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型开放

Search documents
海南持续推进高水平投资自由便利
Sou Hu Cai Jing· 2025-06-05 00:41
从0到1,"新面孔"扎根——今年4月,在2025海南自由贸易港全球产业招商大会上,三亚相关部门与新 加坡鹏瑞利集团签约,意味着海南自贸港将迎来首家外商独资医院。 从1到N,"老朋友"壮大——自2020年在海南开设首家门店以来,短短5年时间,全球知名连锁便利店品 牌罗森在海南的门店数量已达约200家,日均客流量10万人次。 投资者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正是海南自贸港投资自由便利的生动注脚。 记者 李梦瑶 5月31日,俯瞰海口江东新区总部经济区(生态CBD)。据悉,2020年以来,江东新区累计吸引了423家重 点企业入驻,其中包括45家世界500强企业。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琛 摄 高水平的投资自由便利,是自由贸易港的重要特征。对标世界最高水平的开放形态,近年来,海南稳步 扩大制度型开放,积极推进投资自由便利,用越开越大的开放大门,推动中外资本入琼热度持续攀高。 优服务,准入更便利 难在哪儿?过去,境外投资者无法通过"海南e登记"平台在线申办登记备案业务,往往需在境内找人代 办或线下申办。"此外,境外自然人办理设立登记业务时,需提供其所在地区出具的自然人身份附加证 明文件材料,申办该文件通常耗时1至3个月。" ...
打造更高更优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Jing Ji Ri Bao· 2025-06-02 22:01
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对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工 作作出系统部署,提出要"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聚焦生物医药、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制度创新 破解研发、生产、流通等环节上的堵点,在技术标准、知识产权等领域形成优势,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 设提供制度支撑。 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全球要素配置能力。营商环境的优化不仅需要流程再造,更需建立协同治理机制, 通过数字化监管、信用体系建设等形成可持续的制度竞争力。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是以制度型开放牵引深层次改革,通过系统性、集成化创新破除制约国内国 际双循环的体制机制障碍。这既是应对全球化变局的战略选择,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当 自贸试验区从"探路者"升级为"领航者",不仅能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开辟新航道,更将为全球经济治理 体系改革注入新动力。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在《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中,围绕"增强对外贸易综合竞争力,推动货物贸易优 化升级,增强服务贸易发展活力,支持数字贸易创新发展""促进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
海岱齐鲁,高水平开放勇争先
Da Zhong Ri Bao· 2025-06-01 01:25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习近平总书记2024年5月在山东考察时,明确要求山东"打造高水平对 外开放新高地""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上勇争先"。 从胶州湾畔的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到大湾区的港澳山东周;从首次落地的新加坡山东周,到 全省开展的外贸优品购物季……山东牢记嘱托,聚焦稳外贸外资、推进高水平开放平台建设等重点领 域,加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书写高水平对外开放新篇章。 开放型经济承压前行 当前,全球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趋势明显,国际贸易不确定性明显增加,如何在日趋复杂 的国际形势中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成为企业和政府必须应对的难题。 烟台旭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太阳能光伏照明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 业,公司生产的"旭泰能"无线智能一体化太阳能路灯被认定为山东知名品牌,畅销海外。公司外贸部部 长初海蛟介绍,今年以来,在政府部门的助力下,企业加大了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开拓力度, 今年前4个月,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货物货值超2000万元,进一步稳固了国际市场份额。 在去年实施"好品山东 鲁贸全球"市场开拓行动基础上,今年山东接续升级实施"万企出海 鲁贸 ...
上海金融监管局: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news flash· 2025-05-30 07:09
5月30日,上海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王鑫泽在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近年来上海金融监管局对标 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风险可控前提下,积极探索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同时,推动在沪外资机构发 挥自身优势,实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中证金牛座) ...
上海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王鑫泽:上海金融监管局将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30 06:52
Core Viewpoint - Shanghai is actively promoting institutional financial opening while ensuring risk control, aiming to enhance its status as a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enter by attracting foreign investment and fostering innovation in the financial sector [1][4]. Group 1: Financial Regulatory Developments - The Shanghai Financial Regulatory Bureau is implementing a work plan to enhance cross-border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convenience, with a pilot program for non-resident acquisition loans already yielding its first project [2]. - A mechanism has been established to support small and micro enterprises in foreign trade, providing targeted financing services and special credit quotas, resulting in over 240 billion yuan in loans disbursed to nearly 20,000 foreign trade enterprises by the end of April [2]. - As of now, Shanghai hosts over 50 foreign banks and insurance institutions, with a vibrant mix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financial entities, reflecting a competitive financial landscape [3]. Group 2: International Reinsurance Center Developments - The Shanghai International Reinsurance Registration and Trading Center has been officially established, with a series of supportive policies rolled out to enhance its operational framework [5][6]. - A complete reinsurance industry chain has been formed in the Lingang area, with 21 reinsurance operation centers and 4 reinsurance intermediary institutions now in place [6]. - The trading center has registered 99 institutions and facilitated nearly 16 billion yuan in international reinsurance premiums, with over 1,200 billion yuan in registered business transactions [7]. Group 3: Future Directions - The Shanghai Financial Regulatory Bureau plans to continue promoting institutional financial opening and enhance cross-border risk monitoring to support the city's financial center development [4][8]. - Efforts will focus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providing various online services to facilitate cross-border transactions and improve operational efficiency for domestic and foreign institutions [7].
加强股市、债市、期市协同开放 构建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新格局
Qi Huo Ri Bao· 2025-05-30 04:08
日前,在深交所2025全球投资者大会上,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表示,将着力增强对外开放的系统性,加强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开放的相互 协同。 第一,要做到统一规划,实现开放政策的协同,构建"三位一体"的开放政策框架。建立跨部门的资本市场开放协调机制,统筹股票、债券和期 货市场的开放政策,制定统一的境外投资者准入标准和监管规则,同时要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和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协调,推动资本市场开放标 准的国际化。 第二,要推动开放过程中市场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跨境基础设施"一张网"。境外一些成熟市场中,不同市场之间基本可以做到互联互 通,资金管理和利用效率都非常高。因此,我国有必要加强各市场间基础设施的对接,建立跨境资金清算和结算的统一平台,推动债券、股 票、期货市场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投资者资金的一站式管理和调配,提升我国资本市场效率及国际竞争力。 2002年,QFII制度开启了我国资本市场"管道式开放"的1.0时代。2014年,沪港通的启动意味着资本市场进入"制度型开放"的2.0时代。当前,资 本市场正迈入"系统集成式开放"的3.0时代。系统性的开放举措将为中国资本市场带来全方位的变革。 近年来,我国股票、债券和 ...
上海:将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news flash· 2025-05-30 03:04
金十数据5月30日讯,上海市政府举行新闻发布会,上海金融监管局副局长王鑫泽表示,近期,在上海 市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协助金融监管总局在沪成功举办中国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核心监管联席 会议、保险业监管高级别国际研讨会等一系列高标准国际会议,持续深化我国与国际金融组织、主要国 家和地区监管机构的跨境监管合作,向国际社会展示了我国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和高质量发展成果, 提升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影响力。 下一步,我局将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当好服务高水平 对外开放"排头兵"。同时,坚持统筹金融开放和安全,加强跨境风险监测,不断提升金融监管能力,助 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迈向更高能级。 上海:将持续稳步推进金融领域制度型开放 ...
上海:将在浦东引领区、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立更多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金融交易机制与监管制度
news flash· 2025-05-30 02:52
上海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周小全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我们还将配合中央金融管理部门稳步 扩大金融高水平开放。一是更好发挥金融"试验田"作用。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在浦东引领区、自贸试 验区、临港新片区建立更多与国际规则接轨的金融交易机制与监管制度,为国家试制度、探新路。二是 更好拓展双向开放成果。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一方面,不断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吸引更多 外资 金融机构来沪展业兴业。另一方面,落实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强化金融对"走出去"企 业和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的支持能力。三是更好统筹开放与安全。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交流协 作,切实增强金融风险防控能力,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
加快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
Jing Ji Ri Bao· 2025-05-29 22:25
聂平香(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随着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全面清零,服务 业成为我国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方向。近年来,通过聚焦制度型开放和自主开放,加大重 点领域、敏感领域开放探索,我国服务业开放范围持续拓展,开放水平稳步提升。 以制度型开放为重点推动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一是推动建立健全服务业负面清单管理模式。2013年 率先在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对服务业外资准入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2016年推向全国;2021年在海南 自由贸易港对跨境服务贸易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2024年推向自贸试验区和全国。自此,我国对服务 业外资准入和跨境服务贸易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二是积极商签高标准自贸协定,加快对接国际 高标准经贸规则。目前,我国已与30个国家和地区签署了23个自贸协定。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 伴关系协定》等区域经贸安排中服务领域开放承诺和相关规则,积极申请加入并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 加快推动在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环境标准、劳动保护、政府采购、电子商务、金融领域等实现规则、 规制 ...
从17.6%增速看广州外贸之变:贸易结构调整进入收获期
Sou Hu Cai Jing· 2025-05-29 17:07
近期,广东省各地市陆续发布外贸成绩单。从全省进出口增速来看,今年1-4月,茂名、东莞、广州、肇庆、珠海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位列全省前五,均突 破10%。其中,广州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002亿元,同比增长17.6%,增速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5.2个百分点,比广东省增速高出12.7个百分点。 在去年同期进出口数据负增长的背景下,广州今年的外贸进出口正逐步消解短期基数波动的干扰,呈现出"贸易结构持续优化、外贸主体活力足、对外合作 空间不断拓展"等特点。 广州前4月进出口保持两位数增长 战略转型成果集中显现 南都记者梳理发现,今年以来,广州外贸进出口已连续4个月单月同比增长超10%。而从1-4月广州关区所辖7地市进出口数据看,广州的成绩同样亮眼,增 速最高。 | 地市 | 1-4月进出口》 (1670AR | 月同比 | 1-4月出口》 | 出口累计同比 | 1-4月进口累 (亿元人民币 | | | --- | --- | --- | --- | --- | --- | --- | | 广州 | 4002.0 | 17.6 | 2615.6 | 29.6 | 1386.4 | 0 | | 佛山 | 1557.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