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传承
icon
Search documents
培养一人,带动一方!非遗传承人助力乡村振兴,残疾匠人“雕”“绘”出幸福人生|非遗研培调研行
Hua Xia Shi Bao· 2025-06-27 20:38
一批批非遗传承人在高校获得专业赋能后,转身成为乡村振兴带头人、助残带头人,通过"非遗+就 业"的创新模式,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特殊群体找到人生新坐标,"绣"出尊严、"雕"出幸福、"绘"出梦 想,实现以技立身、以艺圆梦。 小葫芦让残疾匠人"雕"出幸福人生 近日,《华夏时报》记者走访山东、河南、湖北等多地发现,非遗传承带动乡村振兴背后,离不开中国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的深度赋能。该计划自2015年实施以来,全国已有149所院校参 与其中,累计培训传承人超10万人次,并实现了"培养一人,带动一方"式的人才辐射效应。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称"非遗")保护的创新实践中,非遗工坊正成为乡村振兴与助残就业的重要引 擎。目前,全国1.1万余家非遗工坊覆盖2005个县级行政区,带动120余万人就业增收,其中670个脱贫 县和13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通过非遗传承焕发新生。 2017年,马友谊参加了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木雕(核雕)技艺培训班。这段学习经历成为他事业的转折 点。"专业的系统学习在我的作品创作和产品开发上给予了多方面的启发,之后学院通过在友谊葫芦设 立研培基地,对公司的经营思路上也产生了重要的积极影响 ...
非遗焕新 京冀联动 北岸吉市开启文化消费新场景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市集现场,竹编、剪纸、香囊制作等非遗技艺展销区与亲子互动的皮影DIY项目相映成趣,年轻传承人 将传统元素融入潮流文创,推出纯金银錾刻装饰画、北海公园主题蔚县剪纸等联名产品。活动还联合北 京外国语大学创业团队启动"非遗传承人宣传计划",通过平台扶持推动文化可持续发展。据悉,北岸吉 市将持续常态化运营,市民可前往参与各项文化体验。 2025年5月1日,由仿膳非遗研学社携手北海公园打造的"北岸吉市"在仿膳茶社前广场正式开幕。以"非 遗走进生活"为核心理念的文化市集,通过融合历史名园风貌与非遗传承项目,构建起"看学做买晒"的 消费动线,成为京城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新地标。 随着北岸吉市热度持续,京冀文旅协作与老字号跨界合作同步升温。6月28日起至暑期,"荷风拂塔・京 冀'鲜'行——白洋淀风味'登陆'北海公园"主题活动接棒启幕,联动河北省安新县赵北口镇在北海公园北 岸吉市设白洋淀风物展售专区,呈现当地"创富工坊"下"雄安蒲艺师"品牌的苇编收纳篮等8大类50余种 非遗制品。仿膳茶社同步推出"菡萏茶话"荷花主题非遗手工下午茶以及"淀泊寻鲜"系列茶点,以荷花、 莲蓬为灵感的限定糕点,搭配非遗手工体验和白洋 ...
老字号“不老”:从守匠心到谋创新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6-27 02:49
在新消费浪潮中,如何让"百年老字号"活在当下、走向未来,正成为摆在众多老字号品牌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2024年6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提出要充分挖掘中华老字号 与非遗资源的消费潜力,助推形成稳定的消费增长支撑。这一顶层设计为老字号打开了转型升级的政策窗口。 2025年6月9日,北京市印发的《扩大时尚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亦明确强调,要激发"国潮"品牌活力,鼓励老字号以创新场景 和融合产品实现品牌焕新。面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审美变化与消费偏好重构,老字号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博物馆藏品",而是融 入日常生活的"流行单品"。 在这一背景下,本版聚焦老字号如何在守住文化根脉的同时通过产品创新与体验革新,拓展实现"常青"的路径。 老品牌再出发 三元牛奶开启"鲜"体验 本报记者 于 芳 □ 王琦琛 近年来,三元食品持续推出符合当代消费趋势的创新饮品,突出"鲜""健康""个性化"等关键词,力图在消费者心中重塑乳品的 角色边界。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尝试之一,是三元食品与同为北京老字号的六必居联名推出的"二八酱奶茶"。其核心基底"二八酱"由20% 芝麻酱与80%花生酱调配而成,既 ...
大河技艺照亮千年智慧——非遗传承视角下的黄河河工技艺
Qi Lu Wan Bao· 2025-06-25 08:20
"黄河河工"项目成功入选山东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标志着这一承载千年治河智慧的传统技艺获得官方认定与保护。而山东黄河河 务局编纂出版的《大河技艺》一书,正是支撑该项目入选的重要文化成果,它如同一颗璀璨明珠,照亮了黄河河工技艺传承之路。 支撑该项目成功申报的重要文化成果《大河技艺》一书,成为传承这项珍贵遗产的关键载体,为这项珍贵遗产的系统梳理、活态传承提供了关键载体与生动 注脚。该书以非遗传承为内在视角,聚焦黄河堤工、埽工、抢险与修防管理等核心技艺,系统梳理其历史源流与现代转化。书中不仅运用严谨文献考据还原 历史脉络,更通过大量精细手绘示意图、历史图片及分步骤图解,直观揭示堤防修筑、埽工工艺等古老技艺的奥秘与实用价值,显著提升了技艺传承的实操 性与可读性。 《大河技艺》在表现形式上匠心独运,图文并茂,融案例实录与文化叙事于一体。它不仅是技术手册,更是文化读本:书中既深情讲述了历代先贤为民治 河、舍生忘死的动人故事,传承着不朽的治河精神;亦巧妙串联起黄河号子、治河传说等地方民俗,使黄河文化在技艺传承的脉络中得以全景式、立体化地 生动展现。 从传承实效看,该书已迅速成为多维度传播的重要平台:它既 ...
让侗族大歌“酷”起来(新国潮)
首个文明对话国际日之际,来自贵州省榕江县三宝侗寨的"舞乐蝉歌"乐团带着侗族大歌走进埃及。从 《心心相印》到《侗歌唱村超》,无伴奏的多声部和声惊艳了开罗观众。 早在今年初,"舞乐蝉歌"乐团就已走红网络。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有这样一幕:五彩莲花缓缓绽 放,空灵婉转的吟唱如山间薄雾般弥漫,观众顿觉仙气飘飘。这充满东方神韵的天籁之声,也来自"舞 乐蝉歌"乐团。 当侗族大歌被越来越多人听见,"舞乐蝉歌"乐团创始人、95后姑娘杨想妮倍感欣慰。从侗寨里清亮的童 声,到配乐游戏、电影,再到"出海"演出,这一路,杨想妮走了20来年。 杨想妮在侗寨教前来研学的孩子们唱侗歌。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摄 侗族大歌是侗族"三宝"之一,侗族地区有"饭养身,歌养心"的说法,侗族人把唱歌看得与吃饭同等重 要。传统侗族大歌是无伴奏、无指挥的多声部合唱,这种以歌代文的传承方式,承载着侗族人民对自 然、社会和生命的认知。它记载迁徙历史,传递生产智慧,维系族群认同,在无文字的历史长河中,成 为侗族人传承文明的"有声史书",2009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大多数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是从小耳濡目染学习技艺的,与此不同,杨想妮走的 ...
素养提升 传承更有底气
Ren Min Ri Bao· 2025-06-23 22:10
从素描、绘画,到造型设计、新媒体推广,经过一个月的高强度学习,赵翠平豁然开朗。"课程系统专 业,让我有了很大长进。与来自各地的学员交流碰撞,让我看到了刺绣艺术的更多可能性。"赵翠平 说。 2019年,赵翠平再次进入研培班学习,"两次拿到山西大学的结业证,我的底气更足了。现在,我有50 多种原创版权,有5大类20多种文创产品,还带领20多名绣娘增收致富"。 获得启发的传承人,不只是赵翠平。徐行草编代表性传承人王勤在研培班里获得创作灵感,将黄草与瓷 器相结合,运用密编、镂空编等多种技法,让黄草的质朴与瓷器的典雅充分融合;苏式琉璃代表性传承 人苏永军,大胆尝试把建筑材料转化为日用产品、艺术品,圈粉年轻人…… "研培计划帮助广大的非遗传承人和从业者提高技能艺能,提升传承实践能力。"山西大学教授史宏蕾 说。 前不久,在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非遗正青春——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十 年成果展"开幕。一件件优秀作品、创新成果,一个个鲜活的非遗传承故事,引得不少观众驻足、点 赞。 201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启动,让非遗传承人和从业 者进入高校学习知识、开阔眼界 ...
非遗进校园,喜获“小小传承人”
Ren Min Wang· 2025-06-23 00:41
收到检察建议后,教育部门高度重视,立即召开全市"非遗进校园"工作专题部署会,并通过教育体 系化、课程多样化、培训专业化、机制完善化"四步走"的形式落实整改。在检察机关与教育部门的联合 推动下,传统文化传承从"纸面建议"走向"立体实践",于短期内完成了资金保障、课程研发、师资培训 等系列工作。 截至目前,呼和浩特市非遗课程已形成14个系列、224门课程,实现非遗从"零散活动"到"体系传 承"的转变。如今,3万多名学生活跃在非遗文化传播的一线,成为"小小传承人"。 来源:检察日报 本报讯(记者沈静芳 通讯员黄梦娇 边芳媛)"同学们看,这个扇子功的基本姿势有平闭扇、点肩 扇、齐眉扇……"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检察院检察官走进呼和浩特第七中学,与"二人 台"戏曲市级非遗传承人武燕妮为学生们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课,向同学们讲解非遗保护与 传承的重要性。 2023年春天,在一次走访中,剪纸非遗传承人樊师傅向呼和浩特市检察机关反映非遗技艺传承的困 境:"以前学徒挤满屋子,彩纸碎末堆成小山,但现在孩子们连拿起剪刀都不愿意了……"截至2024年, 呼和浩特市已拥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600余项,经调 ...
以“科技丝路”激活文化基因 网易亮相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
Huan Qiu Wang· 2025-06-20 12:45
来源:人民网 非遗区集中展现了网易以游戏为载体,将 AI、3D 建模、动作捕捉等前沿技术转化为"文化画笔"。从 《一梦江湖》联动新白娘子传奇、民间宝藏,到《第五人格》携手唐三彩、龙舞非遗、川剧非遗,再到 《大话西游IP》与麦秆、毕六福油纸伞、蜀绣的精妙合作,以及《光·遇》与掐丝珐琅、《天下》与香 云纱的跨界演绎,还有《逆水寒》展现的"国宝复刻"西周宣王五年青铜兮甲盘、榉溪孔氏家庙联名护身 符、汝窑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打造的天青釉葵瓣盏等,这些展品生动诠释了网易在非遗传承中 的创新实践。 6 月 18 日,第三十一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网易以"科技丝路·文化出 海"为主题,携旗下游戏、有道智能学习、LOFTER社区等业务亮相。本次参展,网易围绕"科技传承非 遗、科技赋能生活、科技驱动突破"等三大维度,打造沉浸式展区,集中展示了在游戏、教育和内容生 态等多个业务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实践。 观众可在游戏AI功能体验区体验与《逆水寒》的智能NPC"沈秋索"进行对话游玩(由DeepSeek技术驱动 实现),也可以体验到由《永劫无间》手游24工作室与网易伏羲实验室联合研发、利用最新AI大模 ...
非遗“新”传人们,动力从何而来
年轻人拥抱非遗,非遗能否为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对话多位非遗传承人、青年传 播者、文旅行业从业者等,探究如今的非遗"新"传人们,传承动力从何而来? 青年自媒体创作者"江寻千"。受访者供图 "华夏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在漫长的千年时光中,时间会带走很多东西,而那些时光无法带走 的珍宝,正是我们的非遗。"这个95后姑娘如是说。最近,在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 上,江寻千分享用短视频"助力优秀传统文化焕发新生"的心得。 本届非遗节汇聚来自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余个非遗项目,邀请国内400余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同台展 示展演展销。 青年自媒体创作者"江寻千",为了掌握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打铁花"的技巧,曾专程去河南省确山县 拜师,成为确山打铁花第七代传人。 "非遗的衰落,源于与现代生活的脱节,许多年轻人对其一无所知,甚至未曾目睹。小时候未曾接触, 长大以后自然也不会主动探寻。所以我站在观众的角度,尊重他们的喜好,并以他们乐于接受的方式表 达,往往能取得更佳的传播效果。" 江寻千认为,在传播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真实的体验与真诚的分享。"短视频如同宣传非遗的强劲 东风,然而对于未曾接触 ...
网红漆扇非遗体验应遵循传统
Xiao Fei Ri Bao Wang· 2025-06-19 02:50
□ 本报记者 贾淘文 五颜六色的彩漆滴入水中,随着水波自然散开或人工轻微搅拌后,一把素扇缓缓沉入水中或旋转,或轻 摇,在水波荡漾间,扇面上呈现出独一无二的绚丽图案……如今,制作非遗漆扇已经成为景区打卡、亲 子互动、非遗推广等活动中的热门选项之一。非遗漆扇能够快速火爆"出圈",既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生机 与活力,也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中国漆艺文化的内涵与魅力。 某知名漆器髹饰技艺传承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两年,制作非遗漆扇的体验项目非常火爆,从最 早的非遗工坊文化推广,逐渐成为了旅游景区的特色经营项目。传统漆扇的制作流程复杂,涉及多种工 艺,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想要掌握这些技术实在是难上加难。而网红漆扇由非遗漆艺结合现代审美、工 艺演变而来,是对非遗漆艺技艺的一种创新传承和发展。将彩漆滴入水中进行创作的方式,在传统漆艺 制作中被称为"漂漆",也叫"漂流漆",创作传统漆画的时候经常会用到这种技法,制作出的成品有着自 然变幻的肌理和云水相融的艺术感。 然而,就在非遗漆扇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的同时,也出现了经营不规范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 该传承人说:"前一段时间我专门走访了一些制作非遗漆扇的店面,发现了一件令人担忧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