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制造
icon
Search documents
美国人认为制造业重要却不肯去打螺丝,美国企业主:中国制造业仍是世界的黄金标准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01:49
大家好啊,我是老林。 咱们先来看看数据。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已经超过30%,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呢?说白了就是全世界每生产3件工业 品,就有1件多是中国造的。美国呢?大概在16%左右。这还不算完,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完整的工业体系,联合国产业分类中 全部工业门类,中国一个都不少。这种制造业的完整性,连美国都做不到。 但是这里就有个很有意思的对比了。美国这些年一直在喊"制造业回流",从奥巴马到特朗普再到拜登,每个总统都说要让制造 业回到美国。结果呢?美国制造业就业人数从1979年的1940万人降到现在的1280万人,40多年时间丢了660万个制造业岗位。 这说明什么问题呢?不是美国人不聪明,也不是美国政府不努力,而是经济发展有其内在规律。咱们中国人有句老话叫"水往 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制造业也是这个道理,它会往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配套更完善的地方去。 前两天看到一个美国商业杂志的报道,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一位美国制造业企业主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美国人都知 道制造业很重要,政府也在喊制造业回流,但你让年轻人去工厂拧螺丝、操作机器,他们宁愿去送外卖。"这话听起来是不是 很熟悉?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位企业主 ...
6月3日午间新闻精选
news flash· 2025-06-03 04:10
智通财经6月3日午间新闻精选 1、今日公布的5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8.3,较4月下降2.1个百分点,2024年10 月来首次跌至临界点以下。 3、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发布倡议称,坚决抵制以"价格战"为主要形式的"内卷式"竞争行为。 4、据国家移民管理局,今年端午节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计保障590.7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日均196.9 万人次,较去年端午节同期增长2.7%。 5、截至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涨0.48%,深证成指涨0.35%,创业板指涨0.73%。恒生指数涨1.13%,恒生 科技指数涨0.59%。 2、深交所公告,决定于2025年6月16日对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等指数实施样本股定期调整。 ...
Labubu冲破关税打压美国卖断货,中国智造雄起
Di Yi Cai Jing· 2025-05-31 12:30
中国能够昂首挺胸,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能生产出让美国消费者喜欢的"中国智造"产品。 近期,一个来自中国的娃娃Labubu最近成为了世界顶流。Labubu从最初被部分人认为"丑"到如今全球范围内爆火,在美国大幅增加关税的情况下,Labubu 在欧美依然"一娃难求",即便是翻倍加价,全球的粉丝仍然趋之若鹜。 Labubu的成功首先离不开设计者,Labubu设计师龙家升在欧洲生活了很长时间,他的设计语言本身非常国际化,这为Labubu的全球火爆奠定了基础。产业 时评人张书乐分析称,Labubu从形象方面来说,萌但有些搞怪,且加入了一些北欧元素,形成了一种暗黑风格的萌,但又没有明确的文化界限,这让消费 者们突然有了耳目一新之感。 当然,明星的带货为Labubu带来了现象级的曝光。泰国公主拎着挂有Labubu的爱马仕铂金包现身时装周,欧美天后蕾哈娜晒出Labubu挂件、球星贝克汉姆 也在社媒上晒出了女儿"小七"送给自己的Labubu玩偶,并挂在背包上。 Labubu的全球化路径与传统"文化输出"不同,它不依赖如熊猫等东方符号,也不强加宏大叙事,而是以"去标签化"姿态渗透进全球市场——新加坡限定版鱼 尾狮Labubu ...
去年入境游客总花费同比增长77.8%—— 外国游客为何爱上“中国购”
Jing Ji Ri Bao· 2025-05-30 21:57
"China Travel(中国游)"走红海外社交平台后,"China Shopping(中国购)"也迅速升温。从传统的丝 绸、茶叶到现代的按摩仪、无人机,物超所值且新奇有趣的中国商品成为外国游客"心头好"。数据显 示,去年我国共接待外国游客2694万人次,同比增长96%;入境游客总花费942亿美元,同比增长 77.8%。 商品供给升级 马来西亚游客Dila来中国前,从社交平台上知道了北京红桥市场。"红桥市场的丝绸化妆包和床上用品 不仅价格实惠,纹饰也很漂亮,带回国送给朋友是不错的选择。" 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是旅游购物、体验文化的好去处。王府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百货大楼顾客服务部会 员前台负责人陈莉介绍,过境免签政策调整后,去年下半年接待的外国游客更多了,购物后办理离境退 税的笔数较去年上半年增长67%,服装、儿童玩具、箱包、手机等品类销售情况都不错。 "如今,很多生活化、实用化的'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商品受到欢迎,释放出积极信号。"北京联合大 学旅游学院教授孙梦阳说。从丝绸、茶叶,到服装鞋帽、文创产品,再到小家电、无人机,"中国制 造"商品品类丰富、选择多元,产品质量、技术革新和设计能力都有了显著提升。打 ...
十年之后,复盘“中国制造2025”
Guan Cha Zhe Wang· 2025-05-30 11:10
十年过去了,如今,美国商会委托独立研究机构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撰写了一份报告,细细剖 析了这十年间"中国制造2025"的成绩单:既有让人拍案叫绝的突破,也有挥之不去的短板,还有些意料 之外的"剧情反转"。这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西方智库对"中国制造2025"的专业看法,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数 据,有一定参考价值,当然也难免一些有色眼镜,需要我们仔细辨析。 文 观察者网心智观察所 2015年,中国抛出了一个堪称"科技大片"的计划——"中国制造2025"(简称MIC25),目标不是小打小 闹,而是要让中国从"世界工厂"进化成全球高科技制造的领跑者。 结合报告里的数据和案例,可以把"中国制造2025"的成绩和不及预期的地方捋一下。 01. 从"代工厂"到"科技霸主" "中国制造2025"一出场就自带光环,目标明确:到2025年,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材料的自给率要达到 70%;到2049年,中国要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顶流。 这可不是空喊口号,计划锁定十大高科技领域,包括半导体、机器人、新能源车、航空航天、生物医药 等,覆盖了从芯片到飞机的方方面面。为了实现这宏伟蓝图,中国祭出了一套"组合拳":政府砸钱、给 政策、拉外 ...
“新型离岸贸易”新在哪(新知)
Ren Min Ri Bao· 2025-05-28 22:13
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型离岸贸易,需因地制宜、稳扎稳打,要避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 【现象】重庆一家公司受益于轧差净额结算模式,不必再每月多次汇入汇出贸易款项、支付手续费,月 末一次性清算可单次减少50%的资金占用;山东自贸试验区青岛片区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原瓶进口葡萄 酒综合服务平台,使物流成本压缩50%……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发展新型离岸贸易。今年的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发展新型离岸贸易",备受关注。 看传统产业。江苏苏州某纺织企业通过"离岸采购—东南亚制造—欧美直销"三段式新型离岸贸易架构, 改变传统代工出口模式,在贸易转型中实现产业链重塑,物流成本降低18%,交货周期缩短1/3。再看 新兴产业。一些新能源企业已开始通过离岸贸易,为海外工厂提供技术授权和供应链管理服务,将"中 国智造"嵌入全球生产网络。通过离岸架构,将研发、结算等高端环节留在国内,将制造环节布局于海 外,形成"大脑在国内、四肢在全球"的分工格局,有助于中国制造向产业链价值链更高端迈进,加 快"世界工厂"向"创新枢纽"的转型步伐。 托举新业态,能力也需"上新"。新型离岸贸易不断扩容,对数字经济、金融、物流、法律等相关服 ...
“中国购”蔚然成风的启示
Jing Ji Ri Bao· 2025-05-27 22:40
不过也要看到,2024年我国入境消费占GDP比重约为0.5%,与世界主要国家1%至3%的水平仍有差距。 目前,不少免税店仍以销售进口商品为主。在此背景下,广大经营主体需紧抓入境消费热潮乘势而上、 主动作为,敏锐捕捉外国消费者需求,不断提升产品品质、丰富产品种类、优化产品设计,吸引更多外 国游客常来常买。 "中国购"的火爆不是终点,而是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新起点。未来,随着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市场开放 纵深推进、产品服务迭代升级,中国品牌将在全球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彩。 (中国经济网供稿)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一定要带空箱子去中国!"这个实用小贴士近期在海外社交平台引发热议。从"China Travel"(中国游) 到"China Shopping"(中国购),外国人来华"买买买"正成为跨境旅游新趋势。支付平台数据显示,外 国游客在华消费中,本土商超、潮流文创、特色美食等的占比显著提升。 "中国购"走红的背后,是多重因素共同驱动的结果。一是退税政策全面升级,来华购物更划算。按退税 率11%计算,再扣除2%手续费,外国游客消费1万元人民币的商品可节省900元人民币,真金白银的实 惠让他们更愿意满载而归。二是便 ...
【中国制造新观察】理性看待富士康的出与进
Jing Ji Ri Bao· 2025-05-27 09:19
国际产业转移本质上是各国比较优势动态变化的市场选择。当一些在华跨国公司将部分产业链外迁时, 我们不必夸大解读,要坚信中国制造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当一些跨国公司继续扩大在华投资时,我 们也不能沾沾自喜。中国制造还须提升核心竞争力,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近日,关于"富士康'回来了'"的新闻受到关注。先是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宣布,富士康将在郑州 投资约10亿元建设新事业总部大楼。紧接着,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二季度,苹果手机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已跌出前五名。有分析认为,苹果手机在华销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在 印度组装的手机质量合格率仅有约50%。 重要的是,要从产业转移中分析背后的原因。当前,我国产业链外迁除了地缘政治等因素外,关键在 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劳动力、土地等成本逐渐增高,与东南亚等地相比,中国失去了在劳 动力密集型行业的比较优势,导致部分制造业中低端环节外迁。但对于低端产业转移,我们不必过于担 心,这不仅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制造产业结构调整、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也会倒逼产业链升级。这一点, 从近年来越来越多外资主动投向中国先进制造、高新技术、节能环保等领域也可看出。 中国制造 ...
特朗普大祸临头!中国出手就是“大招”,不是美债,美国万没料到
Sou Hu Cai Jing· 2025-05-26 16:02
特朗普(资料图) 自美东时间4月2日起,美方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对华加征关税税率一度高达134%。面对美方无理行径,中方迅速反应, 北京时间4月4日,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同时在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起诉,并 出台对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等多项举措。这一系列反制措施,彰显了中国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 美国后续持续升级关税战,美东时间4月8日,对中国有关产品再加征50%关税,税率升至84%。中方毫不退缩,次日便宣布对原产于美国 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从34%提至84%;同时将6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12家美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还对赴美中国 游客发布风险提示,发布留学预警等。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史晓丽表示,中方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实施的反制有理、有利、有节。 美东时间4月9日,美方继续将对中国产品关税提至125%,并对其他各国超过10%部分的"对等关税"暂缓90天。中方随即在4月11日宣布对 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并在世贸组织追加起诉美进一步提高对华关税措施。 近日,据广东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消息,美国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