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FSD系统
icon
Search documents
无人驾驶特斯拉首次交付 突破还是造势?
Ke Ji Ri Bao· 2025-07-02 23:46
6月28日,特斯拉宣布了在自动驾驶运营领域的新进展。视频显示,一台Model Y从位于美国得克萨斯 州奥斯汀的超级工厂出发,历时约30分钟穿越市区与高速公路,最高时速达到115公里,最终抵达客户 家门口,完成了一次"全自动交付"。 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称,"据我们所知,这是全球首例在公共高速路上实现全程 车内无人、无远程控制的自动驾驶""这次交付是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驾驶"。 这次演示被视为特斯拉"完全自动驾驶"(FSD)系统的重大进步,也迅速引发了公众的激烈讨论:这是 自动驾驶发展史上的关键时刻,还是马斯克一贯擅长的又一次造势? 技术表现亮眼,但规模化仍遥远 从技术角度来看,这一成果确实令人瞩目。美国Ainvest网站报道称,Model Y的自动交付路线涵盖复杂 的郊区道路与住宅街区,达到了L4级别的自动驾驶,即在特定条件下完全不需要人工干预,仅次于最 高等级L5。这一表现甚至优于谷歌旗下Waymo此前的无人驾驶测试。尽管Waymo已在美国多个城市提 供商业化服务,但其车辆仍需车内人员进行监督。 此次交付任务中,特斯拉FSD系统依靠其定制的神经网络芯片,结合包括摄像头、类激光雷达的数据 源 ...
头部Robotaxi专家小范围交流
2025-07-01 00:40
头部 Robotaxi 专家小范围交流 20250630 摘要 当前自动驾驶主流方案采用局部端到端两阶段模型,前端感知和预测利 用 CNN 结合 LLM,增强环境理解;规划控制则侧重基于规则的方法, 保障驾驶安全性。该方案旨在平衡模型复杂度和安全可靠性。 特斯拉纯视觉端到端模型响应速度快,擅长处理复杂场景,但训练过程 复杂,数据标注困难,自回归特性易累积误差,在未见数据上可能产生 危险行为,相较局部端到端方案面临更大挑战。 国内 L4 级自动驾驶系统在驾驶舒适性、复杂路况安全性及急弯场景路径 规划方面优于特斯拉。国内公司通过多传感器融合提升感知能力,更适 应国内复杂交通环境。 L4 级自动驾驶刚需激光雷达,尤其在夜间和恶劣天气下,能有效识别物 体形状,避免纯视觉方案的感知缺陷。多传感器融合是提升自动驾驶系 统整体性能的关键手段。 激光雷达数据量庞大,对算力需求较高。国产芯片虽在尖峰性能和生态 支持上与英伟达存在差距,但美国制裁推动国产替代,可显著降低成本, 如地平线芯片可节省 80%成本。 Q&A 今年(2025 年)被认为是 L4 级别自动驾驶的元年,国内外各大公司在这一 领域都有显著进展。请介绍一下以 v ...
Robotaxi爆发年,自动驾驶将迎GPT时刻?
3 6 Ke· 2025-06-30 23:59
近期,无人驾驶出租车(Robotaxi)市场风起云涌,消息不断。 话题度最高的,是特斯拉Robotaxi业务的新进展。6月22日,特斯拉正式启动Robotaxi服务,首批投放的10台Model Y,在美国得州奥斯汀小范围试运营, 接载付费乘客。 但相较于当前已具备较强商业化能力的萝卜快跑和Waymo,同样被列为全球Robotaxi三大家之一的特斯拉显得动作稍慢。此外,其初步运营情况也与公众 预期有些差距,如此次试运营的车辆并非去年发布的、专为Robotaxi打造的CyberCab,试运营期间并非全无人驾驶,而是在副驾配备一名安全员。 尽管较马斯克构建的Robotaxi蓝图来说,试运营期间特斯拉的一系列举动颇为谨慎,流传出的相关体验视频却并非一致好评,但目前来看,市场仍对特斯 拉Robotaxi的前景保持乐观。表现在资本市场上,特斯拉上周一股价大涨8%。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态:Robotaxi成功发布意味着其开始商业化运营,更代表着特斯拉无人驾驶所采用的视觉+端到端模型技术路线已完全跑通。抛开 试运营期间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市场质疑,拥有雄厚技术实力的特斯拉Robotaxi开始商业化运营,无疑标志着,这一实力玩家 ...
一辆特斯拉自己从工厂开到车主家,马斯克很激动:全球首次
创业邦· 2025-06-30 02:58
以下文章来源于车东西 ,作者Janson 车东西 . 图源丨特斯拉 一辆特斯拉新车自己通过FSD找到车主完成交付。 6月28日,马斯克兴奋地在社交媒体说,第一次有一辆车自己开到它的拥有者手中。 据悉, 该车从位于奥斯汀附近的特斯拉超级工厂直接驶往客户家中 ,全程无任何人为干预,最高车 速"飙"到了116km/h。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直言:"这一壮举不仅提前一天完成,还标志着自动驾驶技术迈出了历史性的一 步。" 这也是继6月22日特斯拉在德州实现Robotaxi试运营后,在自动驾驶运营上的最新进展。 未来汽车看车东西!智能汽车产业专业新媒体车东西专注智能汽车产业创新,重点关注自动驾驶、智能 座舱、整车创新等;用专业视角,大众认知传播智能汽车新技术新体验。 来源丨车东西(ID:chedongxi) 作者丨 颐圣 编辑丨 志豪 据马斯克介绍,这辆Model Y在整个交付过程中车内没有任何人员,也没有远程操作人员介入。 据车主本人透露,此次无人驾驶"全球首交"的车主是完全随机选择的,他并非是特斯拉相关人员,仅 仅是接到了一个是否想要成为"全球首交"车主的电话,随后他所预订的新车便自己开到了他家门口。 ▲马斯克官宣实现 ...
前华为车BU王军挂帅,AI四小龙印奇操盘:吉利智驾的“天才局”
Xin Hua Cai Jing· 2025-06-29 07:41
近日,沪市公司千里科技公告,同意聘任王军为公司联席总裁。根据公告,王军此前为华为智能汽车解 决方案(车)BU总裁。 新华财经获悉,此前"清华天才班"出身、"28岁福布斯青年领袖"、"AI四小龙"之一创始人印奇加盟千里 科技掌舵AI算法,前华为智驾硬件负责人陈奇负责夯实硬件根基,王军加入后则将整合全局资源执掌 科技业务板块,千里科技的"黄金三角"战队已然成型。 这一重磅消息在行业内激起千层浪,有业内人士表示,智驾第一梯队或将面临洗牌。 "黄金三角" 重塑智驾想象空间 从国家级研究所工程师,到华为3G/4G技术负责人,再到参与创建华为车BU,王军的履历堪称中国智 能汽车发展的缩影。 "王军贯穿通信技术、智能汽车的复合背景,与千里科技'AI+车'的战略高度契合",有行业人士如此评 价。 在业内看来,王军作为华为智驾从0到1的奠基人,其加盟为吉利联合千里科技打造的"千里浩瀚"智驾系 统注入华为系技术基因,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推动吉利智驾向华为ADS、特斯拉FSD等头部系统发起 技术冲击。 曾经的千里科技是一家传统车企,如今和吉利强强联手,在智驾时代打开一片新天地。 据悉,王军近期公开预测,"五年内智能驾驶一级供应商将 ...
马斯克把Robotaxi捧上天,这里是不看好的5大理由
Sou Hu Cai Jing· 2025-06-25 03:51
撰文 / 张霖郁 设计 / 张 萌 "我曾旁听过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团与华尔街投行的一个付费电话会议,时长1小时,他们当时想了解Cybertruck是否能成功,那些专家说成功不了。"美国经 济学教授迈克尔·斯米奇卡(Mike Smitka)在国内某个论坛独家采访中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斯米奇卡毕业于哈佛大学,之后在耶鲁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华盛顿与李大学(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的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研究方 向包括现代日本与中国经济以及全球汽车产业。 他并不看好Robotaxi的商业前景,认为这是一个不断赔钱的商业模式。 "据我所知,特斯拉内部的资深管理层同样反对",他说,"目前Robotaxi的运营模式,成本太高。初期资金投入非常大,但市场规模小;第二,Robotaxi市场 规模有限,某些场景,大家仍需带司机的出租车,比如需要帮忙提行李的老人;第三,如果打车成本下降,同时也意味着低利润,另外如果特斯拉自己造机 器人清洁,进行日常维护,又增加新的成本;第四,关于Robotaxi能拓展车内的消费场景,目前尚未证实其可行性;第五,未来能活下来的公司,背后一定 有一个烧得起这 ...
马斯克把Robotaxi捧上天,这里是不看好的5大理由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6-24 23:29
撰 文 / 张霖郁 设 计 / 张 萌 "我曾旁听过咨询公司组织的专家团与华尔街投行的一个付费电话会议,时长1小时,他们当时想了 解Cybertruck是否能成功,那些专家说成功不了。"美国经济学教授迈克尔·斯米奇卡(Mike Smitka)在国内某个论坛独家采访中告诉汽车商业评论。 斯米奇卡毕业于哈佛大学,之后在耶鲁大学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他是美国华盛顿与李大学 (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的经济学荣誉退休教授,研究方向包括现代日本与中国经济以及 全球汽车产业。 他并不看好Robotaxi的商业前景,认为这是一个不断赔钱的商业模式。 "据我所知,特斯拉内部的资深管理层同样反对",他说,"目前Robotaxi的运营模式,成本太高。初 期资金投入非常大,但市场规模小;第二,Robotaxi市场规模有限,某些场景,大家仍需带司机的 出租车,比如需要帮忙提行李的老人;第三,如果打车成本下降,同时也意味着低利润,另外如果 特斯拉自己造机器人清洁,进行日常维护,又增加新的成本;第四,关于Robotaxi能拓展车内的消 费场景,目前尚未证实其可行性;第五,未来能活下来的公司,背后一定有一个 ...
马斯克的下一个万亿赛道?瑞银详解Robotaxi商业模式
硬AI· 2025-06-23 15:37
瑞银认为,如果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并获得监管放行,到2040年,特斯拉在美国的Robotaxi网络有望扩展至230万辆车的 规模,年收入或将达到2030亿美元。公司不仅自主研发FSD系统,还拥有整车制造能力和运营平台。这种垂直整合的能 力使特斯拉成为目前唯一能将"车+软件+网络平台"三者统一打包的企业。 硬·AI 作者 | 张雅绮 编辑 | 硬 AI Robotaxi或成新增长核心 瑞银团队以奥斯汀为例,分析了特斯拉即将启动的首个Robotaxi服务,并基于保守假设对其进行了15年期 的商业建模。模型显示, 到2040年,Tesla Network的Robotaxi车队可能达到230万辆,涵盖自营车辆 与外部"贡献"车辆两种类型。 投资者对特斯拉Robotaxi的关注度高涨,尤其是在特斯拉22日于奥斯汀推出首个Robotaxi服务之后。 据 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 ,目前Robotaxi仅配备10辆车,运营时间限制在上午6点至午夜12点,且只在地理 围栏区域内运行。最重要的是,车辆仍配备安全员和远程操作员,统一收费4.20美元。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瑞银23日发布研报,认为指出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包括技术、监管、网络建 ...
马斯克的下一个万亿赛道?瑞银详解Robotaxi商业模式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6-23 09:38
投资者对特斯拉Robotaxi的关注度高涨,尤其是在特斯拉22日于奥斯汀推出首个Robotaxi服务之后。 据华尔街见闻此前文章,目前Robotaxi仅配备10辆车,运营时间限制在上午6点至午夜12点,且只在地理围栏区域内运行。最重要的是,车辆仍配 备安全员和远程操作员,统一收费4.20美元。 据追风交易台消息,瑞银23日发布研报,认为指出如果一切按计划进行(包括技术、监管、网络建设与规模化等),这可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到2040年,特斯拉在美国的Robotaxi网络有望扩展至230万辆车的规模,年收入或将达到2030亿美元,为公司贡献高达860亿美元的税后营业利 润。 公司不仅自主研发FSD系统,还拥有整车制造能力和运营平台。这种垂直整合的能力使特斯拉成为目前唯一能将"车+软件+网络平台"三者统一打 包的企业。 瑞银据此为特斯拉网络(Tesla Network)业务赋予3500亿美元估值,将特斯拉目标价从190美元上调至215美元。截止发稿,特斯拉美股盘前为327 美元。尽管如此,瑞银仍维持对特斯拉"卖出"评级,认为Robotaxi的远景虽然诱人,但市场已经充分定价,现阶段特斯拉的估值"难以为继"。 | ...
4.2美元一次的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上路 能否搅动业界?
Huan Qiu Wang· 2025-06-23 08:00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马斯克在X平台宣布,美国当地时间6月22日下午,特斯拉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正式启动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每次乘车费用为4.2 美元。内测用户发布的视频显示,车辆行驶顺畅,驾驶座完全无人,乘客可在后排观看YouTube视频。马斯克还转发了FSD技术团队的胜利合影。 为这一天,马斯克准备了近十年。早在2016年10月,他就提出将特斯拉车辆变成共享车队赚钱的想法。2019年4月,他更是预言特斯拉将在次年部署自动驾 驶出租车,每辆车每年可为车主带来3万美元收入。然而,由于技术和监管问题,这一计划多次推迟,甚至被视为虚假宣传。 2024年10月,特斯拉发布了无方向盘的无人车Cybercab,但该车型要到2026年才能上市,且量产取决于法规审批、供应链建设和技术成熟情况。因此,此次 测试车辆并非Cybercab,而是搭载FSD系统的普通Model Y。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特斯拉"自动驾驶出租车"服务限制多。原定早6点营运推迟到中午12点,车队初期仅约10辆车,运营时间上午6点至午夜12点,在地理围 栏区域内提供服务,且前排配备安全员,与马斯克此前宣传的无人驾驶服务不符。目前处于内测阶段,仅受邀用户可在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