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息

Search documents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港股红利受关注,红利港股ETF(159331)午后翻红
Mei Ri Jing Ji Xin Wen· 2025-07-09 06:43
没有股票账户的投资者可关注国泰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A(022274),国泰中证港股通 高股息投资ETF发起联接C(022275)。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在低利率环境和中美利差扩大的背景下,红利策略的投资吸引力显著增强。红利策略具有"类债券"属 性,在低利率期间红利策略的性价比相对较高,而中美利差的扩大有望进一步提升港股红利策略的表 现。 此外,港股上市公司的低估值属性带来更高股息率,恒生指数市盈率仍位于历史低位,相较于全球主要 股指,估值也明显偏低。另外,AH股溢价长期处于较高水平,港股的估值折价使其红利策略具有显著 的安全边际。 红利港股ETF跟踪的是港股通高股息(港币)指数,该指数由中证指数有限公司编制,从符合港股通条 件的上市公司证券中筛选出流动性良好且持续分红的30只高股息率证券作为指数样本,并采用 ...
沪指重返3500点,红利还能买吗?
Sou Hu Cai Jing· 2025-07-09 05:32
午盘三大指数延续上攻,沪指强势收复3500点。新阶段红利还有必要买吗?分三种情况: 1.沪指站稳3500点后续继续上攻,量能充足的情况下科技主线可能回归。但从今天的盘面来看,红利"领头羊"银行股再创历史新高,四大行全面走强,可见 红利风格的强势很难就此告一段落。 2.上攻失败以跳水告终,那么红利作为防御避险的首选依然值得重仓。 例如跟踪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的港股红利低波ETF(520550),年内已经41次刷新历史新高,最新10个交易日更是吸引资金净流入超2.1亿元。今年以 来ETF份额持续增长并一路刷新历史纪录,目前已经激增近200%,备受资金热捧。 数据来源:Wind,2025.1.1-7.8 3.轮动结构市延续,不用说了,继续做红利,而且还要做强势红利品种。 什么是强势红利品种?可以对比一下A股和港股几个主要红利指数的年内涨幅: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地红利指数中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年内表现最佳,区间涨幅高达21.17%,位列第一。该指数最新股息率高达6.4%,即便扣除红 利税,也仍然高于A股红利指数、银行存款利率和10年期国债。 因此资金对这个指数的关注度也很高。数据显示,截至7月4日,恒生港股通高 ...
南向资金“扫货”港股!全年有望吸金超万亿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8 23:29
记者丨 黎雨辰 编辑丨姜诗蔷 2025年上半年,香港市场以其显著的韧性与强势表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Wind数据显示, 截至7月8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三大指数年初以 来涨幅均在20%左右。 南向资金是年内"扫货"港股的主力军。 在7月7日,Wind数据显示,南向资金更是出现过去两 个月以来最大的120.67亿元净买入。 具体到细分领域,资金主要富集于科技、医疗、消费和高股息板块,不同投资主体的行业偏好 又呈现出多元化、结构化特征。如公募基金主攻科技与消费等稀缺标的,助推多只恒生科技 ETF规模暴增;险资则扎堆高股息/红利类资产,寻求稳定现金流。 整体来看,受访机构人士指出,港股在年内的吸引力一方面来自于IPO为市场打开的增量空 间,另一方面也来自于存量标的估值、流动性改善、高股息率与优质成长性等优势并存。 全年港股有望"吸金"超万亿元 相比之下,年初至今A股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和创业板指累计涨幅仅为4.35%、1.67%和 1.84%,AH股之间的溢价在不断收敛。 哪些资金正在做多港股? 南向资金在港股市场的积极"投票",是托举港股持续火热的主力因素。Wind数据显示,截至7 月8 ...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旗下部分基金新增申购赎回代办证券公司的 公告
Zhong Guo Zheng Quan Bao - Zhong Zheng Wang· 2025-07-08 23:05
自2025年07月09日起,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部分基金新增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为申购赎回代办 证券公司。投资者在销售机构办理基金申购、赎回等业务的具体流程与规则请以销售机构的规定为准。 适用基金范围如下: ■ 投资者可通过以下途径咨询有关事宜: 1、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95046 网址:www.thfund.com.cn 2、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客服电话:95563 网址:www.ghzq.com.cn 特此公告。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二〇二五年七月九日 天弘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关于天弘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金暂停机构投资者大额 申购、定期定额投资业务的公告 公告送出日期:2025年07月09日 1、公告基本信息 ■ 2、其他需要提示的事项 (1)本公司决定自2025年07月10日起,暂停受理天弘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指数型发起式证券投资基 金(以下简称"本基金")机构投资者单个基金份额单笔金额500万元以上(不含500万元)的申购(含定 期定额投资)业务申请,且机构投资者单个基金账户单日累计申购单个基金份额的金额不得超过500万 元(不含500万元)。如机构投资者单日累计 ...
“分红王”工商银行豪掷超千亿元
Mei Ri Shang Bao· 2025-07-08 22:53
自6月开始,A股上市银行就进入了密集分红期。 据统计,7月以来已有超10家上市银行公告将陆续实施2024年度派息分红。若叠加此前已发放的中期分 红,今年上市银行年度分红金额达6320亿元,创历年之最。其中,国有六大行表现尤为突出,合计拟派 发2024年年末股息超2158亿元,加上中期分红后,年度分红总额累计超4200亿元。对此,业内分析人士 指出,上市银行持续高分红态势进一步凸显了银行板块的投资价值。 A股上市银行批量派息 分红创新高 截至目前,42家A股上市银行的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均已获得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其中已有26家银行完成 了年度分红派息,叠加已实施的中期分红,年度分红合计已达4273.83亿元,分红总额已完成近七成。 商报讯(记者 叶晓珺)进入7月,A股上市银行迎来密集分红期。7月7日,工商银行(601398)发布公 告称,将于7月14日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约586.64亿元。此前,招商银行(600036)已公告将于7月 11日实施年度分红,每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总金额也将突破500亿元大关。 当前,银行股相对估值优势明显,叠加具有吸引力的股息水平,其防御性特征更加突出。机构普遍预 期, ...
南向资金“扫货”港股!机构最新测算:万亿资金入场可待
2 1 Shi Ji Jing Ji Bao Dao· 2025-07-08 13:27
2025年上半年,香港市场以其显著的韧性与强势表现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数据显示,截至7月8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三大指数年初以来涨幅均在20% 左右。 南向资金是年内"扫货"港股的主力军。在7月7日,数据显示,南向资金更是出现过去两个月以来最大的 120.67亿元净买入。 具体到细分领域,资金主要富集于科技、医疗、消费和高股息板块,不同投资主体的行业偏好又呈现出 多元化、结构化特征。如公募基金主攻科技与消费等稀缺标的,助推多只恒生科技ETF规模暴增;险资 则扎堆高股息/红利类资产,寻求稳定现金流。 整体来看,受访机构人士指出,港股在年内的吸引力一方面来自于IPO为市场打开的增量空间,另一方 面也来自于存量标的估值、流动性改善、高股息率与优质成长性等优势并存。 全年港股有望"吸金"超万亿元 回顾2025上半年,港股市场走出了一道颇具韧性的轨迹。 继一季度的强势抬升后,二季度以来,港股市场一度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其中4月初受美国关税政策冲 击,恒生指数在4月7日单日大跌超13%。不过进入5月后,这一回调又重新实现了修复。 截至7月8日收盘,恒生三大指数年初以来的涨幅皆可圈可点,恒生指数、 ...
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场内流动性持续活跃,全天成交额2.38亿元,居全市场港股红利类产品首位,低利率时代下长期配置价值凸显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8 08:57
截至2025年7月8日收盘,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全天成交2.38亿元,在全市场港股红利类产品中排行第一,场内流动性持续活跃(数据来源Wind)。 详细来看,港股红利ETF博时(513690)今年以来业绩+14.84%,跑赢大部分同类产品,净值不断创新高。对比成长风格为代表恒生科技,波动率方面有明显 的差异性,非常适合成长偏好的投资者选用做风格的轮动策略或哑铃策略的核心标的。对于长期稳健的投资者,可考虑作为长期配置压舱石,港股红利ETF 博时(513690)的产品股息率目前在全市场中保持领先,最新的股息率=6.3409%,当前中国十年国债收益率=1.64%,低利率时代长期配置价值高。 机构指出,长期来看,除国内低利率外因素外,香港本地激励政策增强配置便利性与市场吸引力,国际环境宽松助推"防御型收益"策略受青睐,地缘风险升 温强化红利策略"避险属性"等均是让红利资产有较强配置价值的核心逻辑。 从资金净流入方面来看,港股红利ETF博时近3天获得连续资金净流入,最高单日获得4.29亿元净流入,合计"吸金"4.76亿元,日均净流入达1.59亿元。 截至7月7日,港股红利ETF博时近2年净值上涨40.36% ...
Roundhill推“反分红”标普ETF 帮投资者避股息税
Huan Qiu Wang· 2025-07-08 05:28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知名ETF发行商Roundhill Investments又有新动作,推出一只独特的美股基金——"S&P 500 No Dividend Target ETF"(标普500无股 息目标ETF,代码:XDIV),计划于7月10日(本周四)面市。 Roundhill向来以创新ETF著称,2023年推出的Magnificant Seven ETF(MAGS)获ETF.com"最佳新ETF"称号,去年还推出"中国龙"ETF(DRAG)。此次新 基金目标明确且具战略意义,旨在追踪标普500指数表现的同时规避派息,通过在股息日前出售标的,让持有人无法获得股息,进而规避相关税负。 XDIV是近期市场众多"税务优化型"产品之一,LionShares、F/m Investments等也推出类似ETF。资深ETF专家Dave Nadig称该策略"非常明智",ETF分析师 Athanasios Psarofagis表示,避开资本利得税能力正成为ETF核心卖点,发行商利用优势渐成趋势。(陈十一) 当前,标普500指数及相关ETF整体走强,资产管理公司纷纷聚焦减少应税事件的产品。Roundhill首席执行官Dav ...
高盛:中国上市公司今年派息或达3万亿元 估值有望水涨船高
Xin Lang Cai Jing· 2025-07-08 03:09
智通财经7月8日讯(编辑 刘蕊)美东时间周日,高盛研究团队发布名为《奏响中国现金交响乐中的回 报乐章(China Strategy: Orchestrating Returns in China's Cash Symphony)》的报告。 报告称,预计到2025年底,中国在岸和离岸上市公司将派发共计3万亿元人民币的股息,派息规模将达 到历史新高。 高盛还表示,在当下低息环境下,中国上市公司派息/回购规模增长将吸引更多投资者,企业估值也有 望水涨船高。 中国上市公司派息规模有望创新高 高盛还在报告中指出,派息和回购将明显有助于提升企业估值。分析师在报告中写到: "平均而言,上市公司若将总现金支出的10%用于股息或回购,将有助于提升14%的公司估 值。" 中国上市公司的派息规模增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国家政策指导方针鼓励上市公司派发多次股息,以 增强投资者信心。2024年4月,国务院发布了资本市场新"国九条",即《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 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强化上市公司现金分红监管。该指导方针指出,对多年未分红或分 红比例偏低的公司,限制大股东减持、实施风险警示;加大对分红优质公司的激励力度,多措 ...
上市银行密集分红 “抢权”行情会否上演
Shang Hai Zheng Quan Bao· 2025-07-07 18:06
从年度分红比例看,有14家银行的分红比例超过30%。其中,招商银行分红比例最高,为33.99%,沪农 商行、苏州银行、厦门银行的分红比例分别为33.9%、32.5%和31.5%。 年度分红金额创历年之最 银行股一直是分红标杆,叠加此前已实施的中期分红,上市银行2024年年度分红金额达6320亿元,创历 年之最。 国有大行是分红"大户"。数据显示,国有六大行合计拟派发2024年年末股息超2158亿元,若加上中期分 红,拟派现的年度总金额超4200亿元。 从年度分红金额看,工商银行分红金额最高。工商银行将于7月14日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586.64亿 元,加上此前已派发中期现金股息511.09亿元,该行年度分红总额为1097.73亿元。建设银行年度分红总 额也超过千亿元,具体为1007.54亿元。 从分红频次看,为响应新"国九条",上市银行试水中期分红,获得投资者好评。目前,19家银行已经进 行了中期分红,通过加大分红频次,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记者 马慜 7月7日,工商银行公告,将于7月14日派发2024年末期现金股息约586.64亿元。招商银行近日公告称, 将于7月11日进行年度分红派息,每股派发现金红 ...