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安全

Search documents
雷军的坎,还没过去
Sou Hu Cai Jing· 2025-05-19 14:24
去年给汽车行业"上了一课"的雷军,在最意气风发之时,却被泼天的流量上了一课。雷军发出"过去一 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的感慨,似乎过早了一些,风波远未平息。 从小米SU7撞击护栏后自燃带来的安全隐忧,到NOA智能辅助驾驶系统过度宣传的质疑;从SU7 Ultra 原定1548匹马力被限制至900匹引发的性能争议,到售价4.2万元的碳纤维前舱盖被指散热设计缺陷;近 期甚至开始有不少车主反映小米SU7大灯外框和翼子板翘边……小米汽车正经历一场从技术到品控的全 方位信任危机。 5月19日,雷军个人微博连更数条,公布将于5月22日晚7点举办小米战略新品发布会,并发长文"小米芯 片之路",历数小米芯片研发过程。"2021年初,我们做了一个重大决议:造车。同时,我们还做了另外 一个重大的决策:重启'大芯片'业务,重新开始研发手机Soc。" 同时,本次发布会上的另一重磅新品,小米首款SUV小米YU7备受关注。这一波源于汽车的流量反噬尚 未结束,迎接这款新车的是又一波泼天流量,还是新一轮的质疑和危机? 图片来源:微博@雷军 即将举办的发布会主题为"新起点"。对于小米和雷军而言,3月底的事故似乎成为了一道分水岭 ...
新能源车企宜从三维度构建技术护城河
Zheng Quan Ri Bao· 2025-05-18 15:45
202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智能化、电动化浪潮中持续高歌猛进,而在此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也 为行业发展蒙上了一层阴影。从"铜陵小米SU7爆燃事故"到部分新能源汽车出现自燃情况,公众对于新 能源汽车安全性的关注与日俱增。 小米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军日前在内部演讲时道出了众多车企的心声:"谁也没有想到,一场事故的 影响如此之大,对公司的打击也如此之大。" 事实上,这种关注不仅影响了消费者的购车决策,也对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每一辆飞驰的新能源汽车都承载着不可推卸的安全责任。新能源汽车产业在追求续航里程、电池能量密 度等核心参数的同时,安全设计不能沦为成本压缩的牺牲品。车企间的白热化竞争,使得技术迭代速度 加快,与之相应的安全验证与测试也应跟上步伐。此外,智能驾驶系统的技术成熟度也要与宣传一致, 防止驾驶员出现过度依赖智能驾驶而导致应急能力缺失的情况。 笔者认为,未来,新能源车企宜从基础研发、智能安全前瞻布局和测试验证体系创新三个维度构建技术 护城河。 在基础研发层面,当前锂离子电池的热失控隐患是新能源车自燃事故的核心诱因。企业需加快全固态电 池研发,通过无液态电解质的物理特性从根本上解决热失 ...
炫酷设计不能以安全为代价
Xin Hua Ri Bao· 2025-05-18 08:03
这些标准无疑都把驾乘人员的生命安全摆在了首位,在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的同时,也是对车企"重炫 技、轻安全"倾向的及时纠偏,更为乘用车制造行业的创新划定了不可逾越的安全底线。 工信部发布意见征集,既是对生命权的敬畏,亦是对产业可持续发展逻辑的修正。真正的科技创新,不 应以牺牲安全为代价;任何设计革新,都必须以"人的安全"作为不可突破的底线。唯有车企主动在风阻 系数与逃生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新能源汽车产业才能告别"野蛮生长",真正步入以安全为基石的高质 量发展新阶段。当每一项设计创新都经得起极端考验,安全与科技共生,未来出行方能守护生命、行稳 致远。 新能源汽车的"隐藏式车门把手"一度被视为科技感与美学设计的典范,却在多起交通事故中暴露出断电 失灵导致车门无法开启、救援严重受阻的致命隐患。近日,工信部发布《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 强制性国家标准意见征集公告。这看似聚焦技术细节的规范行动,实则是对用户安全、产业升级与发展 逻辑的重构与调整。 隐藏式车门把手的流行,本质上源于车企对"降低风阻""提升续航"的追求,以及消费市场对未来感的盲 目追捧。然而,这种过度追求视觉与性能的创新,却忽视了极端场景下的安全需求。在 ...
孚能科技SPS电池包首次通过整车级刮底安全测试
高工锂电· 2025-05-15 10:44
为提升电动汽车安全水平, 中汽测评在 2024 版 C—NCAP 中创新增设电动汽车刮底试验, C—NCAP 成为 全球首个引入该项目的 NCAP 体系。 该试验要求车辆以 30—31km/h 的速度撞击直径 150mm 的球形壁 障,壁障顶端与碰撞目标部件中心线重合,垂直方向位于电池包前端底面上方 30—34mm 处,以此排查电池 包起火爆炸、绝缘异常、电解液泄漏等隐患。 为全方位验证 SPS 的高安全性能,孚能科技 SPS 电池包进行了首次整车级刮底安全测试。 本次测试包含 30km/h 正向行驶刮底和 5km/h 反向行驶(倒车)刮底两个关键项目。 在正向刮底测试中,电池包与水平面呈 3° 夹角,沿 +X 向(整车正向行驶方向),以 30km/h 速度驶向直径 为 150mm 的实心半球,实心半球顶部与电池包底部垂直重叠 30mm 。 以下文章来源于孚能科技 ,作者快速向前的 孚能科技 . 专注科技创新,引领能源变革,为美好生活续航。 6月会议预告 2025高工钠电 产业峰会 主办单位: 高工钠电、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 总冠名: 众钠能源 会议时间: 6月9日 会议地点: 苏州香格里拉大酒店(苏州 ...
重构安全线:史上最严新规下的新能源汽车
Nan Fang Du Shi Bao· 2025-05-13 05:42
2025年的春天,一场席卷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监管风暴悄然降临。 从智驶话术的"大清洗",到动力电池的"生死线";从汽车门把手的"强干涉",到OTA升级的"紧箍咒",短短几十天内,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多部门密集出 台多项政策和意见,将行业的"安全阀"拧至最紧。这场始于技术狂飙时代的"纠偏运动",或将重塑中国新能源车的未来图景。 动力电池: 不起火,不爆炸! 从"保5分钟"到"保终身" 2025年3月28日,工信部发布了《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电池安全令",从2026年7月1日起执行。 根据该要求,动力电池热失控后的安全缓冲期从现行标准的5分钟直接取消,"不起火、不爆炸(仍需报警)"成为终身承诺,且烟气不能对乘员造成伤害。 这意味着,不少头部企业引以为傲的"针刺实验"已经不够用了,电池需要被30毫米钢球以150焦耳能量撞击三次,且经历300次快充循环后依然安全,无泄 露、无外壳破裂,无起火无爆炸,满足绝缘电阻要求。 "过去车企可以靠隔热材料延缓热失控时间,现在必须从电芯层面解决本质安全。"一位电池工程师透露,这场技术革命背后,是行业洗牌的加速,据说已有 车企 ...
车评 | 卷价格也得讲安全 10-15万靠谱的三款新能源轿车推荐
Huan Qiu Wang Zi Xun· 2025-05-12 03:47
来源:环球网 基于日产全球制造标准打造的N7车型,其生产流程包含7400余项研发验证和5500项品质检测项目。电 池系统采用四针刺防护技术,通过146项严苛测试,据工信部备案信息显示,其电池安全设计已满足 2026版国家强制标准草案要求。主动安全系统集成16项预警及制动功能,并搭载Momenta研发的L2+级 辅助驾驶系统,支持高速NOA和城市记忆领航功能。 小鹏 MONA M03:科技控的安全 "黑科技" 该车型在感知硬件配置方面较为突出,配备双毫米波雷达+12超声波雷达+7摄像头组成的感知系统。 XNGP智驾系统支持城市NGP和跨楼层记忆泊车功能。车身结构数据显示,白车身采用73%高强度复合 材料,电池组通过IP68防护认证,底部防护结构符合ASIL-D功能安全等级。根据第三方测试报告,其 磷酸铁锂电池在热扩散实验中达到国标要求的2倍时长阈值。 【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康子】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持续加剧,各车企在产品迭代、技术研发和 价格策略层面展开全方位竞争。随着市场渗透率的提升,新能源汽车安全事故也受到行业关注,例如高 速行驶异常、充电自燃等案例引发公众对车辆安全性能的重视。作为交通工具的本质属性 ...
工信部今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聚焦新能源汽车与自动驾驶安全、新业态标准化等 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
Guang Zhou Ri Bao· 2025-04-29 21:32
政策要点 ● 提高新能源汽车安全水平。推动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发布及动力电池安全要求标准实施, 开展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预研。 ● 强化智能网联汽车标准供给。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 发布及实施,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 ● 加快汽车芯片标准制修订。加快汽车芯片环境及可靠性通用规范、信息安全、一致性检验等标准制 定,完善汽车芯片基础评价方法。推动安全芯片、电动汽车用功率驱动芯片等标准发布实施等。 连日来被热议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问题,也在工作要点中被提及。 在自动驾驶领域,工作要点要求加快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 修订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标准,推动倒车辅助等标准研制,提升驾驶辅助产品安全水平。 焦点3:超前开展新业态标准化需求研究 工作要点指出要构建标准体系的"四梁八柱"。在"强芯""强脑"方面,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汽车芯片标准 制修订。包括推动安全芯片、功率驱动芯片等关键产品标准实施,完善电磁兼容、功能安全等标准体 系,提升汽车电子零部 ...
工信部:加快研制自动驾驶安全要求强制性国标
Bei Jing Ri Bao Ke Hu Duan· 2025-04-29 11:06
4月2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涉及五方面23条内容。其 中,围绕近期广泛关注的智能驾驶安全问题,工作要点中要求,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 标准研制,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及实施,构建自 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 近期,工信部收紧智驾监管,引发广泛关注。在此次发布的工作要点中,有不少关于自动驾驶的标准制 定被提上日程。具体包括,推动自动驾驶设计运行条件、自动泊车、自动驾驶仿真测试等标准批准发布 及实施,加快自动驾驶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构建自动驾驶系统安全基线。加快组合驾驶 辅助系统和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修订车道保持辅助系统标准,推动倒车辅助等 标准研制,提升驾驶辅助产品安全水平。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赵语涵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 伴随新能源汽车发展,安全一直是热点话题。按照今年工作要点,将继续推进多项围绕新能源汽车安全 的标准制定工作。具体来看,将推动电动汽车远程服务与管理等标准发布,推动动 ...
上海车展丨主张安全平权,吉利全新旗舰SUV原型车发布
Guan Cha Zhe Wang· 2025-04-29 01:38
【文/观察者网 张家栋 编辑/高莘】 4月23日,吉利全新SUV旗舰原型车"银河战舰"在2025上海国际车展全球首发,同时,吉利宣布将整合 电池业务成立"吉曜通行"电池集团,推出统一品牌"神盾金砖电池"。 文中图片均来自吉利汽车官网 此外,吉利还宣布向全行业开放电池安全试验专利及全球最大单体安全试验中心,推动新能源汽车安全 技术共享升级。 淦家阅还表示,银河战舰在突出东方审美原创设计以及智电时代硬派表达的同时,还加入了吉利对于安 全性能的全新诉求。 新车配备防弹涂层的神盾金砖电池、80km/h麋鹿测试速度、130km/h全速域AEB刹停,以及800mm涉水 能力与2小时浮水续航。此外,还搭载了智能越野辅助,G-AES通用障碍物连续避让技术结合卫星遥感 与无人机探路,可在非铺装路面实现主动避障;GVMC车身稳定系统支持蟹行、原地掉头等操控。 除此之外,新车的AI数字底盘可以实现4ms极速避险响应,比人类反应快25倍;车载声呐与卫星通信技 术,让车辆在涉水或无人区仍能保持安全。 安全也是本次吉利在上海车展上对外展示的核心理念。从电池安全、碰撞性能到智能防护,全方位展示 了其对"生命零伤亡"愿景的追求。 其展出的神 ...
银河E5碰撞成功,体系安全能撑起吉利的未来吗?
Tai Mei Ti A P P· 2025-04-27 15:06
银河E5挑战50km/h正面中心柱碰撞成功 在新能源汽车智能化竞速、价格战拉满的当下,吉利另辟蹊径,将"安全"作为体系建设的核心。 近日,吉利在奥地利TECCON试验室,向外界交出了一份关乎新能源安全底线的成绩单:神盾短刀电池 通过全球首次安全首测,银河E5挑战50km/h正面中心柱碰撞成功。这场"硬碰硬"的比拼,不仅是简单 的实验室作秀,而是吉利对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化能力的又一次实证。 然而,新能源车安全问题的复杂性,远不止一场成功的碰撞试验能一劳永逸地解决。 不同于市面上流行的单项热失控验证,吉利通过电芯设计、包体结构、车辆布局、智控策略全链路闭 环,形成了一整套以"无盲区"为目标的电池防护体系。 更进一步,银河E5正面中心柱50km/h碰撞挑战成功——在新能源车高压三电系统前舱布局复杂、无发 动机吸能保护的背景下,吉利敢于提升测试难度104%,并以完整生存空间、假人伤害值满分等结果收 尾,某种程度上树立了新能源主流市场上安全开发的新标杆。 在浮躁的新能源赛道里,能坚持"造最安全的车",本身已是难能可贵。然而,问题也随之而来。 首先,体系化安全能力是一种重资产投入,对产品定价和成本结构带来的压力不容小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