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药械
icon
Search documents
就在今天|国泰海通证券创新药械沙龙·深圳场
更多国泰海通研究和服务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面向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根据《证 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的要求,若您并非国泰海通证券研究服务签约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 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 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如有任何疑问,敬请按照文末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 法律声明 亦可联系对口销售获取 重要提醒 ...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2.17%,医药生物行业估值与持仓处历史低位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5-20 03:20
今日开盘,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涨幅2.17%。 消息面上,《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质量管理规范》政策解读于5月9日发布,明确了网络销售经营者、电商 平台的责任及质量安全管理要求。 创业板医药ETF国泰(159377)跟踪的是创医药指数(399275),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 创业板市场中选取涉及生物医药、医疗器械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聚焦创新药及相关产 业链。 华源证券指出,医药生物行业已呈现多重底部特征,医改影响逐步调整到位,板块估值和持仓均处于历 史低位。创新产业初具规模,恒瑞医药、翰森制药等传统药企完成创新转型,2020年后研发投入快速提 升,创新管线已形成差异化布局。医疗器械领域,内窥镜、微电生理等细分市场空间大且国产率低。出 海能力持续提升,创新药械license out频现,迈瑞医疗、联影医疗等企业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老龄化 加速推动慢性病需求增长,银发经济成为长坡厚雪赛道。支付端医保收支稳健增长,商业保险发展构建 多层次支付体系。AI技术为医药行业注入新动能,制药、医疗设备及大数据模型领域有望释放增长潜 力。当前行业经历政策阵痛后,结构性高增长细分领域值得期待,建 ...
港股医药股走强,港股医疗ETF(159366)涨超2%,石药集团上涨超9%
(本文机构观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亦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 策。) 海通国际认为,2025年港股医疗行业将迎来显著拐点,主要受政策监管趋严和创新药械审评审批加速的 双重驱动。一方面,医药代表"备案制"和医生"驾照制"的实施,将推动行业营销行为向合规化、学术化 转型,传统线下推广方式的效果将逐渐减弱,数字营销需求大幅提升,预计2025年数字医疗营销市场规 模将达到200-400亿元。另一方面,创新药械审评审批效率的提升,将带动新产品数量快速增长,2024 年国家药监局批准的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分别达到48款和65款,进一步推动行业创新转型。此外,恒 瑞医药等龙头企业的"仿转创"成功案例,以及迈瑞医疗等企业的海外扩张,也预示着行业将进入新的增 长阶段。整体来看,港股医疗行业在政策、创新和国际化等多重因素推动下,有望迎来新一轮发展机 遇。 国信证券认为,2025年港股医疗行业将迎来显著拐点,主要受政策驱动和创新技术突破的双重推动。一 方面,国家药监局加速创新药械审评审批,2024年批准的创新药和创新医疗器械分别达到48款和65款, 预计2025年将进一步提速,推动行业创新转型。另一方 ...
葛兰聚焦创新药械,医药健康板块政策市场双助力前景如何?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02:36
而在政策方面,国内政策环境变化也为板块修复提供关键支撑。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健全药 品价格形成机制,制定创新药目录",明确将未被医保覆盖的高价值创新药(如ADC、双抗)纳入丙类 目录试点,直接推动其商业化放量。同时,医保谈判规则趋于稳定,部分企业利润压力得到缓解。 与此前仿制药集采引发的行业震荡不同,本轮政策更注重创新导向。政策层面对"真创新"的倾斜,使得 具备持续研发能力的药企估值修复速度领先行业。葛兰在中欧医疗创新的一季报中明确表示,将继续在 创新药械及其产业链、OTC、消费医疗等领域进行重点配置。她看好创新药持续突破、消费医疗复苏与 产业链关键环节国产替代等方向。 无论是从市场面还是政策面来看,创新药及其相关产业链都将迎来更为有利的发展机遇。未来随着更多 创新药的成功问世和市场的不断拓展,我们有理由相信医药健康板块将会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在经历了医药健康板块的起伏波动后,葛兰们迎来了又一重要时刻。近期,沉寂数年的医药健康板块迎 来显著反弹,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Wind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超20%,港股创新药板块更以 近50%的涨幅领跑市场。4月22日,中证港股通医药卫生综合指数 ...
多地新版“惠民保”产品扩容,衔接丙类药品目录如何做?
Di Yi Cai Jing· 2025-05-09 11:46
支持创新药械、覆盖更多健康管理服务,正在成为惠民保产品持续运营的重要策略。 随着各地新一轮惠民保产品的陆续推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进展如何? 近日,安徽、深圳、上海等多个省份及城市的2025年版惠民保产品对当地居民开启投保。第一财经发 现,"深圳惠民保"此次新增了包括质子重离子、机器人手术、钇90微球等在内的多个创新药品和治疗项 目;上海"沪惠保"则将国内特药种类由原来41种扩增至48种,新增1个CAR-T治疗药品;而"安徽惠民 保"则提供更多健康管理服务,包含齿科服务、癌症早筛、癌症靶向药用药基因检测优惠服务等。 支持创新药械 支持创新药械、覆盖更多健康管理服务正在成为惠民保产品持续运营的重要策略。 上海市卫生和健康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认为,由国家医保局牵头和组织的丙类药品目录制定工作, 可以降低险企与药企之间复杂的谈判和沟通成本,进而提升创新药的覆盖效率,真正识别出创新药的价 值,并以适当的价格落地,该过程集合了国内专家的整体力量,这些要素很关键。 除了新增多个创新药品和治疗项目,此次"深圳惠民保"还拓宽了"港澳药械通"范围,如在原有9个"港澳 药械通"药械的基础上,将阿培利司薄膜衣片(治疗晚期乳腺 ...
医疗与消费周报:创新药械多元支付:多元体系建立势在必行-20250430
Huafu Securities· 2025-04-30 12:12
华福证券 2025 年 04 月 30 日 策 略 研 究 医疗与消费周报——创新药械多元支付:多元体 系建立势在必行(2025.4.21—2025.4.25) 投资要点: 近期观点 1、医药指数本周关注的6个子行业仅半数录得正收益,表现一般。 策 略 定 期 报 告 2、目前,我国单一医保支付模式难以满足对高价创新疗法的需求。 根据前瞻研究院《2025 中国创新药械多元支付白皮书》,2024 年创新 药械市场规模预计达 1.62 万亿元,同比增长 16%,个人现金支出占比 高达 49%,医保基金支出约占 44%,商业健康保险赔付仅占 7.7%,支 付体系存在明显结构性不足。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2024 年商业健康险保费规模为 9773 亿元,虽增速回暖但赔付增速仍慢,预 测到 2035 年,商业健康险对创新药械的支付规模需达 4400 亿元、占 比 44%左右。目前我国商业健康险仍面临运营机制、处方及支付便捷 性等问题,需探索适合国情的多元支付路径。 团队成员 分析师: 赵月(S0210524050016) zy30563@hfzq.com.cn 相关报告 1、如何看待美股"先抑后扬"——2025 ...
海南:积极支持创新药械在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推动符合条件的创新药械纳入医保目录
news flash· 2025-04-29 05:31
《海南省全面深化药品医疗器械 化妆品监管改革促进 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9日对外发布。 其中提出,积极支持 创新药械在医疗机构的推广使用。一是及时更新发布《海南省创新药械产品目录 清单》。支持新药、首仿药、 仿制药通过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品种,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第二类 创新医疗器械等进入清单,医疗机构按规定采购使用。二是加快创新药械入院使用。推动医疗机构建立 定期召开药事、器械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工作会议的长效机制,引导公立医院将创新药械加快入院 应用。三是推动创新药械入 医保。主动服务企业,辅导创新药械参与国家医保谈判,推动符合条件的 创新药械纳入医保目录。四是建立创新医疗器械首发价格形成和全周期价格管理机制。针对无挂网价格 的创新医疗器械,通过挂网产品信息,供需双方议价方式,推动创新医疗器械快速挂网交易。 ...
“加强医保和商保的有效衔接,支持创新药械发展”会议成功举办
来源:艾社康 2025年4月25日,"加强医保和商保的有效衔接,支持创新药械发展"会议在上海圆满举办。本场会议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北京中康联公益基金会、北京 中健联健康服务促进中心联合主办,艾社康承办。 本届会议特邀多位中央和地方医保局领导、多层次医疗保障相关政策专家、保险行业代表,以及药械产业代表为核心嘉宾,分享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 体系的思路与先进经验,探索基本医保与商业健康险更紧密地协同与衔接,共同支持创新药械发展。 会议首先由北京协和医学院讲课教授,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健康研究中心顾问,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原司长熊先军带来题为《完善多层次医 疗保障制度体系政策的思考》的主题分享。熊先军教授系统阐释了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制度逻辑与功能定位,强调构建合理的多层次保障体系,首 要是厘清和完善基本医保制度。同时商业健康保险应聚焦基本医保之外的责任边界,承担提升医疗服务效率、优化就医体验等补充功能。在此基础上,熊 教授对医疗救助的定位、减轻患者个人负担、商保如何与医保互补协同提出了深度思考与政策建议。 上海医保部门分享了《完善多元支付机制,支持创新药械发展的上海实践》话题,介绍了上海在多元支付机制 ...
医药生物周报(25年第15周):培育支持和健康消费齐发力,推荐关注医疗服务板块-20250414
Guoxin Securities· 2025-04-14 07:45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4月14日 医药生物周报(25 年第 15 周) 优于大市 生育支持和健康消费齐发力,推荐关注医疗服务板块 本周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本周全部 A 股下跌 1.64%(总市值加权 平均),沪深 300 下跌 2.58%,中小板指下跌 2.90%,创业板指下跌 4.21%,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下跌 3.03%,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 场。分子板块来看,化学制药下跌 2.23%,生物制品下跌 3.05%,医疗 服务下跌 5.99%,医疗器械下跌 3.55%,医药商业下跌 1.87%,中药下 跌 1.62%。医药生物市盈率(TTM)25.35x,处于近 5 年历史估值的 48.51%分位数。 生育支持和健康消费齐发力。2025 年 4 月 10 日,国家医保局正式宣告中 国医疗保险研究会生育保险专业委员会成立。3 月下旬出台的生育政策 通过 "现金激励+资源倾斜+流程优化" 组合拳,形成了多层次生育支 持体系,目前 31 个省/直辖市和新疆建设兵团均已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 国内有望迎来生育政策红利期。4 月 9 日,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 12 部门联合印发《促进健康消费专项行动 ...
“内稳外险”,医药行业再梳理与思路更新
青侨阳光投资交流· 2025-04-14 05:48
青侨阳光医药投资 - 月度思考 本文为青侨阳光 2025 年 3 月报,投资思考部分节选。 1 医药行业继续稳健增长, 国产创新继续强劲高增。 我们 汇总统计市值超20亿的港股医药公司的年度业绩 ,2024年合计营收增速为5.5%,合计净利(剔除金斯瑞解 除传奇合并带来的一次性虚拟利润)增速为13.0%, 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 其中,全年5.5%的同比营收增速明显高于上半年略低于2%的营收增速,说明在上半年因为高基数(2023Q1有疫 情放开放开后的阶段性超常景气)而低增之后,已经恢复到稳态增长水平。 预计2025年港股医药的整体营收,会有6%-9%的稳健增长。而13.0%的合计净利增速,主要受益于头部未盈利 生物科技公司的持续减亏,预计2025年净利仍将以显著高于营收的速度持续改善。 同时,我们也汇总统计了港股通过18A通道(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特有上市通道)上市医药公司的营收状况。 2024年18A医药股的可持续业务营收(剔除首付款等不可持续收入)合计规模已经达到598亿元,同比增长48%, 相比2019年的44.5亿元已经增加超12倍,相比2021年的143亿元也已经增加3倍以上。 过去几年里,港股18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