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光

Search documents
光模块调研20250620
2025-06-23 02:09
2026 年 800G 光模块的需求预期如何变化? 2026 年 800G 光模块的需求已大幅上修至 3,500 到 3,800 万支区间,较此前 预期增长显著。这一调整反映了市场对高性能光模块的强烈需求。 今年(2025 年)800G 光模块市场表现如何? 今年(2025 年),800G 激光模块正处于需求爬坡期。尽管谷歌因供应链调 试及数据中心建设节奏调整,出货量低于此前预期,但行业对于明年(2026 年)的需求已形成明确的上升逻辑。当前 400G 光模块均价稳定,而 800G 产 品因规模化生产推动,价格较年初已下降约 15%。业内预测 800G 价格在今年 年底基础之上再降 10%左右,成本优化将成为厂商竞争的核心。 光模块调研 20250620 摘要 2025 年 800G 光模块需求处于爬坡期,虽谷歌出货量低于预期,但行 业普遍看好 2026 年需求增长。400G 光模块价格稳定,800G 光模块 因规模化生产,价格已下降约 15%,预计年底将再降 10%,成本控制 成厂商竞争关键。 亚马逊加速 400G 光模块验证,预计 Q4 批量采购。微软与头部厂商合 作,推动 40GAOC 在数据中心内部高 ...
影响市场重大事件:陈茂波表态,香港金管局将尽快处理稳定币牌照申请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6-16 23:03
每经记者|杨建 每经编辑|肖芮冬 |2025年6月17日 星期二| NO.1 陈茂波:香港金管局将尽快处理稳定币牌照申请 中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近日撰文表示,随着数字资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市场对稳定 币的需求料将进一步增加。稳定币既可不受传统支付时间和地域限制作为交易媒介,还可凭其可编程的 特性,开拓多元化的创新方案,使金融服务流程自动化和智能化。注意到不少市场参与者均对此很感兴 趣,在《稳定币条例》生效后,香港金管局将尽快处理收到的牌照申请,以便合资格的申请人开展其业 务。 NO.2 国家药监局:拟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审评审批 6月16日,国家药监局在总结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关于 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有关事项的公告(征求意见稿)》,现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为进一步支 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创新药研发,提高临床研发质效,对符合要求的创新药临床试验申请在30个工作 日内完成审评审批。通道支持国家重点研发品种,鼓励全球早期同步研发和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服务 临床急需和国家医药产业发展。 NO.3 高盛再次唱多:全球资金回归中国 ...
从 “碎片化” 到 “全链条”:上海发布科技保险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6-16 08:13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孙诗卉 上海报道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上海金融监管局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近日出台《关于推动上海科技 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旨在构建与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相匹配的 科技保险体系,强化保险服务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意见》提出,构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保障体系,并首次系统性地提出打造保险产业与未来产业共 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从"碎片化"到"全链条" "在顶层设计上,《意见》立足上海的战略定位与产业布局,首次系统性提出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科 技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技保险发展框架。"上海金融监管局相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意见》通过系统性布局与创新实践,为技术攻关、产业升级、企业出海等关键领域注入"稳定剂",助 力上海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打造全球科创高地。 在产品创新方面,引入"沪科积分"探索保险精准定价,推动人工智能在保险垂直领域的深度应用,创新 以"链主"企业为牵引的产业链科技保险模式。 在能力建设方面,鼓励大型保险机构发挥主力军作用,在专项考核、专属产品、专业人才、专营机构、 专用技术、专配系统等方面加快建设;积极研究与科技保险相适配的专业监管 ...
通信|追光不停歇
2025-06-15 16:03
通信|追光不停歇 20250615 摘要 光通信板块在 5 月和 6 月经历反弹,主要受益于机构持仓公布、海外互 联网公司对 AI 业务的乐观预期以及光模块市值创新高等因素。中际旭创 和新易盛表现突出,其中新易盛反弹幅度更大,反映了市场对其业绩的 认可。 展望 2025 下半年至 2026 年,公用化和 AI 需求前景乐观,海外 AI 编 程工具的普及以及谷歌和字节大模型 TOKEN 数的增长将驱动算力需求。 预计 2026 年海外 800G 光模块需求将超过 3,000 万支,进一步提振市 场信心。 核心公司如中际旭创和新易盛二季度业绩表现良好,中际旭创预计二季 度收入环比加速增长,硅光模块需求快速上量,子公司派息收入显著增 长。新易盛通过内部效率提升,毛利率和净利率有望创新高。 上游供应链方面,DSP 供应情况有所改善,健鼎科技和索尔思在 DSP 下单方面有明显增长。EML 和硅光 C++激光模块供应情况相对于去年 有所缓解,1.6T 开始批量交付,预计 2026 年电吸收调制激光器和光模 块需求将翻倍增长。 Q&A 光模块行业在今年的表现如何?未来的前景如何? 今年光模块行业经历了一段波动期。4 月初至 ...
再谈算力链:需求高景气,投资正当时
2025-06-15 16:03
再谈算力链:需求高景气,投资正当时 20250615 摘要 北美头部云厂商预计 2025 年资本开支超 3,300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以上,2026 年有望进一步增长,主要受 AI 技术驱动,既提升传统 云服务效率,又催生新的商业变现路径,推动 TMT 板块交易增量。 光模块产业链关注 2026 年总出货量,受 AI 芯片需求和网络架构影响。 ASIC 和 GPU 为代表的 AI 芯片需求预期从下行转向温和上修,硅光渗透 率表现出潜在超预期变化,可能成为推动产业趋势的重要方向。 Marvell 可能上修 AI ASIC 行业长期市场空间和增长速度预期,此前博 通给出的五年增长率接近 60%,而 Marvell 此前预期约为 45%。市场 预计 2026 年 CSP INSILICO 芯片和 GPU 总量出货量至少达到 1,200 万片,奠定 800G 及以上光模块需求基础。 以 CSP ETIC 网络架构为代表的方案显示光模块需求量可能超出预期。 Meta MTIA 架构中,800G 光模块与 HMT 比例可能达到 16:1。博通预 计 2027 年至少有三家客户讨论百万卡集群互联高性能方案需求,网络 ...
博通TH6催化的光通信变化,展望字节等互联网大厂的新投入新应用
2025-06-09 01:42
博通 TH6 催化的光通信变化,展望字节等互联网大厂的新 投入新应用 20250608 摘要 博通 TH6 网络芯片的发布,支持 102T 交换,有效提升 AI 数据中心网 络性能,并推动 200G/224G SerDes 技术发展,加速 CPU 及高集成度 光通信设备升级,对 AI 光通信领域起到重要催化作用。 Credo 最新财报显示营收环比增长 20%,同比增长近 180%,计划加 大资本开支投入,看好 AI 发展前景;Xena 营收同比增长 20%以上,但 毛利因成本增加有所下滑,整体营收仍显示行业受益趋势。 光纤跳线市场需求旺盛,亨泰光作为 CPU 标签的核心布线解决方案供应 商,以及世佳、世佳光子、博创科技等公司将受益于 800G/1.6T 放量, 泰正光子受益于 MPO 供不应求。 德科立、Ciena 和 Akasia 等公司在全球长距离数据中心和网络传输领 域具有稀缺性,预计将持续受益于行业发展,伟创等台湾服务器代工商 AI 服务器营收增长显著。 新型 CPU 技术和硅光技术将提升光模块的毛利率及毛利额,1.6T 和 800G 光模块需求量预计在 2026 年继续增加,国内外市场光模块需求 有 ...
仕佳光子20250605
2025-06-06 02:37
仕佳光子 20250605 摘要 仕佳光子泰国工厂有序扩产,二季度产能逐步释放,同时国内也在积极 扩产,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公司在战略性大客户方面取得突破,海外综合部件商对 MPO 需求量大, 订单逐渐释放,但具体市场传闻需进一步核实。 光模块需求预计明年大幅增长,尤其 FR2 和 FR4 产品需求逐季爬升, AWG 供应情况稳定乐观,订单状况良好,预计未来几个季度呈抬升态 势。 公司一季度亏损,但二季度有望收窄亏损甚至盈亏平衡,若成功切换至 三英寸磷化铟衬底并通过 2.5G DFB 涨价覆盖部分成本,盈利状况或改 善。 数据中心建设推动高毛利大芯数光缆订单增加,一季度光缆业务表现良 好,毛利和营收均增长,二季度数据取决于海外综合部件商客户需求。 公司持续招募人员支持 MPO 业务发展,NPD 产线采用两班倒或三班倒 模式,并持续投入资源进行员工培训,确保新员工快速转换成产能。 未来三年,800G 光模块市场需求预计增长,AWG 产品渗透率逐步提高, FAU 领域客户端验证顺利,MPO 和多芯数光缆订单有望进一步释放。 Q&A 仕佳光子在 MPO 产品线上的布局和近期经营情况如何? 物料紧缺问题目前不 ...
剑桥科技20250605
2025-06-06 02:37
Summary of Cambridge Technology Conference Call Company Overview - **Company**: Cambridge Technology - **Industry**: Optical Modules and AI Technology Key Points and Arguments Industry and Market Dynamics - Cambridge Technology expects to ship over **1.2 million optical modules** in 2025, with **800G modules** accounting for half of the total shipments [2] - The demand for **800G optical modules** is driven by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global AI industry, particularly from North American CSPs like Amazon, Meta, and Microsoft [2][6] - The **800G market** is anticipated to grow significantly, potentially outpacing the growth of NVIDIA's GPU market, presenting opportunities for Cambridge Technology [2][6] Business Strategy and Partnerships - Cambridge Technology has a deep partnership with **Cisco**, utilizing a **Joint Development Model (JDM)** for optical modules, which enhances collaboration in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7][8] - The company plans to use **50% of its IPO proceeds** for capacity expansion and **20% for R&D** [12] - The current monthly production capacity is approximately **200,000 optical modules**, with a target of **3 million modules** for the next year [2][11]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Projections - In 2024, the company reported revenues of approximately **3.6 billion to 3.7 billion yuan**, with optical module business contributing around **500 million yuan** [3] - The expected revenue from optical modules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significantly in 2025 and 2026, with a potential total revenue of **7 billion yuan** in 2026 [23][52] - The gross margin is expected to remain stable or slightly increase, despite anticipated long-term price declines for optical modules [19][20] Production and Capacity Expansion - The company is expanding its production capabilities, with plans to reach a monthly capacity of **200,000 modules by the end of this year** and **300,000 modules next year** [11][17][50] - The production of **800G optical modules** primarily utilizes silicon photonics technology, with prices around **$400 to $500 per unit** [18][45] Customer Base and Demand Forecast - Major customers include **Cisco, Microsoft, Oracle, and Tesla**, with significant demand expected from these clients [9][42] - The demand for **800G modules** is projected to increase sharply, with Cisco's forecast indicating that **50% of its 800G demand** will be supplied by Cambridge Technology [42] Future Outlook - The company is optimistic about its future growth, driven by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optical modules from major cloud service providers and the expansion of its product offerings [53] - Cambridge Technology is preparing for its IPO in Hong Kong, aiming to become a leading player in the AI computing communication sector [48] Additional Insights - The company has a strong focus on R&D, particularly in new technologies like **25G PON, 50G PON, and WiFi 7**, to maintain competitiveness [4][32] - Cambridge Technology is actively engaging with new clients and exploring collaborative opportunities beyond traditional supply relationships [29][41] This summary encapsulates the key insights from the conference call, highlighting the company's strategic direction, market opportunities, and financial outlook.
2025H2,AI,爱还是不爱?
雪球· 2025-06-04 07:52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作者:闷得而蜜 来源:雪球 01 美股中的英伟达链 因新的AI法案,把英伟达除中国以外的全球市场不确定性消除,同时Stargate连续两个千亿级的 大项目落地,给了市场坚定的信心。 拜川大爷所赐,英伟达做了一个俯卧撑,回到了2025年初的均值附近,元气基本修复完毕。博通 回到历史高位,一步之遥。 从交易结构来看,美股似乎在围绕Blackwell这一代进行定价。最典型是安费诺(他的边际增量价 值最多),而维谛主打数据中心能源建设者,他的边际增量主要在GB300和Rubin,节奏上会滞 后半年。 Blackwell的规模商用整整晚了一年时间,产业链相关的公司也深受其害,现在属于亡羊补牢吧。 02 A股中的英伟达链 A股中的伟链玩家,基本上copy了美股的逻辑:修复Blackwell这一代的定价。除此之外,地缘政 治风险、技术升级换代的风险考虑进来,情况稍显复杂。 不过,A股处理这些风险和机遇的时候,简单粗暴有效:抱团龙头。 Blackwell这一代,最大的增量是铜缆、光模块、PCB。 PCB作为三级零部件,不直接出口到美国,而是 ...
硅光已成必争之地
半导体芯闻· 2025-06-03 10:39
近日,光通信行业研究机构LightCounting介绍,尽管硅光具有诸多优势,但其花了近十年时间才 对光模块市场产生影响。思科、华为和英特尔等几大公司的决策,加速了硅光的部署应用。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源:内容来自C114通信网,谢谢 。 LightCounting预计,LPO和CPO的应用,将使硅光的市场份额从2025年的30%翻倍增长至2030年 的60%。这一次,博通和英伟达等几大公司将成为这一转变的推动者。 英伟达正在为当前及下一代光学系统优先采用硅光技术。2025年3月,英伟达宣布推出全球首个采 用新型微环调制器的1.6T CPO系统。英伟达表示,其Quantum-X硅光交换机将于2025年下半年出 货,而Spectrum-X系统将在2026年下半年跟进。 从可插拔光模块向CPO的过渡令整个行业振奋,但设定合理的期望值以推动这些解决方案的采纳 至关重要。除了制造挑战和满足更低功耗目标外,终端用户还必须接受CPO是持续降低成本的一 种可行方案。 Meta和微软倡导围绕CPO建立新的生态系统,并制定光学引擎制造的行业标准,但初期产品仍将 基于专有设计。这对于倾向于自行设计服务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