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uan Qiu Wang
icon
Search documents
第三届链博会上的“健康链”:中外企业共筑大健康产业生态
Huan Qiu Wang· 2025-07-18 03:10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青云】7月16日至20日,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 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记者深入3号馆健康生活链展区,亲身感受到这里中外企业携手共 进、创新合作的蓬勃活力。 外国展商点赞中国供应链 本次链博会,不少外国参展商选择与中国合作方或者中国供应商一同参展。 星巴克中国连续第三届参展。展台上,星巴克携手战略合作伙伴远景,联合供应商伙伴结成减碳联盟, 聚集全链绿色力量,打造面向未来的可持续供应链。此外,星巴克即饮业务首次登陆链博会展台,全面 展示从创新、采购、生产到分销的本土化产业链布局。 作为唯一参展的外资美妆企业,首次登上链博会舞台的欧莱雅,展示日化及美妆产业链的创新能力和合 作成果。在展台看到,欧莱雅旗下多个品牌的护肤品、香水等产品外包装均已添加二维码标识,只需扫 码,就能追溯到产品的物流、生产工厂及成分信息。 "欧莱雅在中国生产的化妆品,除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外,还出口到了其他国家。"欧莱雅现场工作人 员向记者介绍,目前公司62%的销量都来自中国两家工厂生产的产品,欧莱雅去年还在中国建成了全球 第一家智能运营中心,每小时可处理超7000个消 ...
被爆曾致爱泼斯坦风格轻佻“露骨”信件,特朗普警告并斥责美媒“诽谤”
Huan Qiu Wang· 2025-07-18 03:01
【环球网报道】有关美国已故富商爱泼斯坦的传闻不断出现。美国《华尔街日报》当地时间17日独家爆 料称,该媒体查阅的文件显示,爱泼斯坦2003年庆祝50岁生日之际,其前女友马克斯韦尔为他制作了一 本生日纪念册,其中收录了数十人寄来的"露骨"信件,风格轻佻,其中一封来自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 不过,特朗普在接受该报采访时坚决否认自己写过这封信,并斥责该报道是"假新闻"和"诽谤"。 "我这辈子从没画过画,更不会画女性肖像,"特朗普还说,"这不是我的语言风格,也不是我的文字。" 特朗普还表示,如果该报执意就此事发表文章,他准备提起诉讼。"我会起诉《华尔街日报》,就像我 起诉其他人一样。"他说。 另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等媒体补充,在《华尔街日报》发布该报道几小时后,特朗普当地时间17日表示 他将起诉该报及其所有者。特朗普称,他曾警告《华尔街日报》老板默多克及其主编塔克,称这封信 是"伪造的",并斥责该报道"虚假、恶意,诽谤"。 爱泼斯坦与大量美国政商名流交往密切,因涉嫌性犯罪被捕后,于2019年8月死于狱中,被判定为自 杀。据称,爱泼斯坦掌握一份用于勒索知名人士的"客户名单"。特朗普2024年竞选总统期间承诺,上台 后将公 ...
年内50只主动权益基金清算 发起式基金清盘压力凸显
Huan Qiu Wang· 2025-07-18 02:59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尽管今年A股市场整体呈现震荡上行态势,但部分公募权益类基金仍因规模持续缩水触 发清算条件。据Wind数据统计,截至7月16日,年内已有50只主动权益类基金(含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及 FOF产品)进入清算程序,其中发起式基金成为清盘"重灾区"。 分析人士认为,今年权益基金清盘数量增多,一方面与市场结构性行情有关——资金向头部基金和赛道型产品集 中,中小规模基金吸引力下降;另一方面,渠道销售资源向绩优产品倾斜,导致新发基金"保成立"容易、"做规 模"难。 上海某公募基金渠道总监表示:"现在投资者更倾向选择历史业绩稳定、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中小基金公司若缺 乏明星基金经理或差异化策略,很难在竞争中突围。" 天相投顾基金评价中心负责人指出:"发起式基金的清盘不应简单视为失败,而是市场优胜劣汰的体现。未来基金 公司需更谨慎评估产品策略与自身资源匹配度,避免盲目跟风发行。" 7月15日,中银证券慧泽进取3个月持有正式启动清算程序。该基金为发起式FOF产品,成立于2022年7月7日,由 中银证券自购1000万元设立。然而,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其资产净值仅0.28亿元,较成立时增长不足0.18亿元 ...
上市险企上半年保费收入稳健增长 新华保险同比增幅超两成
Huan Qiu Wang· 2025-07-18 02:59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近日,中国太保、新华保险、众安在线等上市险企陆续披露2025年上半年保费收入公 告。数据显示,三家公司保费收入均实现同比增长,其中新华保险以23%的增幅领跑行业,中国太保、众安在线 分别增长6%和9%,展现出保险市场稳健复苏态势。与此同时,自2025年1月起,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头部险企 宣布取消月度保费收入公告,行业信息披露模式迎来重大调整。 根据公告,新华保险上半年实现保费收入1212.62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位居行业前列。中信建投在研报中指 出,新华保险一季度个险渠道绩优队伍建设成果持续显现,月均绩优人力及万C人力(单月保费收入超1万元的代 理人)同比均实现双位数增长,推动保费规模与质量双提升。此外,银保渠道价值贡献进一步扩大,成为公司增 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太保上半年保费收入达2678.5亿元,同比增长6%,其中寿险、产险业务均衡发展;众安在线则凭借健康险、 数字生活险等创新业务,实现保费收入148.2亿元,同比增长9%,延续科技赋能下的高增长态势。 尽管月度数据披露减少,但半年度业绩仍传递出积极信号。中信建投在研报中强调,新华保险个险队伍产能改善 与银保渠道价值深化,有望 ...
【产业观察】标准落地 生态共振,透视中国显示业“护眼2.0”拐点
Huan Qiu Wang· 2025-07-18 02:57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今天,显示设备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数据统计显示,现代人日均屏 幕接触时长已突破8小时,随之而来的长时间盯屏引发的视觉疲劳、近视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至少26亿人存在视力障碍,其中 长时间电子设备使用导致的视疲劳、近视低龄化等问题尤为突出。 而此次大会的核心议题只有一个:当"护眼"从营销卖点上升为强制性需求,显示产业链如何同步完成技术迭代、标准统一与场景落地。在消费需求与产业发 展方向的双重推力下,标准缺失成为最大短板。大会现场,由中国电研威凯牵头,联合多家头部企业共同修订的《显示设备金E护眼认证规范》正式发布, 首次将蓝光抑制、频闪控制、环境光自适应、眩光管理等指标纳入同一张认证清单,并采用"型式试验+获证后监督"模式,企业需提交完备资质资料,通过 15个工作日专业检测方可获证,证书有效性可在全国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确保"质量可量化、认证可追溯"。 "护眼"已成为必须答好的民生课题。在7月16日召开的第二届健康显示大会上,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秘书长董敏用这句话打开了话题。"行业需要把护眼功 能作为核心 ...
高盛:海外基石投资者成港股IPO融资主力军,贡献42%募资额
Huan Qiu Wang· 2025-07-18 02:52
高盛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港股主板共完成42宗IPO,募资总额达1067亿港元,同比激增超220%,暂 列全球第一。其中,约85%的新股在上市前成功引入基石投资者,平均每家IPO引入4.4名基石,超四成 项目引入5家以上基石机构。宁德时代(募资410亿港元)、恒瑞医药(98.9亿港元)等超大型A+H上市 项目成为主要资金吸纳方,而海外基石投资者在这些项目中占比显著。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长线资金(如养老金、主权财富基金)在经历数年配置调整后,今年重新加码港 股。高盛亚洲股票资本市场联席主管王亚军指出:"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信心回升,主要源于低估 值吸引力、政策支持及科技行业创新红利。"当前港股估值较标普500折价约40%,为国际资本提供 了"安全边际"。 高盛进一步分析认为,港股IPO复苏的背后,是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监管与制度优化,港交所放宽上 市规则,支持特专科技公司及中概股回流,同时监管层积极推动A股公司赴港双重上市,降低企业融资 成本。产业资本需求激增,新能源、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景气行业加速IPO融资,技术硬件与设备、 汽车零部件、制药三大行业募资额居前三,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龙头项目带动效应显著 ...
华尔街巨头集体转向稳定币:传统银行发起支付体系“保卫战”
Huan Qiu Wang· 2025-07-18 02:52
Core Viewpoint - The U.S. financial industry is undergoing a historic transformation as major banks like JPMorgan Chase, Citigroup, and Bank of America announce their plans to enter the stablecoin business, marking a strategic response to the rise of fintech and the potential disruption of the dollar's dominance in global payments [1][3]. Group 1: Legislative Developments - The U.S. Senate passed the "STABLE Act," which establishes a framework for stablecoin issuance, requiring issuers to hold equivalent reserves in dollars or government bonds and to be subject to dual regulation by the Federal Reserve and the Office of the Comptroller of the Currency (OCC) [3]. - The act mandates transparency in asset reserves, and despite initial resistance from conservative members of the House, it is expected to be signed by the President soon [3]. Group 2: Bank Strategies - JPMorgan Chase's CEO Jamie Dimon emphasized the necessity for banks to engage in the stablecoin space to maintain their understanding of payment systems, while Citigroup is developing its own "Citi Stablecoin" focused on cross-border payment scenarios [3][4]. - Bank of America has confirmed that its stablecoin project is in substantial preparation, potentially advancing through industry collaboration [3][4]. Group 3: Market Dynamics - The rise of stablecoins poses a significant threat to traditional payment systems, with 98% of stablecoins pegged to the dollar and 80% of transactions occurring outside the U.S., creating a parallel payment network that bypasses the SWIFT system [3]. - Major stablecoin issuers like Tether and Circle hold $116 billion in U.S. Treasury bonds, positioning them among the top 20 holders of U.S. debt, surpassing some sovereign nations [3]. Group 4: Competitive Landscape - The competition is not merely technological but also a struggle for monetary sovereignty, as stablecoins attract major retailers like Amazon and Walmart to consider alternatives to traditional payment channels like Visa and Mastercard [4]. - JPMorgan has launched its institutional deposit token, JPMD, and plans to expand its use in cross-border trade settlements, while Citigroup aims to integrate stablecoins into supply chain finance through a closed-loop system [4]. Group 5: Future Outlook - Dimon noted that the future will see coexistence between banks and cryptocurrencies, with the key challenge being who will define the future standards of value exchange [5].
19只个股获券商买入评级,多行业个股获机构青睐
Huan Qiu Wang· 2025-07-18 02:52
此外,能源、食品饮料等行业亦有个股入选,显示机构配置思路的多元化。 从评级方向看,19只个股中11只评级维持不变,1只获调高至"买入",该股为物产环能,因业绩超预期 及新能源业务布局获申万宏源上调评级。7只为首次评级。首次覆盖个股涵盖科技、制造、能源等多领 域,包括华工科技、开勒股份、陕西煤业等,反映机构对新赛道及低估值品种的挖掘力度加大。 按Wind行业分类,获买入评级个股集中于三大领域:技术硬件与设备,5只个股入选,包括中际旭创、 天准科技等,涵盖光模块、智能装备等细分赛道;材料Ⅱ,3只个股获覆盖,卫星化学、金达威等化工 龙头在列;资本货物,3只个股上榜,如继峰股份、青达环保,涉及汽车零部件及环保设备。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Wind数据显示,7月17日,券商对19只个股给出买入评级,其中2只个股明确 公布目标价格,瀚蓝环境(38.94元)与卫星化学(21.30元),目标涨幅分别为52.77%和22.06%。此 外,当日评级调整呈现"稳中有升"态势,技术硬件、材料及资本货物行业个股获密集覆盖,显示机构对 相关板块的长期信心。 根据券商给出的最高目标价测算,瀚蓝环境与卫星化学涨幅显著。华泰证券对瀚蓝环境维持 ...
内地低利率驱动AH溢价指数下行,港股价值重估正当时
Huan Qiu Wang· 2025-07-18 02:52
按照截至2025年6月30日自由流通市值计算的 AH 溢价指数行业权重,银行板块占比超过 35%,南向险资对 H 股 银行板块的偏好是推动 AH 溢价指数下行的核心动力。一方面,险资投资 H 股银行无需缴纳红利税,红利板块的 A/H 溢价有望进一步收敛;另一方面,从历史 A/H 溢价分位来看,红利板块的溢价仍存在下行空间。随着港股市 场流动性和市场情绪的改善,预计 AH 溢价指数的下行趋势将持续。 优质资产赴港,打开溢价下行空间。今年 3 月份,AH 溢价指数出现跳空下行,主要原因是 2024 年下半年新增上 市且 H 股折价较低的美的集团和顺丰控股被纳入指数,从成分股层面推动指数下行。这揭示了 AH 溢价指数下行 的第二层逻辑——优质 A 股资产赴港上市。 在政策支持、出海需求增加、融资环境改善及市场流动性回暖的推动下,2025 年初至 7 月 9 日,已有 10 起 A to H 上市案例。其中,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的 H 股价格已高于对应 A 股,未来纳入指数将进一步压低 AH 溢价指 数。此外,目前仍有约 40 家 A 股企业的 H 股上市申请处于聆讯阶段,这些优质资产有望在后续持续为 AH 溢价 指数 ...
港股回购潮持续升温!单日22家企业斥资回购
Huan Qiu Wang· 2025-07-18 02:52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在资本市场波动加剧的背景下,港股市场再现回购热潮。据公开数据统计,7月17日共有 22家香港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合计回购1622.38万股,总金额达3193.40万港元。其中,绿竹生物-B、中国东方 航空股份及中集集团等企业以大额回购成为市场焦点,而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更以年内累计5.71亿港元的回购规 模。 近期港股回购活动频繁,业内人士认为,这一现象一方面与部分公司股价低于内在价值有关,企业通过回购提升 每股收益、优化资本结构;另一方面,也反映出管理层对宏观经济及行业趋势的乐观判断。以东航为例,其年内 持续回购或与航空业复苏预期增强、国际航线逐步恢复等因素密切相关。 香港某券商分析师表示:"回购是上市公司传递积极信号的重要工具。在当前市场环境下,龙头企业的大额回购不 仅能为股价提供支撑,也可能引发投资者对行业估值重构的关注。" 随着中报季临近,港股市场回购势头能否延续备受关注。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以下简称"东航")则以642.49万港元的单日回购额紧随其后。当日,东航回购220.00万股,价 格区间为2.880至2.950港元。更引人注目的是,东航年内已实施多次回购,累计金额高达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