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化

Search documents
揭秘安全密码—东风本田电动科技体验营点亮泉城济南
Qi Lu Wan Bao· 2025-06-29 07:06
泉城邂逅科技锋芒,解码电动化硬核实力 活动当天,济南世茂广场,东风本田纯电家族的明星车型——东风本田S7、猎光e:NS2、灵悉L全阵容惊艳登场,完整 呈现品牌纯电产品体系。静态体验区中,三款车型以截然不同的设计语言诠释着电动时代的多元魅力。东风本田S7采 用了"光影之刃"的设计理念,通过光影的巧妙运用,打造出极具辨识度的锋锐车身,让人眼前一亮;猎光e:NS2采用猎 装轿跑造型,低趴的车头与溜背式车顶勾勒出蓄势待发的运动姿态;灵悉L则以"数字座舱"为核心,多屏联动系统与 智能语音助手构建起未来感十足的交互空间。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吴海云 盛夏泉城,科技涌动。6月27日,"实不相瞒,实力不想瞒"——东风本田电动科技体验营第三站如约抵达济南,在大明 湖畔掀起一场科技与自然交融的电动盛宴。这场直面消费者的沉浸式科技巡展,继武汉、太原之后再度落地济南核心 商圈,以坦诚之姿解码电动黑科技,让泉城消费者零距离触摸东风本田的"实力密码"。 展区中央的东风本田S7半剖车,则以近乎严苛的方式展现着东风本田的安全哲学。这台被剖开的展车,将车身安全结 构毫无保留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其紫色区域的1500MPa航空航天级热成型钢遍布AB ...
混动靠谱吗?53.66万售价高吗?关于长城重卡的几点疑问和分析
第一商用车网· 2025-06-28 13:29
长城混动重卡,由于是"乘用车巨头"长城汽车研发生产,自出生起便自带"光环"。第一商用 车网在2025年收到的后台留言中,时不时就会被问到:长城造重卡,行吗?混动重卡上高 速,真的节油吗?为什么是油电混动,不是气电混动呢? 笔者归类了一下常见问题,在此一并做回复和分析。 混动重卡,高速节油靠谱吗? 而且,有了双电机之后,整车动力系统输出的扭矩和功率够用,那么康明斯X13大马力发动机 就能够较长时间保持在低油耗的经济转速区间,"降油耗"、"省油"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从这 个角度而言,别看都是大排量柴油发动机,但发动机能否保持在经济转速区间,对于混动节油 效果至关重要。 至于可靠性,由于长城的这套Hi4-G是基于其Hi4混动系统平台开发,多合一域控制器、电池 管理、驱动能量分配管理乃至VCU整车控制策略都不是"平地起楼阁",而是有着长城混动乘 用车的大量应用基础和积累(在乘用车这套系统平台上做适用于重卡各类场景的重新开发), 如此一来,其重卡的这套超级混动系统也就有了更稳定、更可靠的保障。 长城造重卡到底行不行,要看它的混动重卡行不行。 6月25日晚,长城商用车在保定举行长城混动重卡上市发布会,活动现场虽然有混动车, ...
豪威集团 三十而立奔赴“芯”征程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27 19:50
全球半导体行业持续复苏,高端手机图像传感器(CIS)和车载摄像头的需求继续增长……6月27日, 豪威集团举行2024年度暨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暨现金分红说明会,豪威集团高管团队亮相,研判行业趋 势,诠释公司价值,就投资者关心的热点话题进行了互动问答。 三十而立奔赴"芯"征程 今年是豪威集团成立三十周年,不久前公司证券简称正式由"韦尔股份"变更为"豪威集团"。登陆A股市 场8年时间,豪威集团也开始布局证券化新征程。6月27日,公司宣布已向香港联交所递交发行境外上市 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的申请,有望开启"A+H"股的双资本平台运作模式。 "从'韦尔'到'豪威',变的是名称,不变的是对技术的敬畏之心与对创新的极致追求。"豪威集团总经理 王崧表示,站在豪威集团成立30周年的新起点,公司将继续以"赋能科技,感知无限"为使命,持续完善 全球化战略布局,充分发挥各业务体系之间的协同效应,携手客户为全球消费者创造更大的价值,持续 提升业务规模、市场竞争力,促进经营业绩稳健增长,为广大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回报。 智能手机和汽车市场齐头并进 "2024年,在全球半导体行业稳步复苏之际,我们凭借产品结构优化及供应 ...
【重磅深度】2025H2汽车投资策略——破旧立新
东吴汽车黄细里团队· 2025-06-27 15:44
Core Viewpoint -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shows resilience in its fundamentals, with AI growth style stocks outperforming expectations in H1 2025. The performance of various sub-sectors aligns with expectations, although some areas fell short. The automotive robotics sector performed the best, followed by passenger vehicles, two-wheelers, and heavy trucks, while dividend styles lagged behind AI growth styles [2][8]. Summary by Sections H1 2025 Automotive Industry Review - The automotive sector's fundamentals remained strong, with the "old-for-new" policy effectively supporting the market. Overall performance met expectations, with some sub-sectors underperforming. The automotive robotics sector led in stock performance, followed by passenger vehicles, two-wheelers, and heavy trucks, while dividend styles underperformed compared to AI growth styles [2][8]. H2 2025 Stock Selection Strategy -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s at a crossroads, reminiscent of 2011 and 2018. The end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EV) boom is approaching, while the smart vehicle sector is emerging. Commercial vehicles and two-wheelers are seen as promising investment areas. The strategy focuses on identifying cyclical alpha stocks and embracing the next industrial trends of smart technology and robotics [3][8]. H2 2025 Key Stock Adjustments - The focus will shift to increasing the weight of dividend and quality stocks. Recommended stocks include: - Dividend & Quality: Yutong Bus, China National Heavy Duty Truck, Chunfeng Power, and parts suppliers like Fuyao Glass and Xingyu Co. - AI Growth: Xpeng Motors, Li Auto, Huawei (Seres and SAIC), and parts suppliers like Horizon Robotics and Top Group [4][8]. 2025 Automotive Sector Outlook - Key assumptions include the continuation of the "old-for-new" policy and no escalation in trade war risks. - Passenger Vehicles: Total domestic sales forecasted at 23.66 million units (up 3.9% YoY), with new energy vehicle sales at 14.32 million units (up 33% YoY). - Heavy Trucks: Domestic sales expected at 700,000 units (up 16.3% YoY). - Buses: Domestic sales forecasted at 87,600 units (up 20% YoY). - Motorcycles: Domestic sales expected at 4.46 million units (down 4% YoY) [5][8].
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在沪正式开工 预计2027年下线投产
Zheng Quan Shi Bao Wang· 2025-06-27 13:28
4月22日,上海市与丰田汽车公司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上海举行。仪式上,上海市政府与丰田汽车公司 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金山区政府与丰田中国签署合作备忘录,金山区新金山发展公司与雷克萨斯 (上海)新能源有限公司签署投资服务协议。此举标志着由丰田汽车独资设立的雷克萨斯纯电动汽车及 电池的研发生产公司在上海市金山区正式落地。 雷克萨斯创立于1983年,是全球汽车巨头丰田汽车公司旗下豪华汽车品牌。雷克萨斯品牌仅用了十几年 的时间,销量在北美地区就超过了奔驰、宝马。2019年,雷克萨斯在华累计销量突破100万辆。 业内有分析指出,此次签约不仅是丰田汽车在中国市场布局的重要战略举措,也为上海市乃至长三角地 区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通过此次签约,丰田汽车能够快速实现电动化、智能化战略 转型的目的,推出更多更好适应中国本土和国外市场的电动汽车品牌。 根据丰田汽车官方在2025上海车展期间发布的信息,雷克萨斯新能源项目计划实现95%以上零部件本地 采购率。据了解,丰田中国智能电动部门(IEM by TOYOTA)正加速本地研发体系建设,以应对中国 市场智能驾驶技术创新速度远超全球平均水平的趋势。 据介绍,"高效率政 ...
惠州3家企业上榜2025中国汽车供应链百强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27 10:28
从产业格局来看,汽车零部件行业在智能化、电动化深刻影响下,正迎来全新发展格局。首先是新四化带来三 电、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新的价值高地,零部件产业链价值分布重塑。其次是整零协同的变革,智能化背景 下,整车开发从传统分布式到域集中/域融合的集中式架构转变下,零部件企业亟须具备单一产品供应外的系统级 解决方案能力;主机厂不断尝试加深自研,但长期来看行业最终还是会回到效率为先的供应商模式,但零部件供 应商需要同时具备系统技术能力和灵活合作模式。在出海方面,领先零部件企业正紧跟汽车出海大势,加快全球 布局,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南都讯 记者杨振华 6月26日,由《中国汽车报》社与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汽车零部件企 业出海创新发展研讨会暨《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发布会"在苏州举行。会议以"协同创 新,智驱全球"为主题,汇聚领导专家、行业机构及产业链企业代表,直面出海深水区挑战,共谋全球化发展新生 态。 罗兰贝格全球合伙人袁文博在对《白皮书》解读时分析,全球汽车零部件发展趋势展现出三大特点:头部企业相 对固化,Top10变动较少,其中仅3家实现了正增长;增长企业主要依托并购打造全栈 ...
17家中国零部件车企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27 10:04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5年1~5月,我国汽车整车出口249万辆,同比增长7.9%;新能源汽车出 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体现了中国汽车出口的强大实力。 不过,在出海过程中,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既面临历史性机遇,也面临着多重挑战。 每经记者|范文清 每经编辑|裴健如 "2023年之前,中国汽车行业零部件的出口量远高于整车,但在2024年,这一数据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整车出口超过了零件。从关键件出口情况来看,主要原因在于受到地缘政治影响较大,但随着全球产业 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中国零部件出口也在寻找新的机遇和土壤。"中国机电商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国际 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晓红认为。 6月26日,《2025全球汽车供应链核心企业竞争力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正式发布,有17家 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进入全球汽车供应链百强榜单,其中宁德时代、潍柴集团和华域汽车3家中国汽车 零部件企业进入前二十名。 在孙晓红看来,全球化竞争不仅是企业间的较量,更是产业链生态的比拼。整车与零部件的协同、中企 与外企的共生、技术与市场的共振,缺一不可。中国汽车产业出海看似欣欣向荣,但阶段性的结构性变 化也体现出其背后的脆弱 ...
新任CEO上任就审查长期战略计划,“第一把火”能否“烧”出发展新思路?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6-27 08:40
跨国车企高管就职亮相,往往会引发行业关注。 同时,下一代Jeep Compass的未来前景仍不明朗,因为Stellantis在今年2月份暂停了加拿大布兰普顿(Brampton)装配厂的生产活动,该工厂当时正在进 行改造以生产新型电动跨界车。 在上任之后的视频会议中,Antonio Filosa已为Stellantis设定四大优先事项,规划审查正是其中之一,目的是为未来发展做好准备。同时,Antonio Filosa 也提出,要推出优质产品来实现业务增长,质量管控也是优先事项,而且提升执行力尤为重要。 Antonio Filosa向员工明确要求摒弃"前FCA""前PSA"等身份标签,并强调,"我们只有一个身份Stellantis。其实,大家都知道,Stellantis成立于2021年, 由FCA和PSA合并而成。 Antonio Filosa也明确表示,希望构建一种"以尊重为基石、员工敢言且声达决策层"的企业文化,从而驱动精准决策,最终实现价值共创。 近日,作为全球第四大汽车制造商Stellantis的新任首席执行官(CEO)Antonio Filosa在其首次公开亮相时宣布,已开始对公司的长期战略规划进行审 ...
日野汽车:发动机、变速器将砍掉一半
Zhong Guo Qi Che Bao Wang· 2025-06-27 07:20
合并协议显示,新控股公司将由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各持股25%,但表决权结构中戴姆勒占26.7%、丰田占19.9%,意味着日野将脱离丰田子公司身份。新 公司总部设在东京,CEO由三菱扶桑现任CEO卡尔・德彭担任,计划2026年4月在东京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6月27日,据《日刊汽车新闻》透露,正在与三菱扶桑推进合并的日野汽车已明确设定财务目标:2026财年(2026年4月-2027年3月)将营业利 润率提升至5%,2030财年(2030年4月-2031年3月)进一步提升至8%。与此同时,日野在合并正式落地前已启动效率优化计划,核心措施包括将发 动机、变速器等关键零部件种类削减50%。 合并之路一波三折 这一系列动作背后,既是日野汽车从排放造假危机中突围的自救之举,也是日本商用车产业在全球竞争格局中重塑竞争力的关键布局。 日野与三菱扶桑的合并计划可追溯至2023年5月,当时双方在各自母公司丰田汽车与戴姆勒卡车的推动下签署基本协议,原计划2024 年底前完成整合。 不过,这一进程因日野排放造假丑闻的持续发酵被迫搁置。 据悉,2022年3月曝光的发动机尾气排放与油耗测试数据造假事件,不仅导致日野2021财年、2022财年 ...
第一创业晨会纪要-20250627
First Capital Securities· 2025-06-27 03:38
证券研究报告 点评报告 2025 年 6 月 27 日 晨会纪要 核[心Ta观bl点e_:Summary] 一、产业综合组: 昨晚小米 YU7 正式公布售价并接受预定,3 分钟大定突破 20 万台,其中锁单超 过 10 万台。一小时大定达到 28.9 万台,虽然预售数据没有超过小米第一款车 SU7,但远好于其他公司新车发布的预售数据。小米 YU7 的售价和特斯拉 Model Y 相比,便宜了 1 万,另外两个版本相比特斯拉 Model Y 均便宜了 3 万,考虑特斯 拉目前的五年免息按 2 万元优惠算,也 YU7 都便宜 1 万元。受良好销售数据推动, 小米美国 ADR 涨 9.8%,预计今日港股小米,国内配套智能座舱的华阳集团、德 赛西威,提供车载充电机的富特科技、提供散热的思泉新材等会受益较大。 路透社昨日报道,美国白宫有官员表示,美国已与中国达成加快对美出口稀土的 谅解。中国驻美大使馆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此前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 周三与中国签署了一项与贸易相关的协议,但并未说明具体内容。从前几天中国 管制芬太尼原料,到昨日有报道称美国商务部周三发出许可函,允许向中国目的 地船只装载乙烷,但在未获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