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uan Qiu Lao Hu Cai Jing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国豁免电子产品“对等关税”, A股果链公司集体走强
受消息提振影响,14日消费电子概念盘初大涨,苹果概念股大幅高开,其中,朝阳科技涨停,杰美特涨 超10%,歌尔股份、蓝思科技、工业富联等齐涨。 然而,尽管关税豁免带来了重大利好,但市场不确定性依然较大。当地时间4月13日,美国商务部长在 一档节目中称,特朗普政府免除智能手机、电脑和其他电子产品全面"互惠"关税的做法只是一项临时措 施,这些产品可能会被纳入即将对半导体征收的关税范围中。当日,特朗普也表示,下周将宣布半导体 关税税率,并将在不久的将来生效。 据了解,美国科技公司对中国的供应链企业存在较大的依赖性且无法替代。以苹果公司为例,其在美国 发售的手机,70%以上的生产地都在中国,尤其是Pro版机型,仅小部分基础版机型来自印度。有报道 称,印度工厂良品率比中国低5%-8%,供应链配套率不足30%,产能也相对较低。高额关税生效后,苹 果公司及其果链企业的生产成本将大幅攀升;若将增加的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苹果手机价格预计会上涨 30%至40%。 同时,通信设备、半导体器件等也是美国不可或缺的商品,但其自身在该领域的生产能力较弱,短期内 无法新建工厂进行制造,并且在全球范围内也难以寻觅到可替代的供应来源。如果加征关税 ...
拟21亿收购德国狼爪,安踏品牌版图再添一子
4月10日,安踏体育发布公告宣布,其附属公司已与美国高尔夫用品巨头Topgolf Callaway Brands Corp. 达成协议,拟以现金2.9亿美元(约人民币21亿元)全资收购德国户外品牌狼爪(Jack Wolfski),本次交易预计于2025年第二季度末或第三季度初完成。 资料显示,安踏集团是中国最大的体育用品公司,旗下品牌矩阵涵盖大众运动(安踏)、时尚运动 (FILA)、高端专业户外等多元领域。2024年,集团营收突破700亿元,同比增长13.6%,净利润增长 16.5%至119.27亿元。 事实上,在本次收购狼爪之前,安踏便早已通过海外收购及合作,将全球化布局推向东南亚、欧洲等海 外市场。早在2009年,安踏便以6亿港元从百丽国际收购意大利品牌FILA在中国的商标使用权及专营 权,开启多品牌战略;2016年,安踏与日本迪桑特成立合资公司,斥资1.5亿元获得中国市场独家经营 权。 2019年,安踏又联合方源资本、腾讯等财团以46亿欧元收购芬兰亚玛芬体育,持股57.95%,获得了始 祖鸟、萨洛蒙、威尔逊等13个国际品牌。本次收购狼爪完成后,安踏有望加速拓展欧洲市场,与亚玛芬 体育(旗下始祖鸟、萨洛蒙 ...
金价突破3200美元,黄金股集体飙升
4月11日早盘,国际现货黄金价格强势攀升,首次突破3200美元/盎司大关,创下历史新高。COMEX黄 金期货早盘一度触及3240美元/盎司,再度刷新历史高位。 国内金饰价也直逼1000元,四天内上涨近80元,周生生足金饰品标价达991元/克,相比4月7日912元/ 克,短短四日内累计涨近80元,老庙黄金也突破983元/克。 受金价上涨提振,A股及港股黄金板块集体爆发,四川黄金、赤峰黄金等多股盘中强势涨停,H股中国 黄金国际涨超10%、山东黄金等港股盘中涨超7%,紫金矿业、招金矿业等龙头股涨幅均超3%。此外, 黄金ETF及相关基金也同步飙升,多只黄金ETF涨超3%,黄金股票ETF基金涨幅超9%。 此轮金价飙升由多重结构性因素叠加推动。首先,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升级成为核心催化剂。中美贸易摩 擦因美国对华加征125%关税政策生效而再度激化,导致全球资本加速涌入黄金避险。 此外,全球央行购金潮形成长期支撑。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的数据,中国人民银行截至3月末的黄 金储备已增至7370万盎司,较2月末增加了9万盎司。这是央行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第五个月增持黄 金。 技术面上,金价突破3200美元标志着关键阻力位的突破。 ...
中信金融资产举牌大秦铁路,持股市值超67亿
2024年2月,中信金融资产计划配置不超过600亿元资金用于战略性投资,并明确聚焦公用事业、基建、 资源能源等战略支柱行业,据此来看,大秦铁路符合中信金融资产投资战略。 资料显示,大秦铁路是国铁集团旗下以煤炭运输为主的龙头企业,其核心资产大秦线是"西煤东运" 核 心通道。截至4月10日收盘,大秦铁路股价报6.68元,总市值达1346亿元。 业绩方面,大秦铁路2021-2023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86.82亿、757.58亿、810.20亿;实现净利润121.81 亿、111.96亿、119.30亿。在"双碳"背景下,煤炭消费占比逐步下降,2024年前三季度,大秦铁路实现 营收552.14亿,同比增长-9.18%;实现净利润86.03亿,同比增长-22.57%。 4月10日晚间,大秦铁路公告披露,中信金融资产通过中信信托壹号资产服务信托项目,于4月9日至10 日期间以6.68元/股的均价增持公司201.25万股,合计持有10.07亿股,占总股本5%,持股市值超67亿, 构成举牌并继续维持第二大股东地位。 事实上,中信金融资产此前就构成对大秦铁路的举牌。根据大秦铁路2月12日披露的公告,2月7日前, 中信金融资产 ...
天士力闪耀2025乌镇健康大会 共筑OTC市场增长新引擎
大会期间,天士力精心设立独立展台,宛如一座健康宝藏馆,全方位展示旗下明星药品与大健康产品。展台设计独具匠心,融合了现代科技与传统中医药文 化元素,营造出一种既时尚又充满文化底蕴的氛围。步入展台,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天士力"心脑血管、肿瘤免疫、消化代谢、神经科学"四大核心治疗领域展 示区,整齐排列的药品瓶身在柔和的灯光下散发着专业与信赖的气息。工作人员热情地为每一位驻足的参会者介绍产品的功效、成分以及独特工艺,从复方 丹参滴丸到养血清脑颗粒,每一款药品都承载着天士力对品质的执着追求。 4月9日,2025乌镇健康大会暨第四届OTC大会开幕式隆重举行。各界嘉宾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大会的开启。天士力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金勇作为 重要嘉宾出席开幕式。作为中国健康产业极具专业性、权威性和创新力的行业盛会,此次大会包含了第四届OTC大会、第四届中医药抗衰老大会、中医药新 质发展大会、中国医药广阔市场与基层医疗大会、医药数智化产业大会、跨界多元论坛、社会药房专业服务论坛等多个精彩板块,通过主题演讲、案例分 享、圆桌对话和专业访谈等多种形式,围绕医药健康产业的政策、动态、趋势和热点进行不同维度的交流、分享,构建起多维立体的思 ...
三天超800亿,A股再现“回购增持潮”
市场人士解读称:"现在突然称回购要加速,可能是希望在股票大幅调整的关键阶段,加快买入,向市 场释放积极信号,稳定股价,增强信心"。 此次回购潮的爆发,除了得益于上市公司自身的主动性,也离不开政策层面引导支持。 具体来看,4月8日,国务院国资委率先明确将央企市值管理纳入考核体系。随后,上海、山东、浙江等 多地国资委也开展了上市公司增持回购座谈会,并出台细则:建立上市公司常态化回购增持机制;或者 印发有关市值管理等方面的文件,着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在此背景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等六家国有大行也加大了股票回购增持贷款业务推进力 度,全力支持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专项行动。据报道,目前授信总额已超过3000亿元。 同时,诸多券商、基金机构也相继发布回购或增持计划,国泰海通、东方证券、国金证券、博时基金以 及鹏扬基金等多家机构均在列。其中,国泰海通、国投资本、东方证券、国金证券还是溢价回购。 4月10日,国家队入场护盘后,A股多家上市公司也迅速响应,纷纷发布回购公告,将通过回购、重要 股东增持等方式,维护投资者利益。由此掀起新一轮 "回购增持潮"。 粗略统计,在4月7日-4月9 ...
总经理张锋离任,东方红资管如何应对“千亿缩水”困局?
4月3日,东方红资管发布公告,总经理张锋因个人原因离任,其管理的三只公募基金也随之调整基金经 理。值得一提的是,其管理的三只基金资产规模合计达182.75亿元,业绩却差强人意。 总经理张锋的离职并非个例,近年来,东方红资管核心人员纷纷出走创业。王国斌、陈光明、任莉先后 离开,同时带走了不少人才,使公司面临人才短缺的困境。同时,受市场影响,公司业绩与管理规模持 续下滑,2021年至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大幅缩水,公募管理规模更是较巅峰时减少超千亿。 有媒体报道称,国信证券副总裁成飞或接任东方红资管总经理一职。 总经理张峰离任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红资管于2010年7月28日成立,是东方证券的全资子公司,注册资本3亿元。 东方红资管作为国内首家获批设立的券商系资产管理公司,同时也是首家斩获公募基金管理业务资格的 券商资管机构,在过往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始终占据着行业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其管理产品的表现并不尽如人意。以其管理的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混合为例,基金公告 显示,该基金成立于2021年4月21日,是由东方红4号-积极成长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变更而来。截至最新 报告期,东方红启恒三年持有混合合计管理规模达84. ...
三一重工拟斥资10亿-20亿元回购,用于员工持股计划
事实上,早在2月19日,三一重工就曾发布筹划H股上市的提示性公告,截止4月3日,相关议案已获董 事会审议通过,后续尚需股东大会审议。 资料显示,三一重工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企业,目前市值超1500亿。主要产品涵盖混凝土机械、 挖掘机械、起重机械等多个领域。公司于2003年上市,2021年曾跻身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排名 第468位。 业绩方面,受宏观环境影响,近年来工程机械板块进入周期性调整阶段。2021年三一重工的营收为 1061.13亿元,净利润120.33亿元;2022年营收下降至808.22亿元,净利润42.73亿元;2023年营收继续下 降至740.19亿元,但净利润微增5.53%至45.27亿元。 2024前三季度,随着工程机械板块周期性调整接近尾声,叠加政策推动设备更新,公司业绩实现回暖: 实现营业收入583.61亿,同比增长3.92%;实现净利润48.68亿,同比增长19.66%。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回购资金将来源于符合监管要求的新增银行借款或其他资金来源。公司已获工商银 行湖南省分行出具的《承诺函》,将为回购提供不超过6.3亿元专项贷款,贷款期限3年。 赴港上市方面,公告显示,公 ...
斥资51.9亿,国信证券拟吸并万和证券
资料显示,国信证券是行业前十的综合类券商,目前市值近900亿。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国信证券总 资产达4841.29亿元,托管客户资产超2万亿,在经纪、投行、资管等领域均居行业前列。2024年前三季 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71亿元,净利润48.79亿元。 4月6日晚,国信证券发布公告称,拟以发行A股股份的方式,向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等七家股东收购其 合计持有的万和证券股份有限公司96.08%股份,交易作价51.92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万和证券将成 为国信证券控股子公司。 根据公告,此次交易以2024年6月30日为评估基准日,万和证券100%股权估值为54.04亿元,对应 96.08%股权的交易价格为51.92亿元。国信证券将以每股8.60元的价格向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等七家交 易方发行6.04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5.91%。 值得关注的是,国信证券与万和证券同属深圳国资体系,实际控制人均为深圳市国资委。此次收购被市 场视为地方国资推动券商资源整合的典型案例。交易完成后,国信证券总股本将从96.12亿股增至102.16 亿股,但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更。 万和证券则是一家区域性券商,官网数据显示, ...
斥资11.26亿元,圣农发展拟全资控股太阳谷
4月3日,圣农发展发布公告,公司已正式签署协议,以11.26亿元收购太阳谷54%股权。此次收购将以 现金支付方式完成交易,转让方包括德弘钰玺投资、Ancient Steel(HK)及廖俊杰,三者分别持有太 阳谷31.73%、19.27%及3%股权,对应转让价款为6.61亿元、4.02亿元和6255万元。 圣农发展对太阳谷的收购始于2023年,当年11月,圣农发展及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廖俊杰以约2.5亿元 受让太阳谷46%股权,并投资0.67亿元可转股债权,初步实现参股。本次,圣农发展进一步收购,将持 有太阳谷100%股权,实现全资控股,太阳谷也将纳入圣农发展合并财务报表范围。值得注意的是,由 于廖俊杰作为圣农发展关联自然人,此次交易构成关联交易。 资料显示,太阳谷成立于2023年6月,旗下拥有三家全资子公司,覆盖饲料生产、种鸡繁育、肉鸡养殖 到食品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拥有6500万羽肉鸡及9万吨食品加工能力。其子公司位于长三角核心区域, 客户涵盖多家知名餐饮及供应链企业。 业绩方面,太阳谷2022及2023年分别亏损4.4亿元和3.8亿元,但2024年通过成本优化、产能提升及零售 渠道销量激增,实现业绩反转,净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