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优势

Search documents
山东坤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关于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并完成注册登记的公告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6-27 21:16
Core Viewpoint - The establishment of a joint venture, Shandong Kuntai Jishida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aims to expand the company's market presence in Japan and enhance product competitiveness in terms of performance, cost, quality, and price [1][17]. Investment Overview - The joint venture was formed with a registered capital of 3 million RMB, with Kuntai holding 51% (1.53 million RMB) and Jishida holding 49% (1.47 million RMB) [1][11]. - The investment agreement does not require approval from the board of directors or shareholders and does not constitute a related party transaction or a major asset restructuring [2]. Joint Venture Partner Information - Jishida (Shanghai) Trading Co., Ltd. is a wholly foreign-owned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with a registered capital of 18 million JPY [3]. - The company is involved in various sectors, including textiles, automotive interiors, and chemical products, among others [3]. Joint Venture Company Details - The joint venture company is named Shandong Kuntai Jishida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with a registered capital of 3 million RMB [5][7]. - Kuntai holds 51% of the shares, while Jishida holds 49% [7].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Parties - Kuntai's responsibilities include funding, assisting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oint venture, and providing management support [8][9]. - Jishida is responsible for funding, assisting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providing applicable technology to the joint venture [9][10]. Company Governance - The joint venture will not have a board of directors but will have one director nominated by Kuntai [12]. - The manager of the joint venture will also be nominated by Kuntai, ensuring effective management [13]. Impact of the Investment -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joint venture is expected to enhance market expansion, optimize customer structure, and improve brand effectiveness [17]. - The investment is not anticipated to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company's financial status or operational results for the current year [17].
中国造车新势力重塑世界汽车行业格局 | 《两说》
第一财经· 2025-06-19 05:20
在2025年世界10大车企排名中,中国的比亚迪和吉利集团,分别以5%及4.7%的市场份额,列第6与第 7位。中国汽车企业迅速崛起,它们做对了什么?摩根大通全球及欧洲汽车行业研究主管何塞·阿苏门迪 称,主要是中国实现了"系统性电动化转型",率先建立了完整的电池产业链。从电池组件的制造、原材料 的采购和精炼,到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中国构建了全球独有的产业生态,欧美至今仍未能成功复制这一 商业模式。这种全产业链优势,自然催生了电动化在各个领域的快速普及,实现了电动化渗透。目前在中 国出口的汽车中,纯电动车占26.6%,插混占14.1%,中国汽车在性能和质量上已经缩小了与西方品牌的差 距。据摩根大通统计,目前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占有率约7%,在拉丁美洲约为10%。越来越多的汽车企业 选择在中国研发下一代车型,部分国际车企已将技术研发中心设在中国,而非欧美 。 中国汽车年产量已达3000万辆,其规模相当于欧美市场总和,其中20%用于出口。而当前, 纯电动汽车的普及率,也呈明显地域差异,中国市场以30%的渗透率领跑,欧洲约为15%,美国 在7%-8%的水平,这种梯度分布正在重塑全球汽车市场的格局。中国正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汽 ...
一只十几元的烤鸭,是美国无法翻越的高山
新消费智库· 2025-06-11 12:46
以下文章来源于大树乡谈 ,作者镇长本人 大树乡谈 . 讲逻辑,说人话,有意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代迷雾、共同成长至少20年。 这是新消费智库第 2 6 5 0 期文章 新消费导读 中国制造,是令一切对手窒息的"叹息之墙"。 作者 :镇长本人 编辑:竺天 审核: Single 来源:大树乡谈 今晚在外面吃饭,有一道北京烤鸭,这几乎是迎接来京亲朋好友必吃的菜,席间小镇就说要 拿这只烤鸭写今晚的文章。饭店的烤鸭价格不一,一般怎么也得百元左右,而很多街边、菜 市场的烤鸭店,一只烤鸭才 20 多元甚至十几元,还能给配一套鸭饼葱丝黄瓜丝蘸料。 这是挺有意思的现象,小小的烤鸭背后是强大的生态体系。 一般用作烤鸭的,白条鸭净重是 2 到 3 斤,就按照两斤半计算,高效的规模化养殖,鸭子 的料肉比大概是 1.6 到 3.5 不等,长得最快的小白条鸭料肉比是 1.6 ,也就是 1.6 斤饲 料能长一斤肉。除了饲料,养殖户还要承担场地、水电、疫苗、损耗等其他成本,做成烤鸭 不仅要计算鸭子的成本,还要计算物流储运、加工成本、正常利润等。 把这些都算进去,一套烤鸭才卖不到 20 元,这实在太奇怪了,就好像商家做慈善似的。 商家当然不会做 ...
美国断药危机?中方掌握80%原料供应,医药王牌比稀土更狠
Sou Hu Cai Jing· 2025-06-06 10:47
前言 这几个月,美国那些大企业老板们的日子不太好过,库存告急的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 更尴尬的是,美国媒体竟然又报道一个让白宫头疼的发现,中国手里的牌,远比他们想象的多。 除了稀土这张明牌,中国还藏着哪些底牌?美国这次为啥选择了闭嘴? 作者-山 稀土让美国尝到苦头,但这只是开胃菜 CNN那帮记者最近很郁闷。 前几天他们刚写完一篇关于中国稀土管制的报道,字里行间透着无奈。文章直接承认,这是中国手中握有的一张有力王牌,是中国对美国拥有绝对优势的一 个领域。更让他们头疼的是,和关税不同,在稀土领域,特朗普几乎没有反击空间。 数字比文字更残酷。 中国控制着全球92%的精炼稀土,而美国2020到2023年间,70%的稀土化合物及金属进口都依赖中国。更要命的是,美国压根就没有分离重稀土的能力。这 就好比一个人握着原材料,却没有加工设备,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掌控整个产业链。 国防部从2020年开始,砸了4.39亿美元想建稀土加工设施。但现实很骨感,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量产,而且产能远远低于中国。这就像是在F1赛场上,别人 已经跑了好几圈,你的车还在检修站里组装轮胎。 美国也不是没想过摆脱这种被动局面。 美国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 ...
海大集团(002311) - 2025年5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8 12:44
证券代码:002311 证券简称:海大集团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编号:2025-009 | | □特定对象调研□分析师会议 | | --- |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媒体采访□业绩说明会 | | 类别 | □新闻发布会□路演活动 | | | □现场参观 | | | 其他(券商策略会) | | 共 参与单位名称及 | 近期,公司前往宁波、上海参加券商策略会,国盛证券、中信证 券、富国基金、银华基金、汇添富基金、淡马锡投资等多家机构 位投资者参与。名单详见附件清单。 35 | | | 重要提示:1、参会人员名单由主办机构提供并经整理后披露。公 | | 人员姓名 | 司无法保证所有参会人员及其单位名称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敬请 | | | 投资者注意;2、本记录表所涉及公司业务规划目标等前瞻性陈述, | | | 不构成公司对任何投资者及相关人士的实质承诺,请投资者注意 | | | 投资风险。 | | 时间 | 2025 年 5 月 | | 地点 | 宁波、上海 | | 上市公司接待人 | 证券部经理李坦航 | | 员姓名 | | | 投资者关系活动 | 公司就投资者提出的问题 ...
美国客户下单潮彰显中国制造韧性
Sou Hu Cai Jing· 2025-05-20 13:58
中美互降关税带动贸易复苏,海运价格持续上涨,一船难求情景再现。 5月16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1479.39点,较5月9日上涨10%,其中,上海港到美西基本港 的市场运价较上期大涨31.7%。 联合声明公布当晚,丁林锋就接到了来自美国客户的一个大订单,"一个集装箱的货,货值10万美金。" "他们现在来补单都很着急,希望我们能尽快在一个月内完成生产。因为后续货物还要在海上漂一个 月。大家都希望抓住90天的出货窗口期。"丁林锋透露。 另据《华尔街日报》19日报道,新加坡和伦敦的航运业高管表示,上周中国至美国西海岸的运价上涨了 约8%,且海运公司计划未来10天左右进一步上调运价,幅度最高可达50%。 涨价背后是中美贸易迅速反弹。 "自声明公布后,这两天都在抢单,单子都爆了!" 前几日,在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林锋所在的外贸群里,商家们交流着爆单的信息。 5月12日,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 丁林锋主营的是房车遮阳篷,美国销售额占比50%。他说,"别看只是车用件,其他国家根本没有我们 的技术水平。美国商家去找平替,找一圈都找不到。" 正是这份不 ...
切入儿童奶细分赛道,认养一头牛推出专业儿童品牌“哞星人”
Chang Jiang Shang Bao· 2025-05-15 08:00
认养一头牛此次推出的"哞星人"品牌,一口气发布三大系列产品:A2型儿童纯牛奶、A2型有机儿童纯 牛奶、A2型娟姗儿童纯牛奶,精准覆盖1-12岁儿童群体。在定价策略上,"哞星人"每100ml售价2-3元, 乳制品行业独立分析师宋亮认为,按照目前的市场零售价计算,"哞星人"的价格比较合理,有助于让消 费者形成良好喝奶习惯。 5月13日,新锐乳企认养一头牛在杭州召开新品牌发布会,正式推出专业儿童品牌"哞星人",以A2型蛋 白为核心竞争力,切入儿童奶细分市场。 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乳品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姜毓君、儿科 专家叶盛医生、凯叔讲故事创始人王凯、知名母婴育儿博主"年糕妈妈"李丹阳、乳制品行业独立分析师 宋亮等嘉宾出席发布会现场。 儿科专家叶盛医生在现场建议:"选择牛奶的时候,看一下配料表,儿童要选择纯牛奶,不要喝很复杂 的配方调制乳,要0蔗糖,不含香精、添加剂。配料表里就一样东西:生牛乳。" 三大系列新品亮相,A2型蛋白成核心武器 当下,中国儿童牛奶市场正处于高速增长期。数据显示,2023年该市场规模已达372亿元,且预计未来 将以5.6%的年复合增长率持续扩张,到2027年 ...
中国玩具“杀疯了”!高关税下逆袭全球,揭秘不惧美国大棒的三大硬核实力
Sou Hu Cai Jing· 2025-05-04 02:16
美国"自食苦果":圣诞树价格翻倍、玩具短缺危机逼近 美国零售商和消费者正为关税政策买单: 2025年,美国对中国玩具加征145%的关税政策引发全球关注,但中国玩具产业却以惊人的韧性"杀疯了"——从潮玩盲盒风靡欧美到义乌订单强势反弹,从 沃尔玛"自吞"关税到圣诞玩具断货危机,中国玩具不仅未被击垮,反而成为全球供应链中"不可替代"的存在。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硬核实力? 一、供应链"护城河":全球80%玩具中国造,美国想"脱钩"却离不开 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进口玩具的75%来自中国,圣诞装饰品、毛绒玩具等品类占比更高达90%。即便面对145%的高关税,美国零售商沃尔玛、 塔吉特仍选择主动承担成本,恢复中国供应商订单,因为"中国供应链无可替代"。 二、创新力突围:潮玩"盲盒"征服全球,定价权在手不惧涨价 中国玩具早已摆脱"廉价代工"标签,凭借创新设计和高附加值产品抢占高端市场。 三、全球化布局:产能转移+新兴市场,分散风险稳握主动权 面对关税压力,中国玩具企业并未坐以待毙,而是通过多元布局化解危机。 价格暴涨 :2.3米高的圣诞树从1000美元飙升至2000美元,儿童拼图关税成本超过货值50%,中小零 ...
倒闭3000家!“横扫”香港的网红店,难逃短命魔咒
商业洞察· 2024-10-26 07:07
以下文章来源于金错刀 ,作者江源 金错刀 . 科技商业观察家。爆品战略提出者。 作者: 江源 来源:金错刀(ID: ijincuodao ) 第一批冲到香港开店的人,已经集体撤退了。 一年前,香港是下一个掘金点,虽然游客光环不比以前,但也被内地各种餐饮网红店疯狂盯上, 集体出动"横扫"香港。 有的店还没开业,就被一堆人围绕在装修围挡拍照打卡,甚至被媒体比作,"内地餐饮的天堂"。 然而短短一年后,情况就大不一样。 不少开在寸土寸金香港地标的店,不知何时起悄然关闭,连闭店告示都写得如此潦草。 内地人气烤肉店"西塔老太太",去年9月正式开业,今年初便传出欠租问题;"绝味鸭脖"在香港 连关两家店,炸鸡店"德克士"在香港开了不到半年就迅速转让,据说换上一家兰州拉面的门头。 更有数据显示,内地餐饮品牌去香港,平均营业时间不超过2年。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成了很多网红店来香港的真实写照。 内地网红店扎堆来香港,也是有原因的。 毕竟,香港人北上成了新趋势,大部分都是冲着内地的网红餐饮品牌,带火"反向代购"。 然而内地品牌一到香港,才发现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了,光靠香港顾客的喜欢可远远不够。 曾经"席卷"香港人的网红店们,为何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