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质生产力
icon
Search documents
特钢行业走出“高端引领、韧性增长”的坚实路径
三是优特钢出口面临外部承压,国际市场亟待破局。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等因素影 响,特钢出口形势面临挑战。今年1月—9月份,特钢协重点统计会员企业累计出口优特钢材577万吨, 同比下降1.3%。其中,板材和钢管同比均有下降,棒材、线材和其它品种保持增长。汪世峰指出,这 既需警惕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更需行业主动谋划国际市场布局,以优质产品与多元渠道打开新局面。 四是效益指标显著改善,发展质量持续提升。今年1月—9月份,重点统计会员企业利润总额为160亿 元;平均销售利润率达4.30%,同比提升2.63个百分点;亏损面收窄至20%,同比降低12个百分点。利 润率的提升与亏损面的收窄,标志着特钢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取得实质性成效,也为行 业持续投入研发、推动创新提供了坚实保障。 汪世峰指出,当前行业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期。从挑战来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 抬头,挤压国际市场空间;"普转优、优转特"加剧产能过剩,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原材料价格波动、环 保成本上升,企业盈利承压;部分高端技术依赖进口、创新人才短缺等均制约行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从 机遇来看,国家制造强国战略的深入推进 ...
华安基金科创板ETF周报:科创板三季度业绩高增,高研发投入培育新质生产力
Xin Lang Ji Jin· 2025-11-19 01:01
科创板政策及行业动态一览: l 科创板政策与行业动向: 11月13日晚,随着中芯国际、诺诚健华2家多地上市的红筹公司完成三季报披露,科创板592家公司 的"成绩单"全部出炉。前三季度,科创板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11万亿元,同比增长7.9%,延续开板 以来连续增长态势;实现净利润492.68亿元,同比增长8.9%。尤为亮眼的是,科创板公司单季度净利润 同比大幅增长75%,呈现强劲的复苏势头。科创50指数成分公司营收和净利润占板块整体比重分别保持 在46%和50%的高位,继续发挥"压舱石"作用。(数据来源: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以上个股仅作示 例,不作为投资建议) 解读: 科创板公司始终将创新视为生命线,前三季度研发投入总额高达1197.45亿元,是净利润的2.4倍,研发 强度中位数高达12.4%,持续大幅领跑A股各板块。"硬科技"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加码,集成电路、人工 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十五五"时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破局开路、 筑牢根基。 行业层面,科创板前五大行业分别为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计算机和机械设备,合计占科创板 88.6%的公司市值。 ETF资金流向方面, ...
华安基金:上周大盘科技回调,创业板50指数跌3.69%
Xin Lang Ji Jin· 2025-11-19 01:01
行情回顾及主要观点: 上周A股市场整体呈现下跌:沪深300跌1.1%,中证500跌1.3%,中证1000跌1.5%,创业板50跌3.7%, 科创50跌3.8%。交易面,A股市场上周日均成交额在2万亿元左右,市场交投活跃。市场热点呈现快速 轮动特征,大消费、医药、化工、油气等板块交替活跃,电子、通信等科技权重板块回调较深。建议短 期内关注需求修复与政策共振、估值相对较低的景气成长领域,把握业绩弹性和产业升级主线,如受益 于储能订单爆发及技术创新突破的锂电池板块,借道新能源含量38%的创业板50ETF(159949)等布局 相关产业。 创业板为主要"三创(创新、创造、创意)四新(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成长型创新创 业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平台。权重行业方面,创业板50指数聚焦信息技术+新能源+金融科技+医药四大新 质生产力赛道,科技成长属性纯粹。 图:创业板50指数四大赛道 医药板块上周大幅反弹。创新药医保谈判预期改善、ADC/GLP-1等赛道活跃、ESMO会议催化创新药数 据披露等多重利好共振。中长期来看,创新药出海(2025年BD交易额高增)、医保支付改革、AI医疗 应用(如内镜机器人)等有望成为医药 ...
聚湾区之心 话发展大计
Guang Zhou Ri Bao· 2025-11-19 00:42
原标题:聚湾区之心 话发展大计 中科宇航运载火箭生产车间。 "梦想"号大洋钻探船。 小马智行深耕南沙多年。 时代回响:中国制造实现"五个领跑、五个并跑" 站在"十四五"与"十五五"的历史交汇点,回首过往,中国经济发展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中砥砺前行,取得 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更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1月1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州南沙举行。图为广州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理事长、香港中文大 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郑永年作主旨演讲。 从"十四五"到"十五五",时代列车驶入关键一站。11月的南沙,海风送爽,群贤毕至,第二十届中国经 济论坛于11月18日在此拉开序幕。此次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与'十五五'中国经济展望"为主题,正值党 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际,一众经济大咖齐聚"湾区之 心",探讨高质量发展的"湾区方案"。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黄奇帆指出,新格局下,中国制造出现了三个新的发展特征——在科研开 发方面实现了自立、自研、自强;上中下游零部件、原材料、中间品的整个产业链集群80%的附加值在 中国国内形成;中国进出口、引进 ...
大湾区是商业航天的“沃土”
Guang Zhou Ri Bao· 2025-11-19 00:42
原标题:大湾区是商业航天的"沃土" 11月1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举行,本届论坛平行论坛分别关注"向海 图强:海洋经济新展望""对话科学家——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等9大热点议题。 参加论坛的部分行业顶尖专家学者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南沙及粤港澳大湾区潜力巨大,并结合 产业发展实际提出针对性建议。 谈及南沙与国际大科学计划的结合,成秋明院士指出,DDE国际大科学计划正通过大数据与AI赋 能地球科学研究,而南沙凭借冷泉、"梦想号"等大国重器,以及区位、资源、协同创新等多重优势,正 成为我国深海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这不仅能助力DDE计划破解地球演化与可持续发展难题,更能通 过科技创新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支撑,为人类认知海洋、守护海洋生态贡献中国智慧。 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遥感委员会主席顾行发在接受采访时,深入解读了商业航天发展趋势及 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优势。他表示,我国商业航天已从"高大上的科技探索"迈向民用领域,2023年中央 经济工作会议将其与低空经济一同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志着航天产业正式进入服务民生的新阶段。 顾行发院士强调,航天强国战略已纳入"十五五"规划,"我相信 ...
赵一德会见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副议长聪乔·加内夫一行
Shan Xi Ri Bao· 2025-11-19 00:20
赵一德代表省委和省政府对来陕出席第二届中欧班列国际合作论坛的加内夫一行表示欢迎,并介绍 了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说,保加利亚是世界上第二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近年来,在两国元首 引领下,中保战略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陕西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 基地,当前正纵深推进全面改革、全域开放、全链创新,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希 望以此次副议长来访为契机,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框架下,进一步深化与保加利亚在互联互通、科 技创新、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领域互利合作,加强地方交往和人文交流,助力新时代中保关系行稳致 远。 加内夫对陕西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高度评价陕西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愿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 制,以更大力度推动双方在经贸投资、交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务实合作,加深彼此了解、增进 民众友谊,携手开创互利共赢新局面。 11月18日,省委书记赵一德在西安会见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副议长聪乔·加内夫一行。 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王海鹏,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参加会见。 ...
10年后有望全球登顶!全国大咖为何看好大湾区?
黄奇帆认为,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中国制造业仍存在能耗高、利润低、全要素生产率低三大问题, 相关方面与发达国家水平仍有差距。"而要解决这三个问题,出路就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黄奇帆 说。 "10亿件衬衫换飞机"已成过去,制造业皇冠"摘明珠"正在进行,展望"十五五",制造业如何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 宜向新质生产力求解 主论坛上,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黄奇帆分享了自己的观察:到"十四五"期末,中国制造业在全 球的占比已迈过30%大关,成为300年来继英、美后达到该里程碑的第三国;同时,中国制造摘掉"大而 不强"的帽子,在当今制造业最重要的10个板块中,中国在5个板块实现"领跑",5个板块实现"并跑", 基本突破了发达国家"卡脖子"。 11月1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在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举行。活动设主论坛和9个平行论坛,并 组织了相关主题调研活动。活动上,受邀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分享观点见解,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 心聚力、建言献策;围绕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话题,与会嘉宾积极开展"辅 导",为广东"十五五"规划编制和落实带来启发。 制造 ...
申万宏源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健:服务金融强国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人才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刘健表示,公司坚守以人为本的人才强企战略,秉持"实干实绩实效、 担当作为"的选人用人导向;畅通关键岗位、重点骨干人才的晋升通道,推行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 能出的灵活机制,同时深化组织架构、薪酬激励、业务协同等体制机制改革,为人才发展搭建广阔平 台,激发队伍创新活力与担当精神,以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服务金融强国建设、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支 撑。 文化是内生动力的核心源泉。据刘健介绍,2025年恰逢申万宏源创业四十载、合并十周年,公司以此为 重要契机启动企业文化焕新,大力开展"聚势向新"文化年活动。通过推进荣誉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并践 行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以思想凝聚企业共识,以品牌打造行业标杆,以典范激发文化荣耀,以传播促进 广泛认同,凝聚起"一个申万宏源"的强大发展合力,让文化软实力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推动业务升级 的硬支撑。 2025年2月,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积极发挥资本市 场功能,着力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申万宏源党委 书记、董事长刘健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证券行业切实履行 ...
解码资本培育深圳实践:从“单点突破”迈向“集群共进”|决胜“十四五” 擘画“十五五”·地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编者按: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交汇节点。本报即日起推出"决胜'十四 五' 擘画'十五五'·地方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系列报道,展现"十四五"期间各地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成 果、对地方经济和产业的赋能作用,展望"十五五"规划,为经营主体凝聚信心,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奋进 力量。敬请关注。 深圳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既是新业态培育、产业孵化的创 新高地,也是联通海内外的贸易枢纽,更是稳居中国资本市场"第一梯队"的核心重镇。"十四五"期间, 深圳资本市场累计实现股权融资超4000亿元,科技类上市公司占比全国领先,企业整体研发强度达到世 界领先水平,累计分红规模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二。 回顾"十四五"发展经验与成果,深圳持续推动资本市场各项改革落地见效,多举措筑牢风险防控底线, 多维度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深圳实践";展望"十五五",深圳将 以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金融中心为核心目标,力争构建形成适配深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质创新资本集聚的高质量资本市场。 深化服务实体经济 历经三十余年改革发展,深圳资本市场功能日渐 ...
用改革疏浚发展的航道(评论员观察)
Ren Min Ri Bao· 2025-11-19 00:03
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破除 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分类分层审核"简化了流程,打破了行业壁垒,助力微短剧成为文艺与互联网深 度融合的样本;科技体制"破四唯""立新标",科技新成果层出不穷;重点领域准入门槛放宽,电信、互 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有序推进……实践表明,坚持问题导向,通梗阻、填沟 壑、去顽疾,为新质生产力的萌芽和壮大扫除障碍、疏浚航道,方能换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更大空间和更 高质量。 革故与鼎新互为表里,发展与改革相辅相成。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增强经 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和活力,中国式现代化必将披荆斩棘、行稳致远。 "十四五"时期,我国文艺精品创作繁荣活跃、文旅公共服务惠及城乡、文化遗产工作开创新局、文旅产 业发展蓬勃兴旺、国际交流合作走深走实,一个重要拉动力就在于体制机制创新激活发展动能。2024年 文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19.14万亿元,比2020年增长37.7%。 展望"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一项必须遵循的原则就在于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生产关系和生产 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