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储蓄型保险
icon
Search documents
整体跌至“1字头”,大额存单“失宠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15:39
作 者丨庞成 王达毓 编 辑丨肖嘉 在银行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后,曾作为银行揽储利器,一度"一单难求"的高收益大额存 单产品也逐步退出市场。 近期,南方财经记者走访了广州多家银行网点后发现, 商业银行目前在售的个人大额存单利 率,已跟随持续下调的存款利率,整体跌至"1字头" 。 其中,部分银行的在售的大额存单利率,已与同期限普通存款产品利率持平,甚 至低于一些零钱理财类产品收益,大额存单利率优势已不明显。此外,在银行降 低负债成本、稳定净息差的背景下,银行已纷纷下架长期限大额存单,目前在售 产品以1个月至2年期为主,5年期几乎不见踪影。 在此背景下,"存款搬家"情况越发明显,资金从存款流向了更具吸引力的投资标的,理财、保 险等成了投资者的热门选择。 大额存单"失宠了" 今年5月20日,工商银行等国有六大行率先降息,随后股份行、城商行相继跟进。这是2025年 以来首次大规模利率调整,此次调整完成后,中长期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居民投资理 财格局也悄然生变。 "最近一段时间,前来咨询大额存单业务的客户相对较少。"广州某城商行理财经理向南方财经 记者表示,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后,大额存单的利率也跟进下调。目 ...
南财观察|大额存单“失宠”:银行压成本,财富找新“家”
今年5月20日,工商银行等国有六大行率先降息,随后股份行、城商行相继跟进。这是2025年以来首次 大规模利率调整,此次调整完成后,中长期存款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居民投资理财格局也悄然生 变。 "最近一段时间,前来咨询大额存单业务的客户相对较少。"广州某城商行理财经理向南方财经记者表 示,定期存款利率调降后,大额存单的利率也跟进下调。目前,该行大额存单收益已全面降到2%之 下。从收益来看,与普通存款产品等相比,大额存单的利率优势并不明显,甚至低于一些零钱理财类产 品收益,因此有些"失宠了"。 上述城商行的情况并非个例。工商银行APP显示,7月8日,该行在售的20万元起存的个人大额存单,分 别有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2年、3年,年利率分别为0.9%、0.9%、1.10%、1.2%、1.2%、 1.55%。总体来看,该行已无5年期大额存单在售,且出现1个月与3个月、1年期与2年期大额存单利率 持平的情况。 与之收益形成对比的是,该行50元起存的普通定期存款产品,1年期和3年期的利率同样为1.10%和 1.55%;该行主推的"天天盈"关联货币基金七日年化分布在1.02%到1.60%间。相较之下,收益率普遍 ...
2025财新夏季峰会聚焦香港金融新机遇 永明金融笃行长期主义服务大湾区
Cai Fu Zai Xian· 2025-06-20 00:58
以"应其变 借其势 谋其功"为主题的2025财新夏季峰会今日于香港港丽酒店隆重开幕。这场汇聚全球政 商学界精英的高规格论坛,吸引了包括香港特区政府高层、国际金融机构负责人、跨国企业领袖及顶尖 学者在内的逾千名嘉宾,共同探讨变局下的全球经贸趋势与香港发展新动能。其中,香港永明金融有限 公司人寿及康健业务总经理杨娟(Christine)在主论坛发表题为《笃行长期主义,立足香港服务大湾区》 的演讲,引发与会者广泛共鸣。 资本组成重构:杨娟指出,在互联互通机制深化与大湾区协同效应加持下,南向资金2024年净流入港股 达8000亿港元,创历史新高,有效对冲了欧美资本外流影响。"香港作为'超级联系人'的角色正被赋予新 内涵",她援引数据称,东盟和中东资本过去两年在港投资增长显著,推动香港在菲沙研究所2024年全 球自由经济体评选中蝉联榜首。 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致辞 投资偏好转向防御:面对全球高息环境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杨娟观察到投资者正加速配置高股息和固 收类资产。她特别提到香港储蓄型保险的独特优势——兼具固收产品稳定性和股票分红潜力,2024年内 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达628亿港元,成为市场重要支撑。与此同时,ESG投 ...
新低!银行存款利率集体跌入“1字头”!年中揽储压力大增,监管明确红线
券商中国· 2025-06-19 23:22
在银行存款利率降至历史新低之际,银行分支机构即将迎来年中考核压力。 6月19日,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5月银行存款利率报告显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全面下跌,中长期利 率进入"1字头",3年期、5年期两类定期存款之间的平均利率持续倒挂,平均利率环比跌幅最多超过30BP(基 点)。 国有大行完成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已满1个月,而银行年中考核的关键时点又接踵而至。近日,多家银行分行 客户经理向券商中国记者反映:存款利率新低后,定期存款揽储规模明显下滑,年中"冲存款"的考核压力有增 无减。还有银行工作人员表示,临近月末,专门为满足银行存款指标冲量需求的资金掮客明显活跃,甚至挂出 高价"待客而沽"。此外,储蓄存款营销乏力之际,部分银行加大销售银行理财、保险等低风险资管产品,寻求 规模增量。 银行存款利率全面跌入"1字头" 据融360发布5月银行存款利率报告,该报告统计监测国内6个重点城市82家银行共689家支行网点存款利率,数 据显示:相比4月份,降幅最为明显的银行3年期和5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的平均利率,分别环比下降30.3BP 和30BP,分别低至1.711%和1.573%,其中5年期利率相比3年期倒挂13.8 ...
加买保单,追年金险,为何保险成齐鲁家庭财富管理的“心头好”?
Qi Lu Wan Bao· 2025-06-17 02:44
"财富管理不能只靠银行理财,我家现在一半以上的增量投资都买保险了。"山东济南一家小企业主最近在朋友圈分享他的 理财感悟,而对保险的这一"认同感",已经被一份权威报告所证实。 2024年5月28日,由元保集团联合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融研究中心共同发布的《2024年中国互联网保 险消费者洞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一个重磅趋势:2024年有57%的消费者通过保险进行家庭财富管理,保 险已成为仅次于银行理财的第二大财富管理方式。 保险热度持续攀升 《报告》显示,2024年,已有57%的消费者通过保险进行家庭财富管理,这一比例首次逼近银行理财,标志着保险正在快 速从"补充保障"走向"保障+财富管理"复合功能演进。 不仅如此,29%的消费者增加了对储蓄型保险的投入,使得保险成为最受欢迎的新增财富管理方式之一,而仅有2%的消费 者选择增加房产投资。由此可见,在经济环境不确定、金融产品波动加剧的背景下,保险因其稳定收益、确定回报和结构 清晰的特点,正被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为"抗风险 + 保增长"的财富管理核心工具。 此外,消费者还普遍关注保险产品的长期规划属性与收益确定性,诸如子女教育金、养老金储备、 ...
低利率时代,存款“替代品”靠谱吗?揭秘储蓄险“真相”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6-16 00:36
【开栏语】 2025年,中国保险业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保险业新"国十条"的深入实施,行业正加速从传 统"风险补偿"向现代"生态服务"转型升级。在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的共同推动下,保险行业呈现出三大 新变化:浮动收益型产品吸引力凸显,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选择;服务模式全面提升,"保险+健 康""保险+养老"等生态化服务模式蓬勃发展;科技赋能成效显著,理赔服务创新升级。 在此背景下,南都·湾财社重磅推出"金融新消费之投保新知"栏目,以"专业对话+实用科普"为核心,聚 焦产品价值解析、投保策略指导、行业趋势前瞻等议题,通过采访保险公司高管、金融学者、法律专家 等权威人士,为消费者提供客观、专业的投保指南,助力提升全民金融素养,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2025年,我国保险行业步入高质量转型深水区,产品结构加快切换。保障型产品占比提升、储蓄型产品 形态创新、浮动收益型产品快速发展......面对琳琅满目的保险产品,如何为自己和家人规划保险保障? 南都湾财社记者留意到,这一消息发布之后,不少保险从业者纷纷在朋友圈转发并解读称"转存是最好 的选择"。 事实上,在低利率时代,兼具保障与增值功能的储蓄型保险一直备受投资者青 ...
重要人物杜嘉祺回归友邦保险 背后有何深意?
中经记者陈晶晶北京报道 近日,友邦保险(01299.HK)发布公告,宣布其独立非执行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谢仕荣退任公司职 务,自2025年9月30日起正式生效。同时,68岁的杜嘉祺(Sir Mark Tucker)将重新回归友邦保险,担 任独立非执行主席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待监管批准),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其亦获委任为友邦保 险提名委员会主席及薪酬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10月1日起生效。 《中国经营报》记者注意到,杜嘉祺目前为汇丰集团主席。在今年5月2日,汇丰控股(0005.HK)曾发 布公告称,杜嘉祺拟于2025年年底前退任集团主席职位。由此可见,此次杜嘉祺提前结束了在汇丰集团 的任期。 记者根据公开资料梳理,杜嘉祺在友邦保险发展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其在2010年—2017年担 任友邦保险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期间,带领友邦保险完成中国香港上市并实现快速增长。 目前正值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市场加速扩张的关键节点,杜嘉祺的回归引发了市场对其未来战略方向的 高度关注。 友邦保险首席执行官兼总裁李源祥向记者表示:"我们欣然欢迎杜嘉祺爵士的回归,担任我们的独立主 席,期望受益于他在金融服务领域的丰富经验, ...
银行存款利率跌破“1”字头,储蓄型保险能否迎来“春天”?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1 00:53
与持续下行的存款利率相比,我国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在近三年实现攀升。 在主流银行存款利率进入"1"时代的背景下,兼具保障与增值功能的储蓄型保险成为了投资 者的新宠。 存款利率下调是市场利率下行趋势的直接反映,在此趋势下,储蓄型保险以其稳定的回报率 和多样的投资方式受到投资者青睐,尤其是此前沉寂数年的分红险,也凭其"保底收益+浮 动分红"的复合设计,重回大众视线。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人寿保险新推出的超170款产 品中,分红型、万能型产品占比近四成。 有报告指出,2024年近三成消费者增加了对储蓄险的投资,其中,41-50岁中年群体新增投 保率达18%,成为主力军。不过,低利率环境下,保险公司仍需防范利差损风险。为应对该 风险,监管下调人身险产品预定利率上限,同时建立"随市而动"的预定利率动态调整机制。 存款利率走入"1"时代, 储蓄型保险成新宠 今年5月,存款利率迎来新一轮下调,距离上一次调整(去年10月)已超过六个月,同时, 此次是自2022年9月以来,国有大行第七次主动下调存款利率。 彼时,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纷纷调整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其中, 3个月、6个月、1年、2年整存整取挂牌利率 ...
中国机构配置手册(2025版)之保险资管篇:产品结构破局,资产配置渐变
Guoxin Securities· 2025-06-03 02:25
证券研究报告 | 2025年06月03日 产品结构破局,资产配置渐变 ——中国机构配置手册(2025版)之保险资管篇 行业研究 · 深度报告 非银金融·保险 投资评级:优于大市(维持) 01 负债结构优化 02 资产负债联动 证券分析师:孔祥 联系人:王京灵 021-60375452 0755-22941150 kongxiang@guosen.com.cn wangjingling@guosen.com.cn S0980523060004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核心观点概要 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声明及其项下所有内容 Ø 保险资金区别于其他资管的核心在于通过资金池运作实现资产负债联动。险资资产配置需契合负债特性,核心在于实现 收益、久期与现金流匹配。具体体现在:精细化分账户管理:根据不同保险产品(如传统险、分红险、万能险、投连险 等)负债成本、久期、保证利率、流动性需求等特性,设立独立投资账户,分别设定风险收益目标和投资策略;强化久期 缺口管理:通过加大配置超长期债券、长久期非标资产、并适度利用低利率时期的债券交易进行再投资平衡,力争缩小 或维持可控的久期缺口,降低利率风险敞口;加 ...
单月同比增速超11%!4月人身险保费“回春”,高增速能否持续
Bei Jing Shang Bao· 2025-06-02 11:02
人身险保费终于"回春"!6月2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日前金融监管总局发布了今年前4月保险业的保费收入情况。对比过往数据发现,人身险保费收 入较年初企稳迹象明显。具体来说,2025年前4月,行业人身险原保费收入为2.1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4月单月人身险公司原保费规模达2879亿 元,同比增加11.6%。 受访业内专家认为,得益于个险渠道持续复苏,同时在存款利率持续下调背景下,储蓄型保险产品需求旺盛、销售回暖。当前,人身险市场变数不断,将 如何影响未来保费走势? 业内普遍认为,4月人身险保费增速提升,主要是因为存款利率持续下降,保险产品因保本且确定性高收益,且4月产品集中上新,客户对保险需求保持高 位。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低利率环境中,保险产品凭借相对稳定的预定利率优势,成为消费者锁定长期收益的 优选工具,受益于低利率的外部助力,4月保费实现显著反弹。 除了外部因素,人身险公司自身也在积极调整产品结构,适应市场需求。民生证券研报指出,得益于4月分红险、年金险等产品集中上市,以及"报行合 一"实施后银保渠道资源进一步向期缴、中长期储蓄型产品倾斜;年初由于去年同期较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