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利差损风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低利率时代,存款“替代品”靠谱吗?揭秘储蓄险“真相”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6 00:36
【开栏语】 2025年,中国保险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深入实施,行业正加速从传 统"风险补偿"向现代"生态服务"转型升级。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保险行业呈现出三大 新变化:浮动收益型产品吸引力凸显,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服务模式全面提升,"保险+健 康""保险+养老"等生态化服务模式蓬勃发展;科技赋能成效显著,理赔服务创新升级。 在此背景下,南都·湾财社重磅推出"金融新消费之投保新知"栏目,以"专业对话+实用科普"为核心,聚 焦产品价值解析、投保策略指导、行业趋势前瞻等议题,通过采访保险公司高管、金融学者、法律专家 等权威人士,为消费者提供客观、专业的投保指南,助力提升全民金融素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我国保险行业步入高质量转型深水区,产品结构加快切换。保障型产品占比提升、储蓄型产品 形态创新、浮动收益型产品快速发展......面对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如何为自己和家人规划保险保障? 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这一消息发布之后,不少保险从业者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并解读称"转存是最好 的选择"。 事实上,在低利率时代,兼具保障与增值功能的储蓄型保险一直备受投资者青 ...
银行存款利率跌破“1”字头,储蓄型保险能否迎来“春天”?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1 00:53
与持续下行的存款利率相比,我国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在近三年实现攀升。 在主流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的背景下,兼具保障与增值功能的储蓄型保险成为了投资 者的新宠。 存款利率下调是市场利率下行趋势的直接反映,在此趋势下,储蓄型保险以其稳定的回报率 和多样的投资方式受到投资者青睐,尤其是此前沉寂数年的分红险,也凭其"保底收益+浮 动分红"的复合设计,重回大众视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寿保险新推出的超170款产 品中,分红型、万能型产品占比近四成。 有报告指出,2024年近三成消费者增加了对储蓄险的投资,其中,41-50岁中年群体新增投 保率达18%,成为主力军。不过,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仍需防范利差损风险。为应对该 风险,监管下调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同时建立"随市而动"的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存款利率走入"1"时代, 储蓄型保险成新宠 今年5月,存款利率迎来新一轮下调,距离上一次调整(去年10月)已超过六个月,同时, 此次是自2022年9月以来,国有大行第七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 彼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纷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 3个月、6个月、1年、2年整存整取挂牌利率 ...
存款利率七连降,寿险保费逆势高增行业加速转型
Huan Qiu Wang· 2025-06-10 06:41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自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以来,存款挂牌利率历 经七次下调。2024年5月20日第七次下调后,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中小银行也纷纷跟进。 储蓄型寿险产品吸引力提升是寿险保费增长主因。银行存款"保值增值"属性弱化,而保险产品兼具保障与投资功能,成为 居民储蓄"避风港"。多数寿险产品预定利率仍高于一年期存款利率,对资本市场投资能力较低的消费者而言是较好选择。 不过,定期寿险、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的费率会因预定利率下调有所提升。 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却逆势增长。2022年以来,保险业原保险保费收入与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 收入逐年递增且增速加快,2024年寿险业务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19万亿元,同比增长15.45%,高于行业整体增速。 在此形势下,保险公司产品策略改变,加大浮动收益型产品供给。今年一季度,人寿保险中分红型、万能型产品占比近四 成,年金保险中此类产品占比超三成且较去年上升10个百分点。多家上市险企高管也表示将加大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 供给。 业内人士认为,长远来看,保险公司需从"储蓄替代"向"风险保障 + 长 ...
存款利率七轮下调跌入“1%” 时代 储蓄型保险产品“风景独好”
存款利率下行推动寿险保费高增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林汉垚 北京报道 伴随着2022年4月以来存款挂牌利率的七次下调,储蓄型寿险产品相对吸引力显著提升,2022年以来, 全国寿险业务原保险保费收入连续三年正增长,且增速不断加快。 存款利息下调背后是整个市场利率的下行。在利率下行的趋势下,储蓄型寿险产品吸引力凸显,成为居 民财富管理的重要选项,但与此同时,险企也要防范利差损风险。 当然,从长远看,在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需要从"储蓄替代"向"风险保障+长期财务规划"价值回 归。这意味着保险公司要更加注重保险产品的风险保障功能,引导消费者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将保险 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而不仅仅是储蓄的替代品,产品设计上宜更加注重风险保障功能,提高保险产品 的保障额度和保障范围。 2022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 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代表的贷款利率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该机制建立后,存款挂牌利率已经历多次调降,主要商业银行分别于2022年9月、2023年6月、2023年9 月、2023年12月、2024年7月、2024年 ...
今年的陆家嘴论坛会聊些啥?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5-30 07:21
"2025陆家嘴论坛期间,中央金融管理部门将发布若干重大金融政策。" 目前已知的消息是,论坛是6月18-19日开,潘行作为论坛今年的轮值主席,肯定参加,会作 主题演讲,外管局的一把手也会作主题演讲,正常来讲,其他两大金融管理部门的一把手, 也会出席并发表讲话。 昨天科普的两个事情,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以及稳定币,今天都出现了急速的反转,越热的 东西,越容易啪啪啪打脸 。 稳定币的最大概念股,昨天在香港暴涨30%的众安在线,今早一看,昨日南向资金一共买进 去7.5亿,占昨天净买入的20%左右,个股里面仅次于美团,结果今天一度啪地暴跌-15%, 目前还跌了10个点左右,把昨天上午学习完,下午追进去的资金全埋了。 知道的以为 是 众安在线 ,不知道的以为这是 众筹在线 ,新进的股民给老股民凑完买粽子的 钱之后,端午集体前往 汨罗江学习。 ...... 今晚有点事,提前聊了。 市场除了下跌,回吐了昨天利好的收益之外,也没什么特别大的新闻,唯一的大新闻,是一 则预告,上海市这边,介绍了今年 陆家嘴论坛 的情况,提到: 其实,我们可以首先 回顾一下2024年陆家嘴论坛上 ,各位负责人的讲话——当时论坛上提 到的措施或者改 ...
保险业深化转型 推进“三差平衡”是关键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8 16:28
随着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以及银行存款利率普降,三季度普通型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将大概率调降。在市 场普遍预期LPR年内仍将下调、利率中枢持续下移的背景下,保险业面临的利差损风险不容小觑,加速推进从"利差依赖"向"三 差平衡"转型至关重要。 利率是影响保险业尤其是寿险业经营的关键因素之一。以险资配置为例,债券作为保险资金的核心配置资产,其收益与市 场利率紧密挂钩,利率上行时,新发行债券票面利率同步抬升,保险公司投资收益水涨船高;而在利率下行周期,债券票面利 率持续走低,直接压缩新增投资收益空间。值得注意的是,保险业利率调整往往滞后于市场,这种时间差在利率下行周期容易 放大利差损风险。 在稳定利差方面,险企还需从负债端与资产端双向深入推进转型。负债端需加速产品结构转型,摒弃对"高保证"产品的依 赖,推广"低保证+高浮动"产品。以传统定价模式的增额终身寿险为例,其在一定时期很好满足了消费者的储蓄需求,但在当 前形势下,其成本较高且具有刚性特征,不利于险企灵活应对市场环境变化。险企可引入挂钩国债收益率或LPR的动态定价机 制,将产品收益与市场利率联动,以规避成本锁定风险。资产端则需强化久期管理与多元配置, ...
保险预定利率或将下调 险企一手抓销售一手备新品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21 16:53
本报记者 冷翠华 "牵一发而动全身"。5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和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也对保险行业产生深刻影响。多位受访业 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预计今年三季度,保险产品预定利率将下调。同时,当前险企一边大力推动产品销售,一边 也在积极进行新产品筹备,探索在低利率环境下稳健经营之道。 下调预期较强 保险业界高度关注市场利率变化,是因为今年行业正式建立了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的机制。随着LPR和银行 存款利率的下调,业内人士认为,今年三季度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下调的概率极大。 去年8月份发布的《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健全人身保险产品定价机制的通知》明确,自2024年9月1日起,新备案的 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5%,自2024年10月1日起,新备案的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新备案的万能型 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上限为1.5%。同时,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及动态调整机制。参考5年期以上LPR、5年定期存款 基准利率、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等长期利率,确定预定利率基准值,由中国保险业协会发布。 今年1月10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关于建立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挂钩 ...
一年期定存利率破1,储蓄险成“香饽饽”?这些信息很关键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20 11:13
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短期来看,利率下行将在客观上利好储蓄型保险产品的销售,但实际上,储蓄 型保险并不能代替银行存款。同时,存款利率下调进一步压缩了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收益率空间,使得险 资资产配置难度上升。从长期来看,险企或将逐步降低新单产品的预定利率,与市场利率走势相适应, 缓解未来利差损压力。 5月20日,六大国有行年内首次调降存款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跌破1%。这一消息在朋友圈快速刷屏, 不少保险从业者纷纷转发并解读称"转存是最好的选择"。 保险销售:朋友圈刷屏"转存最优" 行业观察:险企如何优化投资与产品策略? "转存是最好的选择。""保险产品的更替还有一定的时间延迟(目前预定利率2.5%),大家抓紧。很多 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5月20日,记者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不少保险销售人员转发"存款利率下 调"的消息,并借机推介储蓄型保险,强调其长期收益优势。 记者梳理发现,此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4家大行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活期 存款利率为0.05%;3个月、6个月、1年期、2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分别为0.65%、0.85%、 0.95%、1.05%;3年期、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 ...
负债端表现亮眼,公允价值变动影响下利润分化——保险行业一季报业绩综述暨观点更新
2025-05-13 15:19
负债端表现亮眼,公允价值变动影响下利润分化——保险 行业一季报业绩综述暨观点更新 20250513 摘要 • 2025 年一季度 A 股上市保险公司总投资收益同比下降 11%,主要受长端 利率上行和股票市场承压影响,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同比减少 1,092 亿元, 但各公司择机兑现收益对冲了部分负面影响,投资收益科目同比提升 861.54 亿元。 • 2025 年一季度,A 股上市险企整体的保险服务业绩同比增长 27.5%,主 要由中国人寿带动,得益于之前亏损的保险合同转回和保障性产品赔付改 善。新会计准则下,应关注保险服务业绩而非仅关注投资业绩。 • 新会计准则落地后,各上市险企持续提升 FVOCI 股票和债券的占比,以实 现资产负债匹配和再平衡。截至去年末,中国人寿在 FVOCI 股票占比最高, 为 88%。 • 2025 年一季度寿险 NBV 增长表现分化明显,新华保险同比增长 67.9%,而中国人寿增速较低,为 4.8%。这种分化主要由新单增速分化 以及开门红期间压力较大导致。 Q&A 2025 年第一季度上市保险公司的整体业绩表现如何?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细分 板块? 2025 年第一季度,上市保险公司的整 ...
东吴证券:险企负债端持续改善 利差损风险逐步缓解
智通财经网· 2025-05-06 04:00
智通财经APP获悉,东吴证券发布研报称,负债端持续改善,看好保险行业利差损风险逐步缓解。1)该 行认为市场储蓄需求依然旺盛,同时在监管持续引导和险企主动性转型下,负债成本有望逐步下降,利 差损压力将有所缓解。2)近期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回落至1.63%左右,该行预计,未来伴随国内经济复 苏,长端利率若企稳或修复上行,则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3)当前公募基金 对保险股持仓仍处于低位,估值对负面因素反应较为充分。2025年4月30日保险板块估值2025E 0.49- 0.79倍PEV、0.88-1.95倍PB,处于历史低位,行业维持"增持"评级。 东吴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2025Q1经营回顾:寿险NBV延续较快增长,产险COR同比显著改善 产品变革进行时,未来将多元化发展 1)历史演变:从单一保障到多元保障+长期储蓄。自1980s国内保险行业复业以来,人身险产品经历了简 单人身险时期、新型人身险时期、健康险与万能险更迭时期以及后疫情时代多元化产品时期。当前重疾 险面临转型挑战,但大健康+大养老空间广阔。储蓄险方面以增额终身寿为主要产品,设计类型正由传 统险向分红险转型。 2)海外经验:以本土国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