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色金融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2025年金融债券(第一期)发行完毕的公告
Group 1 - Shanghai Rural Commercial Bank successfully issued the 2025 Financial Bonds (First Phase) with a total scale of RMB 30 billion and a fixed interest rate of 1.70% [1] - The funds raised from the financial bonds will be used to meet asset-liability allocation needs, enhance funding sources, and support credit investme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1] - The bonds were recorded on July 8, 2025, and completed issuance on July 10, 2025 [1] Group 2 - Shanghai Rural Commercial Bank successfully issued the 2025 Green Financial Bonds (First Phase) with a total scale of RMB 40 billion and a fixed interest rate of 1.67% [3] - The funds raised from the green bonds will be entirely allocated to green industry projects, focusing on increasing credit investment in energy-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ies, clean production industries, clean energy industries, and green upgrades of infrastructure [3] - The bonds were recorded on July 8, 2025, and completed issuance on July 10, 2025 [3]
沛然环保(08320)与来自印尼及马来西亚的多家业务实体就业务合作及专业服务订立合共5份谅解备忘录
智通财经网· 2025-07-09 12:43
智通财经APP讯,沛然环保(08320)发布公告,执行董事于2025年6月参加一个前往印尼及马来西亚的代 表团,且在是次考察期间,本集团于2025年6月24日及26日与来自印尼及马来西亚的多家业务实体就业 务合作及专业服务订立合共5份不具法律约束力的 谅解备忘录。 根据备忘录,本集团可与以下业务实体开展业务合作及专业服务: 1.PT DEX Solusi Transit,印尼 PT DEX Solusi Transit是一家涉足基建、城市及建筑设计与发展的咨询公司。 本集团与PT DEX Solusi Transit拟合作以于印尼提供绿色建筑及其他国际绿色建筑认证、环境、社会及 管治(ESG)、ESG评级、碳信用交易及绿色金融咨询服务,以及促进印尼可持续发展及ESG能力建设。 本集团与PT Townland International拟合作以为印尼大型开发项目提供ESG、绿色社区认证、智慧城市及 绿色金融相关咨询服务,以及促进印尼可持续发展及ESG能力建设。 3.GD Holdings Sdn Bhd(GD),马来西亚 GD从事房地产、物业开发及物业投资,及为业内备受尊崇的领导者。GD相信其能为经济及社会发展 ...
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在浙江湖州举办
Jin Rong Shi Bao· 2025-07-08 01:43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为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 章"的决策部署,交流绿色金融工作经验,推动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再深化,7月4日,由中国金融学会绿 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湖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金融学会主办的绿色金融改革创新交流会在浙江湖州召 开。 马骏在题为《转型金融的国内外进展与前景》的主旨演讲中表示,转型产业占经济的比重远大于纯绿产 业。在政策、标准和能力到位之后,转型金融业务有望呈爆发式增长。在政策支持方面,国际上, 《G20转型金融框架》包括了五大支柱、二十二条原则。在国内,中国人民银行已经编制了四个行业的 转型金融目录,我国已有多地出台了地方性转型金融标准。其中湖州启动了一批转型项目,并提供了激 励政策、转型规划模板和"碳账户"等服务。马骏表示,银行的转型规划包括该机构在短期(如五年)、中 期(如十年)、长期(2060年前)内降低其碳排放(包括自身运营碳排放和投融资碳排放)的路径、目标和具体 措施。建立转型规划之后,银行需要通过采取三大举措来落实:一是为客户提供绿色与转型融资,推动 高碳客户减碳;二是降低对不可转型客户的贷款敞口;三是提高对低碳客户的敞口。 连坤 ...
绿色金融周报(192期)丨陆磊:着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郭晓洁 见习记者王达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广州报道 随着绿色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相关的资讯和数据变得越来越丰富。绿色金融周报从宏观视角和机构绿 色金融实践等角度,关注绿色金融领域的最新前沿动态,追踪绿色金融市场的最新趋势,为绿色金融相 关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和参考。 浙江以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在立法实践、标准探索、可持续信息披露、政策激励、产 品创新及数字化平台建设等方面,形成了以"湖州经验"为代表的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经验,相当一部分 成功实践传播和复制到我国多个地方,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 一、重点关注 1、央行副行长陆磊: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 7月4日上午,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湖州市人民政府、浙江省金融学会主办的绿色金融 改革创新交流会在浙江湖州召开。 "下一阶段,中国人民银行将汇聚各方力量,着力推进绿色金融发展。"会上,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陆磊 表示,一是推动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有效衔接;二是积极引导金融支持自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是继 续深化绿色金融国际合作;四是继续支持和指导绿色金融区域改革创新工作,支持浙江湖州能力建设基 地等宝贵探索。浙 ...
绿色金融成效显:绿色评估+碳账户为企业低碳转型“贷”来新活力
Yang Shi Wang· 2025-07-07 02:50
央视网消息:推动传统高排放或者难以减排的行业和经济活动向低碳转型,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直接作用。 金融是如何为高排放或难以减排领域的低碳转型提供合理必要的资金支持的?记者在河北进行了采访。 这两天,一家位于衡水的铁塔制造企业正加紧给雄安新区重点基建项目生产一批输电线路铁塔产品。今年以来,企业主动在生产流程、工 艺等方面进行节能改造,每吨产品的碳排放量降低了20%。 衡水广厦铁塔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 梁立友:我们通过自建光伏发电站,引进包括焊接机器人在内的一系列先进设备,大大降低了能耗, 减少了排放,但是节能改造需要大量资金,我们绿色转型过程中也面临一定的资金压力。 了解情况后,当地电力、金融等部门联合推出的一款绿色金融产品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当地对企业的碳排放、能源利用效率等进行绿 色评估,符合"绿色认证"的企业就可以享受到低利息的绿色贷款,单笔最高可以贷到1000万元。 国网衡水供电公司物资部副主任 吴立董:我们依托电e金服平台,通过推动相关政策落地,丰富完善供应链金融产品,为符合绿色认证条 件的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减免相关担保费用等一系列优惠融资服务,为企业纾困解难,有力支持和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
资讯|申万宏源证券6月精选动态
精选动态栏目按月定期推出,整合申万宏源证券与合作伙伴的热点动态,为您带来最新资讯。 服务实体经济 SERVING THE REAL ECONOMY 申万宏源动态 2025年6月 精选新闻动态 申万宏源护航交通银行1,200亿元定增项目圆满完成 6月初,申万宏源证券承销保荐公司作为联席主承销商,助力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完成向特定 对象发行A股股票项目,募集资金总额达1,200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将全部用于补充核心一级资本,预 计将提升交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约1.25个百分点。 本次定增项目圆满完成是落实国家一揽子增量金融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申万宏源为交通银行服务实 体经济、推进数字化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申万宏源·2025年资本市场夏季策略会成功举办 6月10日,申万宏源2025资本市场夏季策略会开幕,会议以"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为主题,设置 了1场主论坛及12个分论坛,涵盖资产配置、人工智能与芯片、金融创新、投行赋能硬核科技、能源与材 料、金融地产、高端制造、新消费、量化、港股等市场关注焦点。近500家上市公司高管与2200余名投资 者齐聚一堂,会议期间将进行700余场线下交流。与会人员共同探讨国内外 ...
债市创新工具系列报告之一:锚定基准:中国金融浮息债券的演进、风险收益与市场作用
Core Insights - The report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risk-return profile, and market role of floating-rate financial bonds in China, highlighting their significance in optimizing the market interest rat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nd promoting green finance initiatives [2][8]. Group 1: Development and Market Analysis of Floating-Rate Financial Bonds - The floating-rate bond market in China began in 1995 and has undergone three significant expansion phases, with a notable decline in issuance scale since 2022 due to falling interest rates. As of June 27, 2025, the total outstanding floating-rate bonds amounted to 514.7 billion yuan, with financial floating-rate bonds constituting the majority at 395 billion yuan [7][12]. - The current floating-rate financial bonds are primarily linked to the DR007 (51%) and the 1-year LPR (39%), reflecting a dual characteristic of short-term monetary market rates and medium to long-term financing costs [13][14]. - The secondary market for floating-rate bonds has been sluggish, with monthly trading volumes dropping to around 50 billion yuan, accounting for only 0.12% of the total bond market transactions [14][18]. Group 2: Pricing Analysis and Risk Attributes - The pricing of floating-rate bonds follows the principle that the current coupon equals the benchmark interest rate plus a fixed spread. This structure provides significant resistance to interest rate risk, as the coupon can adjust in line with market rates, resulting in lower net price volatility compared to fixed-rate bonds [22][23]. - Empir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during periods of rising benchmark rates, floating-rate bonds exhibit a smaller decline in net price compared to similar fixed-rate bonds, indicating their superior performance in such conditions [27][28]. Group 3: Future Prospects and Roles of Floating-Rate Bonds - For investors, floating-rate bonds offer a natural yield enhancement effect during rising interest rate phases, serving as a robust risk-hedging tool. They are less sensitive to interest rate changes, making them suitable for managing valuation volatility [30]. - For issuers and the bond market, the dual issuance of fixed and floating-rate bonds enhances funding options and attracts diverse capital sources. This approach maximizes fundraising efficiency and meets varying investor demands, thereby improving overall market liquidity [31]. - The "floating-rate green bond" model aligns with green finance policies, enhancing environmental benefit disclosures and attracting ESG investments, supported by recent regulatory initiatives promoting green bond development [31].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深耕“区域+行业”系列活动之二:成功举办河北省化工行业(绿色化工)研讨培训会
本次绿色化工专题培训是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继河北钢铁行业培训后,深耕"区域+行业"系列活动的第 二次活动,后续将继续通过搭建行业交流平台,促进银政企有效融合,为河北区域主导产业绿色高质量 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孙若影) 转自:新华财经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化工行业是河北省的特色产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领 域,也是兴业银行总行给石家庄分行信贷资产构建确定的重点方向。兴业银行始终秉持"绿色银行"战略 定位,积极发挥绿色金融优势,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支持化工企业节能降碳、技术升级 和循环经济项目建设。 作为国内绿色金融的先行者,今年以来,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已累计为区域内42家化工企业提供融资超 过9.91亿元,增长率达到207.8%。未来,该行将持续深化"区域+行业"服务模式,聚焦重点化工领域, 为化工行业低碳发展提供全方位、多维度的金融支持。 编辑:赵鼎 近日,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助力化工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奋力谱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兴业银行石家庄分行成功举办"区域+行业"之绿色化工专题培训活动。 本次活动特邀省工信厅行业专家以"浅谈绿色化工产业"为题,循序渐进、深入 ...
15家深圳银行“含绿量”大比拼,哪家领跑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南方财经记者 黄子潇 深圳报道 "全球可持续金融中心"的目标提出三周年,深圳银行业"含绿量"持续提升。 6月30日,深圳市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显示,已有29家银行完成了2024年度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深 圳分行,以及若干总部在深银行、政策性银行、专营机构。 为剖析深圳绿色金融发展状况,南方财经记者选取15家银行的深圳分行(6家国有银行、6家股份制银行、3家城商行),对绿色贷款规模、增 速、占比、投向进行分析。 数据显示,绿色贷款方面,多数银行实现正增长,其中四大行深圳分行余额均突破1000亿元,主要投向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基础设施绿色 升级等产业;治理架构方面,多家银行在分行层面设立了绿色金融专委会,多个"绿色支行"亦取得亮眼成绩。 据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数据,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深圳绿色贷款余额1.27万亿元,居全国前列。 深圳四大行绿色信贷破千亿 根据《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要求,符合条件的深圳金融机构应在每年6月30日前披露上年度的环境信息,其中包括所有总部或 一级分支机构在深资产规模五百亿元以上的银行。 各 ...
今年以来银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突破1700亿元
Zheng Quan Ri Bao· 2025-06-30 16:16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已突破1700亿元,相较于 2024年全年约2225亿元的发行规模,今年以来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显著增长,发行节奏也明 显加快。在此基础上,近期银行间市场绿色金融债票面利率呈现持续走低态势。 此前,江苏银行(600919)2025年绿色金融债券(债券通)于6月26日成功发行,规模50亿元,期限3年, 票面利率低至1.69%。6月24日,邮储银行(601658)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顺利发行2025年第一期绿 色金融债券,发行规模50亿元,期限3年,票面利率仅1.62%。邮储银行相关人士表示,本期债券备受 市场投资者青睐,获得积极认购,全场认购倍数达3.31倍,有近70家机构踊跃参与。 从发行机构类型来看,今年参与"绿色金融债"发行的机构阵容庞大,涵盖农业银行、交通银行、邮储银 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601166)、民生银行、天津银行、渤海银行等各类商业银行,以及国家开发 银行、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值得一提的是,部分银行在短短半年内已多次发行绿 色金融债券。 高政扬表示,对于近期银行积极发行绿色金融债券的现象,主要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