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u Xiu
icon
Search documents
AI电商,如何重塑卖货逻辑?
Hu Xiu· 2025-09-19 02:19
2024年,全球电商市场规模超6万亿美元,推动这个巨大市场增长的不再是传统的流量和补贴,而是 AI。AI早就不是科幻片里的概念了,甚至大模型之间的竞争也陷入同质化,并开始转向"模型能力" 与"技术心智"的双重比拼。 ...
末日重生爽文,咋成了当代白领的安眠药?
Hu Xiu· 2025-09-19 02:14
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流行文学。 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在改革开放和外来文化冲击下催生了寻根文学;1945年战败后的日本,出现了无赖派和败战文学;而越战时期的美国,则流行 反战文学。 有人说,每一代流行文学,都折射着那个时代的焦虑与渴望。当时代发生震荡,总会出现新的文学流派以回应这种变动。 那么,在这个我们不断见证历史的2025年,什么文学流派能反映时代精神呢? 我觉得是,抖音上的《末日重生》。 最近,《末日重生》成了一批人的安眠用白噪音,也成了他们枕边人畅游赛博时代的新未解之谜。 末日题材的流行,并不令人意外。 这种毁灭叙事,本就是人类创作史上的经典模式。对当下的我们而言,它不再是遥远《启示录》的宗教预言;《最后生还者》《辐射》《惊变28年》等作 品,早已让这种末日想象变得触手可及、具体生动。 1796年,本杰明·韦斯特 长期以来,衡量一部末世题材作品是否成功,往往取决于它对复杂性的探讨,即在虚构的失序社会,生死危局,人性能否得以保留? 然而,当象征人类存亡的"末日时钟"被拨到有史以来最近,距离午夜仅剩90秒时,抖音上流行的重生流末日内容,却不再纠结复杂性: 它只强调一件事——活下去。 西方的末日题材 ...
关于“英伟达50亿美元入股英特尔”的10个关键问题
Hu Xiu· 2025-09-19 02:00
半导体行业迎来一个史诗级的动态。 2025 年 9 月 18 日,半导体领域的两大世界级巨头,英伟达与英特尔宣布达成合作协议。伴随着这一合 作,英伟达将以每股 23.28 美元的价格投资 50 亿美元购买英特尔的普通股。 这一合作公布后,英特尔股价出现暴涨,增长幅度接近于 30%——英伟达股价也出现小幅度上涨, AMD 股价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跌幅。 以下是关于本次合作中值得关注的 10 个关键问题。 Q1:英伟达与英特尔本次合作的重点是什么? A1:双方将共同开发多代定制数据中心和 PC 产品,以加速超大规模、企业和消费市场中的应用程序和 工作负载。 双方将利用 NVIDIA NVLink,专注于将 NVIDIA 的架构与英特尔的架构连接起来,将 NVIDIA 的人工 智能和加速计算优势与英特尔领先的 CPU 技术和 x86 生态系统相结合,为客户提供尖端的解决方案。 Q2:双方合作的具体措施是什么? A2:在数据中心方面,英特尔将打造 NVIDIA 定制的 x86 中央处理器(CPU),NVIDIA 将把这些 CPU 集成到其人工智能(AI)基础设施平台中,并向市场推出。 在个人计算领域,英特尔将构建并向市场 ...
美联储降息,本次会议有哪些关键信息?
Hu Xiu· 2025-09-19 01:47
时隔9个月,美联储降息周期再度开启,这一次主要关注的不是单次降息,而是美国货币放松的趋势再 度打开了。所以很多人就开始会问,这次降息是不是意味着美国又要大放水了呢?那么当美联储重启降 息周期之后,这一次有哪些信息值得我们关注?美联储降息对我们有哪些影响? ...
清华学霸晒1.67亿年薪引调查,量化投资为何走向失控?
Hu Xiu· 2025-09-19 01:28
谁都不会想到,那个无数人用来种草护肤品、寻找旅游攻略的小红书,竟会埋藏着一桩惊天金融案的导火索。 2023年的某一天,时年34岁的清华学霸吴舰,在平台上发布了一篇看似普通的炫耀帖——"不敢发朋友圈,自己心 态还是太年轻,想找个没人认识的地方偷偷炫耀下……" 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背后,是一张令人瞠目结舌的薪酬截图:2350万美元,折合人民币约1.67亿元。 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 甚至相当于顶级对冲基金高管年薪的数倍,或超过了知名投资银行CEO的薪酬水平。 相比吴舰往年的收入水平,2022年的这笔报酬出现了难以解释的倍数级增长。在量化投资这个讲究平稳回报的行 业,这样的薪酬波动就是一个巨大的警报。 很快,这篇帖子在量化金融圈内流传。 业内人士的疑惑与质疑声渐起。 它相当于一个普通北上广深白领工作上千年的总收入;足以买下一整栋豪华公寓楼;甚至超过了某些上市公司一 整年的净利润。 即便在遍地富豪的华尔街,这也是一个令人侧目的数字。 一个年仅34岁的量化研究员,即便再优秀,何以能获得如此惊人的报酬? 是做出了革命性的模型突破?还是管理了异常成功的基金产品? 抑或是……另有隐情? 这些疑问后来终是传到了Two Sigma高管 ...
MIT做了个“终极版”双缝实验,结果证明爱因斯坦又错了
Hu Xiu· 2025-09-19 01:02
1927年,爱因斯坦设计了一个双缝实验,企图证明光可以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100年后的今天,物 理学家复刻了这种设计,结果爱因斯坦却被自己设计的实验"打脸"了。 ...
冷冻几十万年的肉,尝起来是什么味道?
Hu Xiu· 2025-09-19 00:56
1951年1月13日,探险家俱乐部(Explorers Club)的成员在纽约齐聚,参加一场隆重的晚会。 这场一年一度的聚会以探险家们在全球各地的探险活动为特色,向大家展示从世界各地带回的特色藏品。 位于纽约的探险家俱乐部总部一层的壁炉(图片来源:Rhododendrites-wiki) 每次的晚宴是聚会的高潮,俱乐部成员可以享用各种充满异国风情的大餐。 而1951年的这次晚宴更是震撼,其中最吸引人的是一块号称来自阿拉斯加的25万年前的猛犸象肉。 据说这块肉是由俱乐部成员伯纳德·哈伯德(Bernard Hubbard)神父从阿库坦岛带回来的。在被他发现时,这头猛犸象仍然处于冰冻状态。 哈伯德是美国的一位地质学家和探险家,曾经多次带领探险队深入阿拉斯加以及北极,被称为"冰川神父"。 在遥远的北方,由于气候寒冷,人们发现被完整保留下来的猛犸象是常有的事。后来也的确有科学家尝过猛犸象肉的味道,而且表示"像沙土"或者"像腐 烂的牛肉干",总之不怎么好吃。 但1951年时,这些尊贵会员的开胃小菜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猛犸象肉,经过后来的DNA分析,科学家发现这块肉实际上来自绿海龟。 有一小块"猛犸"肉的标本被保存在耶鲁大学皮 ...
网络水太深,嘎子哥终究没把握住
Hu Xiu· 2025-09-19 00:56
22年前,因为出演《小兵张嘎》,谢孟伟实现了很多老艺术家终其一生都无法实现的梦想:角色名字取 代演员本名,"嘎子"成为他永远的称呼。 然而,"嘎子"给谢孟伟带来的名声,也困住了他后来的人生。近日,他再一次进入大众视野,是在直播 间大翻车。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周刊 (ID:new-weekly),作者:腾宇 L 曹吉利,编辑:桃子酱,题图来 自:视觉中国 "嘎子哥"翻车了。 这一次,不是因为兜售假酒,也不是带着员工啃玉米卖惨,而是实打实地犯法了。 9月17日深夜,警方的一纸通报,让演员谢孟伟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通报中写道:"经查,谢某某 (男,36岁,河北雄县人)在拍摄电影休息期间,身着带有明显警用标志的服装直播带货,造成不良社 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规定,我局依法对谢某某处以行政拘留7日。" 二十几年前,谢孟伟因饰演《小兵张嘎》中的主角而被观众熟知,人称"嘎子哥"。走红后,嘎子哥并未 在演艺圈发光发热,而是转换赛道,开启直播带货之旅。卖货这几年,除了有过"潘嘎之交"这种名场 面,以及为卖假货道歉,他登上热搜的次数都没最近这几天多。 而等他走出拘留所,想在网络上冲一波新流量时,他 ...
今天在洛杉矶,我看到了“美国的暗面”
Hu Xiu· 2025-09-19 00:37
这应该是我第几十次踏上美国的土地了吧,单是过去这一年,便已是第四次。过往的记忆,美国在我心中是非常好的印象,"灯塔国"的代名词, 全球创新的引擎,医疗技术的麦加,精英荟萃的殿堂。 看着这些景象,我再深入设想,社会上的有钱人是否应该去救助他们?从人道主义的角度,答案是肯定的。给他们一顿饭,一个遮风避雨的住 处,是守住一个文明社会最后的体面和底线。一个强大的国家,不应该容忍她的公民像这样毫无尊严地活着。 但我的另一个念头又冒了出来。如果福利好到让人可以心安理得地不劳而获,那社会的活力和奋斗精神又从何而来?这种关于"效率"与"公平"的 争论,在美国持续了几十年,让相关的福利政策始终在慷慨与严苛之间摇摆,始终找不到那个完美的平衡点。而这种长期失衡的代价,就赤裸裸 地展现在眼前这座城市的巨大裂痕里:一边是璀璨夺目的金融区,另一边就是这片被阳光遗忘的贫民窟。 上次和耶鲁的教授交流,他说美国活得最惨的中产阶层,既没有富有到可以靠自己花钱搞定衣食住行和子女教育,也没有穷到可以躺在社保体系 上生活,一年到头扣完税,比不干活的人还穷。 之所以有这么好的印象,想必是因为以往的行程,几乎都是被精心安排好的。我和同事们在顶级医院观摩学 ...
为什么很多家长痛恨孩子春秋假?
Hu Xiu· 2025-09-19 00:12
这两天,我的朋友圈里有两种声音尖锐对立。 事情的起因,其实是近日商务部等九部门发布的一份政策文件——《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 在这份政策中,有优化学生假期安排,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增加旅游出行等服务消费时间的相关表述。 由此,春秋假这个原本只在北京等少数试点地区学校试行的概念,突然就被全国范围关注到了。 消息发布前后,广东、浙江、江苏等地积极响应,陆续公布了今年的秋假安排。 比如,今年浙江杭州多城区的学校秋假安排为9月28日至30日,刚好连上国庆,构成超级长假,江苏也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试行将五一前3个工作日、国 庆前3个工作日分别设置为中小学春假和秋假。 佛山、温州、宁波等地部分学校则将今年学生秋假设置在11月12-14日,错开高峰人流。 一边是旅游从业者们拍手叫好:春秋假终于放开了,酒店、民宿、旅行社有新生意了。 另一边则是不少家长语气里藏不住的无奈:孩子放秋假了,可我们上班怎么办? 一石激起千层浪。 在鼓励错峰休假的大旗下,一些文旅企业看到了转机,尤其是酒店、亲子游、周边游从业者,他们习惯了暑期的忙,也早已习惯了春秋季的冷。 现在,春秋假政策给了旅游从业者淡季回暖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