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芯片自研
icon
Search documents
小米YU7,使用消费级芯片,藏着雷军大大的野心
Sou Hu Cai Jing· 2025-07-10 01:15
而YU7的订单量太多,本来就招人羡慕嫉妒恨了,这下找到了黑点了,大家一涌而上,疯狂一顿输 出…… 那么汽车上能不能用消费级芯片?要看用在什么地方,像汽车的控制、驾驶等芯片肯定不能用消费级 的,必须是车规级的。 但智能座舱芯片,用消费级的问题不大,因为智能座舱其实控制的是就是车内那一个"大平板",并不参 与车辆的控制,比如特斯拉等,也在座舱芯片上使用消费级芯片,所以小米YU7使用骁龙8Gen3也并不 是不可接受。 座舱芯片的使用环境,并不很严苛的,消费级芯片的要求,其实也是基本能够符合的。 事实上,对于小米使用车规级芯片这事,可能很多人并没有看到,背后其实藏着雷军一个大大的野心, 那就是未来用自研来替代。 汽车座舱芯片可不便宜,比如高通的8295P之类的,几千块钱一颗,还性能一般般。 前段时间,网上铺天盖地的吐槽小米YU7使用消费级芯片。意思就是YU7上使用的那颗骁龙8Gen3,是 用于手机上的芯片,而不是车规级芯片。 而小米目前有自研消费级芯片,比如玄戒O1,它就是消费级芯片,如果小米能够将它用于汽车上,对 于小米的成本而言,就只有几百块了。 一台车就节省上千块,甚至几千块的成本,100万台车就是几十亿的成本 ...
消息称蔚来正讨论为芯片自研部门引入战略投资者
Xi Niu Cai Jing· 2025-06-24 09:21
Group 1 - NIO plans to introduce strategic investors for its chip-related business, maintaining control over the project entity while potentially selling a small stake [2] - The chip R&D team has achieved significant results, launching two self-developed chips: the lidar main control chip "Yang Jian" and the intelligent driving assistance chip "Shen Ji NX9031" [2] - "Shen Ji NX9031" is considered the most important achievement of NIO's chip R&D team, already mass-produced in several models including ET9 and the 2025 ES6 and EC6 [2] Group 2 - NIO's management aims to complete organizational restructuring by the end of Q2 2023, with 60% to 70% of adjustments expected to be in place, and 80% to 90% by Q3 [3] - The restructuring aims to enhance sales and gross margins while optimizing cost control to achieve overall business goals [3] - NIO's financial performance for 2024 shows a revenue of 65.73 billion yuan, an 18.2% year-on-year increase, but a net loss of 22.4 billion yuan, an 8.1% increase in losses [3]
中国车载芯片自主化进程提速,从“25%”到“100%”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24 07:02
来源:芝能汽车 根据日经报道,部分中国汽车企业正在全面加速车载芯片的国产化进程,目标在2027年实现100%本土化。 这是政策导向与市场自觉的叠加效应,电动化与智能化趋势下,中国车企试图打破"卡脖子"困境的系统性努力。这件事情对于全球芯片格局影响是很大 的。 车载芯片是现代汽车"软硬融合"架构的核心支撑。一个整车通常需搭载数百颗芯片,覆盖感知、控制、通信、执行等多个维度。 从系统架构看,芯片大致可划分为五类:主控类(如MCU、SoC)、通信类(如CAN/LIN/以太网收发器)、功率类(如IGBT驱动、功率管理)、传感器 类(如毫米波雷达前端、摄像头ISP)及功能安全类芯片(如TPM、安全认证模块)。 国产车规芯片的系统角色 与当前替代技术路径 中国芯片厂商在上述几大类芯片中的起步阶段各不相同。当前取得突破的主要集中在主控与通信类产品。 | | | | | 芝能智芯 | | --- | --- | --- | --- | --- | | | | 汽车芯片分类 | | | | 芯片类别 | 定义 | 产品特征 | 应用领域 | 示例 | | 类芯片 (高成熟 度) | 已在整车量产的 成熟芯片 | 成熟制程中低性 ...
重磅!蔚来拆分芯片!安徽神玑技术公司成立!
是说芯语· 2025-06-20 03:14
工商信息显示,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5年6月17日 ,注册地址与蔚来中国总部一 致,均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恒创智能技术园,法定代表人为白剑。白剑于 2020年11月加入蔚来,目前担任蔚来芯片部门以及智能硬件的负责人,此前曾担任小米芯片 和前瞻研究部门总经理。该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技术服务、技术开 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 产品销售;集成电路设计;知识产权服务;专业设计服务;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人工智能应 用软件开发等。 蔚来在芯片研发上早有布局,2024年7月,蔚来宣布已成功流片的自研智驾芯片定名为"神玑 NX9031"。该芯片基于5nm车规工艺制造,拥有超过500亿颗晶体管,芯片和底层软件均实 现自主设计,拥有32核CPU,集成了高动态范围的高性能ISP,以及自研的推理加速单元 NPU。今年4月上海车展上,蔚来创始人、董事长李斌表示,"神玑NX9031"已开始量产上 车。 另外,接近蔚来人士透露,蔚来芯片业务独立拆分后会承接来自其他车厂的订单。早在今年3 月的中国电动汽车百人论坛上,李斌就曾公开表示,蔚来的 ...
晚点独家丨蔚来正讨论为芯片自研部门引入战略投资者
晚点LatePost· 2025-06-19 15:43
以下文章来源于晚点Auto ,作者晚点团队 晚点Auto . 从制造到创造,从不可能到可能。《晚点LatePost》旗下汽车品牌。 芯片业务可能会被分拆 。 文 丨 赵宇 编辑 丨 龚方毅 我们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蔚来拟为旗下芯片相关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 今年 5 月,神玑芯片设计负责人张丹瑜在蔚来新车上市发布会上介绍称,神玑 NX9031 的设计研发历 时两年、性能测试历时一年,其部分性能指标优于第三方提供的行业通用芯片,且量产时间比英伟达 最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芯片 Thor-U 提前数月。 根据我们看到的一份文件材料,蔚来芯片自研团队目前以业务部门的形式存在,后续计划成立 项目实体。蔚来计划向战略投资者出让少量股权,但将继续保持对该项目实体的控制权。 我们就上述信息与蔚来官方确认,相关人士回应:这属于猜测性信息。 企查查显示,安徽神玑技术有限公司已于 6 月 17 日注册成立,经营范围包括集成电路芯片设 计及服务、知识产权服务等。新公司和蔚来 "神玑" 芯片同名,法定代表人也是蔚来高级副总 裁、智能硬件负责人白剑。 针对融资后的股权结构,一位行业人士推测存在两种可能:其一,仅引入外部资金,项目实体股权由 ...
独家丨蔚来正讨论为芯片自研部门引入战略投资者
晚点Auto· 2025-06-18 06:49
芯片业务可能会被分拆 。 文 丨 赵宇 编辑 丨 龚方毅 我们从多个独立信源处获悉,蔚来拟为旗下芯片相关业务引入战略投资者。 根据我们看到的一份文件材料,蔚来芯片自研团队目前以业务部门的形式存在,后续计划成立 项目实体。蔚来计划向战略投资者出让少量股权,但将继续保持对该项目实体的控制权。 我们就上述信息与蔚来官方确认,相关人士回应:这属于猜测性信息。 蔚来 2021 年启动芯片自研项目,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在效仿特斯拉。作为全球首家自研智能辅助驾驶 芯片的车企,特斯拉早在 2016 年与 Mobileye 合作期间,就从 AMD 挖来芯片产业传奇人物吉姆·凯勒 (Jim Keller)。2019 年 3 月,特斯拉量产智能辅助驾驶硬件系统 Hardware 3.0,其搭载的 2 颗 FSD 芯片由特斯拉自研,采用 14 纳米制程,单颗算力为 72 TOPS(衡量芯片处理能力的重要指标,指每 秒计算 1 万亿次)。 截至目前,蔚来已推出两款自研芯片产品,分别是激光雷达主控芯片 "杨戬"、智能辅助驾驶芯片 "神 玑 NX9031 "。后者被视为蔚来芯片自研团队迄今最重大的工作成果,已先后在蔚来 ET9、2025 款蔚 ...
苹果和英特尔说再见 芯片竞逐战打响
兜兜转转纠缠了十多年后,苹果最终还是和英特尔"分手"了。 6月10日,在2025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WWDC25)上,苹果公司宣布,macOS Tahoe 26将是支持英特 尔芯片机型的最后一代操作系统,macOS 27就将不再支持。这也被外界分析认为,在此之后,苹果就 彻底舍弃英特尔芯片了。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苹果Mac产品线早在五年前就开始自研芯片,2020年11月推出了首款自研 Mac芯片M1,随后几年陆续推出了M2系列、M3系列和M4系列芯片,主要搭载在Mac产品线、 iPad产 品线上。 就此,多位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苹果自研芯片是供应链管控、强化自身产品差异化竞争优势 等综合考量的结果,如今自研或者合作开发芯片已经成为行业巨头们的普遍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英 特尔可能将面临更多合作伙伴的流失,同时芯片行业的合作竞争态势也将比以往更加复杂。 苹果和英特尔的各自考量 加上看重芯片的巨大市场空间,想通过芯片自研来强化自身产品的差异化优势,于是苹果开启了自研芯 片之路。 公开资料显示,苹果Mac产品线从在2020年开始自研芯片,当年11月份就推出了首款自研Mac芯片M1, 并一起推出了搭载 ...
ASIC市场,越来越大了
3 6 Ke· 2025-06-05 11:05
这一点早已达成业内共识。但令人意外的是,ASIC增长的速度实在是太快了。摩根士丹利预计,AI ASIC市场规模将从2024年的120亿 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30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34%。 要知道2023年—2029年,高性能计算GPU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是25%,而CPU和APU的增长率仅为5%和8%。 01ASIC市场,蛋糕膨胀 ASIC市场在增长。 TrendForce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随着人工智能服务器需求的迅猛增长,美国主要的云计算服务提供商(CSP)正加快内部开发专用集 成电路(ASIC)芯片的步伐,平均每1至2年便推出新一代产品。在中国,人工智能服务器市场正逐步适应美国自2025年4月起实施的 新出口管制政策。据预测,这些措施将导致2025年进口芯片(如NVIDIA和AMD产品)的市场份额从2024年的63%下降至约42%。 与此同时,在政府积极推动国产人工智能处理器的政策扶持下,预计中国本土芯片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将提升至40%,与进口芯片的市 场份额几乎持平。 定制芯片是一种经济选择,而不是技术选择。ASIC蛋糕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只有一个:钱。 从当前来看,GPU服务器依然是最终用户的首 ...
雷军造芯,这可比卫生巾难多了
商业洞察· 2025-06-02 04:47
军在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图/视频截图) 以下文章来源于冰川思享号 ,作者陈白bot 冰川思享号 . 汇聚思想,分享锐见 作者: 陈白 来源:冰川思享号 要退回到十五年前,谁能想到,那个做金山软件发家,又以饥饿营销神来之笔横扫中国手机市场 的雷军和他创立的小米,如今正在试图成为一家硬核科技公司,并挑战信息革命王冠上的明珠 —— 芯片工艺 。 在5月22日晚间的小米15周年发布会上,雷军一口气发布了从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到小米YU7的 小米产品全家桶,并且在一开场,就宣布小米是拥有最完整生态的科技公司。 特别是在谈到小米玄戒O1时,雷军继续采取了以往对比友商的打法,宣布在多个技术赛道上" 遥 遥领先 "。 ▲ 雷 在看完长达3小时的发布会高强度输入之后,我不得不说,要论抓住风口这件事,雷军认第二, 恐怕无人敢认第一。 01 我们先把时间拉回到2024年末。 彼时武汉大学雷军班的同学们前往小米集团参观游学。和学子们交流时,雷军提了两条建议,第 一条建议便是他14年前的那句经典名言——"14年前我创办小米的时候,讲过一句话。我说当台 风来的时候连猪都会飞,讲的是大家有像猪一样的态度,你就可以成功。把握机遇的 ...
再投2000亿,雷军还想赌一次
投中网· 2025-05-29 06:56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企业家杂志 ,作者赵东山 中国企业家杂志 . 讲好企业家故事,弘扬企业家精神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雷军重走造芯路。 作者丨 《中国企业家》记者 赵东山 编辑丨 张晓迪 来源丨 中国企业家杂志 "那不是我们的'黑历史',那是我们的来时路。"谈及小米此前在研发手机 SoC 芯片上的失败,雷 军如此评价道。 蛰伏多年,小米终于在最近发布了其自研的手机 SoC 芯片"玄戒 O1 ","玄戒 O1 "采用第二代 3nm 工艺,并已搭载在小米 15S Pro 和小米 Pad 7 Ultra 上。 "业内对小米玄戒 O1 芯片的评价是不错的,也乐见国内有新的芯片设计公司能够去设计这种高规 格的系统级芯片。"爱集微资深分析师王凌锋告诉《中国企业家》。过去数年,王凌锋专注于研究 半导体行业。在他看来,"玄戒 O1 甚至可以说是全球顶级序列的 SoC 芯片。" 不过,研发 SoC 芯片的难,尝试过的手机厂商都知道。 2023 年 5 月 12 日, OPPO 就曾突然宣布终止并关停旗下运行 4 年多的芯片业务——哲库, 3000 多人的团队原地解散。最后一次高管全员会上,哲库 CE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