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内需

Search documents
业界期待更多政策工具提振消费,提升居民收入应提高“三个比重”
Di Yi Cai Jing· 2025-06-22 14:49
业内专家认为,下半年外贸环境仍存不确定性,依然要以扩大内需为核心政策导向,培育更多增长动能和内生动力,丰富提升消费的政策工具。 时至年中,市场关于下半年经济形势的讨论增多,第一财经记者综合各方观点看,在消费这架"马车"的加持下,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累计增速达到 5.2%左右的可能性较高。 业内专家认为,下半年外贸环境仍存不确定性,依然要以扩大内需为核心政策导向,培育更多增长动能和内生动力,丰富提升消费的政策工具。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可考虑优化假期安排,如增加下半年假期、优化调休规则、落实带薪休假制度来助力服务消费恢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日前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消费是收入的函数,着力提高居民收入对提升消费非常重 要,"具体是要提高三个比重,即财政支出用于公共服务和民生的比重;居民消费占总需求的比重;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经济的比重。" a B 11.1 t @ y 200 06 117 n t 活自规制 B = .. ker 半 前 日 a 提振消费需有更多政策工具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部分指标好于预期,顶住了压力,显 ...
国泰海通|宏观:中央财政发力-扩内需,保民生——2025年5月财政数据点评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06-22 14:46
报告导读: 5月央、地层面支出增速分化,前者升,后者落。这体现了中央财政在扩大 内需、保障民生方面积极发力。下半年宏观政策延续积极方向,有望边际加码。 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回落。 2025年1-5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6.9%,进度高于过去两年同期水 平,其中5月当月同比增速-8.1%,相比4月明显下滑。二季度以来,房地产需求较为疲软,土地使用权收入下 滑对政府性基金收入有所拖累。6月国常会提出,更大力度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我们认为,房地产的供 需变化还需密切跟踪。 政府性基金支出增速下滑,节奏尚可。 2025年1-5月,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同比增长16%,进度高于去年 同期水平,其中5月当月同比增速8.8%,相比4月明显回落。值得一提的是,4月支出增速较高除了专项债、超 长期特别国债加快发行的支撑,也与基数扰动有关,5月支出增速虽然有所回落,但是表现尚可。 积极财政:持续发力。 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1620亿元中央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目 前带动销售额已超过去年全年。后续还将有1380亿元中央资金在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我们认为,目前外 部因素扰动影响已经不大,提振内部 ...
“水龙头要拧大,输水管要畅通”!黄奇帆、李扬、王一鸣等最新发声!
证券时报· 2025-06-21 10:48
Core Viewpoint - The forum emphasizes the need for a stable economic environment in China, focusing on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and enhancing the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as key drivers for economic growth [1][3][10]. Group 1: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 The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is crucial for improving manufacturing efficiency and technological advancement, spanning the entire industrial chain [3]. - There is a call to elevate the share of the production service industry from 27%-28% to 35% over the next decade, which would contribute to a more rational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3]. Group 2: Monetary Policy and Economic Stability - The current economic landscape faces challenges such as insufficient effective demand and low prices, necessitating a rich toolbox of monetary policy to support stable economic growth [4][6].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digital RMB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center in Shanghai is part of the strategy to enhance monetary policy tools [6]. Group 3: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and Foreign Investment - The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 landscape has shifted from vertical to horizontal division, with increased competition from domestic firms leading to the exit of some foreign companies [7][9]. - There is a recognition of the need to improve the investment environment to attract foreign investment, despite the challenges posed by the changing competitive dynamics [8]. Group 4: Domestic Demand Expansion - The need to address the shortfall in domestic consumption is highlighted, with a focus on increasing residents' income and enhancing service consumption [11]. - Policies should ensure that fiscal spending growth outpaces nominal GDP growth to effectively stimulate total demand [11]. Group 5: Stabilizing Enterprises - Stabilizing enterprises is deemed essential for achieving broader economic stability, with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business conditions and market environments [12][14]. - Enhancing enterprise vitality through property rights protection and reducing administrative monopolies is crucial for fostering a competitive market [14].
黄奇帆、李扬、王一鸣等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6-21 09:56
6月21日举行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宏观经济论坛(CMF)2025年中期论坛上, 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国家 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社科院大学教授江小涓、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和中 国人民大学国家一级教授杨瑞龙等多位学者围绕宏观经济形势、宏观政策发力方向等各抒己见。 会上发布的CMF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认为,经济运行行稳致远需要以价格回升为关键观测指标,以 扩大内需为核心政策导向,针对影响经济的政策、内外部因素等三条主线发力,"水龙头要拧大,输水管要畅 通"。 黄奇帆:"十五五"期间务必要高度重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黄奇帆在论坛上呼吁,要着力抓好生产性服务业。他表示,生产性服务业是促进制造业技术进步,提升制造业 生产效率的关键性的环节,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制造业的上游、中游、下游整个产业链的全过程。生产性服务 业又是知识密集、智力密集、人力人才密集的产业。更多地投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助于中国减少发展过 程中资源要素的投入,推动中国经济全要素生产率的发展。 他在讲话中特别谈到,"十五五"期间务必要高度重视生产性服务业,以形成我国GDP发展的最大来源。 具体来说,要推动五类生产性服务企业:一 ...
以旧换新“乘数效应”激发消费活力,多方共建消费增长新生态
新浪财经· 2025-06-20 01:01
今年来,随着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持续加力扩容,消费市场提振效果显著。商务部数据显 示,截至 5 月 31 日, 2025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 5 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 1.1 万亿元,发 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 1.75 亿份。 有市场分析认为,基于稳增长相关政策的持续发力,叠加金融机构、电商平台等市场主体的 深度协同,这一行动有望进一步撬动消费潜能,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动力。 根据商务部数据, 2024 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相关产品销售超 1.3 万亿元。而今年仅 前 5 个月,消费品以旧换新 5 大品类已合计带动销售额 1.1 万亿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 贴约 1.75 亿份。 其中,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达 412 万份; 4986.3 万名消费者购买 12 大类家电产品 7761.8 万台; 5352.9 万名消费者购买手机等数码产品 5662.9 万件;电动自行车以旧换 新 650 万辆;家装厨卫"焕新" 5762.6 万单。 今年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销售额加速破万亿的背后,核心在于政策加力与范围扩容双轮驱 动,消费者热情得以有效激发,乘数效应持续释放。 在财政支持方面,今年中央财政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 ...
“国补”将继续!有关部委最新回应:还有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分批下达
Xin Lang Cai Jing· 2025-06-19 04:14
近期,多地消费者申领家电、数码等"国补"遇阻,"额度已用完"等提示频现,这引发了"国补"提前结束 的猜测。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对商品消费的助力较大。5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通讯器材 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53.0%、33.0%、30.5%、25.6%。 智通财经记者查询发现,地方政府近期发布的促消费一揽子举措中均提及加大力度推进以旧换新。 例如,深圳市在6月6日发布的 《深圳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到,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资 金,支持汽车报废更新、汽车置换更新、家电以旧换新、数码产品购新、家装消费品换新、电动自行车 以旧换新等,加快补贴资金审核发放,鼓励商家、卖场、平台追加补贴。 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的《福建省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提到,在现有政策基础上,推动装 修材料、卫生洁具等我省更多优势产品参与以旧换新活动。 据《人民日报》官方微信号周四发布消息,记者从有关部委了解到,今年1月和4月已分别下达两批共计 1620亿元中央资金,支持地方做好一、二季度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后续还有1380亿元中央资金将在 三、四季度分批有序下达,同时地方也将相应配套和自行安 ...
李云泽: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深耕中国市场必将大有可为
news flash· 2025-06-18 03:05
李云泽: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深耕中国市场必将大有可为 智通财经6月18日电,今日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消费需求扩容升 级,金融服务空间巨大,近年来消费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体,市场规模全球第二,其中汽车、手 机、家电等服务消费量全球第一,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占全部消费的比重较发达国家仍有十几 个百分点以上增长空间。新型城镇化稳步推进,新兴消费业态不断涌现,过境免签、进退税等相关的政 策持续优化,都将释放增量的消费潜力。随着扩大内需战略和投资于人的政策落地,居民收入稳步提 高,民生保障不断加强。不少外资机构在消费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专长,深耕 中国市场必将大有可为。(智通财经记者 王宏) ...
中国刺激消费应该层次多样
Di Yi Cai Jing· 2025-06-17 11:33
只有区别看待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才能制定针对性扩大内需政策,即研究消费欲望饱和点,差异化对待 消费能力。 扩大消费需求是疫情后中国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尤其面对特朗普二次上台后逆全球化操作,对美国贸 易伙伴施加重关税,使得中国等贸易顺差国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特别迫切。 经济理论认为,消费需求既包括消费者的消费欲望,来自基本需要和人类需求层次演进,这部分和收入 关系不大;也包括消费者消费能力,这部分对收入、财富、时间贴现、偏好等依赖较大,也和能否在金 融市场获得消费信贷平滑收入有关。只有区别看待消费欲望和消费能力才能制定针对性扩大内需政策, 即研究消费欲望饱和点,差异化对待消费能力。 消费欲望的"非满足性"与饱和点 消费欲望就是消费带给消费者的效用,微观经济学对消费效用和消费能力分开研究。不考虑收入约束的 情况下消费最大化特点一是"非饱和性",即消费者对所有正常物品总是喜欢多一点比少一点好,"不满 足原则",即消费者的欲望永远得不到完全的满足。二是消费存在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为零则实现 了消费效用最大化,此时一些必需品消费到一定数量会出现"饱和"或者"稳定",不再增加。考虑了收 入、流动性约束的消费则是消费能力,也是 ...
解民生之急也是稳增长之基
经济观察报· 2025-06-17 11:31
我们就应该树立这样的理念: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财政 投 入 不 仅 是 一 种 " 成 本 " , 更 是 一 种 面 向 高 质 量 发 展 的 " 投 资"。正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强调的,是"投资于 人"。 作者:宋笛 封图:图虫创意 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 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意见》(下称《意 见》)于6月9日对外公布,《意见》提出要增强社会保障公平性、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扩 大基础民生服务普惠性、提升多样化社会服务可及性等。《意见》中诸多条款切中大众的"急难愁 盼",因此也获得广泛的关注。比如,《意见》提及"对符合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予 以社会保险补贴""完善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合理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推行由常住地提供基本公 共服务""用5年左右时间,逐步实现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全覆盖"等。 《意见》的出台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方面民生是人们的幸福之基,《意见》的出台和有效落地无疑 能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另一方面,立足中国经济的现实情况,及时有效解决群众 的"急难愁盼"问题,也将为中国经济筑牢增长之基。 中国经济面临的挑战之一是内需 ...
5月消费增长超预期,“政策红包”后如何”治本”?
Lian He Zi Xin· 2025-06-17 08:48
"政策红包"后如何"治本"? 5 月消费增长超预期, 2024 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将"着力扩大内需、提振消费"列为年度首要任 务,2025 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的政策导 向。随后出台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围绕增收减负、消费补贴、信贷支持等 关键领域推出20余项具体举措,持续加大刺激力度。2025年5月社零同比增长6.4%, 大幅超出市场预期值(4.85%),为近年来较高增速水平,大规模消费品以旧换新等 补贴政策短期内直接刺激了商品消费,形成"政策红包"效应,但消费意愿低迷的深 层根源仍待化解,激活长期消费动能更需依赖机制性保障。 一、补贴政策提振商品消费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进一步升级。2025年,政策使用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加力 扩围,补贴额度从2024年的1500亿大幅增加至3000亿。覆盖范围也显著扩大,以 北京为例,在原 8 类电器补贴范围基础上,新增了微波炉、洗碗机、净水器、电饭煲 等 4 类产品。截至 5 月底,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 5 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 1.1 万亿 元,发放直达消费者的补贴约 1.75亿份,政策撬动效应显著。 www.lhr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