结合试点地区的发展定位和比较优势,既鼓励地方在优势领域先行先试,也引导 地方在具体任务、实施路径等方面开展错位探索,促进创新成果的互补互鉴和系统集成。比如,四川成 都基于科研院所资源和西南区位优势,推出"双千万"激励和优化外商投资环境"20条"措施,吸引跨国企 业设立研发总部;上海自贸试验区则推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将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转化为国内改 革实践。随着越来越多"试点经验"转化为"中国标准",服务业开放成为推动高 ...
北外滩未来五年“长个子”“壮筋骨” 塑造多港并进功能矩阵 促进全球高端要素资源高度集聚高效配置高速增值
Jie Fang Ri Bao· 2025-05-14 01:37
五年来,北外滩以产业集群为重点,厚植区域发展动能,其中航运和金融产业区域贡献超45%。目 前,已集聚港航企业4700余家,运力占全市近七成;集聚各类金融机构2100余家,资产管理规模超8万 亿元,入选上海市首批股权投资集聚区。同时,市区协同,布局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系统上线交易,贡献了全市"双碳"立项标准的三分之二以上。 记者 周楠 "五年来,北外滩累计开竣工重大建设工程46个、总体量超过300万平方米,引进亿元以上重大投资 项目335个、总投资超过3000亿元。"这是记者昨天从北外滩开发建设五周年新闻发布会上获得的信息。 未来五年,北外滩将从建设施工加速期转向塑造核心功能的转型提升期,虹口也将随着经济体量持续扩 大和新旧动能加快转换,进入深度转型的关键阶段。 五年来,北外滩先后建成重大项目23个,共计155万平方米,落地形成了一批标志性规划项目:世 界会客厅,于建党百年之际落成,已成为重要会议会展集聚之地;480米浦西新地标,历时两年完成地 下工程,已破土而出;320米白玉兰广场顶楼观景台开放,可360度尽享魔都风光;北外滩来福士、雅诗 阁国际人才公寓等项目建成开业。 加快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建 ...
前4月北京地区进出口近万亿元 出口创历史同期新高
Sou Hu Cai Jing· 2025-05-13 14:35
北京开放平台持续优化。前4个月,北京自贸区进出口1184.6亿元,其中出口311.4亿元,增长12.1%, 上拉地区出口增速1.8个百分点。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进出口191.5亿元,增长13.4%;大兴机场 综保区进出口26.7亿元,增长50.9%。 北京新兴产业动能增强。前4个月,北京地区汽车制造、绿色低碳、文化等新兴产业增长动能强劲,合 计上拉地区出口整体增速3.6个百分点。汽车、汽车零配件分别出口73.7亿元、84.8亿元,分别增长 51.3%、39.8%;风力发电机组出口11.6亿元,增长66.6%;国潮玩具出口11.8亿元,增长320.6%。(完) 北京民营企业出口加快。前4个月,北京地区民营企业进出口1293.7亿元,占地区进出口总值的13%。 其中,出口486.1亿元,增长35.3%。 北京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占比提升。前4个月,北京地区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6001.3 亿元,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同期,对越南、墨西哥分别进出口141.4亿元、103.6亿元,分 别增长24.8%、28.5%。 中新社北京5月13日电 (记者 徐婧)记者13日从北京海关获悉,今年前 ...
深化长三角与粤港澳合作联动促进区域重大战略融合发展
deco Page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 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重大战略,为区域经济高质 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中,长三角与粤港澳作为中国最具经济活力和开放程度的两大引擎,承担着 引领全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使命。推动长三角与粤港澳两大战略区域深度合作联动,不仅是畅通国内 大循环、联通国际大循环的内在要求,更是我国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塑造发展新优势的战略选择,对于 促进区域间优势互补、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区域合作基础扎实且稳固。根据我们团队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上海市数据局合作并联合 发布的上海与全国城市间区域联动指数,广东省与上海市的区域联动指数排名全国第4位,仅次于江 苏、浙江、北京。其中,深圳、广州与上海合作联动的综合排名在所有城市中分别位于第5和第9。以中 心城市强强合作为依托,长三角与粤港澳区域间联动水平日益增强,珠海、中山、惠州等与上海的联动 指数排名不断提升。2024年,广东省来沪投资占总国内企业来沪投资总额的15.08%,较上年增长 8.85%。其中,深圳与上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