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生产性服务业
icon
Search documents
“杭州搞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为今后发展做谋划”
Hang Zhou Ri Bao· 2025-06-10 03:14
促进会会长戴建平表示:"自成立以来,促进会和市发改委服务业处马不停蹄开展搭机构、建机 制、问诉求、抓谋划、搞培训、促协调一系列'从0到1'的创新性工作,努力搭建党委政府的智库服务平 台和会员企业的合作交流平台,初步打响了促进会品牌。" 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生态、环境和土壤。近日,杭州市 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以下简称"促进会")第一届第二次理事会暨黄奇帆先生报告会在杭州召开。 本次大会通过了《市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内部管理制度》,宣布成立促进会党支部和首批20位专家 组成员,并为杭州市现代服务业研究院和杭州供应链创新专委会授牌。 促进会成立于2025年1月6日,目前拥有603家会员单位,是在杭州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下,由杭 州资本、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12家单位发起成立的地方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促进会603家会员单 位及其下属在杭企业2023年营收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82%,占全市服务业的77%。 "杭州搞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会,很有战略性和前瞻性。"黄奇帆表示,杭州是最早一批将生产性服务 业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的城市。杭州搞生产性服务业,就是为今后10年乃至20年发展做谋划。 生产 ...
吴江将实施三年倍增计划
Su Zhou Ri Bao· 2025-06-04 00:19
为了推动"硬制造"和"软制造"的深度融合,吴江将通过实施现代服务业三年倍增计划,大力发展研 发设计、科技金融、信息技术服务、检验检测认证等生产性服务业,着力推进苏州湾中央商务区建设, 壮大"亿元楼宇"集群,把吴江雄厚的制造业优势转化为服务业发展优势,打造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集 聚区。 近年来,吴江聚焦融合创新,加速向产学研用协同迈进。在政府支持下,龙头企业牵头、科研院所 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组建起一批任务型创新联合体和标杆孵化器,面向全球"揭榜挂帅",带动 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截至目前,全区培育制造业单项冠军12家,列全市第一;国家专 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7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1家,均列全市前列。吴江将加强科技领军企业、 独角兽、瞪羚、高新技术企业梯队培育,力争累计培育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超15个,专精特新"小巨 人"企业突破100家。为此,吴江将推动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投入超110亿元、完成工业技改投资超 180亿元,全年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超90%、万人高价值专利达到35件。 昨天(6月3日),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锚定新型工业 化" ...
安徽省长王清宪: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定制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news flash· 2025-05-30 04:06
安徽省长王清宪: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定制服务、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 加快向价值链高端 攀升 智通财经5月30日电,安徽省长王清宪5月29日上午主持召开省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会议强调,推动先 进制造业和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是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 径。要推动制造业向服务业延伸、传统制造业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大力发展工业设计服务、定制服务、 供应链管理等新业态新模式,以"制造+服务""产品+服务"实现差异化发展,加快向价值链高端攀升。要 统筹技术、资本、人才、政策等,发挥产业联盟、商协会作用,引育优质融合化转型服务商,拓展"两 业融合"多元化应用场景,营造制造与服务共生共荣的良好生态。 ...
中国金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十五五”时期将更加重视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Zheng Quan Shi Bao· 2025-05-27 19:35
以"打造资本强引擎,赋能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八届(2025)西湖大会5月21日在杭州举行。中国金 融40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在发表主旨演讲时表示,生产性服务业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 土壤和生态环境,是工业制造技术进步的重要支撑。未来,生产性服务业将出现集群化发展趋势,与制 造业集群相结合,并形成规模效应和协同创新。预计"十五五"时期,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将提上重 要议事日程。 在当今的经济格局中,生产性服务业对产品附加值的贡献极为关键。黄奇帆表示,无论是高端装备还是 电子产品,硬件成本仅占总价值的一半左右,另一半价值来自生产性服务业嵌入的服务价值。高端产品 的核心竞争力,正是源于生产性服务业的深度嵌入。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贸易强国不仅要优化货物贸易,更要提升服务贸易水 平。只有成为服务贸易强国,才能真正成为贸易强国。这充分体现了生产性服务业及服务贸易在国家发 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黄奇帆表示。 随着制造业转型升级加速,"中国智造"迅速崛起。黄奇帆表示,经过过去十几年的发展,中国制造十大 领域有相当大的一批产品,实现了全球"领跑"或和发达国家"并跑"。新质生产力将成为"十 ...
民营经济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Jing Ji Ri Bao· 2025-05-24 13:44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民营企业"走出去"的竞争力。目前,我国制造业实力雄厚,以智能网联新 能源汽车为代表的中国制造优势不仅体现在价格方面,也在新的技术应用、消费者体验等方面走到了世 界前列。本土的生产性服务业仍需加强,尤其是要培育更多能够引导民营企业洞悉产业发展规律、制定 科学全球战略、开展海外投资与运营的服务业企业。在这方面,还需下一番功夫。 总结近年来我国支持民营经济的政策,主要体现为三方面:一是加强保障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权 利,加快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二是完善市场机制,降低民营企业使用各种生产要素的成本,尤其是着 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三是加强对涉及民营企业的地方管理部门越权、滥权等行为的治理,大幅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各种新形势、新趋势对民营经济发展产生影响。国际上个别国家 的逆全球化政策加剧了经济环境动荡,增加了民营企业的投资、运营、出口风险。智能化生产在推动效 率提升的同时,也使不少没有能力进行智能化改造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进退两难。个别地方依然 存在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以及拖欠民营企业货款等行为,损害民营企业权益。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 ...
浙江两千亿级贸易商信披违规被警示,误判形势还是心存侥幸?
Hua Xia Shi Bao· 2025-05-22 13:29
对高管出示警示函 上述几项会计处理涉及浙商中拓的三个客户:宁夏晟晏实业集团能源循环经济有限公司(下称"宁夏晟晏")、宁夏 翼通实业有限公司(下称"宁夏翼通")和江苏德龙镍业有限公司及其部分关联公司(下称"江苏德龙系")。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未来 北京报道 因为会计政策"失算",浙商中拓(000906.SZ)遇上麻烦。 近日,浙商中拓(000906.SZ)被浙江证监局下发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对公司董事长袁仁军、总经理李文明、财 务总监邓朱明、董事会秘书雷邦景分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 原因是公司部分客户已经破产或成为失信被执行人,但浙商中拓没有使用正确的方法计提信用减值损失,此外公 司还将一笔应收款计成了预付款。以上影响了公司信披准确性。根据其解释,公司对部分客户情况有误判。浙商 中拓年均近2000亿元的交易额产生了近60亿元的应收账款,虽然占比不高,但足以对公司净利润产生影响。 针对上述事件,《华夏时报》记者向浙商中拓品牌部门和董秘办分别发送了采访提纲并表达了采访意愿,但截至 发稿之日尚未收到回复。 康德智库专家、北京君托律师事务 ...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2 07:40
摘要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 ...
热点思考 | 消费困局的“盲点”?(申万宏观·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21 14:04
摘要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可选商品恢 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有酬劳 动时间增加2小时。 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中商品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可通过 网购实现,而服务消费具有及时性特点、高度依赖闲暇时间。但近年工作时间拉长对闲暇时间形成挤 占,2023年全体居民日均有酬劳动时间为6小时23分、较2018年增加119分钟。 工作时间拉长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但法定休假天数偏少。 相比海外,2023年我国城镇居民周 均工作时间增加至48.7小时,显著高于日本(32.6小时)、韩国(36.6小时);导致居民消费更多向假期集中, 测 ...
见微知著系列专题之六:消费困局的“盲点”?
宏 观 研 究 见微知著系列 国 内 经 济 证券分析师 赵伟 A0230524070010 zhaowei@swsresearch.com 屠强 A0230521070002 tuqiang@swsresearch.com 研究支持 耿佩璇 A0230124080003 gengpx@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屠强 (8621)23297818× tuqiang@swsresearch.com ⚫ 一问:被忽视的服务消费修复症结?除收入影响外,闲暇时间减少或是更主要的消费掣肘。 相比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恢复偏慢;剔除收入与疫情影响后,服务消费倾向也明显低于历史趋势。 2024 年,疫情对消费场景的约束消退,但服务消费复苏节奏较慢,人均服务性消费较历史趋势缺口 为 13.9pct,而商品、可选商品消费的缺口仅 2.9pct、6.2pct;从消费倾向看,商品消费、特别是 可选商品恢复情况均好于服务消费,意味着收入或并非约束服务消费修复的主因。 商品、服务消费修复差异较大,可能的原因是"内卷"令工作时间拉长,挤占闲暇时间,居民每日 有酬劳动时间增加 2 小时。商品与服务消费对场景的依赖程度显著不同,其 ...
安徽推动新兴产业培育提质增效
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安徽省人民政府办 公厅近日印发《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新兴产业"双招双引"和产业培育提质增效(2.0版)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到2030年实现百亿规模集群县域全覆盖 《意见》提出,安徽将打造产业集聚新高地。 一是提升新兴产业集群能级。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推动资源集聚、主体集中、成果集 成,深化产业内、产品内专业分工。以产业链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建立跨区域产业协作机制。开展 省级新质生产力产业基地示范创建,打造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主阵地。力争到2030年,打造省级示范 基地90个以上、国家级产业集群10个以上。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梯度培育工程,培育省级先进制造业集 群30个以上。加快引育总部型龙头企业,开展小微企业育苗行动,培育一批产业集群"配套专家"企业, 构建"龙头+配套"企业生态圈。 二是壮大县域特色产业规模。各县(市、区)以开发区为主要载体,发挥比较优势,选准1~2个主导产 业,打造一批规模体量大、延伸配套好、支撑带动强的特色产业集群,力争到2030年实现百亿规模集群 县域全覆盖。以做大规模、做长链条、做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