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雷利珠单抗

Search documents
广东发布首批创新药械产品目录 10款抗癌创新药上榜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7-04 02:40
近日,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广东省医疗保障局、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广东省已获批创新药械产品目录(第一批),共 涉及107种创新药械,其中创新药有46种。通知指出,请省内各公立医疗机构按照《关于进一步推动广东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等有关要 求,加快推动创新药械入院应用。 在上述抗癌创新药目录中,上榜最多的企业是康方,旗下共有3款药物入选。其中,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在今年5月获批的联合含铂化疗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 单抗一线治疗持续、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新适应症,实现了对宫颈癌治疗的全线覆盖,填补了国内一线宫颈癌患者免疫治疗的空白。 南都记者统计发现,在此次公布的创新药品中,抗癌类创新药物有10种,占比22%,覆盖了多种高发恶性肿瘤,展现了广东省在肿瘤治疗领域的研发和制造 实力。 以下为此次目录中公布的10种抗癌创新药: | 名称 | 持有人/注册人 | 生产企业 | 可治疗癌种(仅供参考,具体适应症及 | | --- | --- | --- | --- | | | | | 用药方案需咨询医生) | | 奥雷巴替尼 | 广州顺健生物医药科技 | (1) 苏州 亚盛药业有限公司;( ...
“闯关”FDA,国产肺癌靶向药物如何敲开美国大门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03 04:33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2025年初,迪哲医药研发的肺癌靶向药舒沃哲 (舒沃替尼片)向美国FDA递交新药上市申请并获得优 先审评资格,这一消息在医药行业引起了广泛关注。就在7月3日,该药正式获得FDA批准上市,用于经 治EGFR Exon20ins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成为中国首款独立研发在美获批的全球首创 (First-in-Class)新药。 美国是全球最主要的医药市场,FDA 获批不仅是对药物本身的认可,其商业化天花板也将更高,如百 济神州泽布替尼在2024年的全球销售额达到了188.59亿元(约26亿美元),同比增长106.4%。其中,美 国市场的销售额表现突出,达到了138.90亿元(约20亿美元)。截至2024年12月底,共有8款国产创新 药获FDA批准上市,包括泽布替尼、呋喹替尼、西达基奥仑赛、特瑞普利单抗等。 不过,本土创新药国际化路径究竟该如何走得更稳?从临床试验到FDA审评,从生产质量到商业布局, 中国药企能否实现一场全方位的国际化蜕变? 此外,FDA关注对照组设计的合理性,例如是否采用标准疗法作为对照,以及长期安全性数据的收集, 特别是在针对肿瘤等慢性疾病的研 ...
专家访谈汇总:半导体企业排队上市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7-02 11:03
1.《 海洋经济迎政策强力加持 》摘要 ■ 7月1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重点讨论了海洋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强调加强顶层设计、政策 支持以及鼓励社会资本参与。 ■ 会议明确指出要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加强海洋战略科技力量,并培育科技领军企业和专精 特新中小企业。 ■ 广东省已开始实施新的《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条例》,山东省则提出到2027年海洋特色产业的增 值要明显高于GDP增幅。 ■ 海洋生物资源的医药价值巨大,新的药物研发机会将推动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基 于海洋活性物质的新药研发。 2、《 光伏为什么还在洗牌? 》摘要 ■ 根据InfoLink的数据,2025年硅料、硅片、电池片、TopCon组件的价格分别下降了11.42%、 9.28%、10.52%、4.22%。 ■ BC电池(双面电池)在SNEC展会上得到更多关注,并被认为有潜力打破TopCon技术的优势,尽管 其大规模量产尚未实现。 ■ TCL光伏科技通过"光伏+储能+充电桩+热泵"的一体化解决方案,尝试在家庭能源系统中找到新的增 长点,特别是在国内市场,随着成本下降,这类系统具备落地可能。 3、 《 中国具身智能火热,不再简单追 ...
百济神州20250618
2025-06-19 09:46
百济神州 20250618 摘要 百济神州预计 2025 年实现经营利润和经营活动现金流为正,得益于泽 布替尼和替雷利珠单抗的销售放量,管理层预计全年销售收入将在 49 亿至 53 亿美元区间,业绩确定性强。 泽布替尼作为 BTK 抑制剂,头对头实验数据优于伊布替尼,巩固了其 best-in-class 地位,并能拓展 BTK 耐药后的治疗场景。预计 2024 年 销售收入超过 26 亿美元,同比翻倍增长,美国市场 CLL/SLL 适应症获 批后市场规模达 120-130 亿美元。 替雷利珠单抗 2024 年实现销售收入 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6%,主要受 益于国内市场适应症扩大。其与泽布替尼共同决定了公司能否在 2025 年实现扭亏为盈。 百济神州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超过 60%,美国市场同比增长 75%,欧洲 市场同比增长 80%。随着更多适应症获批及进入各国医保目录,未来海 外收入占比有望进一步提升。 2024 年公司整体收入 38 亿美元,同比增长 55%,主要推动因素包括 泽布替尼等产品。泽布替尼 2024 年销售额达到 26 亿美元,验证了公 司全球研发及商业化能力。 Q&A 百济神州在中国创新药领 ...
临床试验药流入市场,康方生物如何守住药品安全生命线?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6-18 11:24
创业最前线 . 创业有道·创新中国|长期关注中国科技创新经济市场,提供更有价值的创投科技报道。 作者 | 孟祥娜 来源 | 创业最前线 导 语: 康方生物重庆销售人员通过伪造研究立项文件及医院伦理批件等材料,以研究者发起 的药品上市后临床研究的名义,从公司骗取了若干药物。 近日,重庆巫山县肿瘤患者李某美求医购药的经历,将创新药企康方生物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 以下文章来源于创业最前线 ,作者孟祥娜 据大象新闻6月2日报道,李某美经医生推荐,耗费79320元购入卡度尼利单抗注射液,在使用的约 70支药物中,仅有6支为正规上市药品、5支标注"慈善基金会捐赠",其余竟均为严禁流入市场的临 床研究用药。 面对质疑,康方生物迅速回应,坚称从未向患者收取临床研究药物费用,强调销售人员也未从中获 利,直指"花钱购买临床研究用药"是子虚乌有。 戏剧性的是,就在争议持续发酵之时,康方生物6月5日宣布重大喜讯:卡度尼利联合含铂化疗(联 合 或不联合贝伐珠 单抗)一线治疗宫颈癌的新适应症获批,填补国内该领域免疫治疗空白,标志 着这款药物拿下第三项全人群适应症。 实际上,早在2022年6月,卡度尼利便获批用于既往接受含铂化疗治疗失败的 ...
创新药BD热潮之后的一些思考
雪球· 2025-06-14 05:01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吕执着 来源:雪球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行业掀起BD(业务拓展)交易狂潮,中国创新药2024年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达 571亿美元,2025年初至今对外交易总金额已突破500亿美元。 但在这股热潮背后,我们需要冷静思考:BD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慢性毒药?哪些企业真正从中受 益? 一、BD热潮的双面效应 BD交易的爆发 源于多重因素: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危机(如默沙东K药2028年到期,诺和诺德 司美格鲁肽2026年到期),急需补充管线;中国药企经过十年积累,已拥有FIC/BIC潜力的管线; 同时国内融资环境趋紧,BD成为"续命"手段。 BD的利好 显而易见: 但 隐忧 同样不容忽视: 高退货率 :2020年62起BD交易中25起已终止, 退货率40% 快速获得现金流(首付款+里程碑款) 借助跨国药企资源加速全球开发 提升中国创新药国际认可度 核心资产流失 :恒瑞医药几千万卖的管线被转手卖10亿美金 过度依赖 :康方生物2023年靠BD收入扭亏,2024年因授权收入减少95%再度亏损 二、潮水退去见真章 真正有实力的企业 通常具备 ...
创新药BD热潮之后的一些思考
雪球· 2025-06-14 05:00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吕执着 来源:雪球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行业掀起BD(业务拓展)交易狂潮,中国创新药2024年对外授权交易金额达 571亿美元,2025年初至今对外交易总金额已突破500亿美元。 但在这股热潮背后,我们需要冷静思考:BD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慢性毒药?哪些企业真正从中受 益? 一、BD热潮的双面效应 二、潮水退去见真章 真正有实力的企业 通常具备: 差异化创新 :如康方生物的PD-1/CTLA-4双抗。 BD交易的爆发 源于多重因素:跨国药企面临专利悬崖危机(如默沙东K药2028年到期,诺和诺德 司美格鲁肽2026年到期),急需补充管线;中国药企经过十年积累,已拥有FIC/BIC潜力的管线; 同时国内融资环境趋紧,BD成为"续命"手段。 BD的利好 显而易见: 快速获得现金流(首付款+里程碑款) 借助跨国药企资源加速全球开发 提升中国创新药国际认可度 但 隐忧 同样不容忽视: 高退货率 :2020年62起BD交易中25起已终止, 退货率40% 核心资产流失 :恒瑞医药几千万卖的管线被转手卖10亿美金 过度依赖 :康方生物202 ...
A股千亿级研发投入行业系列三:医药生物行业连续三年研发投入超千亿元,化学制药研发费用居首业绩亮眼,龙头百济神州股价最高涨超200%(附表)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4 04:54
每经记者|章光日 每经编辑|吴永久 近期,A股医药板块表现强势,其中创新药板块表现尤为亮眼。医药生物行业在竞争激烈的趋势下,研发投入已成为决定企业兴衰的核心变量之一。过去三 年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如何?接下来,每经资本眼记者就来详细梳理一番。 化学制药板块研发费用排名第一,最近三年业绩实现逆势增长 截至5月23日,A股医药生物行业共有476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化学制药(158家)、医疗器械(131家)、中药(71家)、生物制品(54家)、医疗服务(51 家)和医药商业(31家)这六个二级行业中。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A股医药生物行业上市公司合计研发费用稳步上升,分别为1111.09亿元、1185.02亿元和1210.07亿元。从细分二级 行业来看,化学制药板块的研发总费用目前仍然排在医药生物行业第一位,2024年接近600亿元;其次是医疗器械板块,2024年研发费用超过230亿元;生物 制品板块则排在第三位,2024年研发费用为168.67亿元;此外,医疗服务板块的研发费用整体呈现下降态势,由2022年的80.04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74.89亿 元。 | 二级行 ...
53亿美元!14倍价差!中国创新药,正在重构国际化新规则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3 12:27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季媛媛 上海报道 6月13日,本土创新药企接连宣布了两项重大举措,在全球医药创新的版图上标注了自己的位置。 一方面,阿斯利康宣布与石药集团达成战略研究合作。双方将聚焦高优先级靶点,合作推进新型口服候 选药物的发现和开发,这些药物有望治疗更多适应证疾病。 根据协议,阿斯利康与石药集团同意为多个靶点发现和开发具有多种慢性疾病治疗潜力的临床前候选药 物,包括一种用于免疫疾病的临床前小分子口服疗法。 事实上,在5月30日,石药集团就发布公告称,正与多家独立第三方就三项潜在授权合作进行深入磋 商,其中涉及核心产品EGFR-ADC的开发、生产及商业化权益。此次与阿斯利康的合作正是此前预告的 三项合作中的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亿帆医药(002019)高调宣布,创新药Ryzneuta(通用名:艾贝格司亭α注射液,国内商品 名:亿立舒,海外商品名:Ryzneuta )在美国市场终端定价为4600美元/支。而在2023年,Ryzneuta 正 式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 的上市批准,用于治疗肿瘤患者在接受抗癌药物后出现的中性 粒细胞减少症。 公开信息显示,亿立舒在我国已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定价为 ...
谁是下一个三生制药?
Hu Xiu· 2025-06-09 04:25
当全球药企都将目光投放到国内药企身上,PD-1/VEGF双抗这条黄金赛道还会孕育怎样的机会呢? 一、中国创新药带火的赛道 PD-(L)1/VEGF靶点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热度,完全是中国药企用实力争取而来的。 早在2022年,康方生物就将依沃西单抗(AK112)以创纪录的价格BD给了名不见经传的Summit,当时 仅首付款就达到5亿美元,总交易金额更是高达50亿美元。尽管当时康方生物BD金额惊人,可由于 Summit的名头并不大,并没有引起行业内的广泛重视。此后普米斯、宜明昂科均完成了PD-(L)1/VEGF 双抗管线的授出,首付款金额却都不高。 真正让PD-(L)1/VEGF靶点火起来的,是去年6月康方生物正式对外宣布:AK112头对头试验中战胜了帕 博利珠单抗(K药)。作为这些年来抗癌标杆药物,K药在2024年以294.82亿美元成为全球药王,这也 让AK112的头对头胜利充满了想象力,更让MNC重视起了PD-(L)1/VEGF靶点。 PD-1/VEGF双抗,无疑是当下创新药研发最炙手可热的赛道。 先是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合作,以12.5亿美元首付款,60.5亿美元总交易款授出SSGJ-707全球(除中国 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