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岚图汽车
icon
Search documents
金十整理:2025年6月造车新势力“成绩单”一览
news flash· 2025-07-01 13:34
1. 小米汽车:6月小米汽车交付量超过25000台。 2. 领克汽车:6月销量26310辆,同比增长8%。 3. 极氪科技:6月销量16702辆,同比下降17%。 4. 岚图汽车:6月销量10053辆,同比增长83%。 5. 阿维塔汽车:6月销量10153辆,同比增长117%。 6. 蔚来汽车:6月交付车辆24925辆,同比增长17.5%。 7. 理想汽车:6月交付36279辆汽车,同比下降24%。 8. 智己汽车:6月共交付新车6027台。 9. 深蓝汽车:6月全系交付新车29893台,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7%。 10. 鸿蒙智行:6月单月全系交付52747辆,刷新鸿蒙智行单月销量历史新高。 11. 比亚迪股份:6月公司新能源车销量为38.26万辆,去年同期为34.17万辆。 12. 零跑汽车:6月交付达48006台,同比增长超138%,上半年累计交付超22万台。 13. 小鹏汽车:6月共交付新车34611台,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台。 金十整理:2025年6月造车新势力"成绩单"一览 ...
7月1日电,岚图汽车6月销量10053辆,同比增长83%。
news flash· 2025-07-01 02:24
智通财经7月1日电,岚图汽车6月销量10053辆,同比增长83%。 ...
岚图CEO卢放: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需团结协作,未来五年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将落地
Sou Hu Cai Jing· 2025-06-27 03:37
2025年6月24日-26日,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在天津举行。 出品 | 搜狐财经 作者 | 冯紫彤 面对当前行业内卷加剧、产品同质化严重的现象,卢放认为,"产品同质化的本质是缺乏市场洞察与创新能力,更是急功近利、缺乏长期主义的体现。"他进 一步强调,想"又增量又增收",关键是把"蛋糕做得更大",而不是通过降价把别人都干掉。 对于新能源车市场前景,卢放展现出坚定信心:"当同价位的新能源车能提供越级体验时,消费潜力必然爆发。" 岚图汽车首席执行官卢放在论坛期间与搜狐财经等媒体进行了深度对话,深入阐述了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现状、破局之道以及岚图的品牌战略与全球 化愿景。 他表示,面对行业激烈竞争,唯有坚持创新、聚焦用户体验并践行长期主义,方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在出海征程中,中国车企更需团结协作,以高质量产 品、负责任形象重塑全球产业链,传递"中国制造"新名片。 以下为搜狐财经等媒体与卢放的对话精编: 破同质化困局:创新是唯一出路,要把"蛋糕"做大 媒体:新能源车的"以价换量"和"同质化"问题一直以来很受关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您认为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您怎么看这类现象? 卢放:产品同质化的本质是缺乏对 ...
东风集团成立“奕派科技”,引发自主品牌整合猜想
Jing Ji Guan Cha Wang· 2025-06-27 00:44
奕派科技以"奕派"命名,而非选择以纳米、风神命名,抑或另起新名,这一决策引发了汽车业内的关注及猜想,其中关于东风自主品牌将合并的猜测尤为热 烈。有行业媒体报道称,随着奕派科技的成立,纳米品牌或将纳入旗下管理,而风神品牌则暂时保持独立运营。针对这一品牌整合的消息,上述东风集团人 士回应称:"此次成立新公司主要是为了聚焦新能源转型,至于品牌是否整合,目前暂无相关信息可披露。" 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告别了"规模扩张"的阶段,转而朝着"质量提升"的方向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资源整合和战略聚焦对车企的长远发展而言至关重 要。东风集团成立奕派科技,或是为了顺应这一趋势。 在行业内,类似的案例已有多个。今年2月,在极氪和领克完成合并后,新的极氪科技集团宣布成立。按照规划,极氪科技集团将基于"极氪汽车+领克汽 车"的双品牌战略,实行双品牌驱动、强产品线矩阵的组织运作模式,全面整合制造体系、供应链等中后台组织以及海外组织,并通过AI赋能,构建更具竞 争力的一体化强强联合体。 东风集团表示,未来,新公司作为其在自主乘用车领域的重要布局,将依托东风集团的品牌实力、技术积累和产业链布局,推进品牌、渠道持续优化,以用 户为中心,提供 ...
武汉四次入选海外影响力十强城市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6-25 00:50
6月23日,2025年度《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报告》在京发布。武汉因科技研发以及 应用领域动态获较多关注,入选海外影响力年度城市,名列榜单前十。此次武汉是第四次入 选海外影响力年度城市。入选的城市还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重庆、杭州、成都、南 京、天津等。 中国城市国际传播影响力指标下设一级指标5个、二级指标9个,从海外综合曝光度、媒 体关注度、网民讨论度、区域辐射度以及国际美誉度等多个维度,全面评价了中国城市的国 际传播影响力。 这份报告由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日报社 国际传播发展研究中心、中国日报社新媒体中心联合发布。 今年以来,"发现武汉"海外账号粉丝总量241.73万,覆盖63个国家和地区。"大美中国· 遇见春天"全球春日交响全球传播联动总曝光量1275.56万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在海外 社交媒体平台上转发武汉国际传播中心视频《放歌!长江今夜星辉斑斓》,点赞长江文化艺 术季;春节期间,武汉城市大片获得1786万曝光量……海外网友由此开启发现武汉之旅。 长江江豚、"赛博武汉"在全球叫响后,不少外国朋友组团来汉。5月,来自柬埔寨、老 挝等五国的19位官员及鲸豚 ...
两大汽车央企合并再起悬念,独立的长安汽车重掌主动权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06 11:35
智通财经记者 | 周姝祺 一则突发公告让长安汽车和东风汽车推进了116天的合并重组事宜再度留有悬念。 6月5日,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母公司兵器装备集团将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的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在分立完成 后,长安汽车的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中央企业,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同一时间,兵装集团旗下汽车业务上市公司东安动力、湖南天雁等均发布相同公告。这意味着,原兵装集团汽车业务公司将组合成为与东风汽车集团、一汽 集团同级的第三家一级央企。长安汽车受新汽车央企的控制,仍为二级央企。 由于兵装集团分立牵扯到此前与东风汽车集团重组事宜,同日东风汽车集团发布公告明确表示,"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两家汽车央企的合并工作 就此按下了暂停键。 在今年4月长安汽车年度业绩说明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首次公开确认,长安汽车与东风集团的战略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而一个月后,他没有在 股东大会上给出明确进展,仅表示重组对于长安汽车未来国际化、全球化、市场化等发展更加有利,不会影响长安汽车既定的方针、战略发展和品牌布局。 东风集团和长安汽车均处于新能源汽车转型的关键时期,仍有尚 ...
岚图汽车:5月销量10022辆 同比增长122%
news flash· 2025-06-01 02:12
岚图汽车:5月销量10022辆 同比增长122% 智通财经6月1日电,岚图汽车5月销量10022辆,同比增长122%。 ...
车企10强座次新变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5-04 13:33
由此,中国汽十大集团一季度销量位次如下: 第一名,比亚迪,乘用车销量98万辆,同比增长57%;包括商用车在内,比亚迪一季度累计销量 100.08万辆,同比增长59.81%。 撰 文 / 牛跟尚 设 计 / 张 萌 在中国车企还有一部分集团尚未公布4月销量时,我们先来复习3月及一季度中国车企的销量情况。 从3月中国车企批发榜看,造车新势力头部零跑真正领跑,单月超过理想;造车老实力头部上汽王 者归来,单月超过比亚迪。 如果按中国汽车集团一季度批发量算,吉利控股——大吉利超了上汽,名列第二,北汽超了广汽, 名列第八。 第二名,吉利控股,946627辆,同比增长31%。 第三名,上汽集团,94.5万辆,同比增长13.3%,终端交付超108万辆。 以上10家中国汽车集团,一季度批发量"七升三降",奠定了中国汽车行业稳中有升的基调。 需要说明的是,吉利汽车是吉利汽车集团的简称,只是吉利控股集团的一个重要汽车主体。吉利控 股包含吉利汽车集团(含银河),极氪科技集团(含领克),莲花集团,沃尔沃汽车集团,极星集 团,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以及曹操出行、耀出行等出行公司。若按吉利控股集团的销量,吉利控股 可以排中国汽车集团第二。 按 ...
岚图汽车:4月销量10019辆,同比增长150%。
news flash· 2025-05-01 02:13
岚图汽车:4月销量10019辆,同比增长150%。 ...
三个维度解码武汉经济一季报:从“5.4%”看发展韧性
Chang Jiang Ri Bao· 2025-04-30 00:42
2025年一季度,武汉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759.41亿元,增长5.4%。 底盘稳——投资与效益的"双轮驱动" 汽车制造投资同比增长近四成 2025年4月9日,东风岚图第20万辆整车下线。 观察经济运行数据,既要看量,也要看质,还要看势,从不同角度进行多维度观察。 5.4%,这一成绩有含金量。其高于去年全年5.2%的增速,与全国一季度增速持平,在全国主要副省级城市中名列前茅。 含金量,体现在"三驾马车"协同拉动。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外贸进出口总额分别增长7.3%、5%、 17.8%,均高于全国同期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工业投资增长达18.2%,连续13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投资将更多目光瞄准了"新势力",计 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投资分别增长24.2%、39.3%。 含金量,体现在三次产业稳定向好。特别是服务业增加值近3000亿元,以超六成GDP占比,直接拉动经济增长4.3个百分点,筑牢了稳 增长"压舱石"。 长江日报记者注意到,宏观大数据背后,工业投资、高技术制造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值等指标表现突出。 数据的背后可以窥视,这座中国中部"重镇",正在以经济底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