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治理

Search documents
新华时评丨行全球惯例,尽大国之责——中国规范稀土出口合理合法
Xin Hua She· 2025-06-09 11:13
近期,中国宣布了加强对部分稀土相关物项的出口管制新规,引发广泛关注和多样解读。一些国家的媒 体将此举定性为中国在贸易摩擦中祭出的"外交牌"或"战略武器"。然而,若将这一政策升级置于全球治 理规范、中国自身产业发展需求以及国际责任的宏观框架下审视,一个更加公正、理性的结论是:这一 举措是中国作为全球关键矿产重要供应国,主动对标国际通行做法、提升治理水平、履行大国责任的必 然一步。它并非一时兴起的所谓"战术反制",而是植根于中国自身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深层需求,并与全 球对战略资源进行规范化管理的趋势同频共振,最终目的是实现战略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全球共同发展。 (文章来源:新华社) 中国出台稀土出口管制新规是对国际通行准则的主动对接,核心法理依据在于稀土物项的"军民两用"属 性。稀土不仅是制造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产品和风力涡轮机的关键元素,同样也在先进战机、核设施 等尖端军事装备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正因如此,防止这类战略资源被用于破坏国际和平与安全的 活动,是各国必须承担的国际防扩散义务。事实上,对具有明显军民两用属性的战略资源进行出口管 制,是国际通行做法,也是一个主权国家维护自身安全和履行国际义务的正当权利。因 ...
全景式展现中国海洋发展图景 《向海而行》今日开播
Yang Shi Xin Wen· 2025-06-08 07:41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也是"全国海洋宣传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自然资源部联合摄制的系列节目《向海而行》,将于6月8日—12日, 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18:20档开播,央视频、央视网同步上线。 聚焦海洋强国建设 多维度呈现中国海洋发展图景 《向海而行》围绕"资源宝库""逐梦深蓝""耕海牧渔""碧海银滩""蓝色脉动"五大主题,全景式展现我国在海洋能源开发、深海极地科技突破、 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生态保护修复及海洋合作开放共赢等领域的创新实践。 △大洋钻探船"梦想"号 从南海"深海一号"能源站保障能源供应,到"蛟龙"号、"奋斗者"号深潜器数据共享彰显大国担当;从福建澳角村"耕海牧渔"的产业转型,到厦 门中华白海豚栖息地的生态守护;从辽宁大连LNG船建造突破国际技术壁垒,中国向全球开源海洋环境预报模型源代码……该片通过20余个 鲜活故事,串联起"人海和谐"的中国智慧与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彰显中国以开放姿态推动海洋资源共享、守护全球海洋生态的大国责任。 科技赋能打造精品力作 摄制组深入码头、实验室、养殖工船、科考船等一线场景,调研并采访相关科研人员、一线海洋工作者、工程师、渔民等,以镜头记录海洋经 ...
博鳌亚洲论坛科创论坛首度在香港举行
news flash· 2025-06-07 07:37
智通财经6月7日电,博鳌亚洲论坛国际科技与创新论坛6月6日-7日首次登陆香港,以"科技引领未来 创 新驱动转型"为主题,汇聚近800名全球顶尖专家。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强调,香港在"一国两制"下 正全力建设国际科创中心,AI与医疗科技的融合将开启新时代。 会议举办了十场分会论坛、前沿对话 及圆桌会议,邀得多位重量级嘉宾,包括前外国元首和领导人、国际组织高级代表、本地和海内外知名 科学家和大学学者、企业和初创公司创办人、以及各国青年领袖,就全球科技治理、可持续发展、创新 集群、生命科学、未来出行、人工智能、量子技术、金融创新、青年领导力等议题分享真知灼见,为促 进科技创新国际合作及全球治理贡献智慧。 博鳌亚洲论坛科创论坛首度在香港举行 ...
【环时深度】听各界人士畅谈:国际调解院值得世界信任
Huan Qiu Shi Bao· 2025-06-05 22:52
【环球时报记者 邢晓婧 王雯雯 环球时报驻香港特派记者 冯学知】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5月30日在 香港举行,中国、塞尔维亚、肯尼亚等33个国家现场签署公约,成为创始成员国。《环球时报》记者日 前采访了来自中国香港、塞尔维亚、肯尼亚和阿根廷的调解员、前外交官、媒体人士和学者,他们一致 认为,国际调解院的成立填补了全球治理在国际争端调解领域的空白,回应了国际社会对更高效、合 理、独立的争端解决机构的需求。与此同时,国际调解院的成立为全球治理贡献了智慧,有望为实现世 界和平、安全与稳定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 中国在构建更民主的世界秩序中发挥引领作用 "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平等世界论坛主席日瓦丁·约万诺维奇曾于1998年至2000年担任南联盟外交部长, 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某些西方大国对二战后建立的全球法律体系持质疑、忽视甚至 公然违反的态度,令人感到不安、无法接受,昔日的南斯拉夫和现在的塞尔维亚正是直接受害者。他表 示,当前国际环境下,需要建立更高效、合理、独立的国际争端解决机构,国际调解院的成立回应了这 一现实需求。 "与此同时,国际调解院的成立再次彰显了中国在构建更民主的新世界秩序方面发 ...
“坚定不移地追求设定的目标”(大道之行)
Ren Min Ri Bao· 2025-06-04 21:56
当年11月28日,"2017从都国际论坛"在广东开幕。论坛以"全球治理与中国主张"为主题,20国前政要及 中外专家学者近百人出席。11月3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出席"2017从都国际论坛"的世界领袖 联盟成员时,习近平主席着重介绍了中国发展道路以及中国参与全球治理的原则和主张,并听取外方嘉 宾代表发言。习近平主席高度赞赏世界领袖联盟为促进各国同中国的交往合作所做的大量工作,并希望 这些来自五大洲的新老朋友发挥自身优势,多为中国发展建言献策,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的相互了 解和友谊。 世界领袖联盟成立于2001年,由来自70多个国家的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国际组织前负责人等组 成,通过政界、学术界、企业界和民间社会组织等多种渠道,为应对全球社会及政治发展中的挑战架设 桥梁、促进对话。该联盟与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等机构合作举办从都国际论坛已有10年。 2017年起,习近平主席多次向论坛发表视频致辞、致贺信等,并会见出席从都国际论坛的外方嘉 宾。"从习近平主席的视频致辞、贺信以及与外方嘉宾的谈话中,我们能够深深感受到一位大国领导人 的风采:习近平主席关心自己国家的人民,也高度重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加 ...
美商务部长“画饼”称印美有望尽快达成贸易协定,印度新闻主播:别轻信
Huan Qiu Shi Bao· 2025-06-03 22:53
印度《商业标准报》称,美国总统特朗普一直公开反对金砖国家,曾反复警告金砖国家不要试图新建全球储备货币,甚至威胁,如果金砖国家不 听劝阻,就对它们加征100%-150%的关税。卢特尼克2日称赞印度对直接解决美国关切的开放态度,声称特朗普直接明确地指出问题,印度正有针 对性地解决,"把问题摆到桌面上,直接面对,直接解决,创造积极的局面,我认为这就是我们当前的状态。"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白元】据印度《经济时报》3日报道,在美国华盛顿特区2日举行的第八届印美战略伙伴关系论坛上,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声称,印度从俄罗斯采购武器装备导致过去印美关系差,现在印度已倾向于从美国进行军购,这大为有益。卢特尼克还称,金砖国家不支持美元 和美元霸权,印度却成为它的一员,这不是在美国交朋友和施加影响力的正确方式。 印度《第一邮报》认为,卢特尼克忽视了印度军购和多边关系中的具体历史和战略因素。印度对俄罗斯武器装备的依赖根植于历史,而非金砖国 家身份。冷战时期,美国与巴基斯坦结盟,向巴提供武器装备对抗苏联的影响,自然地,印度就转向了苏联采购军备,从而形成了长期的伙伴关 系。《第一邮报》提到,近年来,印度军购已多元化,对俄罗斯装备的依赖 ...
中国牵头的国际调解院 具体都调解什么?专家解读
Yang Shi Xin Wen· 2025-05-30 16:07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卢杰锋表示,调解的适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第一种是国家间的争端,比如涉及领土、安全、环境保护、人道主义等公共国际法领域的争端。 第二种是国家与外国投资者之间的争议。此类争端传统上都是走投资仲裁程序,但是调解提供了更具灵活性和成本效益的替代机制。 5月30日,世界迎来一个此前从未有过的、中国牵头的国际"法治"公共产品——国际调解院。这是全球首个专门通过调解,解决国际争端的政府间法律组 织。 这个全新的机构,就坐落在香港。5月30日,国际调解院公约签署仪式在香港举行,33个国家的代表签署公约,成为国际调解院创始成员国。数十个国家和 国际组织高级别代表出席并见证仪式。 国际调解院调解什么?有何优势? 国际调解院具体都调解什么?简单来说,就是根据当事方自愿,调解国家间、国家与他国投资者间以及国际商事争议。 相较于对抗性更强的诉讼、仲裁等方式,它的优势是什么?与现有的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相比,它们有什么不同? 调解作为国际争端解决方式 适用范围广泛 第三种是传统的私人主体之间的国际商事争议。比如企业或个人跨境商贸合同、服务合同、技术许可、股权投资等产生的民商事纠纷。 第四种是新兴领域出现的争端, ...
马斯克惊叹中国实力:发电量暴涨、人才井喷,全球为何低估东方巨龙?
Sou Hu Cai Jing· 2025-05-24 16:02
"很多人不了解中国有多强"——当马斯克在访谈中抛出这句话时,全球舆论场瞬间被点燃。这位以"第一性原理"颠覆多个行业的科技狂人,用最直白的语言 戳破了西方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偏差。从发电量暴涨到人才储备井喷,从新能源革命到科技硬实力崛起,中国正以一种"静水深流"的姿态重塑全球格局。马斯 克的惊叹,恰似一面镜子,照见了西方世界对中国实力的集体误判。 光伏奇迹:中国掌控全球90%的多晶硅产能、70%的硅片生产,隆基绿能单晶硅片转换效率26.81%,打破世界纪录。 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刀片电池穿刺实验0冒烟,宁德时代麒麟电池实现1000公里续航,直接改写行业标准。 马斯克预言:"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已形成'黑洞效应',未来全球每卖出三辆电动车,两辆将来自中国。" 现实反转:大疆无人机占据全球85%市场份额,核心技术专利超1.2万项;宁德时代动力电池装机量连续六年全球第一,客户涵盖特斯拉、宝马、奔 驰。 数据对比:中国高铁专利申请量是美德日总和的2.3倍,5G必要专利占比超38%,彻底撕掉"山寨"标签。 2. 盲区二:忽视中国体制的"超大规模优势" 抗疫启示:武汉火神山医院10天建成,背后是3.4万名建设者、500台机械的" ...
美信用危机警示全球治理变革紧迫性
Jing Ji Ri Bao· 2025-05-22 21:58
评级下调立即引发金融市场连锁反应:30年期美债收益率突破5%,10年期美债收益率升至4.5%以上, 美元指数波动加剧,全球资本避险情绪显著升温。有分析认为,这一现象凸显国际市场对美国财政可持 续性的深度担忧,以及对美元信用基础的信任危机。 主权信用评级下调是一面镜子,照见了美国经济治理的积弊,也映射出全球治理体系转型的迫切需求。 面对单极货币体系与多极化发展错配、债务危机传导与风险防控机制失衡、传统治理架构与新兴经济体 诉求脱节的矛盾,世界各国需要凝聚变革共识、相携相向而行。一方面,要改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治理 结构,构建多元货币协调机制;另一方面,要完善全球金融安全网,强化区域性清算系统和双边货币互 换安排。在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前景不确定性上升的背景下,各国唯有摒弃零和博弈思维,践行真正的多 边主义,强化风险共担机制,才能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作为全球最大债务国,美国融资成本上升将产生双重冲击:一方面推高全球借贷利率,加重新兴市场债 务风险;另一方面削弱美元作为主要储备货币的稳定性,促使国际资本加速多元化配置。2011年标普和 2023年惠誉调降评级均引发全球市场动荡,在当前美元地位 ...
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与发展湾区研修中心成立 搭建国际化创新平台
Shen Zhen Shang Bao· 2025-05-21 06:35
【深圳商报讯】(首席记者 吴吉 通讯员 谢梁晖 王珏)在人工智能与全球治理深度交汇的时代浪潮中, 如何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跨文化能力和科技创新力的"新青年"?近日,哈工大(深圳)主办首届新 青年全球胜任力人才培养与发展研讨会,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视野下国际 化人才培养新路径,为全面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凝聚智慧力量。 研讨会期间,"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与发展湾区研修中心"(以下简称"研修中心")揭牌成立。 "新青年全球胜任力培养与发展湾区研修中心"由中国教育国际交流研修学院与哈工大(深圳)共建,标 志着哈工大(深圳)在国际化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上迈出重要一步。该中心致力于培养兼具工程科技硬实 力与全球治理软实力的复合型新工科人才。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未来国际化人才的核心能力不仅包括专业素养,更应涵盖跨文化沟通力、国际规则 理解力与全球治理意识。高校应主动打破学科壁垒,构建以问题为导向、能力为牵引、国际合作为支撑 的复合型育人体系,让中国教育以更开放、自信、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舞台。 未来,研修中心将围绕哈工大(深圳)建设国际化标准课程体系、培育国家级教学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