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端到端架构
icon
Search documents
Transformer 在具身智能“水土不服”,大模型强≠机器人强
3 6 Ke· 2025-06-18 11:55
嘉宾 | 胡亮、王鹏伟 对话 | 唐小引 2025 年被业界称为"具身智能元年"并非偶然。 自年初以来,一系列现象级事件不断将具身智能推向公众视野:从春晚开始,宇树机器人频频登上热 搜,逐渐风靡全国并走向世界;一众技术"大佬"纷纷投身机器人创业,大批创业项目集中涌现,几乎所 有人都在下注——通用机器人的时代,仿佛触手可及。 但在热潮背后,泡沫的质疑也不绝于耳。英伟达 CEO 黄仁勋的一句"通用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在全 球技术圈引发舆论轰动。然而,另一边知名投资人朱啸虎却宣布"正批量退出人形机器人公司",引发外 界对这个赛道可持续性的担忧。 那么,具身智能到底进展如何?在技术理想和工程现实之间,它面临着哪些关键挑战?是模型不够强、 数据不够多,还是架构不够灵活?从"整花活"到"干真活",中间到底还隔着多远的距离? 带着这些问题,由 CSDN 主办的《万有引力》栏目特别邀请到了两位深耕 AI 与机器人领域的一线专 家:同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胡亮,智源具身智能大模型负责人、RoboBrain 与 RoboOS 负责人王鹏伟做客直播间,在 CSDN &《新程序员》执行总编、《万有引力》主理人唐小引的 ...
100万片才能回本!蔚小理为啥还要扎堆造芯片?
电动车公社· 2025-06-17 16:28
关注 「电动车公社」 和我们一起重新思考汽车 2021年前后, 车端算力之争 正式拉开了序幕。 其"始作俑者",就是大名鼎鼎 的 英伟达Orin-X 芯片 :254TOPS的算力不仅吊打Mobileye Q5H芯片的24TOPS,甚至连特斯拉的HW3.0,也难以望其项 背。 英伟达卷算力的方式,也非常简单粗暴: 一颗不够上两颗,两颗不够上四颗。 于是就出现了蔚来 这种一口气装了 4 颗 Orin-X ,算力直超 1000TOPS的狠 货 。 在整整4年的时间里,主流车型的算力一直在80~1000TOPS之间徘徊。直到今年,车端算力之争 开启了 2.0 时代。 只不过,这次的主导者似乎变成了 自研芯片 的 新势力 ! 率先突破算力天花板的,是去年12月上市的旗舰轿车蔚来ET9。 根据官方说法,自研的5nm 神玑 NX9031 芯片, 单颗 算力和4颗 Orin-X的量级相当,ET9上配备了2颗,有望把车端算力推上 2000TOPS ; 2025 年 6 月 9 日,小鹏 G7 亮相,顶配版搭载了3颗小鹏自研的 图灵 AI 芯片, 有效算力 飙升至 2200TOPS ,成了量产车算力的"新王"。 无独有偶,理想早 ...
中金《秒懂研报》 | 智能驾驶:引领出行变革的新时代
中金点睛· 2025-05-24 08:32
你是否曾幻想过,汽车能像人一样聪明,在复杂的城市道路中自由穿梭?如今,智能驾驶正逐渐 将这一幻想变为现实。它是如何实现的?又会给我们的出行带来哪些改变呢? 智能驾驶背后的技术引擎 智能驾驶的普及步伐有多快? 智能驾驶的商业模 式 城市NOA的益处 1 2 3 4 本期要点荟萃 分享人 | 任丹霖 (中金公司研究部汽车及出行设备行业分析师) 01 智能驾驶背后的技术引擎 智能驾驶的技术创新中, 端到端架构 是一大亮点。它能降低数据标注的难度,通过独特算法优化 数据处理流程,减少人工工作量。 同时,它能提升信息传递效率,让车辆对路况反应更及时准确,就像减少传话"噪音"一样,其强大 的泛化能力使车辆能应对各种复杂路况。 而且,端到端架构加速了功能迭代,让系统更快升级。 不仅如此,引入视觉语言模型和云端模型后,系统处理复杂场景的能力更强,如同给汽车装上更敏 锐的"眼睛"。 在端到端架构推动技术创新的同时,我们认为, 城市导航辅助驾驶(NOA) 功能或将成为车企竞 争的新热点,车位到车位功能更将成为焦点,未来还可能向L3/L4高阶自动驾驶发展。 当前智能驾驶发展如何? 02 智能驾驶的普及步伐有多快? 高速NOA功能在 ...
元戎启行的量产时刻
Jing Ji Guan Cha Bao· 2025-05-16 03:09
2023年,元戎启行与长城汽车展开合作,首款搭载其端到端方案的魏牌蓝山车型上市。据公开信息,该 车型上市后四个月销量超过3万辆,元戎启行在2024年四季度城区NOA市场中获得约15%的份额。随 后,长城汽车向其追加了1亿美元的投资。 此前,元戎启行曾获得阿里巴巴等机构3亿美元投资,加之长城的最新投入,企业在短时间内完成了第 六轮融资。元戎方面表示,新一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VLA模型推进以及海外业务拓展。 作者 王俊勇 在监管趋严与产业规范重塑的背景下,智能驾驶行业正在经历一场技术与资本的双重重估。对于供应商 而言,"可解释性""高可用率""规模化量产能力"等被重新置于核心位置。在一众竞争者中,成立于2019 年的元戎启行正试图以其端到端架构演进出的VLA模型(视觉-语言-动作)建立新的识别度。 这是一个关于路径选择的问题。从早期的多传感器前融合技术,到无高精地图的Mapfree路线,再到引 入语言大模型的VLA方案,元戎启行试图在感知、决策与人机交互的完整链条上持续拓展其技术边 界。 模型演进:从端到端到"可解释" 当前主流的城市NOA辅助驾驶系统,几乎都构建在端到端模型基础之上。该架构通过神经网络将感 ...
智能驾驶和人形机器人培训专题
SINOLINK SECURITIES· 2025-04-15 01:55
2025/4/14 1 具身智能是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具身智能是AI最强应用,而智驾和人形机器人则是具身智能最重要两个方向。在电动化之后,智驾和人形 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智能赛道将重塑整个汽车产业链,成为汽车板块最强产业趋势。 智能驾驶:高阶智驾1-N,robotaxi 0-1,供应链芯片、激光雷达和清洗等增量赛道迎爆发式增长,整车格局迎变局。 1、高阶智驾:爆发式增长即将到来,整车赛道将加速出清。渗透率:智能驾驶25年开始正式步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预计25年达到15%+, YOY+200%,预计未来2-3年渗透率突破70%。格局:高阶智驾是整车环节格局变化的核心技术驱动因子。从商业模式看,Tier0.5模式在数据获 取、迭代能力和客户响应速度上劣于全栈自研,全栈自研模式领先优势有望扩大;20-40万价格带是目前整车环节格局最模糊的细分市场,该价 格带消费者对高阶智驾需求最敏感,高阶智驾将加速20-40万市场出清。 2、Robotaxi:0-1拐点出现,自运营叠加金三角的部署模式有望领先。Robotaxi是整车赛道格局变化的另外一个核心驱动因子,随着政策+技术+ 运营多重发力,2025年成本有望与网约车成本持平 ...
晚点独家丨长城投资元戎启行 1 亿美元,高阶智能驾驶有了第三家量产供应商
晚点LatePost· 2024-11-01 12:46
高速 NOA 之后,供应商们开始比拼城市智驾的能力。 文丨张家豪 编辑丨程曼祺 我们独家了解到,智驾方案商元戎启行近日完成了 1 亿美元 C 轮融资,由国内头部车企长城汽车集团独家 投资。 元戎启行目前已完成 5 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 5 亿美元,股东包括复星锐正、云启资本、阿里巴巴、耀 途资本和东风资产等。据了解,元戎启行目前约有 700 名员工。 依靠端到端辅助驾驶方案,元戎启行在今年一季度成为长城供应商。据了解,今年 8 月发布的长城新蓝山 上,已搭载了由元戎提供的智驾方案,目前新蓝山已支持保定、石家庄、武汉、广州、郑州、西安等 9 座城 市的城区领航辅助驾驶,即业内所称的 "城区 NOA" 功能。 不久后的 10 月,吉利与奔驰合资品牌 Smart 旗下 smart 精灵#5 上市。据了解,该车型也采用了元戎启行提 供的无图城区 NOA 功能。 市场现在一般视 "基础自适应巡航" 等功能为低阶智驾,高速 NOA 为中阶智驾,城区 NOA 为高阶智驾。 长城新蓝山和 smart 精灵#5 的上市,意味着元戎启行已成为第三家能提供城区 NOA 功能的高阶智驾量产供 应商。而直到今年上半年,全球第三方供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