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房地产税
icon
Search documents
部委定调,楼市利好井喷,2025年下半年所有房主,要做好准备
Sou Hu Cai Jing· 2025-07-06 04:00
2025年下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政策"组合拳"与房主应对策略 2025年上半年,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剧烈的震荡。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9.9%,70个大中城市中超过75%的城市房价环比下跌,土地出让金同比减 少三成,市场弥漫着浓厚的观望情绪。然而,六月起,中央相关部门密集出台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救市组合拳",预示着房地产市场格局将发生重大转变。 这不仅关系到房地产行业自身命运,更与宏观经济稳定和民生福祉息息相关。本文将深入剖析2025年下半年的政策举措,并为广大房主提供应对策略。 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严峻挑战: 房地产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产业链庞大,上下游关联度极高。从上游的钢铁、水泥、建材,到下游的家电、装修、家具等行业,都深刻依赖房 地产市场的繁荣。同时,房地产也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土地出让金和房地产相关税收在地方财政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更重要的是,住房是民生之 本,房地产市场的稳定直接影响着居民生活质量和财富状况。 然而,近年来,多种因素导致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一方面,前期市场过热累积的泡沫需要时间消化,高房价超出许多居民的承受能力,有效需求不足。另 一方面,经济增长放缓、居民收入预期 ...
灵魂拷问:我为啥非得现在买房?租房不香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7-02 14:51
同样是120多平的房子,现在的新盘,客厅加餐厅能干到50平米,大阳台恨不得能开派对! 你敢相信这是122平的户型吗?做了三个卫生间,三个卫生间啊。 还是一个大横厅设计,如果家里人多,客厅完全可以再开出来一个书房。 这就是第四代住宅的魅力。你让那些二手房怎么活? 你再看看前几年那些140多平的所谓"豪宅",客厅餐厅挤一块儿才30多平,阳台小得可怜,站俩人转身 都费劲。这差距,明眼人一看就懂,对吧? 关键问题来了:现在新房子品质蹭蹭涨,但价格呢?有些地方可能微涨了点,但这点涨幅,跟品质提升 的幅度比起来,简直不值一提! 这就导致了一个啥情况?买房的人现在都精了,他们拿新房的品质和价格当尺子,去量二手房。一比 划,心里那杆秤就歪了。 比如,你看中一个地段,新房143平,实打实套内143平(现在流行零公摊或者低公摊),总价300万。 旁边同地段有个二手房,也标着143平,但公摊吃掉了不少,实际套内可能就114平,房东要价280万。 你掐指一算:新房每平套内单价300万/143≈2.1万,二手房呢?280万/114≈2.45万! 实际单价二手比新房还贵!更别提新房小区环境更好、楼间距更宽、电梯更快、物业更智能。 你说, ...
“十四五”税制改革稳中求进,“十五五”重点何在?|“十四五”规划收官
Di Yi Cai Jing· 2025-06-16 13:36
罗志恒认为,"十五五"时期,税制改革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增加或减少财政收入,而是首先要解决当前制 约地方积极性的体制机制问题,增加地方自主财力,赋予地方更多的税收自主权。 编者按: 2025年是全面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的收官之年。"十四五"期间,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 局面,中国经济迎难而上,保持了持续健康发展。第一财经将刊发系列报道,通过梳理"十四五"期间我 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指标完成、重大战略任务推进、重大改革举措落实情况,以及金融、科技、大 消费、医药、新能源等主要产业领域在"十四五"期间获得的成果,展现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经济高质 量发展方面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并进而展望"十五五"我国经济各层面面临的环境形势、发展趋势和政策 趋向。 为了更好地发挥税收在国家治理中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作用,中国"十四五"规划中对完善现代税收 制度作出了重要部署。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相关税制改革任务落地情况如何?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十四五"时期税制改革总体进展顺利,部分领域改革成效 显著,但部分改革因疫情冲击、经济环境变化、技术瓶颈或利益协调难度而推进缓慢。"十四五"时期的 ...
以后50%的中国人,买房可能会“买得起,住不起”,3项成本难以负担
Sou Hu Cai Jing· 2025-06-10 21:42
比如最近,深圳配售型保障房意见稿出炉,不少房东直接慌了神,住建局挂出两份文件,说以后保障房不能转成商品房了。 新政把保障房分三类:公租房给收入低的,保障性租赁房给刚工作的年轻人,配售型保障房给普通有需求的人。重点是配售型保障房,买了就不能转商品 房,这和以前安居房完全不一样。以前安居房住满五年能补差价上市交易,现在直接不让动了。 这个消息出来以后,很多人慌了,就像去年房屋养老金出来时一样,明明只是大修基金的补充,却吓得整个市场风声鹤唳。 这背后折射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当楼市热度降到冰点,任何利空都会被无限放大。 01、房子越来越便宜 以郑州老破小为例,三环内地铁口的房子已经跌倒了2000多,而当地配售房的价格却还维持在6000元左右。 更为关键的是,保障房和老破小的目标客群高度重叠。2022年全国保障房存量仅占住房总量的5%,但需求缺口高达1407万套。这意味着未来保障房供应 量越大,对刚需市场的挤压就越明显。 就拿我一个朋友来说吧,2020年,他将自己名下60多平米的老房子挂牌出去,挂牌价80万无人问津,现在降到35万依旧没人接盘。 更为讽刺的是,郑州的配售房价格是按新房价格的60%来定的,而新房均价是1.2 ...
以后买房可能会“买得起,住不起”,3项成本难以负担
Sou Hu Cai Jing· 2025-06-04 23:33
最近很多朋友在后台问我,为啥这两年保障房的话题突然又火起来了? 其实这个事儿从2021年下半年就开始布局了,只不过最近楼市又降温,房价阴跌不止,大家神经都绷得 紧紧的,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草木皆兵。 就拿深圳最近的保障房新政来说,不少房东直接慌了神,这让我想起前两年房屋养老金政策刚出台时的 情景——明明只是大修基金的补充,却吓得整个市场风声鹤唳。 这背后折射出一个残酷的现实:当楼市热度降到冰点,任何利空都会被无限放大。 就像郑州的老破小,三环内地铁口的房子都跌到2000-3000元/㎡了,而当地配售房价格还维持在6000元 左右。 要知道郑州可是GDP破万亿的国家中心城市,常住人口1300万,每年还有10万人口流入,就这样的城市 核心区房价都崩成这样,其他城市可想而知。 更关键的是,保障房和老破小的目标客群高度重叠。根据住建部数据,2022年全国保障房存量仅占住房 总量的5%,但需求缺口高达1407万套。 这意味着未来保障房供应量越大,对刚需市场的挤压就越明显。 就拿深圳来说,2024年新增了4.85万套配租型保障房,租金只有市场价的一半左右,这种价格优势直接 分流了大量购房需求。 郑州的案例特别有代表性。作为 ...
被迫上调利率,银行利润快被卷到裤衩里了?
Sou Hu Cai Jing· 2025-05-25 19:18
今天咱们聊聊最近楼市里的魔幻操作——广州房贷利率逆势上调0.1%,但央行降息预期还没有落地。 这波操作背后,藏着多少普通人看不懂的套路? 上周我收到消息,广州多家银行把首套房贷利率从LPR减60BP调成了减50BP,实际利率从3%涨到 3.1%。 这操作看得人一愣一愣的,尤其是市场都在猜5月20日LPR会降0.1%。 要是LPR真的从3.6%降到3.5%,广州新利率就是3.5%-50BP=3%,跟原来一样! 你以为捡到便宜,其实人家早就算好了账。 银行这招叫"对冲",说白了就是提前卡位。 为啥这么干?因为之前广州房贷利率太低了,个别银行甚至搞出2.89%的"自杀式利率",直接跟公积金 利率(2.85%)倒挂,银行利润都快压到裤衩里了。 现在LPR要降,银行赶紧把加点提上来,保住3%的"生死线",毕竟贷款300万30年,利率上调0.1%,总 利息得多掏2.5万呢。 最近很多人看到广州楼市成交量不错,就觉得房价要反弹。大错特错!现在楼市玩的是"螺旋下跌"—— 房东降价甩卖换成交量,成交量越高,房价跌得越快。 我有个老同事,去年把400万的改善房卖了,转头买了10套40万的老破小,然后在同一个小区租了套装 修更好的 ...
如何理解开年财政个税高增长?(民生宏观陶川团队)
川阅全球宏观· 2025-03-25 06:54
作者:钟渝梅 陶川 Q :其他税种中,谁是拉动,谁又是拖累? A :拉动项是政策发力留下的"痕迹"。 与去年 1-2 月相比,除了春节错位"光环"下的个税, 开年对财政收入形成有力支撑的还有证券交 易印花税和增值税,背后都离不开政策的发力支持。 以证券交易印花税来说,受益于" 924 "以来股市交易热情高涨,证券交易印花税已 连续 5 个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正增长。 今年 1-2 月的财政数据有些不寻常。 一方面, 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速由正转负; 另一方面, 个人所得税同比增速却又大幅提升,录得近 10 个月以来的最高增速。 如何看待这种分化?我们列举了几个问题,并逐一分析开年财政的这份 " 成绩单 " : Q :如何理解 1-2 月个税不寻常的高增? A :个税的高增更靠春节错位"加持"。 从增速上看, 1-2 月个人所得税 26.7% 的同比增速为近 10 个月以来的最大值。 不过,高增速的背 后受春节错位的扰动并不小 ——以史为鉴,春节位于 1 月的年份,年内个税峰值将落在 2 月;而春节位于 2 月的年份,峰值落在 3 月。 这不仅说明年终奖对应的个税入库时间通常会滞后一个月;同时这也意味着春节开启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