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D系列
icon
Search documents
“这里是梦想之地” 德国汽车业“大咖”齐乔拉谈中国
Core Viewpoint - The interview with Klaus Zichora, Vice President of Changan Automobile, highlights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Germany,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s of Chinese automotive companies, and Changan's strategic approach to entering the European market. Group 1: Cultural Differences - Chinese consumers have high expectations for quality, technology, and design, which necessitates a strong adaptation to local culture and work practices for automotive manufacturing [1] - Communication in Chinese companies is heavily app-based, making processes quicker and more direct compared to traditional methods in Germany [2] - Chinese board meetings are data-driven and structured, contrasting with the more intuitive decision-making style often seen in German companies [3] Group 2: Perception of Chinese Automotive Success - The notion that Chinese automotive success is primarily due to government subsidies is deemed unreasonable; instead, the efficiency and enthusiasm in Chinese enterprises are highlighted as key advantages [4] - The German automotive industry is perceived to be slow in reform and burdened by bureaucracy, which affects competitiveness [4] Group 3: Changan's European Market Strategy - Changan plans a gradual and pragmatic approach to entering the European market, focusing on understanding consumer acceptance rather than overwhelming the market with products [7] - Building trust with German consumers is essential, as they prioritize high-quality service and assurance regarding vehicle maintenance and resale value [7] Group 4: Industry Outlook -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etition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s, with Chinese companies increasingly developing attractive high-tech products [9] - There is a suggestion that professionals in the German automotive sector should consider exploring opportunities in China to gain insights and inspiration [10]
零公里二手车,大部分出国了
创业邦· 2025-06-04 10:30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经杂志 ,作者李皙寅 财经杂志 . 《财经》杂志官方微信。《财经》杂志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主办,1998年创刊,秉承"独立、独 家、独到"的新闻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报道见长,是政经学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 必读刊物。 来源丨财经杂志(i-caijing) "零公里二手车"进入了公众视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近日在一则访谈视频中表示:"现在有一种 怪象叫'零公里二手车',也就是说它上完牌照就算注册了,好像是卖出去了,但是又回到了二手车。 现在你可以到懂车帝、瓜子二手车、闲鱼等平台去看,有三四千家都在卖,是非常乱的。" 点击一些汽车电商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能清楚地看到仅有数百使用公里的汽车在售,刷新页面后, 可以看到数量众多,包括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燃油车、混合动力车和新能源汽车等,各类车型应有 尽有。以至于"二手新车"这两个看上去不相关的词语竟然组合在一起,成为招牌上的新标签。 供应商收不到货款,车企用新车抵款,然后新车被放上二手平台,这样的现象并不止于汽车。一位消 费品类市场部人士告诉笔者,在她的行业里,这样的操作已经很成熟,各取所需,甚至还能彼此有收 作者丨李皙 寅 编辑 | ...
零公里二手车,大部分出国了
虎嗅APP· 2025-06-02 14:08
以下文章来源于财经杂志 ,作者李皙寅 财经杂志 . 《财经》杂志官方微信。《财经》杂志由中国证券市场研究中心主办,1998年创刊,秉承"独立、独 家、独到"的新闻理念,以权威性、公正性、专业性报道见长,是政经学界决策者、研究者、管理者的 必读刊物。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财经杂志 ,作者:李皙寅,编辑:施智梁,题图来自:AI生成 "零公里二手车"进入了公众视野。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近日在一则访谈视频中表示:"现在有一种 怪象叫'零公里二手车',也就是说它上完牌照就算注册了,好像是卖出去了,但是又回到了二手车。 现在你可以到懂车帝、瓜子二手车、闲鱼等平台去看,有三四千家都在卖,是非常乱的。" 点击一些汽车电商平台和二手交易平台,能清楚地看到仅有数百使用公里的汽车在售,刷新页面后, 可以看到数量众多,包括自主品牌、合资品牌、燃油车、混合动力车和新能源汽车等,各类车型应有 尽有。以至于"二手新车"这两个看上去不相关的词语竟然组合在一起,成为招牌上的新标签。 供应商收不到货款,车企用新车抵款,然后新车被放上二手平台,这样的现象并不止于汽车。一位消 费品类市场部人士告诉《财经》,在她的行业里,这样的操作已经很成熟,各取 ...
曝大众电动汽车将改名!
鑫椤锂电· 2025-05-19 09:28
关注公众号,点击公众号主页右上角" ··· ",设置星标 "⭐" ,关注 鑫椤锂电 资讯~ 本文来源:谈思汽车 复杂的命名方式引发市场混淆,使得消费者难以直观感知车型定位,促使大众调整策略。Martin Sander坦言:"ID系列名称过于抽象,我们需要更贴近用户认知的命名方式。" 5月17日,汽车媒体 Auto und Wirtschaft发布博文称,大众(Volkswagen)正在重新思考其电 动车命名策略,计划从2026年起逐步淘汰"ID"前缀。 在接受该媒体采访时,大众品牌董事会成员 Martin Sander 明确表示:"我们的电动车将重新使 用合适的名称",并透露 ID. 2all 和 ID. Every1 概念车在量产时将不会沿用这些名字。 事实上,"ID"这个词并没有太特殊的意义。大众之所以将电动车起名为"ID"主要表达出了两层含 义:一是智能设计、身份认同和前瞻科技;二是象征着零排放、自动驾驶、直观操作和个性化的网 络等。 自2016年推出ID系列以来,大众已经发布了ID.3、ID.4、ID.5、ID.6(中国独有)、ID.7轿车以 及ID.Buzz小型货车等多款电动车型。 例如ID.1有可 ...
传大众计划对ID系列前缀更名,或于2026年开始执行
Ju Chao Zi Xun· 2025-05-19 03:19
据外媒5月18日报道,大众汽车公司宣布了一项重要的命名体系调整计划。从2026年开始,大众汽车将逐步淘汰其电动汽车产品线中使用的"ID"前缀命名体 系。如ID.2可能改名为"Polo",ID.1预计2027年发布,名称可能借鉴"Lupo""Fox""Up!"等。 大众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未来,大众汽车将采用更加简洁、直 观的命名方式,以更好地传达产品的核心价值和特点。 这一调整计划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有分析人士认为,大众汽车的这一举措可能是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优化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位。同 时,这也可能预示着大众汽车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战略重心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大众汽车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在汽车行业的变革浪潮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此次命名体系的调整,无疑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 持续关注大众汽车的最新动态,以及这一调整计划对其市场表现和品牌建设带来的变化。 数据显示,在一众合资车企中国,大众中国销量位居国内第一,一汽大众(含奥迪等品牌数据)、上汽大众4月销量分别为11.34万辆、8.25万辆,合计销量 ...
德系汽车三巨头一季度业绩承压 中国市场销量均现下滑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09 17:01
本报记者 刘钊 截至目前,德国汽车龙头企业德国大众汽车集团(以下简称"大众汽车")、宝马集团、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以下 简称"梅赛德斯-奔驰")相继披露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从财务数据来看,这三大车企的利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而在 探寻业绩下滑原因时,三大车企均将原因指向中国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相关报告,为了扭转在中国市场销量持续下滑的局面,上述德系车企纷纷抛出本土化战略。但这一战 略能否奏效,还有待市场检验。 黄河科技学院客座教授张翔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德系车企正处于新能源转型的关键时期,其产品仍以燃 油车为主,这直接导致市场竞争力下降。近年来,燃油车市场规模逐年萎缩,而德系车企在新能源领域的产品技术水平相对较 低,无法成功替代燃油车曾经占据的市场地位。以大众汽车为例,其ID系列在中国市场的表现远未达到预期,增长速度明显落 后于行业平均水平。与此同时,蔚来、腾势等中国豪华汽车品牌强势崛起,不断挤压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使得梅赛德斯-奔 驰、宝马集团面临愈发严峻的经营挑战。 在华销售拖累业绩 今年一季度,大众汽车全球交付量达213.36万辆,同比增长1.4%,不过,在其全球最 ...
上海车展热点总结
数说新能源· 2025-04-27 07:50
问:上海车展的主要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和新车? 答:上海车展虽然部分性能车如理想i8和小鹏G7未发布,且很多发布会提前举行,但整体仍有亮点。车 展上比亚迪是重点,比亚迪在车展上推出了两款概念车 ——大唐和大汉,以及海洋网发布的比汉L更大 的轿车Ocean-S,还有王朝网推出的比唐L更大的轿车大唐。这两款概念车预计半年到一年内可能量 产,并可能定价在30万元左右,将D级尺寸的轿车带入这个价格区间。比亚迪低端市场的主要车型已经 不多,随着海狮07的逐渐推广,海洋网拿出了宋plus DMI的高配版——海狮06。这款车型是基于宋plus DMI升级底盘和内饰而来,预计会以加量不加价的方式在海洋网替代宋plus DMI,同时王朝网的宋 LDMI可能会重新设计并提高价格,以确保王朝网和海洋网的产品布局保持一致。 问:还有哪些其他品牌的亮点? 答:除比亚迪外,还提到了腾势汽车推出的 Z 概念跑 车,这是一款设计独特的轿车,但其热度相对较 低,主要焦点集中在比亚迪的大唐和大汉轿车上。此外,城市汽车也有相关产品参展,不过由于市场定 位等原因,城市汽车G车型的市场意义并不大。 问:比亚迪这次新车矩阵的特点是什么? 答:比亚迪此次 ...
比亚迪年利润超过400亿元,计划分给股东三成;特斯拉欧洲销量继续下跌,大众汽车受益;AI眼镜出货量今年可能翻倍丨百亿美元公司动向
晚点LatePost· 2025-03-25 13:53
比亚迪年利润超过 400 亿元,计划分给股东三成。 去年比亚迪总营收超过 7771 亿元,其中汽车及相关产品收入占 6173 亿元、同比增长超过 27%。 全年比亚迪净利润大约 402 亿元,他们计划现金分红 120 亿元左右。 特斯拉欧洲销量大幅下跌,大众 ID 系列从中受益。 据媒体援引 Dataforce 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在欧洲电动车整体销量增长的情况下,特斯拉欧 洲销量同比大跌 45%,仅卖出了 2.59 万辆电动车。其中 Model Y 销量下跌 53% 至 1.48 万辆, Model 3 销量下跌 26% 至 1.08 万辆。 大众 ID 系列成为特斯拉销量大跌的受益者,欧洲销量排名前 5 的车型,大众 ID 系列就占了 3 款。其中,大众 ID.4 今年前两月的销量为 1.33 万辆,同比增长 172%,紧随 Model Y 之后销量排 名第二。大众 ID.7 以 1.13 万辆的销量位居第三,暂时超过了 Model 3。大众 ID.3 以 1.08 万辆的销 量排在第五,比去年增长了 141%。 智元机器人完成由腾讯领投的新一轮融资,腾讯领投。这轮结束后,智元机器人将以 150 亿元 ...
独家:大众推这么多车,是不是撞大运?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3-17 15:56
具体到新能源,上汽大众官宣2026年起,基于CMP平台将开发2款紧凑级纯电车型、3款插混、2款 增程车型。 当时很多人一直好奇,一汽-大众将如何布局? 3个多月后,上海车展开幕前夕,一汽-大众如期官宣。 此次官宣最主要的信息是一汽-大众将从2026年起,推出11款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的全新车型,包 括6款纯电、2款插混、2款增程以及1款燃油车。到2030年,将共推出20款全新车型。 撰 文 / 张霖郁 设 计 / 赵昊然 大众集团在华的另一盘棋落定。 自2024年11月26日,上汽大众成立40周年之际,大众集团与上汽集团共同宣布了未来产品布局,包 括到 2030 年,将推出18款新车型,其中有15 款将专为中国市场开发。 另一重要的信息是,这11款新车型中,将包括一辆捷达品牌的纯电车型,这是捷达首款纯电车型, 意味着大众集团在华纯电产品将直接下探到10万元以下。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车型将搭载一汽-大众SOA电子电气架构,并非大众集团的CEA架构,逻辑上 推测也不会是CMP平台,这意味着该车型一汽-大众将发挥主导作用。一汽-大众新闻稿中提及 将"为捷达品牌提出智能化解决方案,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这款车的上市时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