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Huan Qiu Lao Hu Cai Jing
icon
Search documents
“关税风暴”席卷全球,亚太股市遭遇“黑色星期一”
4月7日,恒生指数开盘跌9.28% 恒生科技指数跌11.15%,沪指低开4.46%,深成指低开5.96%,创业板 指低开6.77%,沪深京三市近800股跌超9%。各大板块全线下跌,通信设备、元器件、通用机械、有色 等多个板块开盘跌幅超过7%。农林牧渔板块表现抗跌,开盘跌幅不足1%。 此外,韩国市场同样走低,韩国KOSPI指数开盘跌超4%。在韩国综合股价指数200期货下跌5%之后, 韩国证券交易所启动了韩国综合股价指数的辅助机制,程式交易暂停5分钟。 消息面上,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2日在白宫签署两项关于所谓"对等关税"的行政令,宣布美国对贸易伙伴 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并对某些贸易伙伴征收更高关税。4月6日,美国商务部部长霍华德·卢特表 示,美国不会推迟征收关税,"对等关税"将于4月9日生效,并会持续数天。 对此,东吴证券策略观点认为,从行业视角看,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电子、轻工纺服等板块影响较大。东 吴证券认为,从我国对美直接出口依赖度及规模比重两个维度审视,特朗普关税政策对电子、轻工、纺 服、医药、家电、美护、通信、电力设备等行业影响较大,公用事业、煤炭、军工等内需主导板块防御 属性凸显。 日经225指数 ...
半导体大佬贺荣明入主,中旗新材三连板
此外,星空科技一致行动人陈耀民拟受让海南羽明华持有的5.01%股份。交易完成后,星空科技及一致 行动人将持有29.98%的中旗新材股权,作为星空科技实控人的贺荣明将正式掌舵中旗新材。 资料显示,贺荣明是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创始人,自2002年起主导多项国家级科技项目,包括"863重大 科技专项"、"02科技重大专项"等。贺荣明曾带领团队突破光刻机核心技术,使中国成为全球少数具备 高端光刻机研发能力的国家之一,在光刻机研发领域被誉为"国内第一人"。 2021年,贺荣明二次创业成立星空科技,聚焦AI芯片制造专用光刻机、芯片键合机等高端装备。公司 创立以来,旗下产品成功填补多项国内空白,并在2024年获浦东科创集团等机构近3亿元战略投资,一 度创下国内半导体装备领域融资纪录。 4月3日,中旗新材再度"一字"涨停,报收38.96元/股,这已经是中旗新材砍下的第三个涨停板,公司股 价累计涨幅已超32%,最新市值达47.59亿元。 数据显示,2021-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增长陷入停滞,分别为7.25亿、6.57亿、6.90亿;净利润更是连 年下滑,三年分别为1.41亿、8610.75万、7944.37万。最新业绩预告显 ...
新华保险举牌北京控股,持仓市值超19亿港元
Group 1 - Xinhua Insurance increased its stake in Beijing Enterprises Holdings by acquiring 150,000 shares, raising its ownership to 62.9385 million shares, which is 5.00% of the total issued shares, triggering a mandatory disclosure [1] - The market value of Xinhua Insurance's holdings in Beijing Enterprises is approximately HKD 1.94 billion [1] - Beijing Enterprises reported a revenue of HKD 84.064 billion for 2024,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2.13%, but its net profit decreased by 6.82% to HKD 5.123 billion [1] Group 2 - This is the second time Xinhua Insurance has made a significant stake acquisition in 2023, having previously acquired 5.45% of Hangzhou Bank from the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increasing its stake to 5.87% [2] - The trend of frequent stake acquisitions by insurance companies reflects a broader pattern, with over six insurance firms having made stake acquisitions in 13 listed companies since 2025 [2] - The focus of these acquisitions is primarily on bank stocks and public utility stocks, with five of the 13 targeted companies being banks, indicating a preference for high-dividend assets in a low-interest-rate environment [2]
药明康德再减持药明合联,套现约22亿港元
4月2日晚,药明康德发布公告称,公司于4月1日通过大宗交易出售联营企业药明合联5080万股股票,占 其当前总股本的4.23%,成交金额约21.78亿港元。 药明康德表示,此次交易预计将为公司带来约18.47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收益,占2024年度经审计归母净 利润的10%以上,将显著提升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本次减持后,药明康德子公司合全药业仍通过香 港子公司持有药明合联33.94%股份,保持第二大股东地位。 事实上,此次减持已经是药明康德半年内的第三次减持。药明康德曾于2024年11月及2025年1月通过两 次大宗交易累计出售8600万股,套现24.26亿港元。若叠加本次减持,三次交易合计减持比例达11.4%, 套现总额超46亿港元。 值得一提的是,药明康德的几轮减持,建立在药明合联股价不断上涨的背景下:自2023年11月登陆港交 所以来,药明合联的股价便持续攀升,4月1日盘中更是创下49.50港元的历史新高。 资料显示,药明合联成立于2021年,由药明生物与合全药业合资设立,主要从事抗体偶联药物 (ADC)等生物偶联药物的CRDMO服务,客户覆盖全球前20大药企中的13家。业绩方面,药明合联 2024年实 ...
招商900亿固收老将马龙卸任最后一只产品,背后有何隐情?
4月1日,招商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首席固定收益投资官马龙正式卸任其管理的最后一只公募产品—— 招商安心收益债券。至此,这位在固收领域深耕超11年的"大满贯"基金经理已全面退出公募产品一线管 理岗位。 事实上,马龙的卸任始于2024年8月,以每月1-2只的节奏逐步移交产品。至2025年4月1日,其管理的最 后两只基金——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和招商产业债也完成交接。 Wind数据显示,马龙卸任前管理的9只产品中,招商产业债和招商安心收益债券是其任职时间最长、规 模最大的"王牌产品"。 其中,招商安心收益债券2024年年末的规模约为97.33亿元,马龙管理该产品的时长超过11年,任内回 报率为90.83%。此外,马龙于今年3月份卸任的招商产业债,2024年年末的规模为207.66亿元,管理时 长近10年,任内回报率为68.32%。 对于此次卸任,招商基金表示,马龙离任原因为"另有任用"。为平滑过渡,招商基金将启用内部资深团 队接棒,由固定收益投资部总监刘万锋(16年投研经验)接管招商产业债,王梓林(7年债市经验)接 任招商安心收益债券。公司表示,未来将依托近40人的固收投研团队,通过分工协作延续信用债投资优 势。 据了 ...
鸿鹄基金再出手,55亿“押注”中国电信
Group 1 - The core viewpoint of the news highlights the strategic investment of the Honghu Fund in China Telecom, marking a significant move by insurance capital into the telecommunications sector [1][2] - The Honghu Fund, established in March 2024 with a total scale of approximately 50 billion yuan, aims to address the structural contradiction of "long money short allocation" in insurance funds [1] - As of early March 2025, the fund has fully deployed its capital across key sectors including telecommunications, consumption, and energy [1] Group 2 - China Telecom's attractiveness is underscored by its stable performance and high dividend policy, reporting a revenue of 523.57 billion yuan in 2024, a year-on-year increase of 3.10%, and a net profit of 33.01 billion yuan, up 8.43% [2] - The planned cash dividend payout ratio for China Telecom from 2023 to 2025 is set to be no less than 75%,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industry average [2] - The recent investment in China Telecom by the Honghu Fund reflects a broader trend of accelerated entry of insurance capital into the market, with the second batch of "long-term insurance capital investment" pilot programs expanding to 162 billion yuan as of March [2]
斥资21亿,江苏国资入主通用股份
资料显示,通用股份成立于2002年,是红豆集团控股的子公司,201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专 注于轮胎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包括全钢子午胎、斜交胎等,旗下拥有 "千里马""赤兔马" 等知 名品牌。 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通用股份实现营业收入49.88亿元,同比增长35.56%;实现净利润3.8亿 元,同比大幅增长139.49%。根据最新的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2024年全年净利润为4亿元至5亿元, 同比增长85.19%-131.48%。 4月1日晚,通用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红豆集团与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签署股份转让协议,拟 将持有的24.5%股份(3.89亿股)以每股5.44元、总价21.18亿元转让给苏豪控股。 交易完成后,苏豪控股以24.5%持股成为控股股东。红豆集团持股比例则从41.35%降至16.85%,但其 与一致行动人仍合计持有19.31%股份,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交易设置了严格的业绩对赌条款。红豆集团承诺,通用股份2025-2027年净利润分 别不低于4.4亿元、4.8亿元和5.3亿元,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14.5亿元。 据了解,此次交易是红豆集团年内 ...
长线资金组团抢筹,创新药ETF成资本宠儿
事实上,不止年金,养老金、外资也相继出手抢筹创新药。截至2024年底,中信证券信养天年股票型养 老金产品、平安股票优选1号股票型养老金产品、巴克莱银行持有汇添富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均超900 万份。 3月31日,工银瑞信基金公司发布公告,该ETF前十大持有人中,9席被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计划占据,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四大行等大型国有企业的年金计划集体现身。 此外,富国富强股票型养老金产品、巴克莱银行也分别持有华泰柏瑞中证沪港深创新药产业ETF 519.51 万份、1040.5万份。 有分析指出,作为长线资金,年金资金的动向与行业的基本面高度契合。而事实上,随着政策支持、技 术突破及国际化拓展的推动下,国内创新药行业也的确进入了快速发展期。 公告显示的详情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企业年金计划以5000.72万份的持有量位列第一,中国农业银 行、建设银行、交通建设集团等国有银行及央企年金计划紧随其后,单家持有份额均超4000万份。此 外,河北省伍号职业年金、广东省拾号职业年金等地方年金计划也跻身前十,持有份额均超3200万份。 平安基金周思聪预测,2025年行业将迎来"业绩释放大年",边际增量资金入场将推动板块持续上 ...
京东工业第三次冲刺港股IPO,刘强东或坐拥第六家上市公司
京东工业获得的成绩,离不开一众大佬的支持。招股书显示,京东集团通过全资子公司持股77.32%, 刘强东通过Max I&P Limited持股3.68%,红杉中国、CPE源峰等机构分别持股1.37%及1.22%。值得注意 的是,中东资本阿布扎比主权基金Mubadala及42XFund还曾于2023年B轮融资中领投,推动公司估值达 67亿美元(约人民币487亿元)。 业绩方面,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京东工业的营业收入从141.35亿元增至203.98亿元,复合年 增长率达20.1%;净利润从2023年的479.9万元跃升至2024年的7.62亿元,同比增幅超15倍。 对于本次IPO,京东工业提到:计划将募集资金用于强化供应链技术、拓展海外市场及战略并购,以巩 固行业领先地位。公司此前已在柬埔寨上线跨境电商及物流服务,未来或借助港股平台加速全球化布 局。 资料显示,京东工业成立于2017年,前身为京东集团工业品业务部,是中国工业供应链技术与服务市场 的龙头企业。目前,京东系上市公司已覆盖零售(京东集团)、医疗健康(京东健康)、物流(京东物 流、德邦物流)、即时配送(达达)等领域, 支撑京东工业业绩的是 ...
郑州银行:以金融之力,勾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蓝图
2024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落地的关键年份,对于郑州银行而 言,更是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年。 坚持"三服务"定位,全力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作为河南省最大的城商行,郑州银行始终坚持"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三服 务"定位,在小微企业和涉农贷款领域精准发力,为实体经济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金融"活水"。 在这一年里,市场环境复杂多变,金融行业挑战重重,但郑州银行积极应变,凭借精准的战略布局和高 效的执行能力,在资产规模、信贷投放等多个领域实现突破。截至2024年末,郑州银行资产总额达到 6763.65亿元,同比增长7.24%;存款总额成功突破4000亿元大关,增长率达12.07%;贷款总额增长至 3876.90亿元,增速为7.51%。 此外,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浪潮中,郑州银行紧跟国家战略,聚焦"五篇大文章",加速提供高质量金融 服务,以实际行动践行金融服务的初心与使命。 资产增速抬升,夯实发展根基 在市场信贷需求趋于疲弱、净息差持续收窄、让利实体经济的背景下,郑州银行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发 展潜力,其规模体量稳步增长,资产、存款、利润增速稳步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