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低碳转型
icon
Search documents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葛红林在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活动上的致辞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16:18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上午好! 很高兴与大家共同见证上期所首个再生金属产品—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这是我国再生金属产业的里程碑大事, 是产融结合推动有色金属期货品种全覆盖的最新成果! 再生有色金属是保障我国乃至全球有色金属资源安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力量。2024年,我国再生铜铝铅锌产量 达1915万吨,占十种有色金属产量的24%,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亿吨;其中,再生铝产量已突破1000万吨,碳减排贡 献率超过85%,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领域。 今天,铸造铝合金期货及期权上市,对提升我国铝产业国际影响力,助力产业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满足企业多元 化风险管理需求,推进再生铝高质量发展有重大意义。协会将鼓励和引导企业积极参与期货交易、用好期货工具、做好 风险管控。 多年来,协会与上期所在有色金属期货产品创新、标准制定、行业培训、市场服务、绿色供应链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卓有 成效的合作。面向未来,我们期待与上期所继续携手,共同开创"期现联动、产融结合、互促发展"的新局面,推动有色 金属行业高质量发展。 最后,祝铸造铝合金期货上市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来源:上期所发布 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 ...
服务全国、链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生态合作大会在沪举办
转自:新华财经 6月7日,"可持续发展生态合作大会"在"第三届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简称"上海碳博会")的"绿色低碳供应链核心功能区展示馆"(即 宝山馆)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一系列绿色低碳项目成果,其中绿色低碳供应链公共服务平台(下称绿链平台)基于宝山承办、服务上海、辐射长三角、面 向全国的原则和信念,不断提升服务能级,持续壮大绿色低碳生态圈。 本次大会由上海市宝山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指导,中冶检测、中建八局、联合赤道、绿地金创、宝武(上海)碳中和产业园联合主办。五家主办方与中国节 能协会、中国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管理联合会、中国电子节能协会、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上海市节能协会、天津大学、同济大学、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 院、中建研科技、保信中睿、欧冶云商、煦联得、钛和认证、德勤中国、高力国际、麟碳咨询、紫金咨询、华夏钜星、氢天新能、酷奥、丰调节能、易如节 能、钧澜碳智、霓盛数据、新篮绿、水石设计等相关代表出席,共同署名《碳信用合作共识2025》,加入"碳信用联盟"。联盟成员将充分尊重碳信用的创新 精神,高度认可碳信用的市场价值,认真遵守碳信用的操作规则,积极参与碳信用的产业实践。 多个绿色标准、平 ...
第三届中国企业碳中和表现榜与会嘉宾金句集锦
Di Yi Cai Jing· 2025-06-09 05:04
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蒋兴浩:全球气候治理进入关键十年,能源体系革命性的重塑已成大势 所趋,如何以科技为刃,以创新为篱,开辟绿色低碳转型的新路径,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课题。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本部总经理辜忠东:当前,船用清洁能源的路径仍面临很大的 不确定性,航运脱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为此,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第一财经常务副总经理杜坚:企业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主体力量。越来越多的企业正从"要我减排"转 向"我要减排",以绿色技术突破,抢占产业变革先机,以碳管理能力提升构筑新竞争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当我们为实现碳中和走向新能源时,实际上,我 们也在解决现有化石能源在未来数百年后会用光的紧迫问题,可再生能源会使我们的资源量得到更可持 续的保障。 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朱明林:上海能源的绿色转型需要深度融入国家战略,我们抓好"一东 一西"两个绿电的超级工程,一方面向西融入沙戈荒战略,另一方面向东融入海洋强国国家战略。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建立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要先立后破,但是不立就永远 破不了,这个立是非常艰难的改革,不仅 ...
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渝举办
Zhong Guo Hua Gong Bao· 2025-06-09 02:05
活动现场发布了《2024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根据公报,2024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环 境安全形势保持稳定。煤炭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53.2%,比2023年下降1.6个百分点;天然气、 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为28.6%,比2023年上升2.2个百 分点。截至2024年底,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6.3亿吨,累计成交额430.33亿元。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加快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全面改 善生态环境质量,积极培育壮大绿色生产力,不断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着力推动美 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标志性成果。要开展全民行动,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 氛围,凝聚美丽中国建设的强大合力。 中宣部部务会成员、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专职副主任胡凯红指出,要更好发挥精神文明建设广泛覆 盖、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优势,将生态文明建设有机融入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努力把建 设美丽中国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好局面。 中化新网讯 6月5日,生态环境 ...
绿色税制“密码”在于激励约束
Jing Ji Ri Bao· 2025-06-08 22:07
通过继续完善以资源税、环境保护税为主体"多税共治",以企业所得税、增值税、消费税、车辆购置税 等系统性税收优惠政策"多策组合"的绿色税收体系,发挥税收的刚性手段和激励约束作用,更有效促进 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税收的激励约束作用,体现在强化分类调控,也就是根据水资源状况、取用水类型和经济发展等情况实 行差别税额,有效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对取用地下水、水资源严重短缺和超载地区取用水、特种取用水 等从高确定税额。以洗车、洗浴、高尔夫球场、滑雪场等特种取用水为例,这些行业在提供生活便利、 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也具有高耗水的特点,有的甚至存在严重浪费水现象,需要设置比其他行业更高 的税额标准,倒逼节约用水。统计显示,首季征期新试点地区特种行业取用水量较去年季均下降 41.5%。重点调控领域取用水量逐步下降,充分体现了水资源税的调节作用。 水资源税不仅有"从高",也有"从低"。按照规定,对疏干排水中回收利用的部分和水源热泵取用水从低 确定税额。对用水效率达到国家用水定额先进值的相关纳税人,减征水资源税。"高""低"之间,有效促 进企业通过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用水效率,提升节约用水的主动性和 ...
【石油化工】坚守长期主义之九:“三桶油”以自身发展确定性应对外部不确定性——石油化工行业周报第406期(赵乃迪/蔡嘉豪/王礼沫)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6-08 13:28
点击注册小程序 2025 年以来地缘政治局势不确定性较强,我国能源安全受到较多外部挑战。" 三桶油"将继续维持高资本开 支,大力推进"增储上产", 2025 年计划分别增长 1.6% 、 1.3% 、 5.9% 。 ( 1 )中国石油 聚焦重点盆地重点 地区加大风险勘探力度,把天然气业务作为战略性、成长性和价值性工程大力发展, 2024 年天然气产量占油 气当量产量的 54.4% ,持续推动非常规油气勘探突破与规模建产。 ( 2 )中国石化 将加快攻克深层超深层油 气等核心技术,实现勘探大突破、油气稳增长、盈亏平衡点持续下降,促进上游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 3 ) 中国海油 在国内推动新油田上产和老油田稳产, 2025 年已有番禺 10/11 区块联合开发项目、东方 29-1 气田开 发项目、渤中 26-6 油田开发项目(一期)等多项目投产。 坚持自主创新强化科技攻关,谋求高质量发展 " 三桶油 " 加强自主创新,大力攻关石油化工领域的 " 卡脖子 " 技术,推动公司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石油 制定创新任务时间表,确定 2025 年至本世纪中叶的四阶段发展目标, 2024 年,中国石油取得深地钻探关键技 术、 ...
制度完善→设施升级→系统修复,结硕果!多维度绘就海洋生态保护美丽画卷
Yang Shi Wang· 2025-06-08 08:08
央视网消息:2025年6月8日是第十七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八个"全国海洋宣传日",2025年的主题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自然资源部6月8日发布了《2024年中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公报》。 2024年,自然资源部组织实施海洋生态预警监测。在14条近海标准断面、1621个近海监测站位开展生态趋势性监测,对136个典型生态系统分 布区域和350个典型海岛开展调查监测。针对赤潮等生态灾害和海洋低氧等生态问题开展预警监测。 2024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持续推进,累计整治修复海岸线约400千米。"海洋经济"绿色低碳转型发展,海上风电发电量同比增长近30%。海 洋生态保护国际合作与交流亮点纷呈,为全球海洋治理贡献中国方案。 我国持续加强红树林 珊瑚礁保护修复 监测结果显示,2024年,我国海洋生态状况总体稳定,局部海域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状况以优良和稳定为主。 红树林、珊瑚礁是天然的"海岸卫士",能有效消减风暴潮等自然灾害,保护沿海社区和基础设施。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强红树林、珊瑚礁典型 生态系统的保护修复。 海南东寨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以红树林为主的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近几年,保护 ...
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闭幕
证券时报记者陈雨康 以"走向碳中和之路"为主题的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6月7日 在上海新国际博览会中心闭幕。本届碳博会围绕"应用场景驱动绿色转型",展出面积达4万平方米,共 有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的逾300家企业集中亮相。展期共举办4个平行论坛和20场同期活动;各企业组织 新品发布会、合作签约仪式和各类推介宣讲等配套活动422场;现场共举办"绿色金融"、"绿色供应 链"、"绿证绿电"、"绿色出海"和"重点省市推介"5场贸易配对,助力企业实现低碳转型和绿色发展。三 天展期,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101个,观众3万多人次。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龚正在致辞中指出,绿 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上海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 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着力培育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 系,完善科技、金融两大关键支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本届碳博会还推出了"可持续的一天"活动,设置27个打卡展台,涵盖"衣、食、住、行、用"五大维度, 打造一条"碳中 ...
强化产业生态创新“三链融合” 河南三门峡探索绿色低碳转型
Jing Ji Ri Bao· 2025-06-07 21:57
最新数据显示,河南三门峡一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5%,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300万千瓦,占全 市总发电量的45%;文旅综合收入达42亿元,同比增长56%。 三门峡的转型并非偶然,其探索的"三链融合"机制被纳入国家发展改革委典型案例。一是生态链筑基, 建立黄河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二是产业链赋能,设立产业转型基金,支持新能源、文旅等赛道;三 是创新链驱动,与郑州大学共建"黄河科创走廊",转化科技成果。 在当地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后地村,明清古枣林正上演"数字奇观",利用AR技术复原仰韶先民烧制彩 陶。这个曾靠挖矿为生的村庄,借"数字古枣林"项目年接待研学游客超50万人次。 在宝武铝基新材料产业园,记者看到厚度仅0.0045毫米的铝箔在智能化生产线上延展。这相当于头发丝 的二十分之一,却是航空航天关键材料。该项目实现产值180亿元,带动就业1.2万人。 转型背后是深刻的产业逻辑重构。"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能。"三门峡市工信局局长薛蒲生表示,通过 智能化改造,黄金冶炼综合能耗下降23%,产品附加值提升40%。与此同时,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 新兴产业占比从12%跃升至35%,成为经济增长新引擎。 文旅融合的实践不止 ...
向“绿”求“金” 低碳产业重塑经济增长逻辑
Zhong Guo Xin Wen Wang· 2025-06-07 10:13
中新网上海6月7日电 6月5日至7日,2025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以下简称"碳博会") 在沪举行。记者在现场发现,曾被视为"高投入、低回报"的低碳转型,正成为企业增收的"黄金赛道"。 从生产线绿色技改降低能耗成本,到低碳产品赢得消费者青睐抢占市场高地,越来越多企业用数据印 证,践行绿色发展不仅是社会责任,更能为账本带来真金白银的增长。 绿证,即绿色电力证书,是中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也是推动绿电消费的重要市场化 工具,通常1绿证单位等于1000千瓦时可再生能源电量。 随着中国社会绿色转型需求迫切,能源消费需求也随之旺盛。2024年以来,绿证核发质效大幅提升,今 年前5个月,中国累计核发绿证10.93亿个。绿证交易规模、参与交易主体数量均取得显著突破,前5个 月,中国交易绿证达2.89亿个,同比增长4.9倍,参与交易的消费主体达9.6万个,遍布全国34个省级行 政区域。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朱明林表示,上海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的窗口城市,也是全国能源消费总量 大、强度最高的城市。2021年以来,上海企业累计采购绿证突破2700万张,采购绿电突破150亿千瓦 时,有力助力了外向型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