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传统文化
icon
Search documents
飞桨逐浪 竞渡维港
Huan Qiu Wang· 2025-06-08 06:59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香港6月7日电 (严小晶) 6月7日上午9时许,一声发令枪响,7条龙舟如离弦之箭,劈波斩浪, 不同语言的号子声——广东队的"嘿哟"、菲律宾队的Bayanihan、卡塔尔队的Yallah Quwwah在维多利亚 港上空交织。 谈及此行感受,Ehab Gouda难掩喜悦之情:"中国的龙舟文化独具魅力,就像一个大家庭——赛后大家 都会互相握手,不仅能结识新朋友,还能保持长期交流。中国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文化、美食和友好氛 围:香港干净整洁、制度完善,当地人非常友好,服务和食物都很棒,我们尤其喜欢港式点心。" 一年一度的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6月7日至8日举行,全球逾4500名龙舟健儿云集尖沙咀海滨同场竞技。 2025香港 国际龙舟邀请赛举行。人民网 吴宇扬扬摄 本次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由香港旅游发展局与中国香港龙舟总会联合主办。开幕仪式上,香港旅发局主 席林建岳致辞时介绍,今年赛事规模空前,吸引190支队伍、超过4500名健儿角逐19项赛事冠军,参赛 队伍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彰显赛事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 4500名龙舟健儿云集尖沙咀海滨同场竞技。香港旅发局供图 "香港国际龙舟邀请赛的体验太棒了,这里 ...
夏季演出市场燃动火热 “传统文化+新鲜话题+创新表达”释放观演新活力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3:12
央视网消息:进入夏季,演出市场持续火热。不断融入传统文化主题的本土原创剧目,在作品的呈现方式上也更时代化。由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打造的原创音乐剧《大江东去》日前在北京进行了新一轮的演出,用音乐剧语言,让千年宋韵焕发新生。 一个场景、两位老人、14把扑克牌,看似毫无波澜的剧情却在两个小时的时间内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由唐烨导演,濮存昕、龚丽君主演的话 剧《洋麻将》,在曹禺剧场开启了新一轮演出。《洋麻将》通过讲述养老院里两位无人探望的老人的故事。 硅基生命与碳基生命如何共生?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北京人艺新排话剧《一日顶流》登上北京国际戏剧中心·人艺小剧场的舞台。力求让 舞台艺术连接最具时代感的新鲜话题,该剧剧本源自2025年3月刚出版的互联网科技题材小说。这一探索,也为更多优秀的文学作品转化成话 剧作品提供了新的更多可能。 音乐剧《大江东去》聚焦苏轼在黄州生活4年的生命轨迹,力求呈现一个心境旷达、济世爱民、笑看人生的文豪形象。 该剧在服装造型和舞美设计上,创作团队查阅了大量北宋时期的壁画、古籍及历史资料,借鉴宋代山水画风格,将淡雅与留白之美融入舞台, 呈现鲜活生动的历史人物。 《大江东去》全剧共精心编排了25首歌曲 ...
青年筑梦乡村 助力文化振兴(青年观察·乡村和青年双向奔赴②)
Ren Min Ri Bao· 2025-06-08 00:39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内容。在推进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青年人既是参与者,也是受益 者。如何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实现乡村文化振兴与个人成长双向奔赴、同频共振?记者走进服务乡村文 化发展的青年人中间,倾听他们的经历与所思所感。 飞针走线,传统技艺走出大山 初夏的江苏南京老门东历史文化街区,人流如织。"从黔故事"非遗馆门前,游客拿着苗族银饰冰箱贴和 侗蜡染、侗绣纪念品走出店门。 1000多公里外,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连绵的群山深处,绣娘们围坐在一起,手中的针线在靛蓝布 面上穿梭。用不了多久,她们手中的作品将会出现在江苏、浙江、广东等地的文创橱窗里。 大山里绣娘的传统手艺,如何变成了热门景区的畅销商品?2017年,大学毕业的90后侗族女孩石贤选择 回到家乡黔东南从江县,创立起非遗工坊。随着事业的不断壮大,她将门店开回了大学时待过4年的南 京。 2013年,石贤考上南京财经大学,从大山走向了繁华都市。侗寨里的鼓楼、大歌和风雨桥,这些石贤习 以为常并引以为傲的东西对外界来说却较为陌生。"我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和手艺能够得到传播与传 承。作为年轻人,有责任为家乡做点事情。"石贤说。 石贤调研发现,一段时间里,老家 ...
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圆满落幕,锚定全球坐标新起点
Di Yi Cai Jing· 2025-06-07 09:18
6月6日,在"创见无界,以全球坐标提升直播经济"的主题引领下,2025上海国际MCN大会圆满落幕。 此次大会盛况空前,吸引200余家MCN机构、160余个品牌,5000 余名行业观众到场参会。大会2天共 举办1场开幕式、3场主题论坛、1 场沙特商贸合作论坛、1场重点MCN机构闭门交流会、13 场专题对接 会,呈现30场重磅发布,现场揭晓8个荣誉榜单,38家机构和品牌荣耀入选。此外,本届大会创新举办1 万平米"好品街区"选品会,对接SKU上万件。 本次大会不仅是一次行业发展的年度汇总,更是一次"锚定坐标"的新起点——当直播经济从"流量红利 期"迈向"价值深耕期",唯有聚焦"专业化内容、精细化运营、全球化视野",才能推动行业从"野蛮生 长"走向"生态共生"。 随着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合作倡议的发布,普陀区发起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合作点亮仪式,将进一步推动 多城融合发展战略。 复旦大学蒋青云教授了发布《2025中国MCN发展报告》亮点,指出MCN正从内容优质化迈向内容产业 化。随后各位与会嘉宾表达了以信任为基、共生为法,坚持利他精神,共同探索数字内容生态新机遇。 主题论坛深度研讨内容创作、短剧和出海,与"好品街区"实景展 ...
从感官的愉悦到灵魂的升华|荐展
Di Yi Cai Jing· 2025-06-07 01:23
近期京沪两地展览亮点颇多,西扎、斯诺、穆夏、林曦、廖斐、陈可、中国恐龙、瑞士设计、犀角雕 刻、官式彩画、Hello Kitty…… 【上海】 阿尔瓦罗·西扎档案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时间:6月6日~9月7日 阿尔瓦罗·西扎可能是这个世纪之交最受赞誉的建筑师之一,因为建筑浑然天成的诗意,他常常被媒体 誉为"建筑诗人"。 西扎1933年出生于葡萄牙马托西纽什,在其长达7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在欧洲、亚洲、非洲、北美和南 美洲完成了逾550个建筑项目。 正如普利兹克奖评委在他1992年获奖时的点评:西扎的作品给人感官的愉悦和灵魂的升华,每一根线条 都以巧妙与笃定的姿态被安放。 这是这位葡萄牙建筑师迄今为止在中国的最大规模的展览。百余件手稿、模型、雕塑、物件和照片仅仅 是西扎重要文献中的一叶,却足以向我们揭示他多产且惊人的想象力及工作能力。 展览通过"住宅""圣地""闲所""商业与金融""教育与知识""写字楼""美术馆"六个章节将这位建筑师如何 在不同地域与功能性建筑项目中拓展历史文脉、处理建筑与人、环境、自然的关系娓娓道来。 西扎十分尊重建筑所处环境的本身特性,即所谓"场所精神"。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建筑包括波诺瓦 ...
传统文化圈粉国际旅客,今年前5月跨境旅游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9.09%
Qi Cha Cha· 2025-06-06 06:25
(原标题:传统文化圈粉国际旅客,今年前5月跨境旅游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9.09%) 据媒体报道,今年端午假期是实施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后的首个端午假期,各地口岸出入境客流再创 新高。国家移民管理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假期,出入境人次达590.7万。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 签政策入境23.1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59.4%。恰逢端午,赛龙舟、吃粽子、五彩线等传统习俗为外 国旅客展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际旅客前来中国游玩。 企查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跨境旅游相关企业11.62万家。2024年全年注册1.27万家相关企业,同比增长 8.91%。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跨境旅游相关企业5624家,其中前5月注册5533家,同比增长9.09%。从 国标行业来看,跨境旅游相关企业主要归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超七成,达74.36%。 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今年已注册跨境旅游相关企业5624家,其中前5月注册5533家,同比增长 9.09%。 3.相关现存企业主要归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查查数据显示,从国标行业来看,跨境旅游相关企业主要归属于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比超七成,达 74.36%。其次, ...
【第三十九次】习近平:把中国文明历史研究引向深入 推动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
Xin Hua She· 2025-06-06 02:36
习近平指出,在五千多年漫长文明发展史中,中国人民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事 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要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同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等重大问题研究紧密结合起来,深入 研究阐释中华文明起源所昭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路向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演进格局,研究阐释中华 文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精神特质和发展形态,阐明中国道路的深厚 文化底蕴。对中华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秀成分。要建立中国特 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明研究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实践提供有力 理论支撑。 习近平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 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 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 展。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展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 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传承弘扬革命文化,发 展 ...
电影,让世界看到更有想象力的中国(文化只眼)
刚过去的5月,继中国电影《狂野时代》在第7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获得好评后,第16届巴黎中国电 影节的接续举办,让法国由南向北掀起了一阵中国电影风潮。在举世瞩目的戛纳电影宫,《狂野时代》 结束全球首映后,博得全场热烈掌声,实现了"梦境与现实的诗意交织、视觉语言的革命性创新";在位 于香榭丽舍大道的巴尔扎克电影院,巴黎中国电影节开幕影片《红楼梦之金玉良缘》吸引众多外国观 众,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借助全球影视行业关注热度,中国电影向世界展现出从类型拓展、 叙事创新到技术迭代的演进,而海外观众也透过电影看到了一个更为多面且富有想象力的当代中国。 此次斩获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特别奖的中国电影《狂野时代》,定位为"科幻诗电影",在科 幻电影的叙事范式上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表达。近年来,随着《流浪地球》原著小说及其系列电影的成功 出海,中国科幻片日益受到海外市场及受众的关注。这些目光中有对中国电影工业化水平快速提升的欣 赏,还有对中国人关于宇宙、未来想象的认同。海外观众发现,与西方科幻作品对个人英雄主义的推崇 不同,中国科幻电影更倾向于展现集体智慧与拯救人类的责任感。这种文化自觉性被认为是中国科幻电 影最具价值的艺 ...
诵读经典 感知中国外贸史
两汉篇节目《驼铃传汉声》中,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 际商学院学生正在诵读《汉书·张骞传》。 陈静文摄 本报北京电(记者陈静文)近日,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以"舟舶继路辟新天・商使交属文韵延:中国 对外贸易开放史"为主题,举办第十四届"中华诵"经典诵读大赛。在这场该校首届文学节的标志性活动 中,中外大学生同台竞技,将经典诗文诵读融入舞台剧表演,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创造性转化。 "留学生参与比赛,是今年'中华诵'的一个亮点。"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预科部主任修美丽表 示,这不仅有助于他们提升汉语水平,更是学院创新中文教学、对外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探索。 教务处处长毛捷说,以诗词诵读的方式让当代大学生触摸历史时空,从中获取启迪与智慧,这也是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拓展通识教育的一种探索。 "虽然我们来自不同国家,汉语表达可能存在一些障碍,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最终共同完成了 朗诵。"老挝留学生胥佳怡说。 来自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学院的七国留学生带来诗 朗诵《大写的中国》。 印度尼西亚留学生朱永泉的体会是,文字能够传达情感,透过《大写的中国》这首诗,可以感受到 中国人对国家的热爱。 此次大赛共分为两汉篇、魏晋南北朝篇、隋唐篇等7 ...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国 | 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
日前,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届文博会共设置 8个展馆,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参展,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图为人们正在参观中国国家 版本馆藏哪吒主题版本展。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 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 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的重要论述,揭示了理论创 新与实践发展的辩证关系,从方法论维度指明了话语体系建构的实践路径,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对文明发 展规律和全球治理变革的系统把握。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深入解析当 代中国发展实践与世界格局演进的深层互动关系,着力破解理论创新与体系建构中的难题,不断开创国 际传播工作新局面。 把握好本土与世界的关系。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基于中国实践,既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又具有突出 的世界性。我们要立足中国国情,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出与时俱进、担当有为、开放包容的中国特色、 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同时,要树立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