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主义
icon
Search documents
深度解读|马斯克建“美国党”背后三大推手
Xin Hua She· 2025-07-11 13:36
0:00 这些天,马斯克要建"美国党"的事炒得沸沸扬扬。他不仅扬言要给美国人民自由,代表80%中间选民, 还要搅局明年中期选举。 在美国,理论上注册成立政党门槛较低。而实际上美国目前也有着数百个小党,但规模和影响力同民 主、共和两大党相比,差距巨大。有句话这样形容:在美国成立一个全国性的"第三党",可能比把人送 上火星还难。 那马斯克建"第三党"是一场儿戏吗?还是美国社会的深层次矛盾和各派的利益之争已经激烈到他必须另 起炉灶? 作为亿万富翁、科技圈层的顶流,马斯克是近年来崛起的"科技工业复合体"的代表人物。 他拥有的社交媒体X、特斯拉、SpaceX,背后都是和美国国家利益紧密捆绑的高科技资产。甚至可以 说,他本人就是"美式资本主义"的一个符号。 马斯克成立"美国党"的直接原因是总统特朗普力推的"大而美"法案。法案取消了购买电动汽车的税收减 免。这对作为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老板的马斯克而言非常不利。 在"大而美"法案的财富分配之争的表象下,马斯克与特朗普的利益之争,实际上是MAGA派,也就 是"让美国再次伟大"派同科技资本的对立,核心是新老资本的博弈。 特朗普的MAGA阵营代表的是一部分传统产业、白人工薪阶 ...
华尔街是如何诞生的?
Sou Hu Cai Jing· 2025-07-11 00:49
文 | 浪潮研究所 一、两种美国梦:躺着数钱 vs 创造系统 故事开始于17世纪,英国人来到北美大陆,创造了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在南方,是以弗吉尼亚为代表的殖民地。他们的成功模式简单粗暴:烟草。在"吸烟有益健康"还是主流 医学观点的时代,上瘾的烟草就是硬通货。依靠欧洲市场的巨大需求,弗吉尼亚的种植园主赚得盆满钵 满,财富一度是北方的十倍。 但这是一种躺在土地上的富裕,其本质是资源开采。它依赖单一作物、绑定单一市场,做的是一锤子买 卖。这种模式没有,也不需要催生出任何复杂的商业生态。这是一种"躺着数钱"的模式。 一条街,一道墙,如何捆绑全球资本? 你有没有想过,华尔街为什么叫"Wall Street"?Wall,就是一堵墙。为什么一条用"墙"命名的街道,能 成为全球资本的神经中枢?这堵墙,当年是用来防御谁的?今天,它又困住了谁? 这个问题的答案,藏在华尔街诞生之前的黑暗历史里。它是一部关于两种财富观、一套金融工具和一场 货币骗局的"美国前传"。 今天,我们就拆掉这堵墙,看看里面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而在寒冷的北方,也就是"新英格兰"地区,清教徒移民们面对的是遍地顽石和贫瘠的土地。他们没有单 一的爆款产品可以依赖 ...
沃尔夫冈·施特雷克:当下美欧政策变化是出于绝望的盲动,切勿赋予其过高的战略意义
Sou Hu Cai Jing· 2025-07-06 07:14
【文/沃尔夫冈·施特雷克,翻译/鲸生】 观察者网:您在著作《购买时间:资本主义民主国家如何拖延危机》中提到,战后资本主义通过"债务国家"模式将经济承诺转嫁给后代。当偿债能力与经济 增长潜力脱钩时,货币幻觉与失控通胀的交替循环(如1970年代的滞胀时期)揭示了资本积累逻辑与民众生存需求间的根本冲突。"购买时间"策略的失败, 是否意味着资本主义通过信用扩张维系合法性的模式正逼近临界点? 施特雷克:是的,临界点——这正是它所预示的。注意今年五月在美国与欧盟爆发的激烈政治争议,所有的相关议题均已显现:对通胀的恐惧、对利率攀升 将永久加重政府偿债负担的忧虑、美国迫在眉睫的债务危机(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大幅提高关税等手段化解)。 欧盟即将面临"复苏基金"的偿债时刻——这笔基金完全由债务融资,却无人知晓该如何偿还债权人,更遑论将军费开支增至GDP的3.5%至5.0%的承诺。到 最后,美国将不得不寻求债务豁免的途径,这必将给世界其他地区带来毁灭性连锁反应。我甚至不排除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如同1918年和1945年后那样, 通过战争彻底重构全球经济与金融体系。 观察者网:美国自2008年金融危机起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国债规模已突破 ...
Sam Altman宣称"政治无家可归",批评民主党背离创新文化
Hua Er Jie Jian Wen· 2025-07-04 23:26
Altman强调,财富创造和分配必须并行不悖。"你不能长期只提高底线而不提高上限",Altman写道。他 表示自己从20岁开始就持有这种理念,当时民主党与此保持一致,但现在已经"完全转向了别的方向"。 回应政治人物反亿万富翁言论 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发帖表示,自己在政治上感到"无家可归",认为民主党已不再支持鼓 励"创新和企业家精神的文化"。 7月4日独立日当天,OpenAI首席执行官Altman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帖表达了对美国的自豪感,同时分 享了自己的政治理念。他表示自己信奉"技术资本主义",认为应该"鼓励人们赚取大量财富,同时找到 广泛分配财富和分享资本主义复合魔力的方法"。 这位OpenAI掌门人发表的言论,疑似回应纽约市民主党市长候选人Zohran Mamdani本周关于"不应该存 在亿万富翁"的表态。这一公开分歧凸显了科技企业高管与部分民主党政治人物在财富分配和经济政策 方面的根本性分歧。 对此,Altman在帖子中表示: Altman的批评似乎直接针对纽约市民主党市长候选人Zohran Mamdani本周在电视节目上的表态。 我宁愿听到候选人谈论如何让每个人都拥有亿万富翁 ...
特朗普对伊强硬背后:美元霸权衰落逼美国亮军事底牌
Sou Hu Cai Jing· 2025-06-26 09:20
可如今这特权眼看就保不住了。美元对欧元的汇率在短时间内从 0.95 跌到 0.86,这可不是故意贬值的策略,而是信任的真实流失,跟其他世界货币比起来 更明显。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还像 2020 年之后那样印更多钞票来应对危机,美元的价值极有可能跌得更狠。 美国国债的情况更危急。现在美国要发行十年期国债,得支付 4.38% 的利率,可德国才 2.53%,中国 1.69%,日本只有 1%。结果一年下来,美国的利息支 出从 7530 亿美元涨到 12350 亿美元,远远超过了军费开支。特朗普这下可碰到大麻烦了 —— 美元和国债这俩美国的 "象征",已经没人觉得是靠谱资产 了。于是他就跟低成本电影里的角色似的,戴上红色棒球帽坐进指挥中心,想靠展示军事力量让世界相信美国的霸权 —— 毕竟这是美国现在唯一真正的 "硬实力" 了。但他们心里清楚,这招只能撑一时。问题是这办法好像也不咋管用:除了盲从的欧洲,其他国家都不再把特朗普当成能保障安全未来的国家 领导人了。 这风险可真是实实在在的。特朗普盯上伊朗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想秀美国的军事肌肉 —— 试图让世界(或者说部分国家)重新 "信任" 美国经济的象征, 也就是美元和国债 ...
他俩婚礼引发强烈抗议:搁我们这搞剥削呢?
Guan Cha Zhe Wang· 2025-06-25 09:13
【文/观察者网 王一】据英国《金融时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外媒报道,亚马逊创始人 贝索斯计划本周晚些时候在威尼斯举行为期三天的婚礼,却激起了当地居民的强烈抗议,他们借此表达 对过度旅游、贫富分化、美国介入中东战争等全球弊病的愤怒。婚礼仪式最终被迫变更场地。 有消息称,贝索斯与前电视主播劳伦·桑切斯的婚礼将于本周举行。婚礼邀请了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的 女儿伊万卡和女婿贾里德·库什纳、亿万富翁马斯克、真人秀明星金·卡戴珊等各界名流在内的200余名宾 客,他们在24日、25日陆续抵达威尼斯。 2019年,贝索斯与前妻麦肯齐结束25年的婚姻,麦肯齐分得了价值约380亿美元的财产,二人的离婚也 因此被称为"史上最贵的离婚"。同年,贝索斯宣布与桑切斯交往,2023年在超级游艇上求婚成功。 英国《卫报》称,贝索斯与桑切斯婚礼的确切日期和细节被严格保密,但据信庆祝活动将于26日开始, 这对夫妇计划27日在圣乔治·马乔雷教堂交换誓词,盛大派对预计在28日举行。 《金融时报》称,为了举办这场婚礼,威尼斯最豪华的酒店和水上出租车等设施已被全部订完,精心修 复过的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仁慈大会堂也被用作为婚礼场地之一。威尼斯长 ...
美学者: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中国,而不是对其成功视而不见
Sou Hu Cai Jing· 2025-06-07 22:40
最近一段时间,美国对全球众多国家和地区滥施关税以及中美经贸磋商备受关注,在美国政界和媒体上 有人炒作"中国威胁""中美对抗"的同时,美国经济学家、马萨诸塞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纽约市新学院 大学客座教授理查德·D·沃尔夫(Richard D. Wolff)提出:"也许我们应该更多地学习中国,而不是对其 成功视而不见。" 他分析了两种经济制度——美式资本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之间的差异,并在多个 场合强调,中国之所以在面对贸易战等情况时展现出超乎美方预期的韧性,根源在于其独特的制度优 势。相比之下,美式资本主义对利润的盲目追逐,正逐步削弱其国家能力。沃尔夫怎么看美式资本主 义?如何看待中国的制度优势? 一、美式资本主义的本质与困境:逐利至上 沃尔夫认为,美国发动贸易战并非偶然,而是其资本主义制度矛盾长期积累导致的"结构性反应"。他在 视频节目中指出,美式资本主义的基本逻辑是逐利至上,其国内外政策几乎完全围绕资本利益展开。 他举例说:美国企业为追求更高利润,将制造业大量外包给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问题在于,这种逐 利行为并没有带来美国国内的繁荣。这不是因为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工作",而是美国自己的资本 ...
马斯克和川普为何决裂
Hu Xiu· 2025-06-06 13:31
就在不久之前,网上还流传着很多梗图,暗示川普是被马斯克操纵的傀儡,但一夜之间,这两人就吵翻了:川普说马斯克疯了,而马斯克则指责川普"忘 恩负义",要不是自己助力,他根本无法当选总统,他应该被弹劾下台。 这确实是普遍的观感。在世人眼里,那仿佛只是一出闹剧,像两个任性的孩子一样互相扔泥巴,起初倒是还满足了观众们的八卦心理,看多了都有点厌倦 了,最后不免感慨一句:"都是草台班子。" 然而,他们到底为何决裂?尽管这些似乎都摊在台面上,但真要问深层的原因,没什么人能讲出个所以然来,实在要说,无非就是性格不合,或许再加上 利益不一致,搞出一地鸡毛来。当然,有的人会欣慰于自己的先见之明——"我早知道他们早晚会起内讧!" 根据这种论调,政治只是上层的人事纠葛,若论被人津津乐道的八卦程度来看,倒不如说更像是宫廷丑闻。不妨直说吧:这不是政治观察,而是娱乐消 费,人们也无意深究,何必呢?看他们狗咬狗,乐一乐就行了。 然而,如果你不满足于这样简单的解释,就有必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何这两个曾经的盟友迅速走向决裂?只是因为他们一时任性吗?这事到底意味着什 么? 现在回头来看,这两人的结盟原本就是暂时的、松散的,这不仅是因为川普善变,没有确 ...
马斯克“背刺”特朗普? 美国顶级权力游戏换剧本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12:58
2024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与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达成历史性合作。马斯克不仅向特朗普竞选团队捐赠近3亿美元,还以"暗黑 MAGA"支持者身份在关键摇摆州为其站台。两人共同出席SpaceX"星舰"发射活动,并在白宫椭圆办公室讨论削减政府开支计划。特朗普胜选后,马斯克于 2025年1月20日被任命为"政府效率部"负责人,主导联邦机构裁员和预算削减,成为首位深度参与美国政府核心决策的科技巨头CEO。 这种合作关系在2025年3月达到顶点:特朗普在白宫草坪展示特斯拉新车,宣布将购买一辆Model S以表支持;马斯克则陪同特朗普出席内阁会议,推动削减 2万亿美元联邦支出的计划。双方于3月12日宣布NASA载人航天项目全面转向SpaceX的"龙飞船",取代波音公司进度滞后的"星际客机",并于3月28日将星 舰纳入NASA发射服务计划框架。 转折发生在2025年5月。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大而美"税改法案于5月22日在众议院以215:214的微弱优势通过,核心内容包括: 马斯克对此反应激烈。他在5月27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中首次批评法案"荒谬",称其将导致美国财政破产,并呼吁民众施压国会否决该法案。更具 ...
美国挥出一记记王八拳,结果把自己打进了死胡同
Sou Hu Cai Jing· 2025-05-30 16:01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2025年的仲夏时节。 近来,美国政府近期一系列政策调整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让人不禁想起了那句老话:"山雨欲来风满楼"。 从关税频繁变动到签证政策收紧,从对欧盟 宣战再到国内经济与社会问题的加剧,这些举措让人不禁对这个曾经的全球超级大国当前的处境产生担忧。面对内部矛盾与外部挑战,华盛顿的选择仿佛是 在用一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应对着种种复杂的问题。 一、关税风波:频繁调整引发市场混乱 自特朗普时期以来,美国关税政策频繁变动,造成国际贸易环境的极大不确定性。例如,2024年底,美国突然宣布对墨西哥和加拿大加征25%关税,理由是 边境安全合作不足。但在两国迅速回应后,该政策被紧急叫停。这种"先打后谈"的做法不仅扰乱了北美供应链,也损害了盟友之间的信任基础。根据美国商 务部数据,2024年美国对中国商品平均加征10%关税的商品总值达3500亿美元。 尽管部分企业提出申诉并获得豁免,但整体上仍给全球制造业带来不小压力。更令人担忧的是,《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IEEPA)原本用于应对国家安全 威胁,如今却成为总统随意加税的法律工具。2025年初,联邦法院裁定部分关税行为违法,但最高法院保守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