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差损
icon
Search documents
2220亿险资入市,大象起舞,蚂蚁寻缝
Hu Xiu· 2025-07-09 00:43
出品 | 妙投APP 作者 | 张贝贝 头图 | AI生图 在利率下行、传统险的利差损风险加大情况下,2220亿保险资金通过长期股票投资试点方式加速涌入资本市场寻求破局(以下简称"险企长线资金入市")。 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指保险公司出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主要投向二级市场股票,并长期持有。目前监管部门已批准三批试点,中国人寿 和新华保险作为首批试点机构,规模合计500亿元;第二批获批试点的保险公司有8家,规模合计1120亿元;第三批600亿元的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机构 正在陆续获批,三批总规模预计达到2220亿元。 随着险企长线资金增加并加速入市,险企投资端的权益类资产可能会增加,而受到利率下行扰动较大的国债、银行存款等资产占比降低,有望带来投资回报 率的提升。 同时,险企权益投资收益率提升后,险企更敢推广浮动收益产品,并可能反向驱动负债端保险产品创新与销售增长,带来业绩走强。 然而分析下来,险企长线资金的加速入市对于保险行业的影响并不是"普惠利好",反而可能成为加速行业分化的"催化剂"。 详见下文。 利差损危机下的"自救" 随着利率不断下行,保险公司传统险的利差损压力较大(即资产收益无法覆盖 ...
保险预定利率逼近1.5%,市场却不再“炒停售”
Core Viewpoint -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n China is entering a low interest rate environment, with the standard rate for life insurance products expected to drop to 1.5%, significantly impacting product offerings and sales strategies [1][2][5]. Interest Rate Adjustments - The predetermined interest rate for ordinary life insurance is projected to decrease from 2.5% to 2.0%, while dividend insurance will drop from 2.0% to 1.5%, and universal insurance from 1.5% to 1.0% by the end of August 2025 [1][2]. - The China Insurance Industry Association's research value for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5 was reported at 2.13%, a decline of 21 basis points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year [1][2]. Market Response - The market reaction to the impending rate cuts has been notably subdued, with agents reporting difficulties in selling existing products, indicating a shift in consumer focus away from guaranteed returns [1][6]. - Some insurance companies have already launched new products with a 1.5% predetermined interest rate, signaling a proactive approach to the changing market conditions [3]. Risk Management - The low interest rate environment has heightened the risk of interest spread losses, where investment returns fail to cover the guaranteed rates promised to policyholders [5]. - The current yield on 10-year government bonds is around 1.67%, creating a significant gap with the historical rates of 3%-4.025% for products sold during peak periods [5]. Shift in Sales Strategy - As guaranteed returns become less attractive, insurance companies are increasingly focusing on value-added services and customer engagement, moving towards a "insurance + service" model [8][10]. - The industry is witnessing a transformation where agents are expected to adopt a consultative role rather than a purely sales-driven approach,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ce of holistic service offerings [10]. Product Innovation - The introduction of additional services, such as health management and elder care, is becoming a key selling point for insurance products, reflecting changing consumer preferences [9][10]. - Companies are integrating various service offerings into their insurance products to enhance customer experience and retention [9][10].
一周保险速览(6.27—7.4)
Cai Jing Wang· 2025-07-04 08:14
财经网×企业预警通App ◆监管之声 两部门: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 7月1日,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鼓励商 业健康保险扩大创新药投资规模。鼓励商业健康保险公司通过创新药投资基金等多种方式,为创新药研 发提供稳定的长期投资,培育支持创新药的耐心资本。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适应多层次医 疗保障体系发展需要,增设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以下称商保创新药目录),重点纳入创新程度 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且超出基本医保保障范围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和医疗互助等多 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金融监管总局:前5月保险业保费收入3.06万亿元,同比增长3.77% 6月27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2025年5月保险业经营情况表。数据显示,2025年前5月,保险业实现原保 险保费收入3.06万亿元,可比口径下同比增长3.77%。其中,财产险保费收入和人身险保费收入分别为 6129亿元、2.45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3.97%和3.72%。 杜绝价格战 非车险"报行合一"落地在即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非车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 ...
低利率如何破局?专访同方全球人寿童伯宁
券商中国· 2025-07-04 07:02
利率下调预期下,新一轮保险"降息"启幕。 近日,合资人身险公司同方全球人寿打响市场"第一枪",两款新分红险产品预定利率从目前行业上限2%下调 50BP至1.5%,引发市场强烈关注。 "让投资端有更多的灵活性,从长远来看,可能达到更高的投资回报率,对于保险公司和客户来说可以实现'双 赢'。"同方全球人寿副总经理童伯宁近日接受券商中国记者专访,详谈率先调整产品利率背后的思考以及低利 率应对之道。 着眼未来布局当下 谈起陡峭下行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曲线,童伯宁表示高度关注。2023年以来,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单边快速 下行,并且始终在普通型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的下方。 童伯宁有超过30年国内外保险行业从业经验,加入同方全球人寿前,曾先后在美国曙光国民人寿(Aurora National Life Assurance)、全美人寿(Transamerica Life)、美国大都会集团(MetLife)、荷兰全球人寿保险 集团等保险公司的关键岗位任职。 见证和亲历了多国保险业经历低利率周期的阵痛历程,让童伯宁对于"利差风险"始终保持着谨慎和敬畏。例 如,日本寿险业在20世纪90年代前以高预定利率产品为主,随后低利率环境 ...
分红险预定利率或跌破2%,终身领取型产品40年才回本,产品难推、难卖成常态
Hua Xia Shi Bao· 2025-07-04 06:51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胡金华 上海报道 人身险产品正迎来新一轮的产品预定利率变动,让市场在炎热的7月感到阵阵"寒意"。 "这是我们经代渠道最有竞争力的两款产品了,年缴十万元交三年,首年就可以领取近七千元直至终 身,到105岁的时候可以固定领取一百万元,另外再加上额外分红(不保证收益),比现在的很多理财 产品都划算。另外一款产品每年缴纳30万元,交满五年,也是首年就开始领取,到105岁的时候可以共 计领取超过千万元的保额。不过这两款产品马上要停售了,因为固定收益部分还要下调,预定收益年化 达不到2%。"7月2日,上海一家保险经代机构资深业务经理苏琪(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本报记者从多家人身险公司了解到,从6月以来部分公司就开始悄悄下调了分红险预定收益。如近期某 合资寿险公司上新的分红险产品,将保底利率从目前市场主流的2%下调50个基点至1.5%,打响了保险 预定利率调降"第一枪",并且下架了原来预定利率为2.0%的同类型产品。 "从市场整体情况来看,6月以来,多家人身险公司2.5%预定利率产品已赶在三季度前退场。保险预定 利率调降已进入倒计时。预计在2025年7月保险行业协会发 ...
新增负债成本显著下降,板块兼具基本面及资金面催化——保险行业2025年下半年策略报告
2025-06-26 14:09
新增负债成本显著下降,板块兼具基本面及资金面催化 ——保险行业 2025 年下半年策略报告 20250625 摘要 国泰君安国际拓展香港 1 号牌照后涨幅显著,港股市场活跃带动券商板 块情绪,交易量增加和公司融资活动频繁使非银标的直接受益,港交所 利润预计超 200 亿但估值仍较低,建议关注港交所投资机会。 公募基金新规落地后,欠配非银板块关注度提升,保险和券商均受益。 中国平安因负债端稳步增长、竞争格局优化、低波动性、低配策略、风 险出清趋势及银保扩张战略被长期看好,其高股息特征逐步获得认可。 中国平安的 DPS 绝对值持续增长预期逐步得到市场认可,长期是首推标 的,短期内可能分化。关注存量负债成本和新增负债成本的边际改善趋 势,评估公司估值和潜在利差损风险。 寿险公司估值的核心是对利差损风险的担忧。NBV 打拼收益率和 VIF 打 拼收益率是度量存量负债成本的较好选择。2024 年 NBV 打拼收益率整 体降幅在 1 至 94 个 BP 区间内,有助于预判未来存量负债成本变化。 分红险转型超预期推进,构建了保险公司与客户共担投资收益风险机制, 有效压降新增负债刚性成本。金管局下发关于分红水平监管意见函,有 ...
“保险行业101”基础研究系列报告之二:如何评估人身险公司的“利差损”风险?
行 业 及 产 业 非银金融/ 保险Ⅱ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证券分析师 行 业 研 究 / 行 业 点 评 罗钻辉 A0230523090004 luozh@swsresearch.com 孙冀齐 A0230523110001 sunjq@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孙冀齐 (8621)23297818× sunjq@swsresearch.com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中庚基金 使用。1 相关研究 内含价值变动中的投资经验偏差展示了当年公司狭义上的利差表现。内含价值 的评估体系下,目前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率假设为 4.0%(过去两年分别调降 50bps),投资经验偏差反映了当期公司投资表现与投资收益率假设之间的差 值对于内含价值的影响,2014-2024 年 A 股上市险企投资经验偏差合计分别为 中国人保 212.7 亿元(人保寿+人保健康口径)、新华保险 132.7 亿元、中国 太保 63.5 亿元、中国平安 40.8 亿元、中国人寿-734.5 亿元(主要受 2022- 2023 年投资表现承压影响)。 实际投资收益率与 VIF 打平收益率之间的差值展示了公司广义上的利差表现。 1) ...
分红险点燃行情?保险股集体起飞
Guo Ji Jin Rong Bao· 2025-06-25 14:38
在徐康看来,监管意见有助于规范分红险浮动成本水平范围,督促险企审慎确定分红险拟分红水平,提 升资产负债匹配水平,控制行业长期发展或将面临的"利差损"风险。 开源证券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高超指出,实际上,2024年监管即指导行业降低万能险的结算利率和分红 险的实际收益率,监管意见进一步明确分红险收益率的隐形上限,有利于行业进一步降低负债端成本, 防范"内卷式"竞争。 从基本面展望看,高超分析称,下半年新单基数抬升,全年NBV(新业务价值率)增速较2024年有所 回落,经营质态有望持续提升,个险报行合一和分红险占比提升利于降低负债端成本;稳增长稳股市举 措延续,看好低估值寿险标的。 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从投资角度来看,保险资金具备长期配置属性,可以承受市场波动,跨周期、 逆周期支持资本市场发展,目前资产端、负债端、资本端的入市堵点已全线打通。从经营角度来看,随 着利率逐步结束单边下行周期,走向低位震荡状态,未来5至10年保险的主力目标客群是60后/70后等富 裕群体,在此背景下分红险独特的保证收益+浮动收益机制,有望成为财富管理市场的主力产品,与此 相对应的银保渠道具有巨大增长潜力。 6月25日,A股三大指数齐涨 ...
中国平安,突发!刚刚,全线暴涨!
券商中国· 2025-06-24 06:51
全线暴涨 今天又见证了认购证的奇迹。中国平安在香港市场的认购证全线暴涨。平安中银五七购C大涨138%,平安花旗、平安法巴、平安摩利、平安摩通都一度实现了单 日翻倍。 | 序 代码 | | 名称 *● | 最新 | 招聘 出售 ** | 涨跌 | 总量 | 现量 | 金额 | 昨收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27157 | 友邦法 ■ 七 JA | 0.115 | 270.97 | 0.084 | 2000 | 0 | 230 | 0.031 | | 2 | 27983 | 比迪法国际七购B | 0.110 | 168.29 | 0.069 | 110万 | 0 | 13.197 | 0.041 | | 3 | 13183 | 平安中银五七购C | 0.086 | 138.89 | 0.050 | 997万 | 0 | 75.79万 | 0.036 | | 4 | 13225 | 平安花旗五七购B | 0.088 | 137.84 | 0.051 | 13817 | 20.0万 | 109万 | 0 ...
“保险行业101”基础研究系列报告之一:如何理解人身险公司的负债成本?
行 业 及 产 业 非银金融/ 保险Ⅱ 2025 年 06 月 23 日 行 业 研 究 / 行 业 点 评 相关研究 证 券 研 究 报 告 证券分析师 罗钻辉 A0230523090004 luozh@swsresearch.com 孙冀齐 A0230523110001 sunjq@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孙冀齐 (8621)23297818× sunjq@swsresearch.com 如何理解人身险公司的负债成本? 看好 ——"保险行业 101"基础研究系列报告之一 "保险行业 101"基础研究系列报告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抓住保险行业投资的主 要矛盾,降低行业研究门槛。公募基金新规落地后,低配的非银板块(1Q25 较沪深 300 指数欠配 9.68%)关注度显著提升,基于稳定性及负债端增长预 期,预计保险板块的吸引力优于券商。交流过程中,我们收到较多关于保险行 业研究门槛高、财务指标复杂、估值较难理解等反馈。面向此类需求,我们推 出"保险行业 101"基础研究系列报告,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抓住保险行业投资 的主要矛盾。 "利差损"隐忧之下,负债成本成为影响人身险公司估值的核心因素。通俗来 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