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动汽车
icon
Search documents
小米: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181亿元
news flash· 2025-05-27 09:33
金十数据5月27日讯,小米集团(01810.HK)在港公告,自2025年第一季度起,我们的"智能电动汽车等创 新业务"经营分部更新为"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的智能电动汽车及AI 等创新业务分部总收入为人民币186亿元,其中,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181亿元,其他相关业务收入 人民币5亿元。本季度,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毛利率为23.2%。2025年第一季度,我们的 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经营亏损为人民币5亿元。 小米:一季度智能电动汽车收入人民币181亿元 ...
雷军再砸2000亿,一文回顾小米造芯路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4 07:14
作 者丨雷晨 编 辑丨包芳鸣 在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芯片自研能力已成为科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5月2 2日,小米1 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 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3 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 "正式发布。 这标志着,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能够自主研发设计3 nm手机芯片的企业,填补 了大陆地区在3 nm先进制程芯片研发设计领域的空白。 雷军表示, 小米的芯片要对标苹果 ,过去四年小米芯片研发投入超1 3 5亿元。 未来五年,小 米决定在核心技术的研发上再投入2 0 0 0亿元。 高端芯片领域实现破局,亦有望推动其"人车家全生态"战略的深度整合。发布会上,小米同 步发布了三款小米玄戒芯片的新品。 "在硬核科技探索的路上,小米是后来者,也是追赶者,但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终究不会强者 恒强,后来者总有机会。"雷军表示。 小米芯片破局,自研3 n m芯片叫板苹果 2 0 2 1 年 , 小 米 在 决 定 造 车 的 同 时 , 重 启 " 大 芯 片 " 业 务 , 重 新 开 始 研 发 手 机 SoC , 内 部 代 号 为"玄戒"。在组 ...
打造“人车家”未来生活态,鸿蒙生态如何重塑行业价值链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2 13:22
在AI与万物互联时代,华为"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基于鸿蒙操作系统的分布式能力,打破设备 间的物理界限,构建起智慧生活的全场景生态圈。此次三方共建"人车家"生态,也是华为"1+8+N"全场 景智慧生活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而不止于汽车,随着鸿蒙生态向纵深发展,数智化转型升级正在不断重塑行业价值链。 构建"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 一直以来,依托强大的ICT技术创新能力,华为持续推进"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以智能手机为 核心,拓展PC、平板、智慧屏、手表、车机、耳机、音箱、眼镜等八大智能终端品类,并通过鸿蒙智 联扩展生态链接,涵盖智能家居、运动健康、影音娱乐及智能出行等多个领域。 记者从会上获悉,鸿蒙生态提供75个原生车机应用,5万多个手机平板应用可以通过超级桌面一键上 车,鸿蒙座舱人车家互联可以为用户提供无缝的生活工作出行体验。 5月22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文博会")在深圳开幕。会上,广 汽集团携手华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重实验室,首次联合发布"人车家-文化科技引领未来生活态", 并完成了文博会历史上首次新车发布,见证传祺向往M8乾崑系列在国家级文 ...
小米YU7,拼了
今晚,小米首款SUV YU7将正式揭开面纱。 小米CEO雷军一天前便为这款新车预热,他称YU7 "有不可替代的独特魅力"。新车定位豪华高性能 SUV,与 SU7 一脉相承。"小米YU7,就是我们为先进的时代精英,潜心打造的先进SUV",雷军说。 面对竞争更加激烈的家用SUV市场,YU7似乎有复制SU7成功的潜力。据蓝鲸新闻报道,5月21日小米 YU7还未发布,网上就出现了代抢的黄牛,最高加价万元,号称能优先提车。摩根士丹利则上调小米集 团目标价至62港元,予"增持"评级,认为YU7可能成为今年小米的"重要催化剂"。 但过去一个多月,小米从云端跌落,本该在4月底上海车展发布的小米YU7,也被推迟。雷军坦言,"这 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直到5月10日,雷军重新在微博分享健身日常,这是他停更微博一个月后的首次发声。 消失在公众视野这段时间,雷军跟小米集团管理层、汽车同事开了很多次会。"会议的主旨只有一条 ——我们如何系统地去解决问题?如何拿出更有说服力的经营和治理表现,去回应公众对我们更高的要 求。"5月15日,雷军的内部演讲中说。他表示,"小米已不再是行业新人,在任何产业里都没有新手保 护期,要有更 ...
并购重组火了,贾跃亭的法拉第未来也来“蹭”?专家:大概率会不了了之
并购重组太火热!贾跃亭创立的法拉第未来也宣布要探索国内的并购机会。 据悉,FF的上述战略旨在在全球范围内收购高价值、高性价比的AIEV技术和公司。FF将寻求智能出行 生态系统中的并购机会,尤其在AI和软件创新方向。此财务顾问公司将为FF提供包括确定潜在标的、 尽职调查、交易方案设计以及与潜在的资本合作伙伴建立联系在内的多项服务,帮助FF中国在快速发 展的出行和人工智能领域评估战略机会并执行。 值得注意的是,贾跃亭19日还在其微博发布上任联席CEO后的工作进展。贾跃亭表示,FF的财务体系 问题,特别是在会计、财报和内控方面依然存在的不足,是之前财报延迟以及高管增持无法顺利推进的 根源。 他上任联席CEO之后,首要任务之一就是彻底解决这些财务体系的陈年痼疾,目前已经成立了公司级项 目组,来全力解决财务弱项。 5月20日,法拉第未来(Faraday Future,简称"FF")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宣布,其子公司FF中国已聘请一 家资深财务顾问公司,共同探索在中国的潜在并购和资本市场机会,推动FF全球AI和AIEV(人工智能 电动汽车)技术并购战略。 FF全球总裁Jerry Wang表示,"我们正果断采取措施来实施全球并 ...
短期忧虑不足惧,接下来小米有“四大利好”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5-14 04:00
受新订单减少影响,小米股价5月以来累计下跌约9%。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5月13日,德意志银行分析师Bin Wang发布研报称,小米股价的回调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买入机会。 报告认为,小米订单下降是由短期因素造成的,比如负面事件以及潜在的购车者观望情绪等,预计从5月底开始,随着小米增加更多的汽车广告以及即将 发布的SUV车型"YU7",小米的新订单量将开始增加。 报告指出,周交付量下降主要受劳动节假期影响,而非需求问题。考虑到约21万台的订单积压,近期交付下滑更多是供应问题而非需求问题。 德银预计,未来两个月内有四大关键催化剂可能推动股价反弹,包括2025年Q1财报、自研手机芯片发布、投资者日活动以及新SUV车型YU7上市。 四大积极催化剂,助力股价回升 德银认为,在未来两个月内,小米将有四个积极的催化剂: 一是一季度业绩报告。报告预计,小米2025年一季度销售额将同比增长9%,达到75869辆, "智能电动汽车及其他新业务"的毛利率将环比增长至22%。 因此,德银预计小米电动汽车业务的净亏损将同比下降87%,环比下降57%,约为3亿元人民币;一季度总收入将持平,约为1090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为 230亿元人民 ...
特朗普将取消全球芯片限制;极氪宣布私有化退市,李书福回应:回归一个吉利;曝华为智能辅助驾驶继续下探,杀入20万内丨雷峰早报
雷峰网· 2025-05-08 00:58
1.大动作!极氪宣布私有化退市,李书福回应:回归一个吉利 2.李彦宏内部讲话曝光:市场上不断有新技术出来跟我们竞争是好事 3. 继和腾讯合作后,小红书与阿里巴巴合作:商家可将产品链接直接嵌入帖子中 4.杀入20万内!曝华为智能辅助驾驶继续下探:将落地宝骏全新SUV 5.小米汽车连续道歉两次,回应SU7 Ultra排位模式及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争议 6.航空巨头入局造车!吉祥AIR正式上市:14.78万起售 大动作!极氪宣布私有化退市,李书福回应:回归一个吉利 5月7日,极氪私有化退市的消息,引发车圈热议关注。据吉利汽车于港交所发布公告,公司向极氪提交非 约束性报价函,建议私有化极氪,收购所有已发行及发行在外的极氪股份及美国存托股票(本集团实益拥 有者除外)。建议购买价为每股极氪股份2.57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 该价格较最后交易日美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收市交易价溢价约13.6%,较截至最后交易日止最后30个交 易日期间美国存托股票于纽交所的成交量加权平均价格溢价20.0%。截至公告发布时,吉利汽车持有极氪 已发行及发行在外股本总额约65.7%。倘若私有化建议落实并完成,极氪将成为本公司的全资附属 ...
4月销量同比增长53%,蔚来“产品大年”酝酿新规模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5-03 06:12
Group 1 - NIO delivered 23,900 vehicles in April, marking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53% and a month-on-month increase of 58.9%, indicating a clear recovery trend [2] - The NIO brand contributed 19,269 units, while the Ladao brand contributed 4,400 units to the total deliveries [2] - Cumulative deliveries reached 737,558 vehicles, with the NIO brand accounting for 697,385 units and the Ladao brand for 39,942 units [2] Group 2 - NIO is entering a "product year" as it transitions between old and new models, with the ET9 being the first new model launched in 2025 [3] - The ET9 has received recognition from various industry leaders and was a highlight at the Shanghai Auto Show, showcasing its advanced chassis control and innovative technologies [3] Group 3 - New models including ET5, ET5T, ES6, and EC6 are set to launch in the second quarter, while the third-generation ES8 will launch in the fourth quarter, featuring upgrades in intelligence, performance, and design [4] - The Ladao brand plans to launch the L90 in the third quarter and the L80 in the fourth quarter, expanding its product line [4] Group 4 - NIO's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ere highlighted at the Shanghai Auto Show, attracting attention from international automotive professionals [5] - The concept of "new three core components" was introduced, focusing on intelligent driving chips, a comprehensive operating system, and intelligent chassis technology [5] Group 5 - The Godson NX9031, a 5nm intelligent driving chip, has been mass-produced and is set to redefine industry standards with performance comparable to Nvidia's Thor-X [6] - The new technologies will be widely applied in upcoming NIO models, enhancing user experience while controlling costs [6] Group 6 - NIO is actively expanding its battery swap network, achieving "battery swap coverage in every county" in Guangdong, with over 3,200 stations nationwide [8] - The battery swap model is seen as a key driver for increasing sales, providing a more convenient experience than traditional refueling [8] Group 7 - NIO is undergoing organizational reforms to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with the CBU reform showing positive results and the after-sales service business achieving profitability in 2024 [9] - The strategy of sharing technology platforms among NIO, Ladao, and Firefly aims to maximize R&D investments and control supply chain costs [9]
AI赋能 消费焕新
量身定制穿搭、运动计划,读懂你的睡眠状况与情绪变化,照顾你的宠物……在工业领域大展身手 的人工智能(AI),也在消费世界探索成为更"懂"人的智能助手。 在日前举办的以消费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第五届消博会上,一家智能电动汽车企业副总裁谈到 如今汽车智能座驾发生的变化:人在座舱里说话已经不是发指令,而是说个人的体验或感受。 "人的体验和感受被车端的大模型理解之后,大模型会形成一个任务清单,把车上所有的单元能力 全部原始化,再调动执行。"他举例,当人说脚有点冷,大模型可能会停掉对人脚底下吹的风,当人说 觉得有点闷,它可能会打开车窗。这位负责该品牌全域数字化的副总裁认为,最后大模型的想象空间会 越来越没有边界,没有限制。 包括这位智能车企数字化领域负责人在内,来自传统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多领域的从业者都见证 过人工智能带来的"惊奇"时刻:它感知、学习、推理、决策。 一家数控机床企业负责人曾在今年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上说,得益于智能数控系统在硬 件层搭配AI芯片与智能传感模块,软件层接入DeepSeek等大语言模型,数控机床有了自主学习能力, 从"执行者"变成"思考者",加工效率和精度显著提升。 作为现代制造 ...
李斌提出“新三大件”,蔚来2025能否画出上升曲线?
3 6 Ke· 2025-04-25 16:21
这正是智能电动车时代的残酷: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中国车企们好不容易先发的智能化优势在被加速 抹平。 中国新造车势力早有警觉。4月23日的媒体沟通会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坦诚:冰箱彩电 大沙发,这些看得见的应用创新,确实非常容易同质化。 李斌认为真正有壁垒的技术,在于用户看不到的地方。 他将智驾芯片、全域操作系统、智能底盘,称之为智能汽车核心技术的"新三大件",这些核心技术决定 了智能汽车的体验上限和安全上限。 两年前,合资品牌、豪华车企的代表团涌入上海车展,为中国车企的智能电动"神速进步"感到震惊与讶 异。 两年后的4月上海车展依旧热闹,但上述的"盛况"已经不明显。 相反,日系车、德系车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集体补齐了高阶智能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短板",这成为 今年上海车展最值得关注的亮点之一。 "看不见的核心技术创新,投入周期长,用户感知可能没有那么强,但它是真正的智能汽车底座。" 例如,李斌在发布会上展示了蔚来自研的、全球首颗量产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这颗芯片随着蔚 来智能电动行政旗舰ET9的交付而正式量产落地。 这帮蔚来赢得了车型产品落地的时间优势。李斌介绍,1颗神玑芯片抵得上4颗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